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西欽州市第十三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熱身考試化學試卷(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四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四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簽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來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 14小題,每小題4分,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報道,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研制出基于深度學習的“隱身衣”,“隱身衣”由智能芯片控制。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原料,如圖是某種制取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中有兩種氧化物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個數比為 D.該反應中三種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變化2.下列物質的制備或轉化過程中(部分反應條件省略),每一步轉換均能實現的是A. B.C. D.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 mol CH 中含有的電子數目為11NAB.25 g質量分數68%的 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數目為NAC.高溫下,16.8g Fe與足量水蒸氣完全反應失去0.8NA個電子D.標準狀況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總數目為0.5NA4.下列實驗的試劑、裝置選用不合理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選用試劑 選用裝置A 除去Cl2中的少量 HCl、H2O 試劑a為飽和氯化鈉溶液 ①B 除去 FeCl3溶液中的少量 FeCl2 Cl2 ②C 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碘化鈉 氯水、酒精 ③D 除去鐵粉中混有的鋁粉 NaOH 溶液 ④A.A B.B C.C D.D5.除了金、鉑等極少數金屬,絕大多數金屬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下列有關金屬冶煉的說法錯誤的是A.工業上常電解熔融的MgCl2冶煉金屬鎂:B.工業上冶煉金屬鋁常用的方法::C.工業上可直接加熱HgO冶煉Hg:D.工業上常利用鋁熱反應大規模冶煉鐵:6.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下列有關地球資源開發利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鋁熱反應可用于冶煉鐵、錳等不活潑的金屬 B.蒸餾法淡化海水可獲得NaCl、MgCl2等副產品C.煤的氣化、液化都屬于物理變化 D.石油經分餾后可以獲得汽油、煤油、柴油等輕質油7.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乙烯的結構簡式: B.聚丙烯的鏈節:C.丙烷的球棍模型: D.甲烷的空間填充模型:8.下列工業生產中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油脂氫化 B.侯氏制堿 C.煤的干餾 D.石油裂解9.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的氣體一定是氯氣B.用相互滴加的方法可以鑒別Ca(OH)2溶液和NaHCO3溶液C.金屬鈉著火時可使用泡沫滅火器滅火D.把Na分別投入水與乙醇中,可比較水和乙醇中羥基氫的活潑性10.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結論都正確的是操作和現象 結論A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屬鈉,產生無色氣體 乙醇中含有水B 向某鹽溶液中加入濃NaOH溶液,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藍 溶液中含有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加熱;冷卻,再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未出現銀鏡 蔗糖未發生水解D 加熱盛有固體的試管,試管底部固體消失,試管口有晶體凝結 固體可以升華A.A B.B C.C D.D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4g丙烯和聚丙烯的混合物中所含C—H鍵的數目為2NAB.1mol與1mol在光照條件下充分反應,得到的分子數為NAC.100g質量分數為46%的溶液中所含氫原子數目為6NAD.56g鐵粉和足量的硫粉加熱充分反應后,轉移電子數為3NA12.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一氯甲烷的電子式:B.空間填充模型,既可以表示CH4分子,也可以表示CCl4分子C.正丁烷的結構簡式:,乙烯的結構簡式:CH2CH2D.丙烷的鍵線式為13.下列圖示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形成紅色噴泉 B.比較和催化效果C.制備并收集 D.鋁熱反應冶煉金屬鐵A.A B.B C.C D.D14.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間轉化均能一步實現的是A.B.C.D.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44分,請考生按要求答題)15.氫是一種二次清潔能源,是人類未來理想能源之一。H2的制取是氫能利用的重要環節。Ⅰ.金屬氫化物LiH可作為野外供氫劑,向其中加水即可制取氫氣。(1)LiH為離子化合物,LiH的電子式為 。(2)LiH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Ⅱ.用天然氣制備的氫氣叫藍氫,以CH4為原料,在Ni催化劑作用下將水蒸氣還原為氫氣,主要反應為:CH4(g)+H2O(g)CO(g)+3H2(g)。(3)現將等物質的量的甲烷和水蒸氣通入固定容積的恒溫密閉反應器中,一段時間后,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的是 。A.反應器內氣體總質量保持不變B.氫氣的含量保持不變C.D.甲烷和水蒸氣的物質的量之比保持不變E.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Ⅲ.分解水制得的氫氣叫綠氫,光催化分解水制氫也是研究的熱點方向。圖1是某種通過光催化循環在較低溫度下由水分解制備氫氣的反應原理。(4)生成氣體A的化學方程式為 ,氣體B是 (寫化學式)。(5)關于該催化反應原理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涉及的三個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B.物質D的水溶液可用圖2所示儀器保存C.該過程的總反應是(6)除了原料來源廣、物質循環利用外,該制氫方法的優點還有 。16.任何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過化學反應,化學能可以與熱能、電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相互轉化,用于生產、生活和科研。回答下列問題:Ⅰ.可再生能源制氫太陽能光解水:2H2O2H2↑+O2↑。(1)該反應能量轉化形式主要是由太陽能轉化為 。(2)把在空氣中久置的鋁片投入盛有鹽酸的燒杯中,產生氫氣的速率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可用如圖所示的坐標曲線來表示,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中氫離子濃度降低,段產生氫氣的速率增加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Ⅱ.二氧化碳合成甲醇CO2催化加氫轉化成甲醇的反應原理為CO2(g)+3H2(g)CH3OH(g)+H2O(g)。一定溫度下,將CO2和H2按物質的量為1:3的投料比充入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反應過程中部分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3)曲線b表示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4)在0~2min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4min時, 正 逆(填“>”“<”或“=”);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 。若8min時,將容器的容積變為3 L,此時化學反應速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5)下列情況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填標號)。A.3 正(H2O) = 逆(H2)B. CO2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C.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D.容器內甲醇的體積分數保持不變17.工業上使用“三步接觸法”制硫酸,“接觸室”中發生的反應為:,時該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1)由圖像判斷該反應為 反應(選擇“放熱”或者“吸熱”)。(2)若,則該反應的熱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3)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利用原電池原理使該反應制備硫酸成為可能(裝置如圖)電池總反應為:。①多孔電極B通入氣體為,則B為 。(填“正極”或“負極”)②多孔電極A的電極反應式為: 。③A電極消耗的氣體時(標況下),通過質子膜的的物質的量為 。18.、、的單質及其化合物用途廣泛。回答下列問題:(1)用濃硫酸作干燥劑,體現了濃硫酸的 性,用于防止葡萄酒氧化變質,體現了的 性,熔融時,不能用瓷坩堝,其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2)為探究稀硝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某同學設計如圖實驗(夾持及加熱儀器已省略)。①滴加稀硝酸時,觀察到的現象為 (盡可能描述完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滴加稀硫酸時,剩余的銅片逐漸溶解至消失,其原因是 。(3)工業上以為原料制備高純硅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①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②反應①中若有二氧化硅發生反應,則生成的體積為 (轉化為標準狀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C D C B B D B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A D D A(1)(2)(3)BE(4) H2(5)AB(6)利用太陽能減少能耗;解決了氫氣和氧氣難分離的問題16.(1)化學能(2)溶液溫度升高(3)CO2(4) 1.5 > 75% 減小(5)BC17.(1)放熱(2)(3) 負極 1.2mol18.(1)吸水 還原(2) 銅片溶解變小、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銅表面有氣泡生成、試管口處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硫酸電離出的與和反應,銅片逐漸消失(3) 22.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