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統編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預習銜接.含解析)-2025-2026學年九年級上冊歷史統編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課預習銜接 古代亞非文明
一.選擇題(共19小題)
1.(2024 泗陽縣二模)某《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吠舍罵了要罰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羅罵了,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一規定出自(  )
A.分封制度 B.領主制度 C.種姓制度 D.廠衛制度
2.(2024 裕華區校級開學)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陽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漲水,于是他們制定了太陽歷;由于要測量尼羅河水位的漲落,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埃及人發展了數學。這些史實說明(  )
A.法老具有無限權威
B.生產生活推動科技發展
C.埃及文明領先世界
D.科技進步改變人類生活
3.(2024 德陽)國王胡夫金字塔是這個國家最大的金字塔,高約146米,被列入古代世界十大奇觀之列。此外,這個國家還發現了80多座大小不等的金字塔。如果你要去實地游覽這些金字塔,應去今天的(  )
A.埃及 B.意大利 C.印度 D.伊拉克
4.(2024 文山州模擬)下列關于世界古代文明成就及其地區的搭配,正確的是(  )
A.金字塔——古代印度
B.帕特農神廟——古代埃及
C.《荷馬史詩》——古羅馬
D.《漢謨拉比法典》——古巴比倫
5.(2024 經濟技術開發區校級二模)如圖是現存于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浮雕內容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該浮雕旨在強調(  )
A.全民信仰沙馬什 B.法律由神所制定
C.中央集權的強化 D.國王權力的神圣
6.(2024 鳳城市二模)人類早期文明最先誕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下列有關成就搭配正確的是(  )
A.古代印度文明:種姓制度和佛教
B.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和楔形文字
C.古代中國文明:分封制度和太陽歷
D.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漢謨拉比法典》和象形文字
7.(2024 寧夏)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起,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埃及的太陽歷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希臘的城邦國家,迥然相異,對照鮮明。由此可見(  )
A.古代人類文明呈現多元發展格局
B.羅馬法制建設奠定歐洲法學淵源
C.亞歷山大東征促進東西文化交匯
D.歐亞非美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
8.(2024春 集美區期末)玄奘游歷天竺后記載:“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文中描述的是(  )
A.君主專制制度 B.印度種姓制度
C.科舉考試制度 D.民主政治制度
9.(2024 烏魯木齊三模)如圖為兩種不同形式的“金字塔”。對其蘊含的共同歷史信息解讀恰當的是(  )
A.體現建筑藝術高超
B.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
C.反映王權至高無上
D.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縮影
10.(2024 浙江二模)如表是一張求是中學歷史社團舉辦講座的宣傳海報。講座的主題可能是(  )
歷史大講堂講座主題:_____ 關鍵詞:《漢謨拉比法典》、幼發拉底河、空中花園 地點:求知樓報告廳 時間:2024年4月30日16:00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臘古典文化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倫王國興衰啟示錄
11.(2024 古浪縣三模)《漢謨拉比法典》的基本原則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追求“公平”“公正”,但法典又規定奴隸主、平民和奴隸犯同樣的過失,承擔的責任會有所不同。這體現了古巴比倫法律(  )
A.源于神權 B.帶有階級色彩
C.講究動機 D.符合人民需求
12.(2024 南海區一模)古巴比倫王國留下了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內容涉及社會結構、婚姻、土地租賃和借貸等多個方面,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對“照亮了當時的社會”理解正確的是(  )
A.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B.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
C.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D.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
13.(2024 滕州市模擬)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上述文明古國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共同之處是(  )
A.大河流經、土地肥沃 B.環海多山、海島密布
C.多神崇拜、戰爭頻發 D.專制統治、等級森嚴
14.(2024 船山區期末)如果要考據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生活狀況,具有文獻和實物雙重研究價值的是(  )
A. B.
C. D.
15.(2024春 湖里區期末)“每當法老去世,工匠們都會歡呼雀躍。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正在為能決定所有人共同幸福的神建造宅邸。”“宅邸”是指(  )
A.金字塔 B.帕特農神廟
C.長城 D.羅馬大競技場
16.(2024 白堿灘區期末)埃及金字塔、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印度佛像和中國青銅文化,無不充滿著智慧與神奇。將上述文明成就納入一個共同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
A.從野蠻走向文明 B.古代亞非文明
C.古代歐洲文明 D.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17.(2024 黑龍江)古代亞非地區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屬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B.
C. D.
18.(2024 高州市期末)《漢謨拉比法典》中記載了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這說明(  )
A.古巴比倫的社會生活很浪漫
B.古巴比倫的奴隸制度相當完美
C.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
D.古巴比倫的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19.(2024 旌陽區一模)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凈行也,守道居貞,潔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種也,爽世君臨,仁恕為志;三曰吠舍,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首陀羅,農人也,肆力疇隴,勤身稼……”。該記載反映的是(  )
A.佛教的信徒等級 B.西歐封建等級制
C.印度的種姓制度 D.阿拉伯文化成就
新課預習銜接 古代亞非文明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9小題)
1.(2024 泗陽縣二模)某《法典》規定:“剎帝利辱罵了婆羅門要罰款100帕那(銀錢單位),吠舍罵了要罰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羅罵了,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這一規定出自(  )
A.分封制度 B.領主制度 C.種姓制度 D.廠衛制度
【分析】本題考查了種姓制度。它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并對后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解答】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婆羅門(祭司、貴族)掌握神權;第二等級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把持國家軍事行政大權。第三等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向國家納稅,向神廟上供,供養第一、第二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幾乎沒有權利,受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干最低賤的職業。題干描述“如果是吠舍罵了,就要罰款200帕。要是首陀羅罵了,就要用滾燙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說明印度四個種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故某《法典》出自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古印度的種姓制度等級劃分。
2.(2024 裕華區校級開學)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陽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漲水,于是他們制定了太陽歷;由于要測量尼羅河水位的漲落,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埃及人發展了數學。這些史實說明(  )
A.法老具有無限權威
B.生產生活推動科技發展
C.埃及文明領先世界
D.科技進步改變人類生活
【分析】本題考查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解答】根據材料“埃及人發現,每年7月,當太陽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會漲水,于是他們制定了太陽歷;由于要測量尼羅河水位的漲落,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埃及人發展了數學”可知,古埃及人根據生產生活的需要,制定了太陽歷,發展了數學,這說明生產生活推動了科技的發展,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法老具有無限權威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沒有將古埃及科技與世界其他地區科技進行比較,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生產生活對科技的影響,不是科技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非洲尼羅河流域孕育古埃及文明。
3.(2024 德陽)國王胡夫金字塔是這個國家最大的金字塔,高約146米,被列入古代世界十大奇觀之列。此外,這個國家還發現了80多座大小不等的金字塔。如果你要去實地游覽這些金字塔,應去今天的(  )
A.埃及 B.意大利 C.印度 D.伊拉克
【分析】本題考查金字塔的相關內容,掌握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所學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是世界八大建筑奇跡之一。埃及古代奴隸社會的方錐形帝王陵墓,塔內有走廊、階梯、廳室及各種貴重裝飾品,A項正確;“意大利、印度、伊拉克”都與題意無關,排除BC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準確識記金字塔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4.(2024 文山州模擬)下列關于世界古代文明成就及其地區的搭配,正確的是(  )
A.金字塔——古代印度
B.帕特農神廟——古代埃及
C.《荷馬史詩》——古羅馬
D.《漢謨拉比法典》——古巴比倫
【分析】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完成了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統一事業,建立了統一、強大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故D正確;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的文明成果,排除B;《荷馬史詩》是古希臘的文明成果,排除C。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的文明成果。
5.(2024 經濟技術開發區校級二模)如圖是現存于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浮雕內容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該浮雕旨在強調(  )
A.全民信仰沙馬什 B.法律由神所制定
C.中央集權的強化 D.國王權力的神圣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
【解答】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的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題干浮雕顯示的是漢謨拉比正在從太陽神的手中接過象征權力的權杖,體現了君權神授的思想,旨在強調國王權力的神圣。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
6.(2024 鳳城市二模)人類早期文明最先誕生于亞非地區的大河流域。下列有關成就搭配正確的是(  )
A.古代印度文明:種姓制度和佛教
B.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和楔形文字
C.古代中國文明:分封制度和太陽歷
D.古代兩河流域文明:《漢謨拉比法典》和象形文字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誕生于亞非地區大河流域的文明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佛教的相關史實。
【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釋迦牟尼創建于古印度,A項成就搭配正確;楔形文字是古巴比倫的文明成就,排除B項;太陽歷和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排除C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中國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相關史實。
7.(2024 寧夏)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起,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埃及的太陽歷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希臘的城邦國家,迥然相異,對照鮮明。由此可見(  )
A.古代人類文明呈現多元發展格局
B.羅馬法制建設奠定歐洲法學淵源
C.亞歷山大東征促進東西文化交匯
D.歐亞非美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
【分析】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和歐洲文明,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題干“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起,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埃及的太陽歷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希臘的城邦國家,迥然相異,對照鮮明”可知,古代人類文明興起于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特點,由此可見古代人類文明呈現多元發展格局。故A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涉及羅馬法制建設,排除B;題干材料沒涉及亞歷山大東征,排除C;題干材料不能說明歐亞非美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古代亞非文明和歐洲文明,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古代人類文明呈現多元發展格局。
8.(2024春 集美區期末)玄奘游歷天竺后記載:“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文中描述的是(  )
A.君主專制制度 B.印度種姓制度
C.科舉考試制度 D.民主政治制度
【分析】考查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解答】A.材料描述的種姓制度,和君主專制無關,排除A項。
B.材料“凡茲四姓,清濁殊流。婚娶通親,飛伏異路”的意思是這四個族姓的人,就像清水和濁水不流在一起一樣。不同族姓不通婚,就像飛行在天上和匍匐在地上一樣。材料描述的是種姓制度之間界限森嚴,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根據所學可知,雅利安人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等級高低貴賤有別,下一等級的人沒有資格從事高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B項正確。
C.科舉制是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D.材料描述的是古印度的種姓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無關,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考查學生解讀材料能力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種姓制度的相關知識。
9.(2024 烏魯木齊三模)如圖為兩種不同形式的“金字塔”。對其蘊含的共同歷史信息解讀恰當的是(  )
A.體現建筑藝術高超
B.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
C.反映王權至高無上
D.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縮影
【分析】本題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種姓制度與建筑無關,排除A;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種姓制度下,國王屬于剎帝利,排除C;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種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級制度。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古印度的種姓制度,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種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級制度。
10.(2024 浙江二模)如表是一張求是中學歷史社團舉辦講座的宣傳海報。講座的主題可能是(  )
歷史大講堂講座主題:_____ 關鍵詞:《漢謨拉比法典》、幼發拉底河、空中花園 地點:求知樓報告廳 時間:2024年4月30日16:00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臘古典文化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倫王國興衰啟示錄
【分析】本題考查古巴比倫王國,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根據題干信息“《漢謨拉比法典》、幼發拉底河、空中花園”《漢謨拉比法典》是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大約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兩河流域指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代西亞文明。空中花園傳說是公元前6世紀由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倫城附近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修建。由此可見,講座的主題涉及古代西亞文明,D項正確;古埃及文明與尼羅河有關,排除A項;古希臘古典文化屬于海洋文明,與幼發拉底河無關,排除B項;古印度文明與印度河和恒河有關,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以古巴比倫王國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11.(2024 古浪縣三模)《漢謨拉比法典》的基本原則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追求“公平”“公正”,但法典又規定奴隸主、平民和奴隸犯同樣的過失,承擔的責任會有所不同。這體現了古巴比倫法律(  )
A.源于神權 B.帶有階級色彩
C.講究動機 D.符合人民需求
【分析】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題目中并沒有提及法典與神權之間的關系,而是強調了對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處理方式,排除。
B.根據材料“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追求'公平''公正',但法典又規定奴隸主、平民和奴隸犯同樣的過失,承擔的責任會有所不同”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法典在處理不同社會階層(奴隸主、平民和奴隸)的過失時存在不同的責任規定,這明顯體現了法律的階級性,即法律是為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而制定的,符合題意。
C.題目中并沒有提到法典在處理案件時是否講究動機,而是強調了對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處理方式,排除;
D.題目中揭示的是法典在處理不同社會階層時的不平等性,與人民需求相悖,排除。
故選:B。
【點評】記憶《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2.(2024 南海區一模)古巴比倫王國留下了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內容涉及社會結構、婚姻、土地租賃和借貸等多個方面,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也照亮了當時的社會。對“照亮了當時的社會”理解正確的是(  )
A.充分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B.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
C.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
D.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
【分析】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材料“它不僅闡明了古巴比倫的法律制度”可知,材料中古巴比倫的文化遺產指的是《漢謨拉比法典》,其“內容涉及社會結構、婚姻、土地租賃和借貸等多個方面”,并且“照亮了當時的社會”,這體現出法典有利于穩定當時的社會秩序。故D正確;《漢謨拉比法典》保護奴隸主的利益,排除A;《漢謨拉比法典》與羅馬法制建設無關,排除B;《羅馬民法大全》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排除C。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對“照亮了當時的社會”理解正確的是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
13.(2024 滕州市模擬)古代亞非地區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漢謨拉比法典》,中國的甲骨文和青銅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上述文明古國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共同之處是(  )
A.大河流經、土地肥沃 B.環海多山、海島密布
C.多神崇拜、戰爭頻發 D.專制統治、等級森嚴
【分析】本題考查金字塔和埃及文明、青銅器、甲骨文、《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等知識點,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位于兩河流域,中國位于黃河長江流域,古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因此,上述文明古國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共同之處是大河流域,土地肥沃,符合題意。
B.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古印度都位于大河流域,而不是環海多山、海島密布,排除。
C.“多神崇拜、戰爭頻發”與題干“自然地理環境”不符,排除。
D.“專制統治、等級森嚴”不屬于自然地理環境,排除。
故選:A。
【點評】記憶金字塔和埃及文明、青銅器、甲骨文、《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
14.(2024 船山區期末)如果要考據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生活狀況,具有文獻和實物雙重研究價值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古巴比倫王國處于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圖B是《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圖。故B正確;圖A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屬于尼羅河流域的成就,排除;圖C是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屬于黃河、長江流域,排除;圖D是釋迦牟尼佛像,屬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成就,排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漢謨拉比法典》和古巴比倫文明,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如果要考據古代兩河流域的社會生活狀況,具有文獻和實物雙重研究價值的是《漢謨拉比法典》。
15.(2024春 湖里區期末)“每當法老去世,工匠們都會歡呼雀躍。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正在為能決定所有人共同幸福的神建造宅邸。”“宅邸”是指(  )
A.金字塔 B.帕特農神廟
C.長城 D.羅馬大競技場
【分析】本題考查金字塔。識記相關知識點。
【解答】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國王法老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獅身人面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標志之一,是人類文明的杰出成就。所以“宅邸”是指金字塔。
故選:A。
【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金字塔的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熟知相關知識。
16.(2024 白堿灘區期末)埃及金字塔、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印度佛像和中國青銅文化,無不充滿著智慧與神奇。將上述文明成就納入一個共同的主題,最恰當的是(  )
A.從野蠻走向文明 B.古代亞非文明
C.古代歐洲文明 D.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古代亞非文明,注意題目給出的相關文明成果所屬的國家。
【解答】題目給出的埃及金字塔、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印度佛像和中國青銅文化中涉及的四個國家都在亞非地區,屬于亞非四大文明古國。將上述文明成就納入一個共同的主題,最恰當的是古代亞非文明。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題干相關內容,尋找共同之處,確定主題。
17.(2024 黑龍江)古代亞非地區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下列屬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題考查了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
【解答】金字塔是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是權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驕傲,A正確;長城是中國的文明成果,排除B;《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的成果,排除C;帕特農神廟是古希臘的建筑,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非洲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
18.(2024 高州市期末)《漢謨拉比法典》中記載了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這說明(  )
A.古巴比倫的社會生活很浪漫
B.古巴比倫的奴隸制度相當完美
C.人類社會的法制歷史非常悠久
D.古巴比倫的商品經濟比較活躍
【分析】本題以“《漢謨拉比法典》中記載了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這說明”為切入點,考查了《漢謨拉比法典》,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由材料“在《漢謨拉比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可知,這說明商品經濟在兩河流域地區比較活躍。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都是關于商品經濟發展的內容。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結合材料旨在考查學生對《漢謨拉比法典》中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定的理解。重點考查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9.(2024 旌陽區一模)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凈行也,守道居貞,潔白其操;二曰剎帝利,王種也,爽世君臨,仁恕為志;三曰吠舍,商賈也,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首陀羅,農人也,肆力疇隴,勤身稼……”。該記載反映的是(  )
A.佛教的信徒等級 B.西歐封建等級制
C.印度的種姓制度 D.阿拉伯文化成就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種姓制度。題干關鍵信息“一曰婆羅門,……二曰剎帝利,……三曰吠舍……四曰首陀羅……”。
【解答】據題干關鍵信息“一曰婆羅門,……二曰剎帝利,……三曰吠舍……四曰首陀羅……”可知,該記載反映的是印度的種姓制度。雅利安人在進入古代印度后,逐漸產生不同等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史稱種姓制度。第一等級婆羅門、第二等級剎帝利、第三等級吠舍、第四等級首陀羅。種姓制度各等級界限森嚴,高低貴賤有別,下一等級的人沒資格從事高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并給后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準確掌握印度種姓制度的等級劃分與分工以及影響。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金山区| 五莲县| 尖扎县| 保定市| 宣汉县| 乌兰察布市| 南康市| 秦安县| 分宜县| 莱西市| 沈丘县| 怀柔区| 孙吴县| 鲁山县| 延庆县| 陇西县| 萨嘎县| 苏州市| 台北市| 米脂县| 娱乐| 宜都市| 高安市| 成都市| 河东区| 土默特右旗| 望谟县| 宾川县| 东乌| 芷江| 彩票| 崇阳县| 安阳市| 灵丘县| 西充县| 庄河市| 新邵县| 延长县| 津南区|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