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未學業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考試時間70分鐘。2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周恩來總理曾說:“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這句話中的后一個“天安門”所指的史事是()A。中國共產黨的誕生B.抗日戰爭的勝利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D.西藏的和平解放2.下面是有關河南安陽一個村的史料表格,它反映了()1953年社里僅有的7頭耕牛,因為沒有草料喂,瘦得跌倒后站不起來。大車、土犁等農具也都破破爛爛,殘塊不全。生產發展了,產量提高了,社員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政善。1954年“窮大社變了樣,雞毛也能繞天飛。”A: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起步B.我國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C.農業合作化運動成果顯著D.我國廢除了封建士地制度3.八年級某班同學就所學內容制成了知識卡片,下面是其中的一張,這是(時間:1956年地點:北京主要內容: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意義: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共八大第二次會議D.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4.下方的時間尺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的一段歷史,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挫折的時期是()19491956196619761978B.5,1978年,思想理論屆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場大討論的實質是(A.“兩個凡是”的推行B.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4C.對冤假錯案的平反D.教育工作的撥亂反正八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6。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兩次重要的會議。這兩次會議的共同點是()A.都確立了黨的指導思想B.都是一次偉大的歷史轉折C.都完成了制度層面改革D.都對黨的工作中心作出了調整7。歷史解釋是指以史事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B。深圳在短短幾年內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和對外開放的“窗口”C,我國把長江三角洲等三地區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D.我國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次年上海浦東開發區也建立起來8.研究鄧小平同志生平時,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小說《西南局第一書記B.南方談話影像資料C.圖書《鄧小平書法藝術精選》D.電影《鄧小平小道》9.獨具時代特色的流行詞匯是一個個社會發展的坐標,屬于中國特色杜會主義新時代的“熱詞”是(】A.新中國農民翻身“最可愛的人”B.總路線三面紅旗“人民公社好”C.萬元戶經濟建設“小平,你好”D.中圍夢五位一體“兩個一百年”10.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決策,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做出調整的新內容是()A.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國D.全面從嚴治黨11.“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我們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下面史事與論述搭配正確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一一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B.人民公社化運動一一反映了人民追切要求,改變了我國經濟落后狀況C.科學發展觀一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D.脫貧攻堅戰一一全體少數民族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12.根據下面某同學的學習筆記,我們可以推斷出學習的內容是(1997.07.011999.12.202020年粵港澳大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由治及興灣區A.興邊富民行動B.“一帶一路”建設C.“三步走”戰略部署D.香港澳門回歸八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