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觀察下表,指出引起這一時期全國人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云南“美美與共”民族中學聯盟聯考(三)公元人口數(萬)高一歷史1711年246211734年27355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第1頁至第31790年30149頁,第Ⅱ卷第4頁至第8頁。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A.經濟重心南移完成B.一條鞭法的推廣實施C.兩稅法政策的實施D.政治穩定與國家統一第I卷(選擇題,共48分)5.1885年臺灣升格為臺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上奏清政府認為,“澎湖不獨為全臺之門注意事項:戶,亦為南北洋之關鍵”“欲守臺灣必先守澎湖,欲保南北洋亦必先保澎湖”。這一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建議旨在題卡上填寫清楚。A.改革稅收制度B.改變政治體制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C.重視海防建設D.引導社會風尚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6.1926年1月,吳玉章在廣州國民黨二大期間的一次答詞中說:“1911年的革命雖然成功,但所主張的不過是18世紀法國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舊方法,應付現在的新環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境,當然是走不通的'。”他強調的是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A.借鑒蘇俄道路的可行性B.進行全面抗日的緊迫性1.1921年,有學者在遼寧沙鍋屯發掘了一處穴居遺址,認為“此一穴居之留遺,與彼C.推進國民革命的必要性D.學習法國革命的重要性一河南遺址,不特時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屬于同一的民族與文化的部類,即吾所謂仰7.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創辦了4500余種報刊。這些報刊的命名韶文化者也”。據此可以推斷,該遺址處于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特征,使用了不同的關鍵詞。在“抗戰(46次)”“抗敵A.舊石器時代早期B.新石器時代早期(36次)”“戰斗(39次)”“抗日(18次)”“救國(13次)”“大眾(32次)”C.新石器時代中期D.新石器時代晚期等成為報刊命名高頻用詞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2.據下表可知A.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B.提出工作重心向城市轉移公元事件D.形成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595年C.確定了民主革命綱領廢除九品中正制606年始置進士科8.1947年,南宮縣的新兵說:“好日子是毛主席給的,不打老蔣是沒心肝的,所以我要624年恢復九品中正制堅決打老蔣。”肥鄉縣的農民說:“我得報恩,我老了,我送我兒子參軍。”河北景縣627年再度廢除九品中正制流傳著歌謠:“吃八路,穿八路,住八路,為什么不去當八路。”這反映A.科舉制存在嚴重弊端B.門閥士族勢力衰微A.三大戰役已取得重大勝利B.減租減息激發了抗日熱情C.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續D.世族利益得到維護C.國統區陷入嚴重通貨膨脹D.人民群眾支持中國共產黨3.宋仁宗天圣二年,因赦書(注: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由書吏抄錄多有差錯,9.面對“歷史周期率”問題(即中國歷史上的政權呈現往復循環的周期性現象),1945致使地方州縣“錯認刑名,失行恩賞”,遂下詔“自今赦書,令刑部蔡印頒行”。由年7月,毛澤東找到“人民民主”的答案;2022年,習近平鄭重回答中共找到了第此赦書“勒楷書寫本”,經勘讀后雕版“印造發遞”。此舉有助于二個答案“自我革命”。從“人民民主”到“自我革命”的話語變遷反映了A,提高治國理政能力B.擴大中央政令推行范圍A.法律制度建設的完善B.共產黨自我凈化、完善、革新、提高C.重內輕外局面出現D.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C.改革開放的成效顯著D.人民主體的擴大化、人民民主廣泛化高一歷史M·第1頁(共8頁)高一歷史M·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