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歷史真題(原卷版+解答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山東省威海市中考歷史真題(原卷版+解答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歷史學科
參照秘密級管理★啟用前 試卷類型A
威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考試
歷史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8頁,共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題規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試題都必須在專用的答題卡上作答。選擇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材料解析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上,在試卷或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右下圖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的記載是目前所見“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當時的政治局面是( )
A.世襲制開始代替禪讓制 B.分封諸侯擴大統治范圍
C.諸侯競相稱霸 D.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
2.學習歷史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判歷史事件。下列選項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
B.“光武中興”為漢武帝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奠定基礎
C.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
D.安史之亂對社會造成巨大災害,西晉從此衰落
3.山東省歷史悠久,名人眾多。下列山東歷史名人與其成就對應正確的是( )
A.孟子——《道德經》 B.王羲之——《女史箴圖》
C.賈思勰——《齊民要術》 D.李清照——《竇娥冤》
4.學者王志綱認為,自秦統一中國以來,南北朝是中國最有可能陷入徹底分裂的時期,但在以______為代表的那一批少數民族政治家的嘗試下,胡漢二元的政治制度得以形成,中華文明完成了涅槃。“______”處的人物應是( )
A.孝文帝 B.冒頓單于 C.松贊干布 D.元昊
5.約成書于880年的《耒耜經》是一本古農具專志,書中記述曲轅犁時寫道:“轅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進之則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則箭上,入土也淺……江東之田器盡于是。”下列選項能夠印證該記載的是( )
A. B.
C. D.
6.《威海人史話》中記載:靖康之難后,威海全境進入金朝統治時期。金被滅后,威海全境又進入元朝統治時期。金、元時期統治威海的少數民族分別是( )
A.女真族 蒙古族 B.滿洲族 蒙古族
C.黨項族 滿洲族 D.女真族 滿洲族
7.右下圖是《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可以歸納為( )
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8.胡寄窗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中說:“秦以后中國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其中,“明初的科舉制度”使中國文化遭受“厄運”的主要原因是( )
A.采取重文輕武政策 B.文字獄的推行
C.實行尊孔復古 D.采取八股取士
9.2024年5月18日,“紀念甲午海戰130周年暨山東省水下考古成果展”在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地舉辦,定遠艦、來遠艦等甲午沉艦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據此,該成果展的舉辦地是( )
A.威海 B.旅順 C.青島 D.大連
10.1937年9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三校遷至湖南長沙,合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4月,又遷往云南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三校不斷遷徙是因為( )
A.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B.南京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
C.日軍侵略的步步緊逼 D.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
11.山東省昆崳縣于振海是華東野戰軍13縱隊擔架隊支前民工,下圖是他參加某次戰役獲得的一等功勞證,頒發日期為“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五日”。據此,他參加的是( )
A.百團大戰 B.孟良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12.家書帶有時代的特征。下面這封家書(節選)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
修善吾弟: ……知道你在部隊很好,家中人口都很平安……已分到一石七斗田,田也很好……你在外面打美國鬼子,我們在家中受到農會和政府的優待照顧。 一九五二年七月八日
A.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B.鞏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
C.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 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3.右圖為某主題公園的宣傳牌,其宣傳的主題是( )
A.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B.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 D.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4.下圖是劉華同學繪制的“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示意圖。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
A.科學發展觀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5.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載人航天開啟第20次神舟問天之旅。回想55年前,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C.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 D.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
16.右下圖是張燕同學繪制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示意圖,她運用物理鐘擺實驗原理,展現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反復斗爭的過程,并最終找到了平衡點。使雙方維持平衡的制度是( )
A.君主立憲制 B.封建君主專制
C.資產階級聯邦制 D.資產階級共和制
17.馬克思說:“1648年的革命是十七世紀對十六世紀的革命,1789年的革命是十八世紀對十七世紀的勝利。這兩次革命不僅反映了它們本身發生的地區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這里的“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是指( )
A.發展封建主義 B.反抗殖民統治 C.發展資本主義 D.發展社會主義
18.1892年,恩格斯說:“某一國家的大工業愈發展,該國工人想要弄清他們作為工人階級在有產階級面前所處地位的愿望也就愈強烈,工人中間的社會主義運動也就愈擴大,對《宣言》的需求也就愈增長。”這里的“《宣言》”是指( )
A.《共產黨宣言》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9.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于1920年至1922年在俄國工作和生活,他曾生動地描述道:“回憶二三月間,我到俄人家里,黑面包是常餐便飯唯一的食品,現在豐富多了……大多數勞動人民也受許多方便利益。”據此判斷,促使這一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俄國( )
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采取余糧收集制
B.實施新經濟政策,實行自由貿易
C.實施新政,通過《農業調整法》,穩定了農產品價格
D.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解決糧食問題
20.右下圖是2011年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加入某國際組織十周年紀念標識。該組織( )
A.加強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 B.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C.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D.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題、22題、23題、24題各10分,共40分。
21.小錢幣,大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金屬貨幣】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實現了華夏大地上的政治大一統。與此相適應,秦始皇統一了戰國時期各國互不統一的文字、度量衡以及貨幣。______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此前各國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混亂局面,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王永生《錢幣上的中國史(上)》 _____
材料二 古代日本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得以發展自己的國家……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中國“開元通寶”鑄造“和同開珎”,這是見于文獻的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自鑄貨幣。 ——摘編自王永生《中國古代貨幣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1)結合所學,將材料一“______”處填寫完整。依據材料一,歸納秦統一貨幣的意義。
(2)依據材料二,分析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態度。寫出日本仿效唐朝典章制度進行改革的名稱。
【紙質貨幣】
材料三 以北宋交子的流通為起點,紙幣登上了歷史舞臺……李綱將交子制度上溯至起源之時,認為交子只能行于四川,理由是“四川山路峻險,鐵錢腳重,難于貴挈(攜帶),故以交子為便”。 ——王申《南宋貨幣議論中的北宋交子形象》
材料四 流通的美元幣值多樣,因此美元上的頭像也是各有特色。其中,喬治·華盛頓的頭像被印刻在1美元上,象征著美國歷史的重要時刻和華盛頓的卓越地位。 ——摘編自《美元人物頭像背后的故事》
(3)依據材料三,分析四川地區能夠出現“交子”的原因。結合所學,說出“交子”在世界上的地位。
(4)結合所學,說出材料四中華盛頓的頭像能被印刻在1美元上的理由。(至少兩點)
(5)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如今,已在生活繳費、購物消費等方面廣泛應用。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小錢幣,大歷史”的認識。
22.上海見證了中國近現代的風雨歷程。讓我們開啟上海研學之旅,感受歷史的脈動!
第一站:【外灘歷史紀念館·近代開端】
材料一 1843年上海依約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城市發展的重大轉折點,是城市近代化、城市化歷程的開端,惟有厘清上海開埠之后城市的變遷歷史,才能了解上海的發展途徑。 ——《上海開埠180年》
(1)材料一中上海“依約”成為通商口岸依據的是哪一條約?說出該條約簽訂的背景。
第二站:【《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時代先聲】
材料二 作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當年,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在這里出版刊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全國范圍內的傳播。這里也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誕生地……這里更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發起地。 ——摘編自澎湃新聞
(2)依據材料二,歸納上海在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地位。(至少兩點)《新青年》成為哪一運動的重要陣地?
第三站:【上海永安公司·社會變革】
材料三 1918年,永安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是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貨公司中業績最好的一家。1956年1月,愛國商人郭琳爽管理的永安公司成為上海百貨行業第一家公私合營單位。這一年,上海基本上宣布完成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從上海榮氏企業、永安公司看“不一樣的”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資本主義經濟》
(3)依據材料三,說出“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資本主義經濟”。“這一年”后,我國建立起什么社會制度?
第四站:【上海浦東開發區·開放新篇】
材料四 從開放來看,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南方廣東和福建建立了4個經濟特區,因此,廣東和福建得開放之先。當然,上海的開放工作也在推進,尤其是1990年中央批準浦東實行開發開放以后,上海的對外開放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上海改革開放歷程回顧》
(4)依據材料一、材料四和所學,分析上海的兩次開放有何不同?說出我國最終形成的對外開放格局。
2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希臘哲學是非常之辯證的,許多至理名言連今天看來仍有永恒價值……羅馬人對希臘人的征服開啟了希臘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時代,羅馬人在地中海的統治中融合進了希臘文明的精神,把希臘精神轉換成了羅馬的政治統治形式,形成了羅馬法的原則。
——陳樂民、周弘《歐洲文明的進程》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分別寫出一位希臘哲學的代表人物和一部羅馬法。
材料二 不同歷史時期引種推廣的農作物往往會帶有一定的歷史特征及地域特色,這在作物命名上都有跡可循。秦漢和魏晉引進的異域事物多冠以“胡”字,如胡桃(核桃)、胡麻(芝麻)等……宋元及明清時期傳入的域外作物多冠以“番”字,如番薯(紅薯)、番豆(花生)等。明清時期是中國作物引進和推廣的一個高峰,尤其是原產美洲的作物,總數超過60種。
——摘編自王思明《外來作物如何影響中國人的生活》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說出西漢時胡桃等作物傳入中原的道路。分析明清時期“原產美洲的作物”傳入中國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材料三 “東學西漸”經歷了秦漢、隋唐、宋明三個時期。宋代中國科學技術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造極時代”,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貢獻,深刻影響了全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制度的歷史變遷。明朝的造船技術世界領先,______,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大拓展了“東學西漸”的范圍。
——摘編自《“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列舉一項“宋代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簡述“______”處所示歷史事件的影響。
材料四 在工業力量和殖民手段的配合下,到19世紀末西方控制了整個世界,其他文明則似乎失去了生存的空間,處于生死存亡之際。但就在這個時候,從20世紀開始,全世界掀起了擺脫殖民統治、努力追趕(近)現代化的熱潮。
——錢乘旦《風起云飛揚》
(4)依據材料四和所學,歸納“到19世紀末西方控制了整個世界”的原因。(至少答出兩點)舉出一個20世紀初中國“努力追趕(近)現代化”的事件。
24.某學習小組圍繞兩次世界大戰開展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識讀地圖——知背景】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形勢示意圖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說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
【繪時間軸——曉過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進程示意圖
(2)將材料二中①②處內容填寫完整。
【整理表格——明認識】
材料三 兩次世界大戰資料表
戰爭名稱 參戰國家 持續時間 傷亡人員 直接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個 4年多 約0.3億人 約180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個 6年 1億多人 5萬多億美元
(3)依據材料三,歸納兩次世界大戰的共同點。(至少兩點)談談你對戰爭的認識。
【解讀史料——析影響】
材料四 德國、意大利、日本這歐亞三大極權主義政府的國家利益在于“修正”或者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建立的國際秩序。這三個國家強烈地憎恨既定的國際秩序,渴望“一無所有的國家”贏得自己的“世界地位”。 ——伊恩·克肖《命運攸關的抉擇》
材料五 二戰后美蘇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集團之間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形成了全面的對峙。二戰重創了英法等殖民帝國,原來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改寫了世界政治地圖。 ——王斯德《世界通史》
(4)結合所學,說出材料四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建立的國際秩序”。依據材料五,歸納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局勢產生了哪些影響?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歷史學科
參照秘密級管理★啟用前 試卷類型A
威海市2025年初中學業考試
歷史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8頁,共7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題規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試題都必須在專用的答題卡上作答。選擇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材料解析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上,在試卷或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右下圖為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所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的記載是目前所見“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當時的政治局面是( )
A.世襲制開始代替禪讓制 B.分封諸侯擴大統治范圍
C.諸侯競相稱霸 D.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
1B
【解析】
【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諸侯,諸侯拱衛王室,擴大了統治范圍,周成王是西周時期君主,“宅茲中國”體現西周對統治區域的認知,當時通過分封諸侯鞏固統治、擴大范圍,B項正確;世襲制開始代替禪讓制是在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一約公元前1600年),禹傳子啟,開啟世襲制,與周成王時期(公元前1038年)時間不符,排除A項;諸侯競相稱霸是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476年),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與周成王時期不符,排除C項;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是在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建立,與周成王時期相差甚遠,排除D項。故選B項。
2.學習歷史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判歷史事件。下列選項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
B.“光武中興”為漢武帝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奠定基礎
C.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礎
D.安史之亂對社會造成巨大災害,西晉從此衰落
2C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赤壁之戰(208年)中,孫劉聯軍擊敗曹操,使曹操未能統一南方,孫權勢力壯大,為三國鼎立局面(魏、蜀、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項正確;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秦國的政治經濟改革,而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指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排除A項;“光武中興”屬東漢劉秀,與西漢漢武帝無關,西漢鼎盛的基礎是文景之治,排除B項;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而非西晉(西晉滅亡于316年),排除D項。故選C項。
3.山東省歷史悠久,名人眾多。下列山東歷史名人與其成就對應正確的是( )
A.孟子——《道德經》 B.王羲之——《女史箴圖》
C.賈思勰——《齊民要術》 D.李清照——《竇娥冤》
3C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賈思勰是山東人,著有《齊民要術》,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C項正確;《道德經》是老子的著作,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于《孟子》一書,排除A項;《女史箴圖》是顧愷之的作品,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蘭亭集序》等,排除B項;《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作品,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其作品有《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排除D項。故選C項。
4.學者王志綱認為,自秦統一中國以來,南北朝是中國最有可能陷入徹底分裂的時期,但在以______為代表的那一批少數民族政治家的嘗試下,胡漢二元的政治制度得以形成,中華文明完成了涅槃。“______”處的人物應是( )
A.孝文帝 B.冒頓單于 C.松贊干布 D.元昊
4A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如遷都洛陽、改漢姓、穿漢服),促進胡漢融合,符合題干中“胡漢二元政治制度”的描述,A項正確;冒頓單于是匈奴首領,活躍于秦漢時期,時間不符,排除B項;松贊干布是吐蕃贊普,與唐朝聯姻,時代不符,排除C項;元昊是西夏開國君主,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
5.約成書于880年的《耒耜經》是一本古農具專志,書中記述曲轅犁時寫道:“轅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進之則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則箭上,入土也淺……江東之田器盡于是。”下列選項能夠印證該記載的是( )
A. B.
C. D.
5B
【解析】
【詳解】據材料和所學可知,題干提到約成書于880年,可以得出這是唐朝時期的《耒耜經》記述曲轅犁,描述了曲轅犁通過特定結構,且江東地區使用這種農具,而唐朝莫高窟壁畫有可能反映當時的農業生產工具,且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犁的形狀有彎曲的轅等符合曲轅型的特征,能夠印證題干中關于曲轅犁的記載,B項正確;漢朝時期還未出現曲轅型,曲轅犁是唐朝發明的,排除A項;雖然宋朝也可能使用曲轅型,但題干強調的是能印證唐朝《耒耜經》記載的,相比之下,唐朝時期的選項更直接相關,排除C項;清朝距離唐朝時間較遠,不能最直接地印證唐朝《耒耜經》中關于曲轅型的記載,排除D項。故選B項。
6.《威海人史話》中記載:靖康之難后,威海全境進入金朝統治時期。金被滅后,威海全境又進入元朝統治時期。金、元時期統治威海的少數民族分別是( )
A.女真族 蒙古族 B.滿洲族 蒙古族
C.黨項族 滿洲族 D.女真族 滿洲族
6A
【解析】
【詳解】根據題干“金、元時期統治威海的少數民族”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金朝由女真族建立(如完顏阿骨打),元朝由蒙古族建立(如忽必烈),A項正確;滿洲族(滿族)是清朝的建立民族,與金、元無關,排除B項;黨項族建立的是西夏政權,與金、元無關,排除C項;滿洲族與元朝建立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7.右下圖是《中國歷史紀年表》(部分),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可以歸納為( )
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7D
8.胡寄窗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中說:“秦以后中國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其中,“明初的科舉制度”使中國文化遭受“厄運”的主要原因是( )
A.采取重文輕武政策 B.文字獄的推行
C.實行尊孔復古 D.采取八股取士
8D
9.2024年5月18日,“紀念甲午海戰130周年暨山東省水下考古成果展”在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地舉辦,定遠艦、來遠艦等甲午沉艦出水文物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據此,該成果展的舉辦地是( )
A.威海 B.旅順 C.青島 D.大連
9A
10.1937年9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三校遷至湖南長沙,合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4月,又遷往云南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三校不斷遷徙是因為( )
A.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B.南京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
C.日軍侵略的步步緊逼 D.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
10C
11.山東省昆崳縣于振海是華東野戰軍13縱隊擔架隊支前民工,下圖是他參加某次戰役獲得的一等功勞證,頒發日期為“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五日”。據此,他參加的是( )
A.百團大戰 B.孟良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11C
12.家書帶有時代的特征。下面這封家書(節選)反映的時代背景是( )
修善吾弟: ……知道你在部隊很好,家中人口都很平安……已分到一石七斗田,田也很好……你在外面打美國鬼子,我們在家中受到農會和政府的優待照顧。 一九五二年七月八日
A.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B.鞏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
C.社會主義的艱辛探索 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2B
13.右圖為某主題公園的宣傳牌,其宣傳的主題是( )
A.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B.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 D.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3D
14.下圖是劉華同學繪制的“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示意圖。下列對應正確的是( )
A.科學發展觀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4D
15.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載人航天開啟第20次神舟問天之旅。回想55年前,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C.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 D.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
15B
16.右下圖是張燕同學繪制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示意圖,她運用物理鐘擺實驗原理,展現了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反復斗爭的過程,并最終找到了平衡點。使雙方維持平衡的制度是( )
A.君主立憲制 B.封建君主專制
C.資產階級聯邦制 D.資產階級共和制
16A
17.馬克思說:“1648年的革命是十七世紀對十六世紀的革命,1789年的革命是十八世紀對十七世紀的勝利。這兩次革命不僅反映了它們本身發生的地區即英法兩國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這里的“當時整個世界的要求”是指( )
A.發展封建主義 B.反抗殖民統治 C.發展資本主義 D.發展社會主義
17C
18.1892年,恩格斯說:“某一國家的大工業愈發展,該國工人想要弄清他們作為工人階級在有產階級面前所處地位的愿望也就愈強烈,工人中間的社會主義運動也就愈擴大,對《宣言》的需求也就愈增長。”這里的“《宣言》”是指( )
A.《共產黨宣言》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8A
19.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于1920年至1922年在俄國工作和生活,他曾生動地描述道:“回憶二三月間,我到俄人家里,黑面包是常餐便飯唯一的食品,現在豐富多了……大多數勞動人民也受許多方便利益。”據此判斷,促使這一變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俄國( )
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采取余糧收集制
B.實施新經濟政策,實行自由貿易
C.實施新政,通過《農業調整法》,穩定了農產品價格
D.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解決糧食問題
19B
20.右下圖是2011年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加入某國際組織十周年紀念標識。該組織( )
A.加強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 B.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C.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D.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
20D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題、22題、23題、24題各10分,共40分。
21.小錢幣,大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金屬貨幣】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實現了華夏大地上的政治大一統。與此相適應,秦始皇統一了戰國時期各國互不統一的文字、度量衡以及貨幣。______在全國的通行,結束了此前各國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混亂局面,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摘編自王永生《錢幣上的中國史(上)》 _____
材料二 古代日本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得以發展自己的國家……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中國“開元通寶”鑄造“和同開珎”,這是見于文獻的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自鑄貨幣。 ——摘編自王永生《中國古代貨幣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1)結合所學,將材料一“______”處填寫完整。依據材料一,歸納秦統一貨幣的意義。
(2)依據材料二,分析古代日本對中國文化的態度。寫出日本仿效唐朝典章制度進行改革的名稱。
【紙質貨幣】
材料三 以北宋交子的流通為起點,紙幣登上了歷史舞臺……李綱將交子制度上溯至起源之時,認為交子只能行于四川,理由是“四川山路峻險,鐵錢腳重,難于貴挈(攜帶),故以交子為便”。 ——王申《南宋貨幣議論中的北宋交子形象》
材料四 流通的美元幣值多樣,因此美元上的頭像也是各有特色。其中,喬治·華盛頓的頭像被印刻在1美元上,象征著美國歷史的重要時刻和華盛頓的卓越地位。 ——摘編自《美元人物頭像背后的故事》
(3)依據材料三,分析四川地區能夠出現“交子”的原因。結合所學,說出“交子”在世界上的地位。
(4)結合所學,說出材料四中華盛頓的頭像能被印刻在1美元上的理由。(至少兩點)
(5)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如今,已在生活繳費、購物消費等方面廣泛應用。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小錢幣,大歷史”的認識。
21.(1)圓形方孔半兩錢(1分)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2分)
(2)認同并積極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1分)大化改新(1分)
(3)四川山路峻險,鐵錢沉重,不方便攜帶,交子便于攜帶。(言之有理即可)(1分)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1分)
(4)華盛頓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參加第二屆大陸會議,強烈主張武力反抗英軍;任大陸軍總司令:領導了美國獨立戰爭,贏得了國家獨立;主持召開制憲會議,主持制定1787年美國憲法等。(任意兩點即可)(2分)
(5)貨幣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也在發展變化;貨幣的發展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不同時期的貨幣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貨幣承載著本國的歷史文化;貨幣是社會發展與變遷的見證等。(答出一點即可)(1分)
22.上海見證了中國近現代的風雨歷程。讓我們開啟上海研學之旅,感受歷史的脈動!
第一站:【外灘歷史紀念館·近代開端】
材料一 1843年上海依約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城市發展的重大轉折點,是城市近代化、城市化歷程的開端,惟有厘清上海開埠之后城市的變遷歷史,才能了解上海的發展途徑。 ——《上海開埠180年》
(1)材料一中上海“依約”成為通商口岸依據的是哪一條約?說出該條約簽訂的背景。
第二站:【《新青年》編輯部舊址·時代先聲】
材料二 作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當年,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在這里出版刊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全國范圍內的傳播。這里也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誕生地……這里更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發起地。 ——摘編自澎湃新聞
(2)依據材料二,歸納上海在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中的地位。(至少兩點)《新青年》成為哪一運動的重要陣地?
第三站:【上海永安公司·社會變革】
材料三 1918年,永安公司在上海成立,它是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貨公司中業績最好的一家。1956年1月,愛國商人郭琳爽管理的永安公司成為上海百貨行業第一家公私合營單位。這一年,上海基本上宣布完成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從上海榮氏企業、永安公司看“不一樣的”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資本主義經濟》
(3)依據材料三,說出“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資本主義經濟”。“這一年”后,我國建立起什么社會制度?
第四站:【上海浦東開發區·開放新篇】
材料四 從開放來看,20世紀70年代末在我國南方廣東和福建建立了4個經濟特區,因此,廣東和福建得開放之先。當然,上海的開放工作也在推進,尤其是1990年中央批準浦東實行開發開放以后,上海的對外開放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上海改革開放歷程回顧》
(4)依據材料一、材料四和所學,分析上海的兩次開放有何不同?說出我國最終形成的對外開放格局。
22.(1)《南京條約》(1分)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分)
(2)上海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新青年》的誕生地);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誕生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發起地等。(任意兩點即可)(2分)新文化運動(1分)
(3)實行公私合營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2分)
(4)兩次開放不僅發生的時代背景大不相同,內容也有著本質的區別;鴉片戰爭后的開埠通商是被迫對外開放,是喪權辱國的;改革開放后的開放,是中國擁有完全的主權主動的對外開放,是獨立自主的,是為促進經濟發展而進行的積極探索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1分)
2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希臘哲學是非常之辯證的,許多至理名言連今天看來仍有永恒價值……羅馬人對希臘人的征服開啟了希臘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時代,羅馬人在地中海的統治中融合進了希臘文明的精神,把希臘精神轉換成了羅馬的政治統治形式,形成了羅馬法的原則。
——陳樂民、周弘《歐洲文明的進程》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分別寫出一位希臘哲學的代表人物和一部羅馬法。
材料二 不同歷史時期引種推廣的農作物往往會帶有一定的歷史特征及地域特色,這在作物命名上都有跡可循。秦漢和魏晉引進的異域事物多冠以“胡”字,如胡桃(核桃)、胡麻(芝麻)等……宋元及明清時期傳入的域外作物多冠以“番”字,如番薯(紅薯)、番豆(花生)等。明清時期是中國作物引進和推廣的一個高峰,尤其是原產美洲的作物,總數超過60種。
——摘編自王思明《外來作物如何影響中國人的生活》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說出西漢時胡桃等作物傳入中原的道路。分析明清時期“原產美洲的作物”傳入中國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材料三 “東學西漸”經歷了秦漢、隋唐、宋明三個時期。宋代中國科學技術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造極時代”,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貢獻,深刻影響了全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制度的歷史變遷。明朝的造船技術世界領先,______,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大拓展了“東學西漸”的范圍。
——摘編自《“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
(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列舉一項“宋代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簡述“______”處所示歷史事件的影響。
材料四 在工業力量和殖民手段的配合下,到19世紀末西方控制了整個世界,其他文明則似乎失去了生存的空間,處于生死存亡之際。但就在這個時候,從20世紀開始,全世界掀起了擺脫殖民統治、努力追趕(近)現代化的熱潮。
——錢乘旦《風起云飛揚》
(4)依據材料四和所學,歸納“到19世紀末西方控制了整個世界”的原因。(至少答出兩點)舉出一個20世紀初中國“努力追趕(近)現代化”的事件。
23.(1)德謨克利特、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答出一位即可)(1分)《十二銅表法》《羅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等。(答出一部即可)(1分)
(2)絲綢之路 新航路的開辟(地理大發現)(2分)
(3)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等。(答出一項即可)(1分)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2分)
(4)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障礙;開展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進行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積累原始資本等。(任意兩點即可)(2分)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答出一個即可)(1分)
24.某學習小組圍繞兩次世界大戰開展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識讀地圖——知背景】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形勢示意圖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說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
【繪時間軸——曉過程】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進程示意圖
(2)將材料二中①②處內容填寫完整。
【整理表格——明認識】
材料三 兩次世界大戰資料表
戰爭名稱 參戰國家 持續時間 傷亡人員 直接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 30多個 4年多 約0.3億人 約180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60多個 6年 1億多人 5萬多億美元
(3)依據材料三,歸納兩次世界大戰的共同點。(至少兩點)談談你對戰爭的認識。
【解讀史料——析影響】
材料四 德國、意大利、日本這歐亞三大極權主義政府的國家利益在于“修正”或者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建立的國際秩序。這三個國家強烈地憎恨既定的國際秩序,渴望“一無所有的國家”贏得自己的“世界地位”。 ——伊恩·克肖《命運攸關的抉擇》
材料五 二戰后美蘇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集團之間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形成了全面的對峙。二戰重創了英法等殖民帝國,原來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改寫了世界政治地圖。 ——王斯德《世界通史》
(4)結合所學,說出材料四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建立的國際秩序”。依據材料五,歸納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局勢產生了哪些影響?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題、22題、23題、24題各10分,共40分。
24.(1)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三國同盟;英國、法國、俄國組成三國協約。(2分)
(2)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分)1945年9月(1分)
(3)兩次世界大戰范圍廣;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強;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等。(答出兩點即可)(2分)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等。(能表達出正確的價值觀即可)(1分)
(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分)形成了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冷戰);殖民體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等。(任意兩點即可)(2分)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松原市| 新闻| 东明县| 文山县| 兴宁市| 卓尼县| 通渭县| 齐河县| 藁城市| 伊川县| 康乐县| 南陵县| 年辖:市辖区| 英山县| 辽宁省| 永仁县| 绥化市| 苍梧县| 方城县| 新泰市| 盐山县| 巴林右旗| 萝北县| 阿拉善右旗| 贵港市| 宣汉县| 石狮市| 怀柔区| 海丰县| 曲阳县| 楚雄市| 灵石县| 东阿县| 修文县| 崇信县| 双柏县| 年辖:市辖区| 巩留县| 错那县|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