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銅仁市2025年7月高一年級教學質量監測歷史本試卷共6頁,20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表1為陜西神木縣石峁遺址墓葬分類表。這可用于說明,該遺址所屬時期表1石峁文化墓葬分類表標準葬具壁龕殉人殉狗分類一類墓有有有有二類墓有有有/甲型有有三類墓乙型有甲型莎//四類差乙型/有//丙型//有/五類墓A.存在社會階級分化現象B.已經進人早期國家階毀C.社會專業分工開始出現D.建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2.唐代每年錄取進士僅23人,而宋代在320多年的時間里,總共錄取的進士有10萬多人,平均每年錄取的進士將近300多位。由此可知,宋代A.實現了公正的人才選拔B.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C.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D.完善了官員考核制度高一歷史試卷共6頁第1頁3.研究表明,清朝乾隆年間(1736一1795),廣東耕地只要有一半種植糧食就足夠全省人口食用,但事實上廣東卻是一個缺糧的省份。對這一現象解釋最為合理的是A.官員瞞報土地數量B.自然災害頻仍發生C.糧食大量對外出口D.農產品商品化影響4.1866年,晚清官員斌椿隨使團考察歐洲的日記中,記錄有“蒸汽機、鐵路、電報、照相等為‘奇淫技巧’,英國女王為‘夷首”。1890年以后,駐英、法、意公使薛福成對歐洲的描述是“議會制為‘萬國競爭’時代的生存法則,應‘設議院通民情,興工商固國本”。這一變化反映了A.民主共和成為主流B.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C,民族危機逐漸加深D.天朝上國觀念根深蒂固5.1995年9月3日,國家郵政局發行《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紀念郵票1套8枚,從不同側面再現了抗日戰爭的歷史畫面,其中的七枚分別是“七七戰火”“臺兒莊大捷”“百團大戰”“敵后游擊戰”“芒友會師”“華僑捐獻”“偉大勝利”,另外一枚應該是A,井岡山會師B.遵義會議C.臺灣光復D.渡江戰役6.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制度變革始于解決實際問題以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而正式制度的建立又對改革成果起到了確認和鞏固作用”。符合這一表述的標志性事例是A.1978年安徽小崗村出現“包產到戶”B.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1995年提出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D.1979年中央決定設立四個經濟特區7.下圖為貴霜帝國時期的一枚錢幣,該錢幣采用源自呂底亞人(小亞細亞中西部古國)的打壓制造法,上面的銘文是希臘文,人物頭像是貴霜國王。這反映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特征是貴霜帝國時期的錢幣A.多元一體B.交流互鑒C.統一性D.擴張性高一歷史試卷共6頁第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