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前鋒鎮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月考地理試題(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而神舟二十號也定于該日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出發到太空出差。圖(a)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示意圖,圖(b)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經緯度判讀+地球公轉主題】1.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地理坐標是( )A.(40°S,100°E) B.(40°N,100°E)C.(40°S,100°W) D.(40°N,100°W)2.神舟二十號出發當天,地球運行至公轉軌道的(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3.我國的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答案】1.B2.A3.D【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解析】【點評】在經緯網上,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可依據經緯度的變化規律,確定東西經度、南北緯度。可利用經度確定東西半球,可利用緯度確定南北半球、確定所屬的溫度帶。1.在經緯網上,緯度向北增大則為北緯,用N表示;度數向南增大則為南緯,用S表示;度數向東增大則為東經度,用E表示;度數向西增大則為西經度,用W表示。酒泉的經緯度位置是(40°N,100°E),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地球公轉軌道圖(b)中,甲位置是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秋分(9月23日前后),丙是秋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丁是冬至—春分。神舟二十號 4 月 24 日出發,處于春分(3月21日前后 )之后、夏至(6月21日前后 )之前,對應公轉軌道的甲處,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3.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23.5°N-23.5°S)之間移動,位于此范圍內的地區有太陽直射現象。酒泉、太原、西昌的緯度均高于23.5°N,沒有太陽直射;文昌的緯度低于23.5°N,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現象,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2025八下·云城月考)清明節期間,某中學組織師生到連州市豐陽鎮梁家水村英雄紀念碑開展“緬懷烈士英魂,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實踐活動。下圖為梁家水村周邊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等高線地形圖主題】4.該地主要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盆地5.從烈士陵園入口,師生行進的方向應該是( )A.向東南方向 B.向西南方向 C.向東北方向 D.向西北方向6.從梁家水村到英雄紀念碑,師生們約爬升了(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答案】4.C5.A6.B【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寬廣平坦;高原,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圍較陡,內部起伏和緩;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高峰、陡蛸的山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較不大;盆地四周高中間低。4.山地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外圍較陡,內部起伏和緩;丘陵海拔在200-500米,地勢起伏較大;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圖中等高線數值多在500米以下,且等高線密集,地勢起伏大,所以主要地形是丘陵,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5.圖中沒有經緯網和指向標,可以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讀圖可知,烈士陵園入口位于梁家水村英雄紀念碑的西北方向,所以師生的行進方向應是向東南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6.讀圖可知,該地形圖的等高距是50米。紀念碑海拔300米,梁家水村海拔在50米~100米之間,所以兩地相對高度在200米~250米之間,四個選項中只有200米最接近,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5八下·云城月考)南極是研究生態系統演變與全球氣候變化關系的理想場所。2024年10月,《自然地理科學》發布的衛星監測數據顯示,自1986年以來,南極半島植被覆蓋的土地面積增加了10多倍。圖(a)為南極地區示意圖,圖(b)為1986~2021南極半島植被覆蓋面積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極地地區主題】7.關于南極半島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緯度位置上看,大部分地處于北寒帶B.半球位置上看,地處西半球和南半球C.海陸位置上看,瀕臨大西洋與印度洋D.從方位上來看,地處南極點的西北方8.圖中信息顯示,南極半島( )A.植被覆蓋面積呈現一直增長的趨勢B.2008年開始植被覆蓋面積逐漸增大C.植被覆蓋面積減少,生態環境惡化D.植被覆蓋面積逐年增加,沒有波動9.南極半島地區植被面積最大的時段可能是( )A.2~3月 B.7~8月 C.9~10月 D.11—12月【答案】7.B8.B9.A【知識點】極地地區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解析】【點評】南極地區位于南極圈以南,緯度高,氣候具有酷寒、多大風、干燥的特點;南極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和科學考察的寶地。7.A、南極半島位于南半球,大部分處于南寒帶,A錯誤;B、從半球位置看,南極半島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B正確;C、海陸位置上,南極半島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并不瀕臨印度洋,C錯誤;D、南極點是地球最南端,站在南極點看,所有方向都是北方,所以南極半島地處南極點的正北方,D錯誤。故答案為:B。8.從圖中可見,2008年之前,南極半島植被覆蓋率有增長也有下降,自整體上植被覆蓋面積自2008年開始以來呈增長趨勢,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9.南極半島位于南半球,植被生長受熱量(氣溫)影響顯著。南半球夏季(12月-次年2月)氣溫相對較高,植被生長條件好,覆蓋面積大,BCD錯誤,A正確。故答案為:A。(2025八下·云城月考)印度馬拉巴海岸生產的“季風咖啡”享有盛譽。“季風咖啡”特意把曬干的豆子放在通風的倉庫中“加工”,經過幾個月的季風吹拂,吸收海面的濕氣與咸味,以獲得特殊的香氣與口感。圖(a)為印度簡圖,圖(b)為馬拉巴海岸的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世界區域地理主題】10.印度馬拉巴海岸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11.“季風咖啡”產區在( )A.恒河平原東部 B.喜馬拉雅山脈北側C.德干高原西側 D.孟加拉灣北部沿岸12.“季風咖啡”的“加工”時間可以安排在( )A.3月~5月 B.6月~9月C.10月~12月 D.12月~次年2月【答案】10.A11.C12.B【知識點】印度概況;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解析】【點評】印度咖啡主要分布于印度南部地區。咖啡喜熱喜濕,當地為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適合咖啡生長。印度是人口大國,勞動力充足,能滿足季風咖啡對勞動力的需求,利于季風咖啡生產。10.讀圖可知,馬拉巴海岸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1.題干提到 “印度馬巴拉海岸生產的‘季風咖啡’”,結合圖(a),德干高原西側位于馬巴拉海岸附近,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2.“季風咖啡”需要經過幾個月的季風吹拂,吸收海面的濕氣與咸味。印度的夏季風(西南季風)盛行時間是 6 - 9 月,此時西南季風從海洋帶來水汽等,適合進行 “加工”,讓豆子吸收海面濕氣與咸味,B正確;3~5月、10~12月、12月~次年2月這三個季節高溫少雨,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4月14日至18日,受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的邀請,習近平主席連訪東南亞三國,在廣袤山海間,鋪展出一幅親誠惠容的大國外交畫卷。下圖為中南半島地形與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世界區域地理主題】13.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中間高四周低 B.山河相間,縱列分布C.西部高東部低 D.呈三大南北縱列帶14.在下列東南亞國家中,與我國陸上相鄰的是( )A.越南 B.馬來西亞 C.新加坡 D.柬埔寨15.習近平主席的出訪推動了中國與東南亞的( )①南北對話②南南合作③國際合作④全球南方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3.B14.A15.D【知識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異;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解析】【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眾多河流的下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13.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B正確;中間高四周低符合亞洲的地勢特征;西部高東部低符合我國地勢特征;呈三大南北縱列帶符合北美洲地形地勢特征,ACD錯誤。故答案為:B。14.與我國陸上相鄰的東南亞國家有越南、老撾、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是島國,柬埔寨不與我國陸上相鄰,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5.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國際社會習慣把發達國家稱為“北方國家”,把發展中國家稱為“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習近平出訪東南亞的三個國家及中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習近平主席的出訪推動了中國與東南亞的合作,屬于南南合作、國際合作、全球南方合作,②③④正確,D符合題意;①錯誤,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4月12日起,冷空氣將沙塵抬升至數千米高空,直接跨越山脈,形成“遠程輸送”。一場近15年最強沙塵天氣突襲廣東、海南等地。廣州、佛山、江門等地空氣質量指數突破300,出現中度至重度污染,能見度顯著下降。下圖為4月13—14日沙塵天氣預報圖,完成下面小題。【天氣+中國自然地理主題】16.沙塵天氣的天氣符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沙塵能影響廣東,主要是因其跨越了障礙山脈( )A.陰山 B.秦嶺 C.南嶺 D.雪峰山18.根據天氣預報圖,4月13—14日給大家的建議是( )A.堅持戶外運動 B.多開窗通風C.鼓勵步行上學 D.戴口罩出門【答案】16.A17.C18.D【知識點】天氣預報和天氣符號;空氣質量和污染指數;我國主要山脈【解析】【點評】沙塵暴天氣是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北部地區出現的強災害性天氣,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電受阻或中斷、火災、人畜傷亡等,污染自然環境,破壞作物生長,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損失和極大的危害。16.天氣符號中,①表示沙塵暴,②表示臺風,③表示霧,④表示陰天。所以沙塵天氣符號是A。故答案為:A。17.南嶺是廣東與江西、湖南等省的界山,沙塵要影響廣東,需跨越南嶺這一山脈屏障,C正確;與陰山、秦嶺、雪峰山無關,ABD錯誤。故答案為:C。18.沙塵天氣時,空氣中沙塵、顆粒物多,空氣質量差。戶外沙塵多,堅持戶外運動易吸入污染物,損害健康,不建議;開窗通風會讓沙塵進入室內,污染室內空氣,不合適;步行上學在戶外,易接觸沙塵,不利健康,不鼓勵;戴口罩能有效過濾部分沙塵、顆粒物,減少吸入,保護呼吸道,所以建議戴口罩出門,D正確。故答案為:D。(2025八下·云城月考)稀土資源主要應用于高端芯片、航空航天等戰略性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供應國。目前,我國在高精尖技術應用領域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圖(a)為我國稀土產地比重分布示意圖,圖(b)為2014—2020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產量比重走勢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自然資源主題】19.我國稀土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有( )①北方地區多,南方地區少②南方地區以輕稀土為主③產量最多的省區簡稱是新④北方地區以輕稀土為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0.2014—2020年中國稀土占國際市場比例的變化趨勢是( )A.波動上升 B.持續下降 C.波動下降 D.持續上升21.針對我國稀土產業的現狀,以下建議可行的是( )A.增加對稀土開采量 B.將稀土礦低價出口C.科技投入提高利用 D.擴大稀土的出口量【答案】19.C20.B21.C【知識點】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解析】【點評】由于我國的稀土行業存在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破壞、產業結構不合理、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等問題,所以國家減少稀土的開采和出口,稀土礦出口份額占世界比例在持續降低。19.從圖(a)看,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①正確;北方輕稀土為主,南方重稀土為主,②錯誤,④正確;圖(a)中產量最多的是內蒙古(占比 83%),簡稱內蒙古,③錯誤。故答案為:C。20.從圖(b)“2014-2020全國稀土產量占全球比重走勢”看,比重從2014年到2020年是逐年下降的,所以變化趨勢是持續下降,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1.A、過度開采會導致資源枯竭、生態破壞,A錯誤;B、稀土是重要戰略資源,低價出口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B錯誤;C、提高科技水平,能提升稀土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增加產品附加值,C正確;D、過度出口會加劇資源短缺,不利于長期發展,D錯誤。故答案為:C。(2025八下·云城月考)我國用區域高質量發展戰略應對美國挑起的關稅戰,通過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創新等,增強我國經濟整體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減少對美市場依賴,推動企業拓展多元市場,實現經濟穩定發展。下圖為新時期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經濟發展主題】22.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十周年,其區域發展的優勢條件是( )A.資源豐富 B.就業均衡 C.地價廉價 D.經濟互補23.長江經濟帶是中央重點實施的“三大戰略”之一,其發展的格局是( )①依托航運、鐵路和公路,貫通東中西三大區域②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形成上中下游協作互補③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煤炭工業和軍事工業④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生態環境放在首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相比,其區位優勢是( )A.文化遺產更加豐富 B.生態環境更加優良C.對外開放程度更高 D.勞動力資源更充足【答案】22.D23.B24.C【知識點】我國工業的分布;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外向型經濟;中國工業的發展【解析】【點評】長江經濟地帶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帶,是綜合性工業地帶,有中國經濟“黃金腰帶”的稱號。22.A、京津冀地區,河北省資源豐富,北京和天津資源相對缺乏,A錯誤;B、京津冀內部城市發展有差異,就業存在不均衡情況,北京、天津就業機會多,河北相對少,B錯誤;C、北京、天津等地地價較高,并非區域發展優勢,C錯誤;D、京津冀三地經濟可以互補,協同發展后可促進經濟更好發展,D正確。故答案為:D。23.長江經濟帶借助長江航運以及鐵路、公路等交通,能連接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崛起地區和西部待開發地區,貫通東中西,①正確;長江有非常便利的航運條件,被稱為“黃金水道”,可將上中下游聯系起來,協作互補,②正確;長江經濟帶附近礦產資源缺乏,沒有資源優勢,不利于發展煤炭工業和軍事工業,③錯誤;長江流域存在一定的生態環境問題,長江經濟帶可協作保護長江生態環境,④正確。故答案為:B。24.粵港澳大灣區臨近港澳,與國際交流合作歷史久、程度深,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對外開放程度高于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C正確;生態環境更加優良不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B錯誤;京津冀文化遺產更加豐富,A錯誤;三地勞動力資源都充足,D錯誤。故答案為:C。(2025八下·云城月考)西藏林芝以雪山峽谷映襯的野生桃花林聞名,形成“雪域江南”奇觀;北京平谷坐擁華北最大平原桃林,萬畝花海與淺山交織成“平原盛景”;湖南常德以陶淵明“世外桃源”為文化IP,融景入史成“人文意境”。2025年4月的林芝桃花節上,三地共建“桃花聯盟”,開發跨域文旅產品,共促桃花經濟融合。圖(a)為三地位置示意圖,圖(b)為川藏鐵路線路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的自然環境+交通主題】25.三地桃花盛放的時間及影響因素正確的是( )A.林芝桃花盛開早,因其緯度低 B.常德桃花盛開早,因其降水多C.平谷桃花盛開遲,因其地勢低 D.林芝桃花盛開遲,因此海拔高26.不少游客選擇乘坐桃花專列到林芝賞花。正在修建的川藏鐵路是我國第二條進藏鐵路,其修建難度大于青藏鐵路的原因是( )A.凍土層更厚 B.野生動物更多C.地勢起伏更大 D.海拔更高27.“桃花聯盟”對三地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是( )A.統一三地桃花品種,實現規模化種植B.共享桃樹種植技術,提升林芝桃林抗寒能力C.聯合制定桃花觀賞票價,抑制惡性競爭D.打通桃花主題文旅產品的全國銷售渠道【答案】25.D26.C27.D【知識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自然環境對民居、服飾、飲食、文化的影響【解析】【點評】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縱橫分布的山脈,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中國東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使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25.林芝位于西藏,緯度較低(約29°N),緯度低,氣溫較高,但林芝海拔高,氣溫低,桃花盛開時間晚于同緯度的常德,開花較晚,A錯誤,D正確;地處湖南,屬于亞熱帶地區,桃花盛開早是因為緯度低、氣溫高,而非降水多,B錯誤;位于北京,地勢低但緯度相對林芝高,桃花盛開遲主要是緯度較高、氣溫回升慢,不是地勢低,C錯誤。故答案為:D。26.A、青藏鐵路經過青藏高原,凍土問題更突出,川藏鐵路經過橫斷山區,凍土較少,A錯誤;B、兩條鐵路均經過生態敏感區,野生動物數量不是主要難度差異,B錯誤;C、川藏鐵路穿越橫斷山區,山高谷深,多橋隧,青藏鐵路地形相對平緩,修建難度大于青藏鐵路的原因是地勢起伏更大,C正確;D、青藏鐵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川藏鐵路海拔較低,D錯誤。故答案為:C。27.A、三地自然環境差異大,統一桃花品種不現實,且 “規模化種植” 不是聯盟的核心作用,A 錯誤。B、“共享種植技術” 有一定意義,但 “提升抗寒能力” 僅針對林芝,未體現對三地整體經濟的積極影響,B 片面。C、“聯合制定票價抑制競爭” 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方式,C 錯誤。D、“桃花聯盟” 通過整合三地資源,打造桃花主題文旅產品,能打通全國銷售渠道,擴大市場,帶動旅游、文創等產業發展,促進三地經濟融合,D 正確。故答案為:D。(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國人口為1408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占15.6%,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下圖為2018—2024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人口發展主題】28.2018—202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的變化趨勢是( )A.保持不變 B.逐年增加 C.波動起伏 D.逐年減少29.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主要問題是( )A.生活垃圾增多 B.就業壓力增大C.養老負擔加重 D.生活水平降低30.銀發經濟是指專為老年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活動,其帶動的產業有( )A.房產開發建設 B.電子游戲研發C.野外探險旅游 D.醫療保健服務【答案】28.B29.C30.D【知識點】我國人口問題及人口政策;我國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解析】【點評】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會導致勞動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兵源不足等問題,應當調整生育政策,健全養老保障體系等。28.從 2018—2024 年中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統計圖可以直觀看到,每一年對應的人口數量柱狀圖高度逐漸上升,即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逐年增加,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9.A、生活垃圾增多主要與人口總量、消費習慣、城市發展等有關,并非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主要問題,A 錯誤。B、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勞動力人口占比可能下降,會緩解就業壓力,而不是增大,B 錯誤。C、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社會用于養老的醫療、養老服務、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會增加,養老負擔加重,C 正確。D、人口老齡化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生活水平降低,生活水平受經濟發展、收入分配等多種因素影響,D 錯誤。故答案為:C。30.A、房產開發建設主要面向各類人群,并非專門針對老年人的銀發經濟主要帶動產業,A 錯誤。B、電子游戲研發主要受眾不是老年人,不是銀發經濟帶動的典型產業,B 錯誤。C、老年人身體條件等限制,參與野外探險旅游的相對較少,不是銀發經濟重點帶動產業,C 錯誤。D、老年人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對醫療保健服務需求大,是銀發經濟帶動的主要產業之一,D 正確。故答案為:D。31.(2025八下·云城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世界區域地理主題】。阿爾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國。該國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力巨大。光伏發電是一項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阿德拉爾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基礎設施落后。中國企業承建了阿德拉爾光伏電站三分之二的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在盛夏季節需要穿外套、厚底球鞋、佩戴口罩及護目鏡等以應對嚴酷的天氣。2013年至今,中國在阿爾及利亞承建的18個光伏電站已全部并網發電,每年為當地提供超過5億千瓦時的電力,滿足約4.7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減少約1.36萬噸碳排放,提供了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圖(a)是阿爾及利亞的位置圖,圖(b)為阿德拉爾位置圖,圖(c)是阿德拉爾氣候資料圖。(1)從半球、緯度和海陸等方面描述阿爾及利亞的地理位置。(2)列舉出中方工作人員在阿德拉爾建設光伏電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3)分析阿德拉爾建設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4)簡述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電站對當地的積極影響。【答案】(1)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位于中低緯,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地處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東、南、西與其他非洲國家相鄰。(2)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高溫;風沙大等。(3)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可建設用地多;政府政策支持。(4)能夠緩減電力短缺的現象,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從而減輕大氣污染;提供就業崗位等。【知識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非洲的物產【解析】【分析】(1)從半球看,阿爾及利亞位于東半球(東半球范圍 20°W-160°E);南北半球以赤道劃分,其位于赤道以北,屬于北半球;從緯度看,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位于中低緯,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從海陸看,地處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東、南、西與其他非洲國家接壤,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阿爾及利亞部分地區經濟欠發達,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不完善,材料運輸、設備安裝、人員生活保障難度大。當地為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極高,高溫易導致設備故障、人員中暑,增加施工難度。沙漠地區風沙頻繁,沙塵會覆蓋光伏板、磨損設備,影響施工進度和電站后期運營。(3)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輻射強,為光伏電站提供充足能源基礎;大部分地區地勢平緩,便于大規模鋪設光伏板,減少地形施工成本;阿爾及利亞政府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通過政策鼓勵、補貼等方式,為光伏電站建設提供便利。(4)中國在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電站對當地的積極影響體現在:開發新能源能緩解當地電力短缺的現象;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建成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環保角度看,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有利于減輕大氣污染。【點評】撒哈拉以南非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本區絕大部分地處熱帶,地形以高原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礦產資源的寶庫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鈾、銅、鐵等礦產資源的儲量也很大。(1)半球位置:從經度看,阿爾及利亞位于東半球(東半球范圍 20°W-160°E);從緯度看,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 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位于中低緯,大部分位于北溫帶;海陸位置:地處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東、南、西與其他非洲國家相鄰,是非洲瀕臨地中海的國家之一。(2)材料提及“基礎設施落后”,意味著交通不便,設備運輸、物資補給難度大;電力、通信等配套差,施工過程中電力供應不穩定,信息傳遞受阻,增加建設協調難度;結合材料“盛夏季節需要穿外套、厚底球鞋、佩戴口罩及護目鏡”,阿德拉爾在撒哈拉沙漠腹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極端炎熱,高溫易引發中暑、曬傷;沙漠晝夜溫差大,對設備和人員適應力是挑戰;且沙塵天氣頻繁,沙塵易掩埋設備、磨損構件,影響施工。(3)讀圖結合所學可知,阿德拉爾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干燥,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地域廣闊、人口稀少,可利用大面積閑置沙漠土地建設電站;當地政府政策支持。(4)中國在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電站對當地的積極影響體現在:開發新能源能緩解當地電力短缺的現象;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建成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環保角度看,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有利于減輕大氣污染。32.(2025八下·云城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鹽堿地廣布、鹽湖眾多,經濟發展長期受限。科研人員與政府合作,參照天然海水礦物質配比,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模擬海水生態調配出“人工海水”,成功養殖出石斑魚、南美對白蝦等品質優良的海鮮,實現“海鮮陸養”。不過,受本地市場規模、距國內主要城市較遠及交通物流設施等制約,其銷售一度面臨困境。后來中國郵政航空貨運為新疆農產品開綠色通道,產品除供應國內,還出口至新加坡、俄羅斯等國,為當地經濟注入新動能。下圖為新疆海鮮養殖區分布圖。【中國區域地理】(1)說出新疆海鮮養殖區的主要分布地區。(2)分析新疆可以進行“海鮮陸養”的條件。(3)簡述新疆海鮮銷售從滯銷到暢銷轉變的原因。(4)為新疆的海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至少兩點)。【答案】(1)天山山脈南北兩側的盆地邊緣地帶(2)鹽堿地廣布,有利于海鮮養殖;豐富的鹽湖資源,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來源;科研與政府支持;氣候條件適宜,有助于水體中藻類生長。(3)物流渠道改善,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產品能更快捷地到達市場;市場需求的擴大,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國際市場需求;產品質量優良,保證了海鮮產品的高品質。(4)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提高產量和質量;拓展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海產品深加工產業;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開發海鮮觀光旅游項目,實現多元化經營;強化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知識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中國農業的發展(科技強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概況與區域發展【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看出,養殖區集中在天山山脈南北兩側的盆地邊緣。新疆地形以 “三山夾兩盆” 為主(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夾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邊緣有河流、水源及相對適宜的地形條件,適合建設養殖區 。(2)新疆地處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助于水體中藻類生長,提供充足的餌料資源;新疆擁有大量的鹽堿地資源,這些土地不適合傳統農作物種植,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造為海鮮養殖用地,且新疆境內有許多天然鹽湖,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來源,有利于模擬海水環境;再加上科研人員與政府部門合作,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人工海水配方,并引入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確保了海鮮的品質。(3)中國郵政航空貨運為新疆農產品開通綠色通道,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產品能更快捷地到達市場;此外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新疆海鮮還出口至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國際市場需求;此外采用科學養殖方法,保證了海鮮產品的高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4)為新疆的海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持續投入科研力量,優化人工海水配比和養殖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探索更多適養品種,豐富產品種類;還可以大力發展海產品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開發海鮮觀光旅游項目,實現多元化經營;此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借助電商平臺和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點評】新疆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受海洋影響小,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所以處于非季風區,并且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屬于干旱區,從氣候類型來看,屬于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1)根據畫面中的地圖顯示,新疆海鮮養殖區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脈南北兩側的盆地邊緣地帶。具體來說,北疆的準噶爾盆地南部和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主要的養殖區域。這些地方靠近水源且地形相對平坦,適合進行海水養殖。(2)新疆地處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助于水體中藻類生長,提供充足的餌料資源;新疆擁有大量的鹽堿地資源,這些土地不適合傳統農作物種植,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造為海鮮養殖用地,且新疆境內有許多天然鹽湖,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來源,有利于模擬海水環境;再加上科研人員與政府部門合作,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人工海水配方,并引入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確保了海鮮的品質。(3)中國郵政航空貨運為新疆農產品開通綠色通道,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產品能更快捷地到達市場;此外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新疆海鮮還出口至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國際市場需求;此外采用科學養殖方法,保證了海鮮產品的高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4)為新疆的海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持續投入科研力量,優化人工海水配比和養殖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探索更多適養品種,豐富產品種類;還可以大力發展海產品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開發海鮮觀光旅游項目,實現多元化經營;此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借助電商平臺和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1 / 1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前鋒鎮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月考地理試題(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而神舟二十號也定于該日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出發到太空出差。圖(a)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示意圖,圖(b)為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經緯度判讀+地球公轉主題】1.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的地理坐標是( )A.(40°S,100°E) B.(40°N,100°E)C.(40°S,100°W) D.(40°N,100°W)2.神舟二十號出發當天,地球運行至公轉軌道的(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3.我國的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2025八下·云城月考)清明節期間,某中學組織師生到連州市豐陽鎮梁家水村英雄紀念碑開展“緬懷烈士英魂,傳承紅色基因”學習實踐活動。下圖為梁家水村周邊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等高線地形圖主題】4.該地主要的地形是(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盆地5.從烈士陵園入口,師生行進的方向應該是( )A.向東南方向 B.向西南方向 C.向東北方向 D.向西北方向6.從梁家水村到英雄紀念碑,師生們約爬升了(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2025八下·云城月考)南極是研究生態系統演變與全球氣候變化關系的理想場所。2024年10月,《自然地理科學》發布的衛星監測數據顯示,自1986年以來,南極半島植被覆蓋的土地面積增加了10多倍。圖(a)為南極地區示意圖,圖(b)為1986~2021南極半島植被覆蓋面積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極地地區主題】7.關于南極半島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確的是( )A.緯度位置上看,大部分地處于北寒帶B.半球位置上看,地處西半球和南半球C.海陸位置上看,瀕臨大西洋與印度洋D.從方位上來看,地處南極點的西北方8.圖中信息顯示,南極半島( )A.植被覆蓋面積呈現一直增長的趨勢B.2008年開始植被覆蓋面積逐漸增大C.植被覆蓋面積減少,生態環境惡化D.植被覆蓋面積逐年增加,沒有波動9.南極半島地區植被面積最大的時段可能是( )A.2~3月 B.7~8月 C.9~10月 D.11—12月(2025八下·云城月考)印度馬拉巴海岸生產的“季風咖啡”享有盛譽。“季風咖啡”特意把曬干的豆子放在通風的倉庫中“加工”,經過幾個月的季風吹拂,吸收海面的濕氣與咸味,以獲得特殊的香氣與口感。圖(a)為印度簡圖,圖(b)為馬拉巴海岸的氣候資料圖,完成下面小題。【世界區域地理主題】10.印度馬拉巴海岸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11.“季風咖啡”產區在( )A.恒河平原東部 B.喜馬拉雅山脈北側C.德干高原西側 D.孟加拉灣北部沿岸12.“季風咖啡”的“加工”時間可以安排在( )A.3月~5月 B.6月~9月C.10月~12月 D.12月~次年2月(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4月14日至18日,受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的邀請,習近平主席連訪東南亞三國,在廣袤山海間,鋪展出一幅親誠惠容的大國外交畫卷。下圖為中南半島地形與河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世界區域地理主題】13.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是( )A.中間高四周低 B.山河相間,縱列分布C.西部高東部低 D.呈三大南北縱列帶14.在下列東南亞國家中,與我國陸上相鄰的是( )A.越南 B.馬來西亞 C.新加坡 D.柬埔寨15.習近平主席的出訪推動了中國與東南亞的( )①南北對話②南南合作③國際合作④全球南方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4月12日起,冷空氣將沙塵抬升至數千米高空,直接跨越山脈,形成“遠程輸送”。一場近15年最強沙塵天氣突襲廣東、海南等地。廣州、佛山、江門等地空氣質量指數突破300,出現中度至重度污染,能見度顯著下降。下圖為4月13—14日沙塵天氣預報圖,完成下面小題。【天氣+中國自然地理主題】16.沙塵天氣的天氣符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7.沙塵能影響廣東,主要是因其跨越了障礙山脈( )A.陰山 B.秦嶺 C.南嶺 D.雪峰山18.根據天氣預報圖,4月13—14日給大家的建議是( )A.堅持戶外運動 B.多開窗通風C.鼓勵步行上學 D.戴口罩出門(2025八下·云城月考)稀土資源主要應用于高端芯片、航空航天等戰略性產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消費國和供應國。目前,我國在高精尖技術應用領域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圖(a)為我國稀土產地比重分布示意圖,圖(b)為2014—2020年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產量比重走勢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自然資源主題】19.我國稀土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有( )①北方地區多,南方地區少②南方地區以輕稀土為主③產量最多的省區簡稱是新④北方地區以輕稀土為主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0.2014—2020年中國稀土占國際市場比例的變化趨勢是( )A.波動上升 B.持續下降 C.波動下降 D.持續上升21.針對我國稀土產業的現狀,以下建議可行的是( )A.增加對稀土開采量 B.將稀土礦低價出口C.科技投入提高利用 D.擴大稀土的出口量(2025八下·云城月考)我國用區域高質量發展戰略應對美國挑起的關稅戰,通過優化區域經濟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創新等,增強我國經濟整體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減少對美市場依賴,推動企業拓展多元市場,實現經濟穩定發展。下圖為新時期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經濟發展主題】22.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十周年,其區域發展的優勢條件是( )A.資源豐富 B.就業均衡 C.地價廉價 D.經濟互補23.長江經濟帶是中央重點實施的“三大戰略”之一,其發展的格局是( )①依托航運、鐵路和公路,貫通東中西三大區域②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形成上中下游協作互補③依托資源優勢,發展煤炭工業和軍事工業④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生態環境放在首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相比,其區位優勢是( )A.文化遺產更加豐富 B.生態環境更加優良C.對外開放程度更高 D.勞動力資源更充足(2025八下·云城月考)西藏林芝以雪山峽谷映襯的野生桃花林聞名,形成“雪域江南”奇觀;北京平谷坐擁華北最大平原桃林,萬畝花海與淺山交織成“平原盛景”;湖南常德以陶淵明“世外桃源”為文化IP,融景入史成“人文意境”。2025年4月的林芝桃花節上,三地共建“桃花聯盟”,開發跨域文旅產品,共促桃花經濟融合。圖(a)為三地位置示意圖,圖(b)為川藏鐵路線路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的自然環境+交通主題】25.三地桃花盛放的時間及影響因素正確的是( )A.林芝桃花盛開早,因其緯度低 B.常德桃花盛開早,因其降水多C.平谷桃花盛開遲,因其地勢低 D.林芝桃花盛開遲,因此海拔高26.不少游客選擇乘坐桃花專列到林芝賞花。正在修建的川藏鐵路是我國第二條進藏鐵路,其修建難度大于青藏鐵路的原因是( )A.凍土層更厚 B.野生動物更多C.地勢起伏更大 D.海拔更高27.“桃花聯盟”對三地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是( )A.統一三地桃花品種,實現規模化種植B.共享桃樹種植技術,提升林芝桃林抗寒能力C.聯合制定桃花觀賞票價,抑制惡性競爭D.打通桃花主題文旅產品的全國銷售渠道(2025八下·云城月考)2025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國人口為1408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65歲及以上人口占15.6%,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下圖為2018—2024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中國人口發展主題】28.2018—202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的變化趨勢是( )A.保持不變 B.逐年增加 C.波動起伏 D.逐年減少29.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主要問題是( )A.生活垃圾增多 B.就業壓力增大C.養老負擔加重 D.生活水平降低30.銀發經濟是指專為老年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活動,其帶動的產業有( )A.房產開發建設 B.電子游戲研發C.野外探險旅游 D.醫療保健服務31.(2025八下·云城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世界區域地理主題】。阿爾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國。該國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力巨大。光伏發電是一項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阿德拉爾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基礎設施落后。中國企業承建了阿德拉爾光伏電站三分之二的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需在盛夏季節需要穿外套、厚底球鞋、佩戴口罩及護目鏡等以應對嚴酷的天氣。2013年至今,中國在阿爾及利亞承建的18個光伏電站已全部并網發電,每年為當地提供超過5億千瓦時的電力,滿足約4.7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減少約1.36萬噸碳排放,提供了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圖(a)是阿爾及利亞的位置圖,圖(b)為阿德拉爾位置圖,圖(c)是阿德拉爾氣候資料圖。(1)從半球、緯度和海陸等方面描述阿爾及利亞的地理位置。(2)列舉出中方工作人員在阿德拉爾建設光伏電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3)分析阿德拉爾建設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4)簡述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電站對當地的積極影響。32.(2025八下·云城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鹽堿地廣布、鹽湖眾多,經濟發展長期受限。科研人員與政府合作,參照天然海水礦物質配比,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模擬海水生態調配出“人工海水”,成功養殖出石斑魚、南美對白蝦等品質優良的海鮮,實現“海鮮陸養”。不過,受本地市場規模、距國內主要城市較遠及交通物流設施等制約,其銷售一度面臨困境。后來中國郵政航空貨運為新疆農產品開綠色通道,產品除供應國內,還出口至新加坡、俄羅斯等國,為當地經濟注入新動能。下圖為新疆海鮮養殖區分布圖。【中國區域地理】(1)說出新疆海鮮養殖區的主要分布地區。(2)分析新疆可以進行“海鮮陸養”的條件。(3)簡述新疆海鮮銷售從滯銷到暢銷轉變的原因。(4)為新疆的海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至少兩點)。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A3.D【知識點】地球公轉的基本特征【解析】【點評】在經緯網上,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可依據經緯度的變化規律,確定東西經度、南北緯度。可利用經度確定東西半球,可利用緯度確定南北半球、確定所屬的溫度帶。1.在經緯網上,緯度向北增大則為北緯,用N表示;度數向南增大則為南緯,用S表示;度數向東增大則為東經度,用E表示;度數向西增大則為西經度,用W表示。酒泉的經緯度位置是(40°N,100°E),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地球公轉軌道圖(b)中,甲位置是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秋分(9月23日前后),丙是秋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丁是冬至—春分。神舟二十號 4 月 24 日出發,處于春分(3月21日前后 )之后、夏至(6月21日前后 )之前,對應公轉軌道的甲處,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3.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23.5°N-23.5°S)之間移動,位于此范圍內的地區有太陽直射現象。酒泉、太原、西昌的緯度均高于23.5°N,沒有太陽直射;文昌的緯度低于23.5°N,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現象,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為:D。【答案】4.C5.A6.B【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圖上的方向判讀【解析】【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寬廣平坦;高原,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圍較陡,內部起伏和緩;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具有聳立的高峰、陡蛸的山坡;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勢起伏較不大;盆地四周高中間低。4.山地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外圍較陡,內部起伏和緩;丘陵海拔在200-500米,地勢起伏較大;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圖中等高線數值多在500米以下,且等高線密集,地勢起伏大,所以主要地形是丘陵,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5.圖中沒有經緯網和指向標,可以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確定方向。讀圖可知,烈士陵園入口位于梁家水村英雄紀念碑的西北方向,所以師生的行進方向應是向東南方向,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6.讀圖可知,該地形圖的等高距是50米。紀念碑海拔300米,梁家水村海拔在50米~100米之間,所以兩地相對高度在200米~250米之間,四個選項中只有200米最接近,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7.B8.B9.A【知識點】極地地區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解析】【點評】南極地區位于南極圈以南,緯度高,氣候具有酷寒、多大風、干燥的特點;南極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是自然資源的大倉庫和科學考察的寶地。7.A、南極半島位于南半球,大部分處于南寒帶,A錯誤;B、從半球位置看,南極半島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B正確;C、海陸位置上,南極半島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并不瀕臨印度洋,C錯誤;D、南極點是地球最南端,站在南極點看,所有方向都是北方,所以南極半島地處南極點的正北方,D錯誤。故答案為:B。8.從圖中可見,2008年之前,南極半島植被覆蓋率有增長也有下降,自整體上植被覆蓋面積自2008年開始以來呈增長趨勢,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9.南極半島位于南半球,植被生長受熱量(氣溫)影響顯著。南半球夏季(12月-次年2月)氣溫相對較高,植被生長條件好,覆蓋面積大,BCD錯誤,A正確。故答案為:A。【答案】10.A11.C12.B【知識點】印度概況;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解析】【點評】印度咖啡主要分布于印度南部地區。咖啡喜熱喜濕,當地為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適合咖啡生長。印度是人口大國,勞動力充足,能滿足季風咖啡對勞動力的需求,利于季風咖啡生產。10.讀圖可知,馬拉巴海岸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1.題干提到 “印度馬巴拉海岸生產的‘季風咖啡’”,結合圖(a),德干高原西側位于馬巴拉海岸附近,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為:C。12.“季風咖啡”需要經過幾個月的季風吹拂,吸收海面的濕氣與咸味。印度的夏季風(西南季風)盛行時間是 6 - 9 月,此時西南季風從海洋帶來水汽等,適合進行 “加工”,讓豆子吸收海面濕氣與咸味,B正確;3~5月、10~12月、12月~次年2月這三個季節高溫少雨,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13.B14.A15.D【知識點】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異;東南亞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東南亞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解析】【點評】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氣候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眾多河流的下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13.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B正確;中間高四周低符合亞洲的地勢特征;西部高東部低符合我國地勢特征;呈三大南北縱列帶符合北美洲地形地勢特征,ACD錯誤。故答案為:B。14.與我國陸上相鄰的東南亞國家有越南、老撾、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是島國,柬埔寨不與我國陸上相鄰,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15.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國際社會習慣把發達國家稱為“北方國家”,把發展中國家稱為“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商談稱為“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習近平出訪東南亞的三個國家及中國都是發展中國家,習近平主席的出訪推動了中國與東南亞的合作,屬于南南合作、國際合作、全球南方合作,②③④正確,D符合題意;①錯誤,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答案】16.A17.C18.D【知識點】天氣預報和天氣符號;空氣質量和污染指數;我國主要山脈【解析】【點評】沙塵暴天氣是我國西北地區和華北北部地區出現的強災害性天氣,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電受阻或中斷、火災、人畜傷亡等,污染自然環境,破壞作物生長,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損失和極大的危害。16.天氣符號中,①表示沙塵暴,②表示臺風,③表示霧,④表示陰天。所以沙塵天氣符號是A。故答案為:A。17.南嶺是廣東與江西、湖南等省的界山,沙塵要影響廣東,需跨越南嶺這一山脈屏障,C正確;與陰山、秦嶺、雪峰山無關,ABD錯誤。故答案為:C。18.沙塵天氣時,空氣中沙塵、顆粒物多,空氣質量差。戶外沙塵多,堅持戶外運動易吸入污染物,損害健康,不建議;開窗通風會讓沙塵進入室內,污染室內空氣,不合適;步行上學在戶外,易接觸沙塵,不利健康,不鼓勵;戴口罩能有效過濾部分沙塵、顆粒物,減少吸入,保護呼吸道,所以建議戴口罩出門,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19.C20.B21.C【知識點】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解析】【點評】由于我國的稀土行業存在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破壞、產業結構不合理、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等問題,所以國家減少稀土的開采和出口,稀土礦出口份額占世界比例在持續降低。19.從圖(a)看,我國稀土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北多南少,①正確;北方輕稀土為主,南方重稀土為主,②錯誤,④正確;圖(a)中產量最多的是內蒙古(占比 83%),簡稱內蒙古,③錯誤。故答案為:C。20.從圖(b)“2014-2020全國稀土產量占全球比重走勢”看,比重從2014年到2020年是逐年下降的,所以變化趨勢是持續下降,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1.A、過度開采會導致資源枯竭、生態破壞,A錯誤;B、稀土是重要戰略資源,低價出口會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B錯誤;C、提高科技水平,能提升稀土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增加產品附加值,C正確;D、過度出口會加劇資源短缺,不利于長期發展,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22.D23.B24.C【知識點】我國工業的分布;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外向型經濟;中國工業的發展【解析】【點評】長江經濟地帶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帶,是綜合性工業地帶,有中國經濟“黃金腰帶”的稱號。22.A、京津冀地區,河北省資源豐富,北京和天津資源相對缺乏,A錯誤;B、京津冀內部城市發展有差異,就業存在不均衡情況,北京、天津就業機會多,河北相對少,B錯誤;C、北京、天津等地地價較高,并非區域發展優勢,C錯誤;D、京津冀三地經濟可以互補,協同發展后可促進經濟更好發展,D正確。故答案為:D。23.長江經濟帶借助長江航運以及鐵路、公路等交通,能連接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崛起地區和西部待開發地區,貫通東中西,①正確;長江有非常便利的航運條件,被稱為“黃金水道”,可將上中下游聯系起來,協作互補,②正確;長江經濟帶附近礦產資源缺乏,沒有資源優勢,不利于發展煤炭工業和軍事工業,③錯誤;長江流域存在一定的生態環境問題,長江經濟帶可協作保護長江生態環境,④正確。故答案為:B。24.粵港澳大灣區臨近港澳,與國際交流合作歷史久、程度深,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對外開放程度高于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C正確;生態環境更加優良不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B錯誤;京津冀文化遺產更加豐富,A錯誤;三地勞動力資源都充足,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25.D26.C27.D【知識點】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自然環境對民居、服飾、飲食、文化的影響【解析】【點評】我國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縱橫分布的山脈,構成了中國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中國東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使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25.林芝位于西藏,緯度較低(約29°N),緯度低,氣溫較高,但林芝海拔高,氣溫低,桃花盛開時間晚于同緯度的常德,開花較晚,A錯誤,D正確;地處湖南,屬于亞熱帶地區,桃花盛開早是因為緯度低、氣溫高,而非降水多,B錯誤;位于北京,地勢低但緯度相對林芝高,桃花盛開遲主要是緯度較高、氣溫回升慢,不是地勢低,C錯誤。故答案為:D。26.A、青藏鐵路經過青藏高原,凍土問題更突出,川藏鐵路經過橫斷山區,凍土較少,A錯誤;B、兩條鐵路均經過生態敏感區,野生動物數量不是主要難度差異,B錯誤;C、川藏鐵路穿越橫斷山區,山高谷深,多橋隧,青藏鐵路地形相對平緩,修建難度大于青藏鐵路的原因是地勢起伏更大,C正確;D、青藏鐵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川藏鐵路海拔較低,D錯誤。故答案為:C。27.A、三地自然環境差異大,統一桃花品種不現實,且 “規模化種植” 不是聯盟的核心作用,A 錯誤。B、“共享種植技術” 有一定意義,但 “提升抗寒能力” 僅針對林芝,未體現對三地整體經濟的積極影響,B 片面。C、“聯合制定票價抑制競爭” 不符合市場規律,也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方式,C 錯誤。D、“桃花聯盟” 通過整合三地資源,打造桃花主題文旅產品,能打通全國銷售渠道,擴大市場,帶動旅游、文創等產業發展,促進三地經濟融合,D 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28.B29.C30.D【知識點】我國人口問題及人口政策;我國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解析】【點評】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會導致勞動力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兵源不足等問題,應當調整生育政策,健全養老保障體系等。28.從 2018—2024 年中國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統計圖可以直觀看到,每一年對應的人口數量柱狀圖高度逐漸上升,即 65 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逐年增加,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9.A、生活垃圾增多主要與人口總量、消費習慣、城市發展等有關,并非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主要問題,A 錯誤。B、人口老齡化意味著勞動力人口占比可能下降,會緩解就業壓力,而不是增大,B 錯誤。C、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增加,社會用于養老的醫療、養老服務、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會增加,養老負擔加重,C 正確。D、人口老齡化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生活水平降低,生活水平受經濟發展、收入分配等多種因素影響,D 錯誤。故答案為:C。30.A、房產開發建設主要面向各類人群,并非專門針對老年人的銀發經濟主要帶動產業,A 錯誤。B、電子游戲研發主要受眾不是老年人,不是銀發經濟帶動的典型產業,B 錯誤。C、老年人身體條件等限制,參與野外探險旅游的相對較少,不是銀發經濟重點帶動產業,C 錯誤。D、老年人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對醫療保健服務需求大,是銀發經濟帶動的主要產業之一,D 正確。故答案為:D。31.【答案】(1)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位于中低緯,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地處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東、南、西與其他非洲國家相鄰。(2)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高溫;風沙大等。(3)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可建設用地多;政府政策支持。(4)能夠緩減電力短缺的現象,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從而減輕大氣污染;提供就業崗位等。【知識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氣候;非洲的位置與國家;非洲的物產【解析】【分析】(1)從半球看,阿爾及利亞位于東半球(東半球范圍 20°W-160°E);南北半球以赤道劃分,其位于赤道以北,屬于北半球;從緯度看,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位于中低緯,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從海陸看,地處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東、南、西與其他非洲國家接壤,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阿爾及利亞部分地區經濟欠發達,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不完善,材料運輸、設備安裝、人員生活保障難度大。當地為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極高,高溫易導致設備故障、人員中暑,增加施工難度。沙漠地區風沙頻繁,沙塵會覆蓋光伏板、磨損設備,影響施工進度和電站后期運營。(3)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晴天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輻射強,為光伏電站提供充足能源基礎;大部分地區地勢平緩,便于大規模鋪設光伏板,減少地形施工成本;阿爾及利亞政府推動清潔能源發展,通過政策鼓勵、補貼等方式,為光伏電站建設提供便利。(4)中國在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電站對當地的積極影響體現在:開發新能源能緩解當地電力短缺的現象;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建成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環保角度看,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有利于減輕大氣污染。【點評】撒哈拉以南非洲,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本區絕大部分地處熱帶,地形以高原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礦產資源的寶庫不僅種類多,而且儲量大。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居世界第一;石油、鈾、銅、鐵等礦產資源的儲量也很大。(1)半球位置:從經度看,阿爾及利亞位于東半球(東半球范圍 20°W-160°E);從緯度看,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 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其南部,位于中低緯,大部分位于北溫帶;海陸位置:地處非洲北部,北臨地中海,東、南、西與其他非洲國家相鄰,是非洲瀕臨地中海的國家之一。(2)材料提及“基礎設施落后”,意味著交通不便,設備運輸、物資補給難度大;電力、通信等配套差,施工過程中電力供應不穩定,信息傳遞受阻,增加建設協調難度;結合材料“盛夏季節需要穿外套、厚底球鞋、佩戴口罩及護目鏡”,阿德拉爾在撒哈拉沙漠腹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極端炎熱,高溫易引發中暑、曬傷;沙漠晝夜溫差大,對設備和人員適應力是挑戰;且沙塵天氣頻繁,沙塵易掩埋設備、磨損構件,影響施工。(3)讀圖結合所學可知,阿德拉爾地區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干燥,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地域廣闊、人口稀少,可利用大面積閑置沙漠土地建設電站;當地政府政策支持。(4)中國在阿爾及利亞建設光伏電站對當地的積極影響體現在:開發新能源能緩解當地電力短缺的現象;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建成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環保角度看,太陽能屬于新能源,有利于減輕大氣污染。32.【答案】(1)天山山脈南北兩側的盆地邊緣地帶(2)鹽堿地廣布,有利于海鮮養殖;豐富的鹽湖資源,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來源;科研與政府支持;氣候條件適宜,有助于水體中藻類生長。(3)物流渠道改善,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產品能更快捷地到達市場;市場需求的擴大,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國際市場需求;產品質量優良,保證了海鮮產品的高品質。(4)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提高產量和質量;拓展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海產品深加工產業;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開發海鮮觀光旅游項目,實現多元化經營;強化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知識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中國農業的發展(科技強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地理概況與區域發展【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看出,養殖區集中在天山山脈南北兩側的盆地邊緣。新疆地形以 “三山夾兩盆” 為主(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夾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邊緣有河流、水源及相對適宜的地形條件,適合建設養殖區 。(2)新疆地處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助于水體中藻類生長,提供充足的餌料資源;新疆擁有大量的鹽堿地資源,這些土地不適合傳統農作物種植,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造為海鮮養殖用地,且新疆境內有許多天然鹽湖,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來源,有利于模擬海水環境;再加上科研人員與政府部門合作,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人工海水配方,并引入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確保了海鮮的品質。(3)中國郵政航空貨運為新疆農產品開通綠色通道,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產品能更快捷地到達市場;此外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新疆海鮮還出口至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國際市場需求;此外采用科學養殖方法,保證了海鮮產品的高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4)為新疆的海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持續投入科研力量,優化人工海水配比和養殖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探索更多適養品種,豐富產品種類;還可以大力發展海產品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開發海鮮觀光旅游項目,實現多元化經營;此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借助電商平臺和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點評】新疆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受海洋影響小,海洋水汽難以到達,所以處于非季風區,并且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屬于干旱區,從氣候類型來看,屬于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1)根據畫面中的地圖顯示,新疆海鮮養殖區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脈南北兩側的盆地邊緣地帶。具體來說,北疆的準噶爾盆地南部和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主要的養殖區域。這些地方靠近水源且地形相對平坦,適合進行海水養殖。(2)新疆地處內陸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助于水體中藻類生長,提供充足的餌料資源;新疆擁有大量的鹽堿地資源,這些土地不適合傳統農作物種植,但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改造為海鮮養殖用地,且新疆境內有許多天然鹽湖,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來源,有利于模擬海水環境;再加上科研人員與政府部門合作,通過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人工海水配方,并引入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確保了海鮮的品質。(3)中國郵政航空貨運為新疆農產品開通綠色通道,大大提升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產品能更快捷地到達市場;此外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新疆海鮮還出口至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國際市場需求;此外采用科學養殖方法,保證了海鮮產品的高品質,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和信賴。(4)為新疆的海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可以持續投入科研力量,優化人工海水配比和養殖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探索更多適養品種,豐富產品種類;還可以大力發展海產品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開發海鮮觀光旅游項目,實現多元化經營;此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借助電商平臺和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前鋒鎮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月考地理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前鋒鎮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月考地理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