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 前 必 背第一部分 備考干貨1.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為兩性氧化物、Mn2O7為酸性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為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為不成鹽氧化物)。3.書寫離子方程式的步驟是寫、拆、刪、查,關鍵是拆,強酸、強堿、易電離的可溶性鹽要拆成離子形式,單質、氣體、氧化物、難溶和難電離的物質寫化學式。4.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價的升降,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有電子轉移。5.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6.鈉的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硬度小,熔點低,密度大于煤油(可保存在煤油或石蠟油中)、小于水。7.鈉與O2常溫下反應生成Na2O,加熱時反應生成Na2O2。8.Na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H2O 2NaOH+H2↑,現象為浮、熔、游、響。9.過氧化鈉與CO2和H2O反應均可以放出氧氣,故過氧化鈉常用作供氧劑。10.常溫下Na2CO3溶解度比NaHCO3大;Na2CO3熱穩定性較強,受熱不易分解,NaHCO3受熱分解可生成Na2CO3。11.在通常情況下,氯氣為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液化。12.氯水的成分可歸納為“三分四離”——Cl2、H2O和HClO三種分子,H+、Cl-、ClO-和OH-四種離子。13.實驗室制氯氣可利用MnO2與濃鹽酸混合加熱,反應中濃鹽酸體現還原性和酸性;氯氣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14.標準狀況下(0 ℃、101 kPa),氣體摩爾體積Vm≈22.4 L·mol-1。15.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步驟: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釋)→轉移→洗滌→定容→搖勻。16.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質量分數的換算公式:c=(ρ的單位為g/cm3)。17.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Fe3O4;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2O3。18.FeO:黑色;Fe2O3:紅棕色,俗稱鐵紅;Fe3O4:黑色晶體,俗稱磁性氧化鐵,可看作FeO·Fe2O3。19.Fe(OH)2為白色固體;Fe(OH)3為紅褐色固體。20.SO2和SO3是酸性氧化物,可與堿、堿性氧化物反應。21.SO2具有還原性和弱氧化性的原因是SO2中的硫元素顯+4價,處于中間價態。2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紅溶液褪色,但不能使酸堿指示劑(如石蕊試液)褪色。2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常溫下,濃硫酸使鐵、鋁鈍化,鈍化屬于化學變化。24.NO是無色無味、不溶于水的有毒氣體,易與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NO2。25.NO2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26.氮的固定是指將游離態的氮轉變成氮的化合物,人工固氮常用的方法是合成氨。27.NH3極易溶于水,是中學中學習的唯一一種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28.必記的5個化學方程式:(1)Cu+2H2SO4(濃) CuSO4+SO2↑+2H2O;(2)C+2H2SO4(濃) CO2↑+2SO2↑+2H2O;(3)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4)Cu+4HNO3(濃) Cu(NO3)2+2NO2↑+2H2O;(5)C+4HNO3(濃) CO2↑+4NO2↑+2H2O。第二部分 答題模板1.容量瓶檢漏操作: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按住瓶塞,倒立觀察。然后再將容量瓶正立,并將瓶塞旋轉180°后塞緊,再倒立觀察。若均無水滲出,則容量瓶不漏水。2.玻璃棒的常見作用:①攪拌,加速物質溶解或散熱;②引流。3.Fe(OH)3膠體的制備:向一定量沸水中逐滴加入幾滴飽和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4.離子檢驗的答題模版:取樣→實驗操作→實驗現象→結論。(1)Cl-: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先加入適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含有Cl-。(2)Fe3+: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說明含有Fe3+。(3)Fe2+: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先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氯水,溶液變為紅色,說明含有Fe2+。(4)S的檢驗: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先加過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里含有S。(5)Cl-的檢驗: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先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說明溶液里含有Cl-。(6)N的檢驗:取少量待測物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若試紙變藍,則待測物中含有銨根離子。5.Fe(OH)2轉化為Fe(OH)3的現象:在含Fe2+的溶液中加入堿溶液,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6.實驗現象描述的答題模板(1)“海”(溶液):①溶液顏色由……變成……;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③溶液產生倒吸;④生成(產生)……色沉淀;⑤溶液變渾濁;⑥產生大量氣泡(有氣體從溶液中逸出)。(2)“陸”(固體):①固體表面產生大量氣泡;②固體逐漸溶解;④顏色由……變成……(3)“空”(氣體):①氣體由……色變成……色;②先……后……(“加深”“變淺”“褪色”)。7.儀器、裝置作用表述的答題模板一個裝置的作用,一般從兩個方面回答:有利于……(這樣裝配的好處),以防止……(不這樣裝配的壞處)等。如尾氣吸收裝置的作用:吸收……氣體,防止污染空氣。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