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黔南州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答題前將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準確填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3.選擇題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相應題號對應選項涂黑,若需改動,須擦凈另涂;非選擇題在答題卡上對應位置用黑色墨水筆或黑色簽字筆書寫。在試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正確或符合題意的答案)》1.天安門廣場是中華文明的歷史見證,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深厚的情感認同和民族記憶。1949年10月1日,30萬軍民齊聚首都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B.開國大典C.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D.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2.下邊文本框是八年級某同學整理的學習筆記,據此判斷,他學習的主題是主題:1.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2.抗美援朝:捍衛了新中國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3.土地改革: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C.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D.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3.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坐落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北面,碑文簡要介紹川藏、青藏公路建設的基本概況,頌揚了藏漢軍民的偉大業績,表達了藏族人民對黨的感激之情。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是在()A.“文化大革命”時期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C.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D.改革開放時期4.“1956年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材料中的“社會變革”指的是()A.開國大典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改革開放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5.開展史料研習,應選擇典型、可信、有價值、有說服力的史料。焦裕祿是中華民族的時代楷模,其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下列選項中可用于研究焦裕祿精神的第一手史料是()A.河南省檔案館藏《焦裕祿批示手稿》B.圖書《焦裕祿傳》C.《人民日報》刊載的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一焦裕祿》D.紀錄片《焦裕祿》6.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26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此成就得益于A.堅持“兩個凡是”B.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C.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D.進行撥亂反正7.梳理時空進行排序,下列有關對外開放格局的史事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①開放貴陽等內地省會②興辦四個經濟特區③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④開放14個沿海城市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8.新中國成立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征程中,逐步形成三種特色地區:“民族自治區”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經濟特區”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特別行政區”為實現祖國統一而設立。“三區”共同體現了A.制度創新,中國特色B.科技進步,推動發展C.民族平等,共同繁榮D.“和平統一、一國兩制”9.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兩個結合”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A.鄧小平理論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科學發展觀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0.“人類共處一個地球,各國人民命運與共。我們將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材料體現了我國()A.全面從嚴治黨B.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C.構建新發展格局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1.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黔南各地少數民族身著民族盛裝,舉行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展現各民族的深厚情誼與獨特魅力。這一習俗的文化傳承最有利于()A.少數民族特色產業優先發展B.各民族保持相同的經濟模式C.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D.旅游行業蓬勃發展12.歌曲《紫荊花盛開》創作于2022年,歌詞中“心中的紫荊花憑愛開花同處一家”“多清澈這天空晴雨相擁同心逐夢”等意象將香港的百年滄桑與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相連,強調血脈相連的文化認同。從歌詞中反映出促使香港回歸的重要原因是()A.重要人物的推動B.重要歌曲的感染C.綜合國力的提高D.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一簞)瓦/地6而】黔南州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題號12345678答案BDB0AcDA題號9101112131415答案DBCDCB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10分)16.彭德懷17.社會主義18.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十四大)19.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遼寧艦三、綜合問答題(本大題共1題,共15分)2L.(1)A法律文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或土地改革法:B變化: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轉變:C表現:包干到戶,自負盈虧。(答對1問2分,共6分)(2)相同點:①都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②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進行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村生產關系和經濟結構,維護社會的穩定。(答對1點即可滿分,共2分)(3)民族特色之橋:圖⑤一:民族交融之橋:圖④一:民族崛起之橋:圖③一。(答對1點1分,共3分)(4)精神: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的愛國主義精神:開拓進取、敢于挑戰的創新精神:刻苦專研、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克己奉公、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眾志成城的團隊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等。(說出人物精神1點給1分,共2分)(5)杰出人物與時代發展的關系:杰出人物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時代造就杰出人物。(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2題14分,第23題16分,共30分)22.(1)綱領名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或共同綱領;(2分)作用:起臨時憲法的作用。(2分)(2)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分)(3)制度依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分)現實意義: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保障了少數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②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1點1分,共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4)優越性: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等。(1點1分,共2分,言之有理可的情給分)23.(1)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分)(2)會議:萬隆會議解說詞: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了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歷史試題.pdf 黔南州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 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