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2節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第1課時 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發生時,一定有新物質生成,還會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或吸收,有時還會發生顏色變化、或生成沉淀、產生氣體等現象。那么,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質量發生變化嗎?怎樣判斷化學反應已經發生?思考?這些物質:火柴、蠟燭、酒精,燃燒最后留下什么?○火柴燃燒最后剩下灰燼○蠟燭、酒精充分燃燒最后連灰燼都沒有留下難道物質從世界上消失了嗎?我認為要對物質變化進行定量研究一、從定量角度認識化學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前后,總質量是增加、減小、還是不變?你猜得著嗎?(1)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2)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3)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活動與探究1、提出問題2、猜想與假設大于等于小于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比較,是否發生了變化?拉瓦錫的實驗(1777年)波義耳的實驗(1673年)失敗成功3、收集證據,實驗驗證Hg+O2 HgO加熱Hg+O2 HgO加熱HgO Hg+O2加熱1673年,波義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熱汞,結果發現反應后質量增加了。波義耳--英國4、得出結論1777年,他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氧化汞的分解與合成實驗,結果發現反應后質量不變。至此,質量守恒定律才獲得公認。拉瓦錫--法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1、內容二、質量守恒定律實驗探究1:氫氧化鈉溶液跟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M1 = M2實驗現象:結 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1、產生藍色絮狀沉淀;2、天平仍然保持平衡。CuSO4 + NaOH Cu(OH)2 + Na2SO4藍色溶液藍色沉淀有氣體放出實驗探究2:碳酸鈣跟稀鹽酸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M1 = M21、產生大量無色氣泡。2、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實驗現象:結 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CaCO3 + HCl CaCl2+ H2O+ CO2M1 M2>(敞口容器)反應后質量減小了碳酸鈉+鹽酸 氯化鈉+水+二氧化碳小結實驗現象:1、產生大量氣泡。2、Na2CO3+HCl NaCl + H2O+CO2反思在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要注意哪些問題?有氣體參加或有氣體生成的實驗必須在密閉容器中進行。(1)只適用于化學反應,不涉及物理變化。(2)“守恒”指的是質量守恒,其它方面,如體積等不一定守恒。(3)幾個“關鍵”①“參加”,一指實際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不包括在內;二指各種狀態的物質,包括氣體。如“1g氫氣和9g氧氣反應生成10g水”是錯誤的。不是任意數值的簡單加和,而是各反應物間按一定質量比反應的。如“10g冰加熱后變成了10g水蒸氣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是錯誤的。2、注意:②“生成的各物質”,應當包括生成的各種狀態的物質,如沉淀、氣體等。③“生成”僅指該反應過程中新生成的物質質量,與在反應之前已經存在的質量無關。則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為____克24克鎂與16克氧氣恰好完全反應,402、6克碳與一定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克氧氣參加了反應。16隨堂檢測1、3、12克碳與32克氧氣恰好完全反應,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克。4、已知12克碳與32克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若15克碳與32克氧氣反應則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克。4444分解 重新組合 聚集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質變成 構成化學反應的實質是什么?第2課時 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反思為什么“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呢 你能從微觀角度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嗎?請以金屬鎂和氧氣的反應為例說明。Mg + O2 Mg O點燃2 Mg+O22Mg O原子數:22鎂原子:氧原子:鎂原子:氧原子:22相對質量:2×(24 +16 )=8024×2+16×2=80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反應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一切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3、質量守恒的原因(微觀解釋)元素種類元素質量反應前后物質質量不變不變不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元素種類變了嗎?元素質量變了嗎?分子數目變了嗎?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種類呢?分子種類呢?動腦筋不變改變可能改變物質的總質量呢?原子數目原子質量原子種類微 觀元素質量元素種類物質的種類分子的種類兩改變宏 觀兩個可能改變分子數目元素化合價物質的總質量學了該定律,對我們有什么用?可運用定律: 1、解釋一些實驗事實2、進行有關的計算3、推測一些物質的組成二、質量守恒的應用解:(1)銅絲加熱:1、某同學定量研究化學反應時發現:銅絲在火焰上灼燒,灼燒后的“銅絲”質量大于原銅絲的質量;加熱高錳酸鉀,剩余固體的質量小于原高錳酸鉀的質量。請你分析下這些反應是否遵守質量守恒定律?1、解釋一些實驗事實思考銅絲在火焰上灼燒,是銅絲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Cu與O2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銅絲”氧化銅的質量。所以灼燒后的“銅絲”的質量比原銅的質量增加了。Cu+O2 CuO點燃(2)加熱高錳酸鉀:KMnO4 K2MnO4+MnO2+ 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等于反應后生成的錳酸鉀、二氧化錳與氧氣的質量總和。所以剩余固體的質量小于原高錳酸鉀質量。2、在反應A+B=C+D中,已知2gA和5gB參加了反應,生成了4gC,則有____gD生成。2、進行相關的計算33、 將24.5g氯酸鉀加熱至完全分解,得到固體質量14.9g,則產生氣體 g。9.64、已知石蠟是蠟燭的主要成分,蠟燭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后的產物是CO2和H2O,判斷石蠟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C、HO3、判斷一些物質的組成5、某化學反應表達式為:X+3O2══2CO2+3H2O,則X的化學式為C2H6O原子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種類沒有改變原子質量沒有變化推測一些物質的組成進行有關的計算解釋一些實驗事實內容內容原因原因應用應用質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小結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5、在化學反應2XY2+Y2=2Z中Z的化學式為( )A、X2Y3 B、XY3C、X2Y6 D、X2Y4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