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上學期七年級期末教學質量評價卷地理一、判斷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印度是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與我國西南面相鄰。2、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溫暖而短促。3.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落后,人口自然增長率低。4,美國很多城市有華人聚居、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唐人街”。5.巴西人口眾多,混血種人數量多,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6、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海洋性氣候分布廣。7.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受破壞,不僅影響巴西的環境,還對全球氣候帶來不利影響。8.西亞石油資源豐富,主要依賴鐵路運輸運往全球各地。9、澳大利亞的地形自東向西分為三大單元: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10.南極地區有“冰雪高原”之稱,北極地區有“風庫”之稱。二、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聽到這首《亞洲雄風》歌曲,我們的腦海中會涌現出一幅壯麗山河的畫卷。據此回答11一12題。11.“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頭”那么這座山是指A.天山B.阿爾卑斯山C.青薇高原D.珠穆朗瑪峰12.“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是說亞洲河流眾多,奔流不息,下列關于亞洲洲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西高東低,河流自西向東注入海洋B.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C.中部地勢高聳,四周地勢較低,河流呈放射狀注入海洋D.地勢變化復雜,河流流向沒有規律可循13.亞洲有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即中國的黃河一長江中下游地區、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和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又稱為兩河流域。它們形成的共同條件是A.都位于熱帶,熱量豐富B.降水都很豐富C.海運都很發達D.地形都比較平坦2024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一秦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如圖1)。圖2示意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據此完成14一16題。906心1200山站。10昆心類嶺站東經西1809主體建筑采用國內模南半塊化生產、現場拼裝150的綠色建站方式底層架空采城站極隨20圖1圖2七年級地理期宋數學質量評價卷第1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