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一期末考試地理試題一、選擇題(20道小題,均為單項選擇)讀下面氣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 非洲分布緯度最高的氣候是A. 熱帶雨林氣候B. 熱帶草原氣候C. 熱帶沙漠氣候D. 地中海氣候2.關于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特點的描述,最恰當的是A. 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B. 從大陸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C. 南北延伸,東西更替D. 東西延伸,南北更替3.據各地氣候降水推斷,圖中四條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A. 甲河 B. 乙河 C. 丙河 D. 丁河4. 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被譽為“赤道雪峰”,形成該自然景觀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 緯度因素 B. 海陸因素C. 人為因素 D. 地形因素5.圖中熱帶雨林氣候沒有延伸到赤道東部主要影響因素是A. 緯度因素 B. 海陸因素C. 人為因素 D. 地形因素讀“南亞地形圖、南亞地區農作物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6.南亞的地勢特點是A.北部地勢起伏小 B.中間高,南北低C.東高西低 D.南北高,中間低7.下列關于南亞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B.南亞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C.南亞水量最大的河流是印度河D.影響當地農業發展最大的因素是降水不足8.圖中四城市中,最適合發展麻紡織工業的是A.①孟買 B.②加爾各答 C.③班加羅爾 D.④新德里2023年3月10日,中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方在北京簽署協議并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兩國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系。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所在地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屬于湖泊的是:A.紅海 B.地中海 C.黑海 D.里海10.下列關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所在地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地處“五海三洲之地”B.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的發源地C.居民多為阿拉伯人D.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銷往西歐、美國等地11.從波斯灣運往歐洲的石油,最短的海上運輸路線是A.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歐洲B.波斯灣→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歐洲C.波斯灣→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D.波斯灣→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洲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2.下列關于本區自然環境敘述錯誤的是:A.三面臨海,海岸線曲直B.地勢中部低,南北高C.河流群多,水資源豐富D.氣候豐富多樣,無寒帶氣候13.受氣候影響,歐洲西部多數國家主要農業是A.種植業 B.畜牧業 C.漁業 D.園藝業14.本區多瑙河航運價值大,下列原因不正確的是A.流量大B.地勢平坦,水流平緩C.水量、水位季節變化大D.人口稠密、經濟發達15.本區面積最大的氣候類型是A. 溫帶季風氣候B. 高山氣候氣候C. 溫帶海洋性氣候D. 地中海氣候2024年2月7日,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秦嶺站開站。開站后,該站與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聯動,開展近岸海洋、海冰環境調查等科學考察。下圖為中國南極考察站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6.秦嶺站開站時,南極地區的晝夜長短情況是A.晝短夜長 B.晝長夜短 C.晝夜平分 D.出現極夜17.秦嶺站位于中山站的A.西南方向 B.東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北方向18.乘考察船從秦嶺站經中山站至長城站進行科考,依次經過的大洋為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鋼鐵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的鐵礦石和煤炭,耗水量大,需要充足的勞動力。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礦產品主要出口國之一,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澳大利亞的鐵礦品質優,但是本國鋼鐵工業規模較小。下圖為澳大利亞礦產、鋼鐵工業中心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澳大利亞的鋼鐵工業中心主要分布在A.內陸地區 B.西部沿海C.北部沿海 D.東部和南部沿海20.澳大利亞鋼鐵工業規模小的主要原因是①鐵礦和煤礦分布區相距遙遠②鋼鐵工業中心煤炭資源匱乏③鋼鐵工業中心水資源匱乏④人口少,勞動力短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綜合題(40分)21.(認識大洲)圖1是亞洲地形結構統計圖,圖3是亞洲氣候分布圖及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圖4是亞洲北緯30°緯線地形剖面圖。閱讀地圖,回答問題。(1)綜合各圖概括亞洲地形特點。(2)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分布最廣的是 氣候, ②→③→④年平均氣溫逐漸_________(降低、升高),其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緯度位置、海陸位置)。(3)②、③、④都屬于_________氣候,共同特點_________,反映了亞洲氣候具有_________氣候顯著的特點。(4)看圖對比 ②、③兩地氣候,分析特點的異同:相似點是:主要區別點是 。22.(了解地區)南亞地區由于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自然災害頻發,導致糧食生產不穩定。左圖為南亞部分農作物分布圖、右圖為甲地氣候資料圖。(10分,每空1分)(1)南亞地跨五帶中的熱帶和_____帶,以_____氣候類型為主。(2)甲、乙兩地相比較,降水量較豐富的是_____地,主要原因是_____。(3)南亞地區6-10月盛行來自_____洋的西南季風,若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雨季_____(長/短),容易造成_____災害,對農業生產不利。(4)南亞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地形區)的西部,黃麻主要分布在_____下游,甲地適宜發展的是 _____(棉紡織麻紡織)產業。23.(走進國家)下圖示意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0分1、2每小題3分,3、4小題各2分)(1)俄羅斯地跨_______兩半球,_______(重要緯線)穿過北部,首都是_______。(2)甲是_______山脈,該山脈以東的河流大多注入_______,由此可知,該區域地勢特點為_______。(3)橫貫東西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沿俄羅斯南部山區修建,其主要自然和社會經濟原因是______________。(4)你是否贊同“俄羅斯大力開發西伯利亞地區”,請表達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探究與實踐)對比下面兩國,加強探究式學習,尋求發展真理(10分,1、3、4每小題2分,2小題4分)1、兩國同為移民大國,分別以英語和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由此推斷兩國早期移民大多來自 洲,但兩國發展水平不同,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合作稱為 。2.兩國人口、城市均分布不均,概括兩國城市人口集中分布特點?簡要分析原因特點:原因:3.圖中甲、乙兩地都是人口稀疏區,請從氣候角度分析原因甲地人口稀疏原因:乙地人口稀疏原因:巴西有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世界面積最大的植被是 ,其生態功能主要有 (任寫一點)。2025年期末考試七年級地理試題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D D D A B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B C C B B D D C二、綜合題二、綜合題(40分)21.(1)特點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2分,一點1分) 。(2)溫帶大陸性 氣候, 氣溫逐漸_降低__,緯度位置(3分)(3)屬于_季風氣候,共同特點_雨熱同期,有_季風氣候。(3分)(4)②、③兩地氣候的異同:(2分,每小問1分)相似點是: 都是雨熱同期, 氣候溫暖主要區別點是 ②氣候有明顯干濕季 。22.(1)北溫帶,以熱帶季風氣候類型為主。(2分)(2)___甲__地,原因是甲地位于山地迎風坡 。(2分)(3)印度洋, ___長__(長/短),造成___洪澇__災害。(3分)(4) 德干高原____,在恒河下游,是 棉紡織_產業。(3分)23.(10分1、2每小題3分,3、4小題各2分)(1)_東西_____兩半球,____北極圈;__莫斯科_____。(2)甲是_烏拉爾山脈,注入__北冰洋,特點為_南高北低______。(3)原因是南部緯度較低,氣候暖和;人口集中,經濟較發達;資源豐富。(三點寫了兩點就給2分)(4)你是否贊同“俄羅斯大力開發西伯利亞地區”,請表達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贊同,地廣人稀,資源豐富,開發有利于發展經濟;不贊同,當地自然環境惡劣,開發容易破壞生態環境。23.(10分1小題2分,2、3小題各4分)1、來自 歐洲 洲,稱為 南北合作 。2.兩國人口、城市均分布不均,概括兩國城市人口集中分布特點?簡要分析原因特點: 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原因: 開發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優越 ;沿海交通便利; (寫了兩點就可以)3.圖中甲、乙兩地都是人口稀疏區,請從氣候角度分析原因甲地人口稀疏原因: 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乙地人口稀疏原因: 熱帶雨林,氣候濕熱熱帶雨林, 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實現地球碳中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 地理試卷.docx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 地理試卷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