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課預習銜接 西歐莊園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4 太谷區期末)歐洲莊園總管或管家是莊園法庭的主持人,但不是裁決者。裁決通常由全體出席者共同作出,還可能因出席人數過少而推遲。在法庭檔案中經常可以看到“根據全體莊民的意愿”、“經全體莊民的調查”等諸如此類的記錄。這說明,莊園法庭( )A.旨在維護莊園佃農利益B.削弱了莊園領主的權威C.留下了民主司法的微光D.真正實現了公平與正義2.(2024 長沙二模)據艾琳 鮑爾《中世紀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一天早晨,(農奴)波多早早趕去修道士的農場工作,他的妻子到主人的莊園找到管家,獻上從自己家帶來的雞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農場工作。由此可知( )A.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領主B.管家是莊園的主人C.農奴要為領主服勞役,繳納租稅D.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3.(2024 安徽)中世紀西歐莊園中有擅長各種工作的人,如木匠、鐵匠、金銀匠、鞋匠、漁民等,莊園里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農奴生產制造的。這反映出當時的西歐莊園( )A.自給自足特征明顯 B.農奴生活質量較高C.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D.奢靡浪費之風盛行4.(2024 長春一模)下列符合莊園佃戶生活情景的是( )A.侵犯領主利益會受到處罰B.必須每周耕種“共用地”C.定期參加莊園法庭的審理D.領主可以隨意沒收“份地”5.(2024 洛陽一模)13世紀的西歐莊園法庭曾留下這樣的記錄: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田地,被罰款6便士;佃戶的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被罰款6便士;只要領主的磨坊能夠磨面粉,就不得到莊園以外磨面粉,違者罰款20先令。據此判斷西歐莊園( )A.土地都是領主的自營地B.具有司法權并設有莊園法庭C.生產產品大多用于出售D.采用了雇傭勞動的剝削方式6.(2024 巧家縣期末)1300年,埃爾頓莊園法庭檔案留下這樣的記錄:幾個佃戶被控告對領主運草的任務沒有完成,而他們堅持自己沒有違反義務規定,于是向法庭申訴,法庭依據習慣法確認,佃農有義務在草地里或領主院中將牧草垛起,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上馬車,最終佃戶勝訴。這說明莊園法庭( )A.維護領主的利益B.輕視領主的利益C.肯定領主的特權D.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佃戶的利益7.(2024 蜀山區模擬)中世紀西歐莊園里的農奴為領主提供勞役,并在管家的監視下勞動。自13世紀開始,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這一變化主要由于( )A.領主權力的衰落 B.商品經濟的發展C.城市的自治運動 D.農奴擺脫了束縛8.(2024 澄海區一模)在中世紀,如果農戶出現怠工、不按時按量向領主交納規定的租稅、侵犯領主直領地、沒有按照規定服勞役等行為,都要受到指控和處罰。據此可知,莊園法庭( )A.體現莊園的經濟形態B.是維護封建領主利益的工具C.維護莊園的公共秩序D.是西歐封建王權的擴張手段9.(2024 沈陽二模)莊園是一個經濟實體,有經營農業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如農具、牲畜、作坊和倉庫。領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產,監督農奴勞動。該材料反映的是( )A.原始社會的人類文明 B.奴隸社會的亞洲文明C.封建時代的歐洲社會 D.歐洲的資本主義社會10.(2024 永修縣校級模擬)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這說明維系封君封臣關系的紐帶是( )A.血緣 B.宗教 C.金錢 D.土地11.(2024 泰興市二模)“中世紀的騎士很少有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們的莊園能夠出產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材料反映莊園( )A.君權神授 B.自給自足 C.生活奢侈 D.生活富裕12.(2024 莆田模擬)莊園法庭裁決慣用的權威性語言通常是:“全體佃戶一致同意命令……”或“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體佃戶命令”或“領主和佃戶命令”等。據此可知,莊園法庭的裁決( )A.凸顯了程序的合法 B.維護了領主的利益C.保護了佃戶的權益 D.代表莊園集體意志13.(2024 呈貢區期末)13世紀的莊園法庭規定:佃戶怠工或未完成徭役的、無故外出磨面的會被處罰金;不按規定價格賣酒、違規使用公共牧場也要被處罰金。所處罰金一律歸領主所有。據材料可知( )A.莊園法庭完全維護領主的權益B.佃戶間的糾紛并非莊園法庭的審理范疇C.處以罰金是莊園法庭常用的懲罰手段D.莊園法庭的審判毫無憑借,帶有隨意性14.(2024 新會區期末)公元130年,英國埃爾頓莊園法庭依據佃戶勞役的慣例,確認茅舍農有義務在草地里或領主庭院中將牧草垛起,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上馬車,駁回莊園主對農奴的控訴。該材料說明西歐莊園法庭( )A.維護了領主的利益B.起到了維護奴隸主統治的作用C.始終堅持客觀公正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15.(2024 江門期末)13世紀英國黑爾斯莊園的法庭檔案里記錄的一個案件:一個農民丟失了一頭黑母牛,他在領主的牛棚里發現了自己走失的牛,但領主卻拒絕歸還,所以這個農民就向莊園法庭起訴,法庭判定領主要歸還該農民的牛。這個案例主要說明莊園法庭( )A.一定程度限制領主的特權B.根本上維護佃戶的利益C.促使莊園走向衰落和瓦解D.穩固了莊園的社會等級16.(2024 鳳山縣二模)同樣都是莊園,日本的莊園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而西歐莊園則( )A.受國王嚴格控制B.沒有司法自主權的單位C.不受國王的制約D.是自給自足的基本單位17.(2024 白云區期末)隨著西歐城市興起,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費群體日益龐大,莊園生產逐漸轉型,開始專注生產城市消費所需要的東西。這一變化( )A.推動新的生產方式產生B.威脅了國王的統治C.使城市居民日益困苦D.有利于莊園的自治18.(2024 富川縣期末)有文獻記載:“最能體現莊園主權威的是莊園法庭。其特點為:第一,非常設機構,根據莊園主本身意愿來決定開庭間隔。第二,開庭時,當地農民都要參加,也非所有人有發言權。”這最能說明莊園法庭( )A.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B.出席法庭是佃戶的義務C.維護了莊園主的利益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莊園主的特權19.(2024 定西期末)西歐莊園設有法庭,負責處理與莊園相關的法律事務。領主或其代表擔任法官,對莊園內的 糾紛進行裁決,佃戶也有權參與案件的審理。這反映出莊園法庭( )A.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B.案件的主要審理者是佃戶C.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D.是中世紀鄉村的組織形式20.(2024 煙臺)如表資料卡解釋的是( )①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 ②不但是一個經濟實體,也是一個享有特權的政治實體 ③以農業生產為主,兼及林業、牧業、漁業等 ④具有司法權,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A.封君封臣制 B.西歐莊園C.城市自治 D.大學興起21.(2024 長沙模擬)中國、西歐和日本的封建社會都出現過莊園這一經濟組織形式。下面西歐或日本莊園生活情景的選項中符合歷史實際的是( )A.日本大莊園主向天皇繳稅B.西歐莊園中的領主讓佃戶無償使用自己的面包爐C.日本大莊園的“武士”宣誓效忠國家D.西歐莊園中的佃戶在莊園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二.材料題(共1小題)22.(2024 廬陽區校級月考)《英國莊園生活》是研究中世紀莊園農民的經典之作,它以1150﹣﹣1400年為單位,描繪了中世紀鄉村生活的模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世紀的英國,其經濟生產模式是莊園經濟,它是一種封建主義經濟。在莊園中,農奴是最主要的勞動者,他們處于莊園體系中的最底層,是被剝削的對象;領主是莊園的所有者,他們在莊園體系中,處于最高層,是莊園經濟生產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此外,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個階層﹣﹣自由民,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租種領主的土地,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同樣是處于被剝削的地位,但其境況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農奴。(1)根據材料一,指出西歐莊園經濟的主要人員構成及莊園經濟的性質。材料二:莊園經濟相對的獨立性是莊園法能夠保持傳統而不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莊園內部有大量舊有的東西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并沒有消失,而是得到了不斷繼承。最為明顯的是,在莊園“敞田制”中的集體耕作、公共牧場等,據說“這種習俗是日耳曼保存下來的古代農村土地公有制的殘余。”(2)根據材料二,指出“公共牧場”屬于莊園土地的哪一部分?除此之外,莊園土地還包括哪些?材料三:領主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利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莊園法庭上的勝訴,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剝奪農民的利益了,這是領主獲得財富的一種有效的渠道。另一莊園領主的生財之道是收取訴訟者的罰金,這一罰金為莊園法庭的主持者所擁有。(3)結合材料三,指出莊園法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法庭宣判的依據是什么?材料四:經濟學家托尼曾經估算,“農民每交給領主1個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進6個便士。”很顯然,如果沒有莊園法對農民的保護,這是很難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4)根據材料四,指出莊園法庭存在的積極意義。新課預習銜接 西歐莊園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4 太谷區期末)歐洲莊園總管或管家是莊園法庭的主持人,但不是裁決者。裁決通常由全體出席者共同作出,還可能因出席人數過少而推遲。在法庭檔案中經常可以看到“根據全體莊民的意愿”、“經全體莊民的調查”等諸如此類的記錄。這說明,莊園法庭( )A.旨在維護莊園佃農利益B.削弱了莊園領主的權威C.留下了民主司法的微光D.真正實現了公平與正義【分析】本題考查莊園法庭,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歐洲莊園總管或管家是莊園法庭的主持人,但不是裁決者。裁決通常由全體出席者共同作出,還可能因出席人數過少而推遲。在法庭檔案中經常可以看到‘根據全體莊民的意愿’、‘經全體莊民的調查’等諸如此類的記錄”可知,題干材料說明莊園法庭具有一定的民主司法的特性,留下了民主司法的微光。故C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反映莊園法庭旨在維護莊園佃農利益,排除A;題干材料不能說明莊園法庭削弱了莊園領主的權威,排除B;真正實現了公平與正義說法錯誤,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莊園法庭,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莊園法庭留下了民主司法的微光。2.(2024 長沙二模)據艾琳 鮑爾《中世紀人》描述: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一天早晨,(農奴)波多早早趕去修道士的農場工作,他的妻子到主人的莊園找到管家,獻上從自己家帶來的雞蛋,然后就回到自己的小農場工作。由此可知( )A.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領主B.管家是莊園的主人C.農奴要為領主服勞役,繳納租稅D.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分析】本題考查西歐莊園,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根據題干可知,波多和他的妻子在莊園中有各自的工作,并且波多的妻子還向莊園的主人獻上雞蛋,這反映了莊園內的經濟活動和政治關系(農奴與領主的關系)。農奴在莊園內工作并生活,這說明莊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故D正確;題目描述的是農奴波多和他的妻子在莊園中的日常活動,不能說明查理大帝是最大的封建領主,排除A;管家通常是領主雇傭來管理莊園的人員,不是莊園的所有者,排除B;題目描述沒有明確提及“繳納租稅”這一行為,只是提到了獻上雞蛋,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3.(2024 安徽)中世紀西歐莊園中有擅長各種工作的人,如木匠、鐵匠、金銀匠、鞋匠、漁民等,莊園里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農奴生產制造的。這反映出當時的西歐莊園( )A.自給自足特征明顯 B.農奴生活質量較高C.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D.奢靡浪費之風盛行【分析】本題考查西歐莊園,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依據題干信息“中世紀西歐莊園中有擅長各種工作的人,如木匠、鐵匠、金銀匠、鞋匠、漁民等,莊園里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農奴生產制造的”可知,西歐莊園內部能基本上自給自足,反映了莊園具有自給自足的特點,A正確;“莊園里所需要的絕大多數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農奴生產制造的”反映了農奴從事繁雜的勞動,地位低下,排除B;材料未體現階級矛盾的尖銳,排除C;材料未涉及奢靡浪費的相關狀況,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莊園具有自給自足的特點。4.(2024 長春一模)下列符合莊園佃戶生活情景的是( )A.侵犯領主利益會受到處罰B.必須每周耕種“共用地”C.定期參加莊園法庭的審理D.領主可以隨意沒收“份地”【分析】本題考查莊園的領主與佃戶,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侵犯領主利益會受到處罰,故A符合題意;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共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排除B;莊園法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時間為解決一批問題而開庭一次,排除C;領主不能隨意沒收“份地”,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莊園的領主與佃戶,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5.(2024 洛陽一模)13世紀的西歐莊園法庭曾留下這樣的記錄: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田地,被罰款6便士;佃戶的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被罰款6便士;只要領主的磨坊能夠磨面粉,就不得到莊園以外磨面粉,違者罰款20先令。據此判斷西歐莊園( )A.土地都是領主的自營地B.具有司法權并設有莊園法庭C.生產產品大多用于出售D.采用了雇傭勞動的剝削方式【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西歐的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據“13世紀的西歐莊園法庭曾留下這樣的記錄:佃戶因為沒有認真耕種領主的田地,被罰款6便士;佃戶的家畜誤入領主的園子,被罰款6便士;只要領主的磨坊能夠磨面粉,就不得到莊園以外磨面粉,違者罰款20先令。”可知,西歐莊園具有司法權,并設有莊園法庭,莊園法庭懲罰各種違法行為,B項正確;“土地都是領主的自營地”“生產產品大多用于出售”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AC項;“采用了雇傭勞動的剝削方式”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西歐的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6.(2024 巧家縣期末)1300年,埃爾頓莊園法庭檔案留下這樣的記錄:幾個佃戶被控告對領主運草的任務沒有完成,而他們堅持自己沒有違反義務規定,于是向法庭申訴,法庭依據習慣法確認,佃農有義務在草地里或領主院中將牧草垛起,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上馬車,最終佃戶勝訴。這說明莊園法庭( )A.維護領主的利益B.輕視領主的利益C.肯定領主的特權D.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佃戶的利益【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根據題干“幾個佃戶被控告對領主運草的任務沒有完成,而他們堅持自己沒有違反義務規定,于是向法庭申訴,法庭依據習慣法確認,佃農有義務在草地里或領主院中將牧草垛起,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上馬車,最終佃戶勝訴。”可知,題干說明通過莊園法庭維護了佃戶的權益。西歐莊園法庭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也有利于維護佃戶的權益,因此可知,佃戶有時也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D項正確,排除A項;莊園法庭主要維護領主利益,也兼顧佃戶的利益,因此不是輕視領主的利益,排除B項;莊園法庭主要維護領主利益,也兼顧佃戶的利益,因此,不是肯定領主的特權,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7.(2024 蜀山區模擬)中世紀西歐莊園里的農奴為領主提供勞役,并在管家的監視下勞動。自13世紀開始,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這一變化主要由于( )A.領主權力的衰落 B.商品經濟的發展C.城市的自治運動 D.農奴擺脫了束縛【分析】本題考查中世紀西歐莊園的相關內容,準確解讀材料信息。【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B項正確;題干沒有反映領主權力的衰落,排除A項;在自治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人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成為自治城市與農奴沒有關系,排除C項;農奴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說明農奴沒有擺脫束縛,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中世紀西歐莊園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8.(2024 澄海區一模)在中世紀,如果農戶出現怠工、不按時按量向領主交納規定的租稅、侵犯領主直領地、沒有按照規定服勞役等行為,都要受到指控和處罰。據此可知,莊園法庭( )A.體現莊園的經濟形態B.是維護封建領主利益的工具C.維護莊園的公共秩序D.是西歐封建王權的擴張手段【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莊園法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解答】根據材料可知,在西歐封建莊園里,凡是損害領主利益的行為都會遭到起訴與處罰,說明莊園法庭維護的是領主的利益,是維護封建領主利益的工具,B項正確;“侵犯領主利益的行為,都會受到起訴與處罰”說明此舉是維護領主的利益,無法體現莊園的經濟形態,排除A項;題干描述的是佃戶在勞動怠工、不能完成勞役或未按規定繳納足額的租稅受到的起訴與處罰,維護的是封建領主的利益,而不是公共秩序,排除C項;莊園法庭屬于莊園,國王無法干涉,不是封建王權擴張的手段,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莊園法庭,考查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9.(2024 沈陽二模)莊園是一個經濟實體,有經營農業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如農具、牲畜、作坊和倉庫。領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產,監督農奴勞動。該材料反映的是( )A.原始社會的人類文明 B.奴隸社會的亞洲文明C.封建時代的歐洲社會 D.歐洲的資本主義社會【分析】本題考查西歐莊園,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莊園是一個經濟實體,有經營農業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如農具、牲畜、作坊和倉庫。領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產,監督農奴勞動”并結合所學可知,莊園是中世紀西歐農村的基礎。材料反映的是封建時代的歐洲社會。故C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封建時代的歐洲社會,不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歐洲的資本主義社會,排除AB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材料反映的是封建時代的歐洲社會。10.(2024 永修縣校級模擬)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這說明維系封君封臣關系的紐帶是( )A.血緣 B.宗教 C.金錢 D.土地【分析】本題考查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要求考生在掌握識記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根據題干“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可知,是土地的封賜是維系封君封臣關系的紐帶,D項正確;封君和封臣之間沒有血緣關系,排除A項;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分封形式進行改革,建立封君封臣制度,與宗教無關,排除B項;封臣要為封君給予金錢支持,但金錢不是維系封君封臣關系的紐帶,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西歐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11.(2024 泰興市二模)“中世紀的騎士很少有出現必須付錢購買某種物品的情形,他們的莊園能夠出產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材料反映莊園( )A.君權神授 B.自給自足 C.生活奢侈 D.生活富裕【分析】本題考查西歐莊園,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可知,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故B正確;君權神授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一種政治理論,屬于思想層面,材料體現莊園自給自足,屬于經濟層面,排除A;莊園能夠出產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但不能證明生活奢侈,排除C;莊園內領主的生活富裕,騎士屬于依附于領主的階層,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映莊園自給自足。12.(2024 莆田模擬)莊園法庭裁決慣用的權威性語言通常是:“全體佃戶一致同意命令……”或“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體佃戶命令”或“領主和佃戶命令”等。據此可知,莊園法庭的裁決( )A.凸顯了程序的合法 B.維護了領主的利益C.保護了佃戶的權益 D.代表莊園集體意志【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據“全體佃戶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體佃戶命令”或領主和佃戶命令”等可知,莊園法庭的裁決代表莊園集體意志,充分表明了村民集體參與立法決策的權利,而且立法過程也是“他們自己之間達成協議”的過程,同時也為了突出村法的權威性,村法一般都冠以村民集體的名義。D項正確;“程序的合法”在題干中未有涉及,排除A項;“維護了領主的利益”在題干中未有涉及,排除B項;“保護了佃戶的權益”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13.(2024 呈貢區期末)13世紀的莊園法庭規定:佃戶怠工或未完成徭役的、無故外出磨面的會被處罰金;不按規定價格賣酒、違規使用公共牧場也要被處罰金。所處罰金一律歸領主所有。據材料可知( )A.莊園法庭完全維護領主的權益B.佃戶間的糾紛并非莊園法庭的審理范疇C.處以罰金是莊園法庭常用的懲罰手段D.莊園法庭的審判毫無憑借,帶有隨意性【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據“13世紀的莊園法庭規定:佃戶怠工或未完成徭役的、無故外出磨面的會被處罰金;不按規定價格賣酒、違規使用公共牧場也要被處罰金。所處罰金一律歸領主所有。”可知,13世紀的莊園法庭的規定體現了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處以罰金,罰金全部歸領主所有,C項正確;“完全”說法絕對,排除A項;“佃戶間的糾紛”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B項;“莊園法庭的審判毫無憑借,帶有隨意性”在題干中未有涉及,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14.(2024 新會區期末)公元130年,英國埃爾頓莊園法庭依據佃戶勞役的慣例,確認茅舍農有義務在草地里或領主庭院中將牧草垛起,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上馬車,駁回莊園主對農奴的控訴。該材料說明西歐莊園法庭( )A.維護了領主的利益B.起到了維護奴隸主統治的作用C.始終堅持客觀公正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分析】本題考查莊園法庭,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公元1300年,英國埃爾頓莊園法庭依據佃戶勞役的慣例,確認茅舍農有義務在草地里或領主庭院中將牧草垛起,但沒有義務將牧草裝上馬車,駁回莊園主對農奴的控訴。該材料說明西歐莊園法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莊園法庭,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15.(2024 江門期末)13世紀英國黑爾斯莊園的法庭檔案里記錄的一個案件:一個農民丟失了一頭黑母牛,他在領主的牛棚里發現了自己走失的牛,但領主卻拒絕歸還,所以這個農民就向莊園法庭起訴,法庭判定領主要歸還該農民的牛。這個案例主要說明莊園法庭( )A.一定程度限制領主的特權B.根本上維護佃戶的利益C.促使莊園走向衰落和瓦解D.穩固了莊園的社會等級【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西歐的封建莊園和莊園法庭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材料“法庭判定領主要歸還該農民的牛”及所學知識可得,最終莊園法庭將牛歸還了農民,維護了農民的利益,一定程度限制領主的特權,A項正確;從根本上維護封建主的利益,排除B項;莊園走向衰落和瓦解不是莊園法庭導致的,排除C項;“穩固了莊園的社會等級”不符合題意,不能體現鞏固社會等級,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西歐的封建莊園和莊園法庭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16.(2024 鳳山縣二模)同樣都是莊園,日本的莊園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而西歐莊園則( )A.受國王嚴格控制B.沒有司法自主權的單位C.不受國王的制約D.是自給自足的基本單位【分析】本題考查西歐莊園,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西歐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莊園的居民均為領主的佃戶,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故D符合題意;西歐莊園受國王嚴格控制說法錯誤,排除A;西歐莊園具有司法權,排除B;西歐莊園受國王的制約,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西歐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17.(2024 白云區期末)隨著西歐城市興起,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費群體日益龐大,莊園生產逐漸轉型,開始專注生產城市消費所需要的東西。這一變化( )A.推動新的生產方式產生B.威脅了國王的統治C.使城市居民日益困苦D.有利于莊園的自治【分析】本題考查西歐莊園,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隨著西歐城市興起,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費群體日益龐大,莊園生產逐漸轉型,開始專注生產城市消費所需要的東西。這一變化推動新的生產方式產生,即租地農場和手工工場出現,它們都使用雇傭勞動,產品推向市場。故A符合題意;題干現象推動推動新的生產方式產生,不是威脅國王的統治、使城市居民日益困苦、有利于莊園的自治,排除BC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現象推動推動新的生產方式產生。18.(2024 富川縣期末)有文獻記載:“最能體現莊園主權威的是莊園法庭。其特點為:第一,非常設機構,根據莊園主本身意愿來決定開庭間隔。第二,開庭時,當地農民都要參加,也非所有人有發言權。”這最能說明莊園法庭( )A.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B.出席法庭是佃戶的義務C.維護了莊園主的利益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莊園主的特權【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據“……根據莊園主本身意愿來決定開庭間隔。……開庭時,當地農民都要參加,也非所有人有發言權。”可知,這最能說明莊園法庭維護了莊園主的利益,C正確;“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與題干內容無關,排除A;“出席法庭是佃戶的義務”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莊園主的特權”在題干中未有體現,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莊園法庭的相關史實。19.(2024 定西期末)西歐莊園設有法庭,負責處理與莊園相關的法律事務。領主或其代表擔任法官,對莊園內的 糾紛進行裁決,佃戶也有權參與案件的審理。這反映出莊園法庭( )A.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B.案件的主要審理者是佃戶C.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D.是中世紀鄉村的組織形式【分析】本題考查莊園法庭,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故C符合題意;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不是莊園法庭,排除A;“領主或其代表擔任法官,對莊園內的 糾紛進行裁決”說明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不是佃戶,排除B;莊園是中世紀鄉村的組織形式,不是莊園法庭,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莊園法庭,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20.(2024 煙臺)如表資料卡解釋的是( )①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 ②不但是一個經濟實體,也是一個享有特權的政治實體 ③以農業生產為主,兼及林業、牧業、漁業等 ④具有司法權,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A.封君封臣制 B.西歐莊園C.城市自治 D.大學興起【分析】本題考查歐洲封建莊園。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據材料“中世紀鄉村的典型組織形式”“不但是一個經濟實體,也是一個享有特權的政治實體”“以農業生產為主,兼及林業、牧業、漁業等”“具有司法權,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從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來,這就是莊園。在領主統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材料中描述的是西歐莊園,B正確;封君封臣制是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形成的,封臣和封君有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不符合材料中的描述,排除A;隨著市民階層的興起壯大,市民要求從領主手中通過金錢贖買或武力斗爭的方式獲得城市的自治權,不是中世紀鄉村的組織形式,排除C;大學被稱為“歐洲中世紀最美好的花朵”,不是鄉村典型的組織形式,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中世紀封建莊園的相關知識。21.(2024 長沙模擬)中國、西歐和日本的封建社會都出現過莊園這一經濟組織形式。下面西歐或日本莊園生活情景的選項中符合歷史實際的是( )A.日本大莊園主向天皇繳稅B.西歐莊園中的領主讓佃戶無償使用自己的面包爐C.日本大莊園的“武士”宣誓效忠國家D.西歐莊園中的佃戶在莊園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分析】本題考查西歐莊園,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大莊園還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既不向國家納稅,也不準地方官吏進入莊園,干涉莊園事務。排除A;西歐莊園中,佃戶使用領主的面包爐必須交稅,排除B;日本大莊園的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而是他的主公。排除C;西歐莊園中的佃戶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故D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西歐莊園,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西歐莊園中的佃戶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二.材料題(共1小題)22.(2024 廬陽區校級月考)《英國莊園生活》是研究中世紀莊園農民的經典之作,它以1150﹣﹣1400年為單位,描繪了中世紀鄉村生活的模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世紀的英國,其經濟生產模式是莊園經濟,它是一種封建主義經濟。在莊園中,農奴是最主要的勞動者,他們處于莊園體系中的最底層,是被剝削的對象;領主是莊園的所有者,他們在莊園體系中,處于最高層,是莊園經濟生產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此外,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個階層﹣﹣自由民,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租種領主的土地,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同樣是處于被剝削的地位,但其境況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農奴。(1)根據材料一,指出西歐莊園經濟的主要人員構成及莊園經濟的性質。材料二:莊園經濟相對的獨立性是莊園法能夠保持傳統而不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莊園內部有大量舊有的東西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并沒有消失,而是得到了不斷繼承。最為明顯的是,在莊園“敞田制”中的集體耕作、公共牧場等,據說“這種習俗是日耳曼保存下來的古代農村土地公有制的殘余。”(2)根據材料二,指出“公共牧場”屬于莊園土地的哪一部分?除此之外,莊園土地還包括哪些?材料三:領主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利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莊園法庭上的勝訴,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剝奪農民的利益了,這是領主獲得財富的一種有效的渠道。另一莊園領主的生財之道是收取訴訟者的罰金,這一罰金為莊園法庭的主持者所擁有。(3)結合材料三,指出莊園法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法庭宣判的依據是什么?材料四:經濟學家托尼曾經估算,“農民每交給領主1個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進6個便士。”很顯然,如果沒有莊園法對農民的保護,這是很難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4)根據材料四,指出莊園法庭存在的積極意義。【分析】本題以《英國莊園生活》是研究中世紀莊園農民的經典之作,它以1150﹣﹣1400年為單位,描繪了中世紀鄉村生活的模式為切入點,以四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歐洲封建莊園和莊園法庭,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解答】(1)據材料“中世紀的英國,其經濟生產模式是莊園經濟,它是一種封建主義經濟。在莊園中,農奴是最主要的勞動者,他們處于莊園體系中的最底層,是被剝削的對象;領主是莊園的所有者,他們在莊園體系中,處于最高層,是莊園經濟生產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此外,在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個階層﹣﹣自由民,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租種領主的土地,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同樣是處于被剝削的地位,但其境況在一定程度上要好于農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歐莊園經濟的主要人員農奴、領主、自由民;莊園經濟是封建主義經濟。自9世紀起,西歐社會開始流行一種新型農業經濟組織形式﹣﹣﹣﹣封建莊園。中古社會西歐的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2)據材料“莊園經濟相對的獨立性是莊園法能夠保持傳統而不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莊園內部有大量舊有的東西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并沒有消失,而是得到了不斷繼承。最為明顯的是,在莊園‘敞田制’中的集體耕作、公共牧場等,據說‘這種習俗是日耳曼保存下來的古代農村土地公有制的殘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共牧場”屬于莊園土地的莊園結構的基本特征是莊園土地分為領主自營地和農奴份地兩大部分,一部分由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營,稱為“自營地”,通常占莊園全部可耕地的1/3到1/2;剩下的耕地是佃戶的“份地”,是佃戶的生活來源。佃戶取得份地的條件是義務耕種領主的“自營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領地上勞動3天。剩下的時間才屬于自己。領主還向佃戶征收其他捐稅。莊園的周圍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稱為“共用地”,全體佃戶都可以放牧,按照規定共同使用。(3)據材料“領主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利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莊園法庭上的勝訴,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剝奪農民的利益了,這是領主獲得財富的一種有效的渠道。另一莊園領主的生財之道是收取訴訟者的罰金,這一罰金為莊園法庭的主持者所擁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莊園法庭的主要手段是處以罰金,罰金全部歸領主所有;法庭宣判的依據是習慣法或村法。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和政治單位。莊園還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莊園法庭審判依據習慣法或村法。佃戶之間關于土地、借貸和婚姻的糾紛,違反莊園公共規則的行為等,也都要通過莊園法庭進行審理。懲罰各種違法行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處以罰金,罰金全部歸領主所有。(4)據材料“‘農民每交給領主1個便士,就往自己口袋放進6個便士’很顯然,如果沒有莊園法對農民的保護,這是很難做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領主可以憑借法庭奴役佃戶,佃戶也可以利用法庭維護自己的權益,甚至有權參與案件的審理。莊園法庭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故答案為:(1)農奴、領主、自由民;封建主義經濟。(2)共用地;自營地、份地。(3)手段:處以罰金,罰金全部歸領主所有;依據:習慣法或村法。(4)積極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點評】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中世紀封建莊園和莊園法庭的相關知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