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試題(卷)七年級歷史(統編版)(滿分75分,時間70分鐘)知第丨卷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今。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1.《新全球史》中寫道:“盡管此項工程耗資巨大,但是隋煬帝…的投資千年來一直都有回報。它將中國南部和北部的經濟融為一體?!辈牧险J為“此項工程”()京A.有利于隋朝興盛B.促進了經濟交流C造成了隋朝滅亡D.結束了分裂局面2.整理表格是常用的歷史學習方法之一。下表為唐朝前期統治者的一些治國措施。據此可知,唐朝的興盛得益于()架統治者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治國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創立殿試制度改革稅制和兵制A.皇權的平穩更替B.選官方式的調整C.制度的創新發展8D.開放的社會風氣3.“詩史互證”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詩句中,能夠印證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B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黍都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D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4.某同學在進行單元復習時,整理了以下圖片資料,由此判斷,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瓶契丹貨幣成吉思汗像北宋紙幣銅版拓片元朝交通路線圖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5.下圖呈現了中國古代中央政府對某一地區加強聯系與管轄的歷史脈絡。該地區是()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宣政院轄地冊封達賴、班禪唐朝元朝清朝A.臺灣B.云南C.西藏D.新疆6?!皩⑹俊蝗梭A中…或以黃袍加…之身,眾皆拜于庭下,大呼稱萬歲,聲聞數里…既得天下?!辈牧厦枋龅氖?)A.趙匡胤陳橋兵變B.李淵建唐C.朱溫平叛安史之亂D.李世民納諫7.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曾說“臣之精力,盡于此書”?!按藭笔?)A.《史記》B.《資治通鑒》C.《宋書》D.“二十四史”8.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經濟恢復順利,而北方戰亂不休,故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至“靖康之難”,北方再遭戰火鞣躪,大批人口南渡,則又一次促使南北經濟差距擴大。這主要反映了()》A.江南地區的開發B.金與南宋的對峙C.宋代商貿的繁榮D.經濟重心的南移9.澳門原屬廣東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1999年澳門回到祖國懷抱。明朝時期,攫取在澳門租住權的國家是()A.葡萄牙B.英國C.荷蘭D.日本10.清代《米脂縣志》記載:“明末李自成,銀川驛之一馬夫耳。因裁驛站、饑荒,無所得食,奮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教!”這記述了李自成起義的()A.原因B.地點C.特點D.地位11.右圖的資料卡片是對我國古代某一時期經濟發展狀況的描述,這一時期是()1.徽商晉商勢力強大A.五代時期B.隋唐時期2.工商業市鎮大量興起C.宋元時期D.明清時期3.蘇州等地出現手工業工場12.十三行路是廣州城西一條熱鬧的商業街,因清朝初年在此設“廣州十三行”這一貿易機構而得名。該貿易機構()A.設立說明政府鼓勵海外貿易B.管理清政府的所有商業貿易C.負責管理來廣州的中國商人D.負責承銷外國商人進口貨物13.它吸取了其他劇種特點,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它被譽為“國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它”是()A.昆曲B.秦腔C.漢調D.京劇14.明朝時修筑長城主要是為了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而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時,則有詩云:“圣朝不畫長城界,一道平岡是九邊”,該詩生動描繪了當時長城南北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掃描全能王創建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質量監測試題(卷)歷史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第Ⅰ卷 選擇題1——5:BCDCC 6——10:ABDAA 11——15:DDDAD第Ⅱ卷 非選擇題16.(1)①文明交流;文化溝通;等等。(任答一點得 1 分,共 1 分)③科學技術。(1 分)活字印刷術是北宋匠人畢昇發明的,他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制成泥活字,活字印刷術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 分)④紫禁城沿一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形成了布局均衡、完整和諧的巨大建筑群,宮城居于中心,體現了皇權的至高無上。(1 分)(2)圖二:曲轅犁是唐朝時期發明的耕地工具,由 11 個部件構成,設計精妙,輕便靈巧,操作時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淺,回轉省力;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推動了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圖四: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宋元時期被廣泛用于軍事上,火藥的使用改變了戰爭方式,揭開了世界軍事史上熱兵器時代的序幕;我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影響;火藥的發明彰顯了古人對碳、硫、硝物質性能的深入認識和巧妙利用,體現了非凡的智慧與創造力。評分標準:分別從功能、影響、智慧等方面答出兩點各得 2 分,共 4 分。17.(1)標志:隋煬帝時,設進士科。(1 分)影響:擴大了統治基礎,推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將考試和選官聯系起來,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養;等等。(任答一點得 1 分,共 2 分)(2)特點:權力集中,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與地方矛盾顯現;日益強化,日益僵化。(2分)表現:政治:明廢除丞相制度,清設軍機處,強化了君主專制,容易腐敗、暴政,阻礙歷史發展;思想:實行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遏制人們的聰明才智,阻礙思想、學術的發展和進步;等等。(任答一點得 1 分,共 2 分)(3)史實:冊封達賴、班禪;在西藏地區設置駐藏辦事大臣,設置伊犁將軍;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 條,建立金瓶掣簽制度;平定噶爾丹叛亂、回部大、小和卓叛亂;等等。(任答一點得 1 分,共 3 分)18.(1)不同點:唐朝長安城的商業分布在東、西兩市,坊市界限分明;宋朝東京城的商業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街道以及宅巷之內也可以開設店鋪。(2 分)原因:宋較唐時,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商品經濟繁榮;統治者調整對商業的管理政策;等等。(任答一點得 1分,共 2 分)(2)政策:統治者重視海外貿易,實行寬松的貿易政策;政府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2 分)科技:宋代航海技術進步,指南針發明并應用航行;宋代造船技術的發展,廣州、泉州等造船業具有很高水平。(2 分)(3)①占城稻(1 分)②蘇湖熟,天下足(1 分)原因:統治者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墾荒政策;興修水利工程;農業品種的培育與推廣;等等。(任答一點得 1 分,共 2 分)19.(1)表一:西漢到北宋時期南方人口持續增長,北方人口逐漸減少。(1 分)表二:清順治至乾隆年間人口一直呈上升趨勢。(1 分)變化的原因:由于戰亂,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南方經濟發展較快;清朝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復社會經濟的措施,使經濟發展,國力增強;高產作物的推廣。(任答一點得 1 分,共 2 分)(2)明清時期:前期對外交往繁榮,鄭和下西洋提高了明朝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時推動了中外貿易發展;后期走向閉關鎖國,因出現明朝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門的租住權等西方殖民者向中國擴張的情況,順治時期,頒布“禁海令”,嚴厲限制海上貿易,導致當時的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任答一點得 2 分,共 4 分)(3)示例:觀點一:民族英雄捍衛國家尊嚴。論述:南宋時期,岳飛率軍北伐,多次擊敗金軍,從金軍手中收復許多失地,迫使金軍后撤到黃河以北,保衛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明朝中期,戚繼光大力整頓軍隊,率領戚家軍英勇作戰,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明末清初,鄭成功率領艦隊收復臺灣,被荷蘭侵略者占據 38 年的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他們捍衛了國家的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觀點二: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推動社會發展。觀點三:杰出人物對歷史發展具有推動作用。評分說明:觀點正確得 1 分,選擇三個史事緊扣觀點進行有理有據的論述得 6 分,共 7 分。觀點不正確或沒有作答不得分,論述不足依次酌情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pdf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2024-2025第二學期期末.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