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學情調研七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 “后漢紛爭幾百年,平南治北定江山。謙恭勤政清廉治,薄賦輕徭均地田。”材料稱贊的人物是( )A. 楊堅 B. 楊廣 C. 李淵 D. 李世民2. 從先秦時期到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開鑿了大量運河,其分布地區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隋唐大運河的開通是在這些運河的基礎上形成的。材料反映了隋唐大運河( )A. 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B. 是在前代運河基礎上修建的C. 加強了南北地區的經濟交流 D. 推動了隋唐時期的商業繁榮3. 某影視公司拍攝了一部電視連續劇,請根據下面演員表判斷該電視劇是( )陳寶國 飾 杜如晦劉毓濱 飾 房玄齡董子武 飾 魏征涂們 飾 頡利可汗徐少華 飾 玄奘法師A 《貞觀長歌》 B. 《武則天》 C. 《開元盛世》 D. 《康熙大帝》4. 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畫《雨中耕作圖》展現了一個農民在田間頭戴斗笠,一手扶犁,另一手揚鞭趕牛,抓緊耕作的場景。這幅畫有助于我們了解唐朝的歷史是( )A. 佛教的興盛 B. 科舉制的實行C. 灌溉工具創新 D. 曲轅犁的使用5. 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主要依據。下圖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證唐朝( )三彩男裝女立俑 彩繪仕女弈棋圖 三彩釉陶載樂駱駝A. 男女地位趨于平等 B. 奢靡享樂之風盛行C. 社會風氣比較開放 D. 文體水平領先世界6. 下面漫畫反映了唐玄宗在位45年的歷程。導致他的統治出現重大轉折的事件是( )A. 農民起義 B. 八王之亂 C. 藩鎮割據 D. 安史之亂7. 唐詩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從側面反映了社會生活狀況。“塞上如今無戰塵,漢家公主出和親。”張籍的這首《送和蕃公主》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唐朝( )A. 百姓生活富足 B. 經濟繁榮昌盛 C. 民族關系改善 D. 文化開放包容8. 出土于揚州市邗江區的阿拉伯文字背水壺,是典型的唐代長沙窯生產的陶瓷器。它反映了當時( )A. 政治制度完備 B. 國際地位的提高 C. 民族關系和睦 D. 中外文化的交流9. 宋太祖要求武將學習儒經,是為了宣揚儒家的君臣之道和崇文的氣象,而不是增加武臣的文化素養。這樣做的目的是( )A. 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B. 防止武將專橫跋扈情況發生C. 增強宋朝軍隊戰斗力 D. 擺脫統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10. 契丹男女傳統袍服大體均至膝上下,且下襟較寬。漢人女子多為拂地長袍,下襟較窄。而宣化遼墓部分壁畫上的女子袍服長度卻為拂地長裙。材料反映了( )A. 宋與契丹之間戰爭頻繁 B. 宋遼之間文化上的交融C. 少數民族的手工業先進 D. 北方各政權實現了統一11.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雕英雄傳》已拍成多個版本的電視劇,劇中人物眾多,有宋人郭靖、楊康(紀念靖康之恥)、金人完顏洪烈、蒙古人鐵木真等。據此判斷與該劇故事有關的是( )A. 隋朝統一全國 B. 唐朝的繁榮與開放C. 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D. 金與南宋的對峙12. 元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十分鞏固,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地區的聯系非常密切,這就使祖國統一的歷史發展主流在其后六百年中起了主導作用。材料反映了元朝( )A. 推動了民族經濟的發展 B. 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C. 鞏固了西南邊疆的穩定 D. 奠定了地方管理的雛形13. “宋朝水稻早熟品種的引進,使作物在過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達到一季兩熟,從而促進了農業發展。”材料說明宋朝農業發展的重要原因是( )A. 優良品種的引進 B. 南方的環境優越C. 勞動人民的努力 D. 政局的相對穩定14. 對比下面兩幅地圖可知,元朝( )宋代海外貿易圖 元朝交通路線圖A. 以海上交通線為主 B. 海上絲綢之路通達全球C. 陸上絲綢之路受阻 D. 海上交通范圍得到拓展15. “明朝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八股文,清朝沿襲其制。主要特點有:從儒家經書中命題作文,寫作時必須遵循程朱理學的有關解釋……不許自由發揮個人見解……”材料反映了八股取士( )A. 導致了明朝衰落 B. 禁錮了文人思想C. 推動了社會進步 D. 阻礙了中央集權16. 明太祖時,“命使出疆,周于四維,歷邦國,足履其境者三十六”。明成祖時,向各國派遣使臣50多次。這些措施( )A. 加強了與周邊國家往來 B. 提升了明朝綜合國力C. 開啟了明朝的海外殖民 D. 加強了對邊疆的管理17. 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后,戶部的太倉儲銀,由之前每年的二百萬兩增加到每年三四百萬兩。京師儲糧達七百萬石,是隆慶年間的三倍。材料說明張居正的改革( )A. 解決了政治腐敗 B. 增加了政府收入C. 使人民安居樂業 D. 加強了邊防建設18. 軍機處地處內廷,直接聽命于皇帝,隨時承旨,隨時草詔辦理,發出的詔旨不通過內閣,而是交兵部直接發出。材料體現了軍機處的特點是( )A. 職掌寬泛人員精干 B. 其職權相當于宰相C. 臨時性與非正式性 D. 一切服從皇帝意志19. 吳江的梅堰,明代時只是一小村,有居民五百余家。到了乾隆年間,“居民貨物日盛,俗遂稱為鎮云”。吳江市鎮的發展主要得益于( )A. 人口的迅速增長 B. 著名商幫的出現C. 商品經濟的發展 D. 對外貿易的刺激20. “在當時全靠手工施工的情況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樣的磚砌筑城墻,不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建筑水平。從關隘的城樓上的建筑裝飾看,許多石雕磚刻的制作技術都極其復雜精細。”材料反映了明長城( )A. 修建時間長、難度大 B. 具備軍事防御功能C. 建造艱辛、技術先進 D. 對稱展開、設施完善非選擇題(共4小題,30分)2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下圖是中國古代人口變化示意圖(部分)。材料二 隋唐時重新建立起大一統的帝國并且使之更為完善,接下來100年間的和平與繁榮使唐時國力大大超過了漢朝,同時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這一進展反過來又推動了國家的全面發展。——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1)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人口變化的第二個高峰是哪個朝代,與哪一盛世局面的出現直接有關?(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朝國力強盛的原因。(3)盛唐氣象是華夏文明璀璨瑰寶。請你舉例并說明這一觀點。22. 某歷史社團整理中國古代英雄譜,邀請你參與完成這一活動設計。專欄一 【人物圖譜分類】第一篇章: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 抗金的岳飛 抗擊倭寇的戚繼光 抗擊沙俄侵略的康熙皇帝專欄二 【英雄精神呈現】(1)同學們在檢查專欄一人物圖譜分類時,發現有的英雄人物放錯了篇章,請你找出并說明理由。(2)同學們要為專欄二的三位人物撰寫人物介紹,請仿照示例,結合所學知識,從“友好往來”或“愛國”中任選一位人物,撰寫人物介紹。(示例除外)【示例】友好往來:玄奘,唐代高僧,以友好使者身份西行取經。他跨越千山萬水,與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流,傳播中華文化,翻譯佛經,促進文明互鑒。玄奘的壯舉展現了開放包容的精神,是中外友好往來的杰出典范。(3)作為中學生,你還能如何傳承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質?2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對漠北 設置嶺北、遼陽行省。對云南 設置云南行省。對西藏 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管轄,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屯駐軍隊。對臺灣 在澎湖設置澎湖巡檢司。——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材料二 平定天山南北兩路后,為穩固西北邊疆、加強對新疆的治理,乾隆設置“總統伊犁等處將軍”,作為管轄新疆地區的最高軍政官員。伊犁將軍之下,分設都統和參贊、辦事、領隊大臣,管理各地軍政事務。根據因地制宜、因俗施治原則,在天山北部漢、回族居住區實行郡縣制;在蒙古族和哈密、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實行扎薩克制;在伊犁地區和天山南部各地維吾爾族維持伯克制。經過長期努力,北部和西北地區終于與內地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摘編自卜憲群《中國通史》(1)據材料一,指出元朝管轄邊疆的措施。(2)據材料二,概括清朝管理邊疆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取得的效果。(3)綜上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談談元、清兩朝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作出的共同貢獻。24.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兩宋時期,中國的科學技術獲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四大發明”之中,除造紙術以外,在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發明和發展過程中,宋代都占有特殊的地位。至于其他科技領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越,不僅推動了這一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而且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摘編自葉煒《中國古代史十四講》材料二 《本草綱目》全書190多萬字,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還傳入朝鮮、日本,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后來傳到國外,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1)據材料一,列舉兩宋時期的科技成就兩例,并概括宋代科技進步的歷史意義。(2)據材料二,總結《本草綱目》和《天工開物》的共同點。(3)綜上所述,談談你對中華古代科技的認識。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末學情調研七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涂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B【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B【13題答案】【答案】A【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B【16題答案】【答案】A【17題答案】【答案】B【18題答案】【答案】D【19題答案】【答案】C【20題答案】【答案】C非選擇題(共4小題,30分)【21題答案】【答案】(1)朝代:唐朝。盛世:開元盛世。(2)原因: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的突破性發展,以及開明的民族政策和對外開放的政策推動了唐朝的全面發展, 使唐朝出現興盛局面。(3)舉例說明:如唐朝詩歌藝術的巔峰成就,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唐朝詩壇氣象萬千,名家輩出,最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22題答案】【答案】(1)錯誤人物:抗金的岳飛。理由: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屬于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政權,岳飛抗金是中華民族內部的民族矛盾與斗爭,并非反抗外來侵略(外來侵略指中華民族抵御外國勢力的侵犯),所以不應放在“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篇章。(2)示例一:友好往來:鄭和,明代航海家,受朝廷派遣率船隊七下西洋。遍歷亞非多國,與各國開展貿易,饋贈交流特產,傳播中國文化與技術,促進中外友好往來,其航海壯舉是古代友好交流壯麗篇章。示例二:愛國:鄭成功,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面對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率大軍渡海作戰,擊敗殖民者,收復臺灣,捍衛國家領土完整,以愛國行動彰顯民族氣節,是愛國英雄典范。(3)做法:學習英雄事跡,通過閱讀書籍、觀看紀錄片等深入了解,銘記精神內涵;在學校和社會參與紀念英雄、弘揚英雄精神活動,如主題演講、志愿講解;將英雄精神融入日常,面對困難挫折,以英雄的堅毅、擔當激勵自己,踐行責任,傳承品質。【23題答案】【答案】(1)措施①設置行省(如嶺北、遼陽、云南行省);②西藏由宣政院直轄,設宣慰使司都元帥府;③臺灣設澎湖巡檢司。(2)特點:因地制宜、因俗施治;設置軍政機構分層管理。效果:鞏固西北邊疆,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3)共同貢獻:①加強邊疆管轄,鞏固統一;②促進民族交融;③奠定中國疆域基礎【24題答案】【答案】(1)舉例:活字印刷術、指南針。意義:推動了宋代經濟和文化繁榮,對世界文明進程產生深遠影響。(2)共同點:都是總結性科技著作;涉及重要科技領域;具有國際影響。(3)認識:中華古代科技成就輝煌;對世界文明貢獻巨大;注重實用與創新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