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3 河流與湖泊(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202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3 河流與湖泊(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八年級上冊地理人教版(2024)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課預習銜接 河流與湖泊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1.以秦嶺—淮河線為界,南北方地區的水文特征正確的是(  )
A.南方地區的河流會結冰、含沙量大
B.南方地區的河流汛期長、流量大
C.北方地區的河流不會結冰、含沙量大
D.北方地區的河流汛期長、流量大
2.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A.上游治理草地的退化、荒漠化
B.中游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堤壩,嚴防決堤
D.解決凌汛帶來的問題
3.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
A.塔里木河 B.額爾齊斯河
C.長江 D.葉爾羌河
4.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  )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A.黑龍江 B.淮河 C.珠江 D.瀾滄江
5.某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暢,常于夏、秋季節暴雨后泛濫成災,使附近居民飽受水患之苦。為此,當地政府對其進行整治——裁彎取直,以期減少水患。a圖為該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圖。完成b圖的河流橫剖面最可能出現在a圖中的(  )
A.甲、丁處 B.乙、丙處 C.丙、戊處 D.乙、丁處
6.如圖為“黃河金三角地區”圖,讀圖完成題。關于黃河金三角地區,下列描述有誤的是(  )
A.位于黃河中游的河南、陜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帶
B.能源、礦產資源豐富
C.地處濕潤地區,水能資源豐富
D.在全國流通中,可以承東啟西、貫通南北
7.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黃河 B.長江
C.額爾齊斯河 D.塔里木河
8.“黃河寧,天下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如圖為黃河干流縱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觀測數據圖。據此回答下題。
下列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措施合理的是(  )
①源頭地區加強濕地保護
②上游地區治理地上河
③中游地區加強水土保持
④下游地區治理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讀長江、黃河干流示意圖,關于兩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黃河流入黃海,長江流入東海
B.兩條河流上、中游分界點都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
C.圖中所示的水利樞紐工程都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附近
D.圖中兩條河流無結冰期,汛期都在夏季
10.小明到新疆旅游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天氣越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你認為其原因是(  )
A.氣溫越高,高山冰雪融水越多
B.氣溫越高,瓜果越甜
C.天氣越干旱,太陽能越豐富
D.天氣干旱,河流斷流,吸引游人觀光
11.2022年3月18日,黃河內蒙古封凍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標志著黃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結束。如圖為“黃河水系略圖”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綠色發展,生態優先”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首要任務。讀長江水系圖及長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態和環境問題示意圖,關于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渤海
B.上、中、下游分界是宜昌和河口
C.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域
D.中、下游地區經常發生洪澇災害
二.解答題(共3小題)
13.長江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且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生態寶藏”。讀長江流域圖(局部)完成下列問題。
(1)長江發源于    (山脈),注入    海,是我國第一長河。
(2)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影響,請依次填寫內容,完成框圖。
①   ,②   ,③   ,④   。
(3)長江水能資源豐富,有“水能寶庫”之稱。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試分析這里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4)長江是我國重要的內河航道,有“   ”之稱。長江航運發達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
(5)我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請你提出一條治理長江的合理化建議。
14.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黃河發源于    山脈,最后注入    ,是中國第    長河。
(2)黃河易發生凌汛的河段    游和下游,而流速最慢的河段是    (上\中\下)游,其原因是    。
(3)黃河塑造了A、B平原后,并為沿岸提供了    ,使之這里成為“塞外江南”。
(4)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入海凹陷處沉積形成的沖積平原。從圖中可以看出,黃河三角洲面積總體上呈現    變化特點。
(5)1990年,黃河三角洲濕地建立。該濕地位于    (中國的溫度帶),秋冬季節,濕地水位    ,眾多的冬候鳥和旅鳥來此棲息、覓食。
15.如圖為黃河流域略圖。據此完成以下問題。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    山,流入    海,是我國第二長河。
(2)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易受侵蝕的    高原,加上流域內夏季降水集中,植被破壞,   嚴重,因此黃河成為世界    最大的河流。
(3)“人在地上走,船只天上行”說的是黃河下游“地上河”景觀,請根據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過程,完成如圖。
①   ;③   ;②   。
(4)請針對黃河中游、下游存在的問題提出治理措施。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2小題)
1.以秦嶺—淮河線為界,南北方地區的水文特征正確的是(  )
A.南方地區的河流會結冰、含沙量大
B.南方地區的河流汛期長、流量大
C.北方地區的河流不會結冰、含沙量大
D.北方地區的河流汛期長、流量大
【考點】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B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從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來分析。
【解答】解: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結冰,A錯誤,B正確;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干旱地區,水量不大,汛期較短,且冬季河流有結冰現象,CD錯誤。
故選:B。
【點評】考查部分地區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從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來分析。
2.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A.上游治理草地的退化、荒漠化
B.中游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堤壩,嚴防決堤
D.解決凌汛帶來的問題
【考點】黃河的綜合利用與治理措施.
【答案】B
【分析】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解答】解:黃河的中游段流經黃土高原時,帶走了大量泥沙,使得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流,泥沙在下游沉積,下游形成“地上河”,成為中國的一大憂患。因此治理黃河的根本是加強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故選:B。
【點評】此題考查治黃的根本措施,要先了解黃河發生水患的主要原因。
3.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
A.塔里木河 B.額爾齊斯河
C.長江 D.葉爾羌河
【考點】主要河流的分布.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A
【分析】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
【解答】解: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內陸地區,河水來源主要是來自高山的冰雪融水,該河流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河流概況,理解回答即可。
4.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  )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A.黑龍江 B.淮河 C.珠江 D.瀾滄江
【考點】主要河流的分布.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D
【分析】三江源地區位青藏高原腹地,地處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河流的天然調蓄器。
【解答】解: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即:黃河、長江、瀾滄江的源頭,就位于青藏高原地區。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不同地區的河流,結合所學知識點解答即可。
5.某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暢,常于夏、秋季節暴雨后泛濫成災,使附近居民飽受水患之苦。為此,當地政府對其進行整治——裁彎取直,以期減少水患。a圖為該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圖。完成b圖的河流橫剖面最可能出現在a圖中的(  )
A.甲、丁處 B.乙、丙處 C.丙、戊處 D.乙、丁處
【考點】主要河流的分布.
【專題】示意圖;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A
【分析】河流裁彎取直形成牛軛湖的過程是:河流擺動形成彎曲;河水不斷沖刷與侵蝕河岸,河曲隨之不斷的發展;河水沖刷與侵蝕最彎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彎取直;河水從截彎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廢棄,丙形成牛軛湖。
【解答】解:彎曲的河道凹岸水流侵蝕岸,凸岸泥沙堆積岸。在b圖可知,左岸為凹岸,右岸為凸岸。由a圖可知,甲,丁處正好是左岸為凹岸,右岸為凸岸。A.由a圖可知,甲,丁處正好是左岸為凹岸,右岸為凸岸,即b圖的河流橫剖面最可能出現在a圖中甲,丁處。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考查裁彎取直的位置,理解作答。
6.如圖為“黃河金三角地區”圖,讀圖完成題。關于黃河金三角地區,下列描述有誤的是(  )
A.位于黃河中游的河南、陜西、山西三省交界地帶
B.能源、礦產資源豐富
C.地處濕潤地區,水能資源豐富
D.在全國流通中,可以承東啟西、貫通南北
【考點】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C
【分析】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因表面覆蓋著深厚的黃土而得名,它位于我國北方地區,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南抵秦嶺。黃土高原土質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水土流失嚴重。長期的水土流失,導致黃土高原形成了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解答】解:讀圖可知,黃河金三角地區地處半濕潤地區,水能資源豐富。選項中的其它選項是正確的。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黃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7.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
A.黃河 B.長江
C.額爾齊斯河 D.塔里木河
【考點】主要河流的分布.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C
【分析】我國大部分外流河注入太平洋,其余小部分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
【解答】解:河流是地形和氣候的產物。我國受地勢的影響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如長江、黃河、黑龍江等,只有西南部的雅魯藏布江和怒江轉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亞北亞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我國外流河的流向,牢記即可。
8.“黃河寧,天下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如圖為黃河干流縱剖面及主要水文站觀測數據圖。據此回答下題。
下列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措施合理的是(  )
①源頭地區加強濕地保護
②上游地區治理地上河
③中游地區加強水土保持
④下游地區治理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點】黃河的綜合利用與治理措施.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B
【分析】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為黃河上游,河口與桃花峪之間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由于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致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解答】解:黃河源頭地區加強濕地保護,上游地區治理荒漠化,中游地區加強水土保持,下游地區治理地上河。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黃河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9.讀長江、黃河干流示意圖,關于兩條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黃河流入黃海,長江流入東海
B.兩條河流上、中游分界點都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
C.圖中所示的水利樞紐工程都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附近
D.圖中兩條河流無結冰期,汛期都在夏季
【考點】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
【專題】示意圖;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C
【分析】長江發源于唐古拉山脈,最后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宜昌、湖口;長江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
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省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
【解答】解:黃河自西向東流入渤海,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長江上、中游分界點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黃河中、下游的分界點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圖中所示的水利樞紐工程都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附近。黃河位于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冬季有結冰期,長江位于該線以南,無結冰期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長江和黃河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10.小明到新疆旅游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天氣越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你認為其原因是(  )
A.氣溫越高,高山冰雪融水越多
B.氣溫越高,瓜果越甜
C.天氣越干旱,太陽能越豐富
D.天氣干旱,河流斷流,吸引游人觀光
【考點】內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對比.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A
【分析】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水源依靠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在7到9月氣溫最高的時期,冰雪融水量很大,形成塔里木河的汛期。
【解答】解: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內陸的塔里木盆地,由于降水稀少,河流水源主要來自天山和昆侖山的冰雪融水,天氣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們越盼望出太陽,其主要原因是出太陽后氣溫就會升高,冰雪融水就會增多。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塔里木河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11.2022年3月18日,黃河內蒙古封凍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標志著黃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結束。如圖為“黃河水系略圖”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考點】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C
【分析】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為黃河上游,河口與桃花峪之間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由于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致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解答】解:黃河上游的劉家峽至包頭河段,下游的開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由于較高緯度河段秋冬季節封凍早,冬春季節解凍遲,容易形成冰壩,阻塞低緯度的河道來水,導致河水泛濫、河堤決口。讀圖可知,黃河容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②④。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黃河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12.“綠色發展,生態優先”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首要任務。讀長江水系圖及長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態和環境問題示意圖,關于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渤海
B.上、中、下游分界是宜昌和河口
C.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域
D.中、下游地區經常發生洪澇災害
【考點】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
【專題】示意圖;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D
【分析】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180多萬千米2,年徑流量約10000億米3,占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1/3以上,是中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解答】解: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終注入東海,AC錯誤;長江上中游的分界線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線是湖口,B錯誤;長江中、下游地區由于降水較多、圍湖造田、河道彎曲等原因,經常發生洪澇災害,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長江的概況,掌握長江發源地、注入的海洋及分界點等,熟記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二.解答題(共3小題)
13.長江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且是令人嘆為觀止的“生態寶藏”。讀長江流域圖(局部)完成下列問題。
(1)長江發源于  唐古拉山 (山脈),注入  東 海,是我國第一長河。
(2)河流特征深受地形、氣候等地理要素影響,請依次填寫內容,完成框圖。
① 西高東低 ,② 800 ,③ 中下游 ,④ 無 。
(3)長江水能資源豐富,有“水能寶庫”之稱。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試分析這里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4)長江是我國重要的內河航道,有“ 黃金水道 ”之稱。長江航運發達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長江流域是我國資源豐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客貨流量大,水陸交通便利等 。
(5)我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請你提出一條治理長江的合理化建議。
【考點】長江的發源地、注入的海洋;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長江在航運、灌溉、水能蘊藏等方面的優勢;長江的洪澇治理與開發利用問題.
【專題】示意圖;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1)唐古拉山;東;
(2)西高東低;800;中下游;無;
(3)上游;這里落差大、水量大;
(4)黃金水道;長江流域是我國資源豐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客貨流量大,水陸交通便利等;
(5)退耕還林還草。
【分析】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干流先后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級行政區,最終注入東海。長江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流經橫斷山區的高山峽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極大,為我國帶來了豐富的水能資源,長江江闊水深,為我國南方之交通大動脈,當前長江的干支流的通航里程已達到9.6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兩圈半,年貨運量大約占全國河流總運輸量的70%,被稱為“黃金水道”。
【解答】解:(1)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自西向東注入東海,是我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支流最多、流量最大、水能最豐富的河流。
(2)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受我國地勢①西高東低的影響,長江流域地跨我國的三級階梯,主要流經年降水量大于②800毫米的濕潤區,河流徑流量大;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海洋;③上游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中下游河段地勢地平,水流平穩,利于航運,干流主要流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最冷月的平均溫度在0℃以上,④無結冰期。
(3)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水能資源豐富,有“水能寶庫”之稱。長江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因為上游落差大、水量大、水流快,所以水能資源豐富。
(4)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江是我國重要的內河航道,有“黃金水道”之稱。宜昌以下的中下游河段江闊水深,水量大且平穩,又無結冰期,航運發達,被譽為“黃金水道”。長江航運發達的社會經濟原因是長江流域是我國資源豐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客貨流量大,水陸交通便利等。長江流域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對長江航運的市場需求量大;長江流域經濟發達,對長江航運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大,航運基礎設施比較完善;長江三峽工程建設,改善了長江的航運狀況;有多條鐵路、京杭運河與長江干流直交,長江航運運量大,運輸費用低。
(5)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為了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我們應該建設綠色生態廊道;嚴控污染物排放,改善長江經濟帶環境質量;實施全流域禁捕計劃,要做好沿岸漁民安置,加強沿河巡護,積極進行水生態修復;退耕還林還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退田還湖,加強管理,提高公民素質,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等。
故答案為:
(1)唐古拉山;東;
(2)西高東低;800;中下游;無;
(3)上游;這里落差大、水量大;
(4)黃金水道;長江流域是我國資源豐富、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客貨流量大,水陸交通便利等;
(5)退耕還林還草。
【點評】本大題以長江流域圖為材料,涉及長江的概況、水能開發、航運價值和治理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
14.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中國開發最早的地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黃河發源于  巴顏喀拉 山脈,最后注入  渤海 ,是中國第  二 長河。
(2)黃河易發生凌汛的河段  上 游和下游,而流速最慢的河段是  下 (上\中\下)游,其原因是  流經平原,地勢低平,流速慢 。
(3)黃河塑造了A、B平原后,并為沿岸提供了  灌溉水源 ,使之這里成為“塞外江南”。
(4)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入海凹陷處沉積形成的沖積平原。從圖中可以看出,黃河三角洲面積總體上呈現  縮小 變化特點。
(5)1990年,黃河三角洲濕地建立。該濕地位于  暖溫帶 (中國的溫度帶),秋冬季節,濕地水位  下降 ,眾多的冬候鳥和旅鳥來此棲息、覓食。
【考點】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黃河的發源地與注入的海洋.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1)巴顏喀拉;渤海;二;
(2)上;下;流經平原,地勢低平,流速慢;
(3)灌溉水源;
(4)縮小;
(5)暖溫帶;下降。
【分析】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為黃河上游,河口與桃花峪之間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由于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致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解答】解:(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
(2)黃河易發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這兩段河流自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較高緯度在初冬季時先結冰,初春時后融冰,導致河水上漲;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道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是黃河各河段中流速最慢的河段。
(3)黃河塑造了A寧夏平原和B河套平原后,為沿岸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使之這里成為“塞外江南”。
(4)據圖可知,黃河三角洲的面積變化特點是其面積不斷減少,主要原因是流經中游的黃土高原植被狀況改善,水土流失程度減輕,使得該河段的輸沙量減少,使黃河三角洲面積縮小。
(5)1990年,黃河三角洲濕地建立,該濕地位于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的暖溫帶,秋冬季節時,降水少,濕地水位下降,吸引眾多的冬候鳥和旅鳥來此棲息、覓食,一片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
故答案為:
(1)巴顏喀拉;渤海;二;
(2)上;下;流經平原,地勢低平,流速慢;
(3)灌溉水源;
(4)縮小;
(5)暖溫帶;下降。
【點評】本題以黃河為材料,涉及黃河的概況、各河段特征、上游的灌溉作用、入海口處的沖積作用以及黃河的治理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黃河的掌握程度及讀圖分析能力。
15.如圖為黃河流域略圖。據此完成以下問題。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  巴顏喀拉 山,流入  渤 海,是我國第二長河。
(2)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易受侵蝕的  黃土 高原,加上流域內夏季降水集中,植被破壞, 水土流失 嚴重,因此黃河成為世界  含沙量 最大的河流。
(3)“人在地上走,船只天上行”說的是黃河下游“地上河”景觀,請根據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過程,完成如圖。
① 平坦 ;③ 抬高 ;② 減慢 。
(4)請針對黃河中游、下游存在的問題提出治理措施。
【考點】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及各河段的特征;黃河的綜合利用與治理措施;黃河的發源地與注入的海洋.
【專題】課本知識遷移類開放題;中國的河流與湖泊.
【答案】(1)巴顏喀拉;渤;
(2)黃土;水土流失;含沙量;
(3)平坦;抬高;減慢;
(4)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種草;在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分析】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為黃河上游,河口與桃花峪之間為中游,桃花峪以下為下游。由于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致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解答】解:(1)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顏喀拉山脈,曲折東流,沿途接納許多支流,流入渤海,是我國的第二長河。
(2)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較多。黃土高原土層疏松,植被破壞嚴重,一遇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挾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于是,人們被迫不斷加高堤壩,黃河成為“地上河”。
(4)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如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修建梯田、打壩淤地等;黃河下游是地上河,在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故答案為:
(1)巴顏喀拉;渤;
(2)黃土;水土流失;含沙量;
(3)平坦;抬高;減慢;
(4)在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種草;在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點評】本大題以黃河流域略圖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黃河的概況、地上河成因、黃河的治理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西县| 阳江市| 澄江县| 邹平县| 清镇市| 张家界市| 连城县| 八宿县| 康马县| 顺平县| 金湖县| 华容县| 河池市| 阳新县| 蕲春县| 含山县| 南昌市| 集贤县| 安平县| 松溪县| 民乐县| 光山县| 天柱县| 溧阳市| 金沙县| 无极县| 化德县| 遂溪县| 紫金县| 德江县| 神木县| 崇信县| 麻江县| 丰都县| 双牌县| 潞城市| 南充市| 靖江市| 龙川县| 镇巴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