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第三節 化學鍵第1課時 離子鍵 共價鍵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離子鍵與共價鍵的理解與判斷如圖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鈉原子易失去一個電子,氯原子易得到一個電子B.鈉離子與鈉原子有相似的化學性質C.鈉原子與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結構的穩定性增強D.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2.下列物質中均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 ( )①NH4Cl ②H2O2 ③HI ④MgCl2 ⑤NaF ⑥KOHA.①④ B.③⑤ C.②④ D.①⑥題組二 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比較與判斷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物質中均含有化學鍵B.共價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價鍵,可能含有離子鍵C.共價鍵既可以出現在單質中,也可以出現在共價化合物或離子化合物中D.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4.(教材習題改編)有下列物質:①O2、②CO2、③NH3、④Na2O、⑤Na2O2、⑥Ca(OH)2、⑦KBr、⑧Ar、⑨NH4NO3、⑩HBr。請用物質序號回答下列問題:(1)不含化學鍵的是 ; (2)只含極性鍵的是 ,只含非極性鍵的是 ; (3)含有極性鍵的離子化合物有 ,含有非極性鍵的離子化合物有 ; (4)上述物質中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 。 題組二 電子式、結構式等化學用語5.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S2-的結構示意圖:B.用電子式表示H2O的形成過程:C.含12個中子的鈉原子表示為23NaD.NH4Cl的電子式為6.下列有關化學用語使用正確的是 ( )A.MgCl2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B.CO2的分子結構模型為C.HClO的結構式:H—O—ClD.四氯化碳的電子式:7.A、B、C三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三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為35,A、C同主族,B+核外有10個電子,則:(1)A、B、C三種元素分別是 、 、 。 (2)A、B、C兩兩之間可形成多種化合物,其中屬于離子化合物的化學式分別為 、 、 。 (3)用電子式表示B和C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基礎過關練1.B 2.D 3.C 5.C 6.C1.B 鈉原子最外層有一個電子,易失電子,有較強的還原性,而鈉離子最外層已經達到“8e-”穩定結構,故二者化學性質不同。2.D ①⑥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②③中只含共價鍵,④⑤中只含離子鍵。3.C 稀有氣體分子由單原子構成(如He、Ne等),不含化學鍵(易錯點),A錯誤;共價化合物中只含共價鍵,一定不含離子鍵,B錯誤;共價鍵可出現在單質(如H2、O2等)中,也可出現在共價化合物(如H2O、CO2)或離子化合物(如NaOH、Na2O2)中,C正確;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離子鍵,可能含有共價鍵,D錯誤。4.答案 (1)⑧ (2)②③⑩ ① (3)⑥⑨ ⑤ (4)②③⑩解析 (1)Ar中不含化學鍵。(2)不同的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極性鍵,CO2、NH3、HBr中的化學鍵為極性鍵;同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非極性鍵,O2中含非極性鍵。(3)離子化合物Ca(OH)2、NH4NO3中O—H、N—H、N—O間均為極性鍵;Na2O2中Na+與間為離子鍵,O、O原子間為非極性鍵。(4)只含共價鍵的化合物為共價化合物,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有CO2、NH3、HBr。5.C S為16號元素,S2-的最外層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其結構示意圖為,A錯誤;H2O為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中不存在電子得失,可表示為,B錯誤;含12個中子的鈉原子的質量數為23,可表示為23Na,C正確;NH4Cl是離子化合物,NH4Cl的電子式為,D錯誤。6.C MgCl2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A錯誤;CO2中碳原子半徑大于氧原子半徑,B錯誤;HClO是共價化合物,分子中O分別與H、Cl原子成鍵,其結構式為H—O—Cl,C正確;CCl4分子中,Cl原子最外層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其電子式為··,D錯誤。7.答案 (1)氧(O) 鈉(Na) 硫(S)(2)Na2O Na2O2 Na2S(3)解析 (1)B+核外有10個電子,則B為Na,設A的原子序數為x,則C的原子序數為x+8,由x+(x+8)+11=35,解得x=8,故A為O,C為S。(2)Na為活潑金屬元素,與O或S原子形成的化合物均為離子化合物,其化學式為Na2O、Na2O2、Na2S。(3)形成Na2S的過程中,Na原子失去電子,S原子得到電子,其形成過程可表示為。6(共36張PPT)1.離子鍵 第三節 化學鍵知識點 1 離子鍵與離子化合物必備知識 清單破2.離子化合物 1.共價鍵知識點 2 共價鍵與共價化合物2.共價鍵的分類分子 CO2 H2O CH4 NH3空間結構 直線形 V形 正四面體形 三角錐形3.共價化合物(1)概念: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價化合物。(2)常見分子的空間結構1.化學鍵(1)化學鍵的概念與類別(2)化學反應的本質:化學反應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過程。知識點 3 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力2.從化學鍵的角度認識物質變化(詳見定點2)3.化學鍵與物質類別的關系(詳見定點3)4.分子間作用力(1)分子間作用力①概念: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間作用力,最初也稱為范德華力。②規律:一般來說,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沸點也就越高,如鹵素單質的熔、沸點:F2(2)氫鍵:如液態NH3、H2O和HF中,分子之間存在的一種比分子間作用力稍強的相互作用,叫氫鍵,氫鍵不是化學鍵,可看作一種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名師點津 化學鍵既影響物質的物理性質,又影響物質的化學性質;而分子間作用力主要影響物質的物理性質。知識辨析1.活潑金屬元素與活潑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學鍵都是離子鍵。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2.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物質一定是離子化合物。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3.化學反應中一定有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有化學鍵斷裂的一定發生化學變化。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4.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原子與鹵素原子結合時,所形成的化學鍵一定是離子鍵。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5.干冰升華時既破壞分子間作用力,又破壞化學鍵。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一語破的1.不正確。活潑金屬元素與活潑非金屬元素間形成的化學鍵不一定是離子鍵。如AlCl3中Al和Cl間形成的化學鍵是共價鍵。2.不正確。一般來說,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下能導電,而金屬單質在熔融狀態下也能導電,即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物質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3.不正確。有化學鍵斷裂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如NaCl溶于水時,離子鍵斷裂形成Na+和Cl-,但不屬于化學變化。4.不正確。氫原子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氫原子與鹵素原子結合時形成共價鍵。5.不正確。干冰升華時,只是受溫度影響,分子間的距離發生了改變,破壞了分子間作用力,但分子不發生改變,即化學鍵不被破壞。1.電子式:在元素符號周圍用“·”或“×”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價電子)的式子,叫做電子式。如Na×、 等。關鍵能力 定點破定點 1 電子式的書寫及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種類 電子式的表示方法 注意事項 舉例原子 元素符號周圍標明價電子,每個方向最多2個電子 價電子數小于或等于4時以單電子形式分布,大于4時多出部分以電子對形式分布 、 ×Mg×陽 離 子 單原子 離子符號 右上角標明電荷數 Na+、Ca2+多原子 元素符號緊鄰鋪平,周圍標明電子分布 相同原子不能合并,用“[ ]”括上,右上角標明電荷數2.電子式的書寫種類 電子式的表示方法 注意事項 舉例陰 離 子 單原子 元素符號周圍合理分布價電子及所獲電子 用“[ ]”括上,右上角標明電荷數多原子 元素符號緊鄰鋪平,合理分布價電子及所獲電子 相同原子不能合并,用“[ ]”括上,右上角標明電荷數離子化合物 由陽離子電子式和陰離子電子式組成 離子合理分布,相同離子不能合并共價化合物 或單質 共用電子對寫在中間,未成鍵電子寫在外圍 共用電子對的數目續表3.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 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時,首先需判斷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然后“區別對待”。(1)離子化合物的書寫方法:左端是原子的電子式,右端是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中間用“ ”連接,注意用“ ”表示電子轉移方向。如: (2)共價化合物的書寫方法:左端是原子的電子式,右端是共價化合物的電子式,中間用“ ”連接,注意不用“ ”表示電子轉移。如:歸納總結 電子式書寫時的常見錯誤(1)漏寫孤電子對:如將N2的電子式誤寫成 ,正確的應為 。(2)錯誤合并同種離子:如將Na2S的電子式誤寫成 ,正確的應為 。(3)共用電子對數目錯誤:如將CO2的電子式誤寫成 ,正確的應為 。(4)錯誤判斷化合物類型:如將H2O的電子式誤寫成 ,正確的應為 。(5)原子順序寫錯:如將HClO的電子式誤寫成 ,正確的應為 。(6)誤將電荷數及電性標成化合價:如將Na2O的電子式誤寫成 ,正確的應為。(7)漏寫原子團中共用電子對,如NH4Cl的電子式誤寫成 ,正確的應為 。典例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化鈉的電子式為B.次氯酸的電子式為 ,分子中每個原子均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C.用電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過程為 D.NH4Br的電子式為D解析 氧化鈉是離子化合物,其電子式為 ,A項錯誤;HClO分子中Cl、O原子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B項錯誤;形成MgCl2時,Mg原子失去最外層2個電子,2個Cl原子各得到1個電子形成Cl-,用電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過程為 ,C項錯誤;NH4Br是離子化合物,結合N 和Br-的電子式可寫出NH4Br的電子式為 ,D項正確。思路點撥 本題主要考查常見物質的電子式的書寫和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同時需注意8電子穩定結構的判斷方法。知識拓展 8電子穩定結構的判斷(1)原子序數小于或等于5的元素的原子不可能達到8電子結構。如NH3中的H元素、BF3中的B元素,都不可能達到8電子結構。(2)各原子的電子總數是奇數時,不可能都達到8電子結構。如NO中,因電子總數是7+8=15,必有原子不能達到8電子結構。(3)化合價法①當主族金屬元素(除Li、Be外)化合價=元素最高正價時,金屬陽離子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如Na+、Mg2+等)。②若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化合價的絕對值=8,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如CCl4、PCl3、COCl2等各原子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1.化學反應過程 化學反應過程中一定有反應物中舊化學鍵被破壞和產物中新化學鍵的形成。如:H2+Br2 2HBr,H—H鍵、Br—Br鍵均被破壞,并形成H—Br鍵。2.離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 定點 2 從化學鍵的角度認識物質變化(2)熔化3.共價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1)溶解過程4.單質的熔化或溶解過程單質的特點 化學鍵變化 舉例由分子構成的固體單質 熔化或升華時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不破壞化學鍵 P4的熔化,I2的升華直接由原子通過共價鍵構成的單質 熔化時破壞共價鍵 金剛石、晶體硅等熔化能與水反應的某些活潑非金屬單質 溶于水后,分子內共價鍵被破壞(化學變化) Cl2、F2等溶于水典例 試分析下列各種情況下粒子間作用力的變化情況(填“離子鍵”“極性鍵”“非極性鍵”或“分子間作用力”):(1)NaCl溶于水時破壞 。(2)HCl溶于水時破壞 。(3)CO2溶于水時破壞 。(4)酒精溶于水時破壞 。(5)NaOH和HCl反應時形成 和 。(6)反應2H2+O2 2H2O中,被破壞的是 ,形成的是 。(7)CaCl2和Na2CO3反應時,被破壞的化學鍵是 ,形成的化學鍵是 。(8)Na2O熔化時被破壞的化學鍵是 。離子鍵極性鍵極性鍵分子間作用力離子鍵極性鍵非極性鍵極性鍵離子鍵離子鍵離子鍵思路點撥 根據物質中所含化學鍵類型,結合物質溶于水或發生相應反應時的生成物,對粒子間作用力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解析 NaCl、HCl、CO2中分別含有離子鍵、極性鍵、極性鍵,溶于水時破壞相應的化學鍵;酒精溶于水時破壞分子間作用力;(5)、(6)、(7)是考查化學變化中化學鍵的變化情況,根據各物質中的化學鍵類型判斷即可;(8)中Na2O是離子化合物,熔化時破壞離子鍵。易錯分析 (1)化學反應中,并不是反應物中所有的化學鍵都被破壞,如(NH4)2SO4+BaCl2 BaSO4↓+2NH4Cl,只破壞反應物中的離子鍵,共價鍵未被破壞。(2)化學鍵被破壞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如NaCl受熱熔化、NaCl溶于水等,只有舊化學鍵的斷裂而沒有新化學鍵的形成,故不是化學變化。(3)物質溶于水時,既有化學鍵斷裂又有化學鍵形成,實質上是發生化學反應,如Na2O溶于水、SO3溶于水等。圖示化學鍵與物質類別間的關系可概括為:1.只含極性鍵的物質一般是不同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化合物,如HCl、NH3等。定點 3 化學鍵與物質類別的關系 2.只含非極性鍵的物質一般是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單質,如O2、F2、金剛石等。3.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分子一般由多個原子構成,如H2O2、C2H6等。4.只含離子鍵的物質通常是由活潑非金屬元素與活潑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CaCl2等。5.既含離子鍵又含極性鍵的物質有NaOH、NH4Cl等;既含離子鍵又含非極性鍵的物質有Na2O2等。6.僅由非金屬元素形成的離子化合物有NH4Cl、NH4NO3等。7.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間可能形成共價鍵,如AlCl3。典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B.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能導電,則該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C.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共價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離子鍵D.一般來說,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所以HF、HCl、HBr、HI的沸點依次升高B思路點撥 需明確不同類型的化合物中含有哪些化學鍵,能舉例分析判斷選項中“一定”或“可能”是否成立,正確理解化學鍵中“一般與特殊”的關系。解析 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共價化合物,也可能是離子化合物(如NH4Cl),A錯誤;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能導電,表明該化合物由陰、陽離子構成,一定是離子化合物,B正確;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價鍵,如NaOH,但共價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離子鍵,C錯誤;HF能形成分子間氫鍵,HF的沸點比HI的高,D錯誤。歸納總結 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三種判斷方法(1)根據粒子間成鍵類型判斷:含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只含共價鍵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2)根據化合物類型判斷:活潑金屬氧化物、強堿、大多數鹽等屬于離子化合物;非金屬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等屬于共價化合物。(3)根據化合物性質判斷:①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不能導電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②熔、沸點較低的化合物一般為共價化合物。 如圖所示的兩種化合物可應用于阻燃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合成。其中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Z同主族,Y原子序數為W原子價電子數的3倍。 (情境選自2021年河北卷11題)學科素養 情境破素養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探究物質結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情境探究問題1 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成鍵數目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何關系 提示 形成一個共價鍵的原子為H或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兩個共價鍵的原子一般是第ⅥA族元素的原子;形成三個共價鍵的原子一般為第ⅢA族或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的原子一般是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形成五個共價鍵的原子一般是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問題2 能否根據題目信息推斷出W、X、Y、Z所代表的元素。提示 能。結合圖中所示結構知兩種化合物均為共價化合物,X和Z均形成一個共價鍵,X的原子序數大于W,故X不是H,則X和Z同為第ⅦA族元素,Y為第ⅤA族元素,W為第ⅢA族或第ⅤA族元素,再結合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原子序數為W原子價電子數的3倍推知W、X、Y、Z分別為N、F、P、Cl。問題3 查閱資料:①H2SiO3是一種白色膠狀沉淀;②硝酸易揮發。怎樣設計實驗探究C、N、Si的非金屬性強弱 提示 講解分析解答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類問題的關鍵是結合題目信息正確推斷未知元素,再以“結構決定性質”結合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同主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進行分析判斷。注意一般規律與特例之間的相互關聯,學習過程中應注意跳出5個誤區:(1)誤認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一定等于族序數(F無正價,O無最高正價)。(2)誤認為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強(HClO、H2SO3是弱酸,忽略了關鍵詞“最高價”)。(3)誤認為失電子難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一定強。如碳原子、硅原子失電子難,得電子也難。(4)誤認為得失電子數多的原子,得失電子的能力一定強。其實不然,不能把得失電子數的多少與得失電子的能力混淆。(5)誤認為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絕對值相等的元素只有第ⅣA族的某些元素(第ⅠA族的H的最高正價為+1價,最低負價為-1價)。典例呈現例題 “類推”是常用的學習方法,但有時會產生錯誤結論。下列類推的結論中,錯誤的是 ( )選項 事實 推測A Mg與冷水較難反應,Ca與冷水較易反應 Be(鈹)與冷水更難反應B Na與Cl形成離子鍵,Al與Cl形成共價鍵 Si與Cl形成共價鍵C C的最高正價是+4價,N的最高正價是+5價 O的最高正價是+6價D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氫化物穩定性順序是HF>H2O>NH3 第三周期部分元素氫化物穩定性順序是HCl>H2S>PH3C素養解讀 本題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綜合應用,提升學生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學科素養。解題思路 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強,Be的金屬性弱于Mg,金屬性越弱,越難與水反應,Be(鈹)與冷水更難反應,A正確;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至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Si的非金屬性強于鋁,Si與Cl形成共價鍵,B正確;O沒有+6價,C錯誤;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至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氫化物越穩定,則氫化物穩定性:HCl>H2S>PH3,D正確。思維升華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命題形式以選擇題為主。命題時常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以及物質的結構與性質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從理論上進一步認識物質的性質和化學反應的本質,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認知提升,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第三節 化學鍵第2課時 化學鍵 分子間作用力基礎過關練題組一 對化學鍵概念的理解與判斷1.下列關于化學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化學鍵通常是指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B.任意兩個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C.化學鍵既可以存在于原子之間,也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間D.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的相互吸引力2.下列關于化學鍵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化學鍵是一種作用力B.化學鍵可以使離子結合,也可以使原子結合C.化學反應過程中,反應物內的化學鍵斷裂,產物中的化學鍵形成D.非極性鍵可以存在于非金屬單質、共價化合物中,但不能存在于離子化合物中題組二 分子間作用力與氫鍵3.(經典題)不斷升高溫度,實現“雪花→水→水蒸氣→氧氣和氫氣”的變化。在變化的各階段被破壞的粒子間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氫鍵;氫鍵和范德華力;極性鍵B.氫鍵;氫鍵;非極性鍵C.氫鍵;極性鍵;范德華力D.范德華力;氫鍵;非極性鍵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H3、Cl2、CO2等氣體在降低溫度、增大壓強時凝結成液態或固態,是由于存在范德華力B.氫鍵比范德華力強,所以它屬于化學鍵C.水在結冰時體積膨脹,是由于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D.分子間作用力主要影響物質的物理性質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O2溶于水和干冰升華都只有分子間作用力改變B.純堿和燒堿熔化時克服的化學鍵類型相同C.加熱蒸發氯化鉀水溶液的過程中有分子間作用力被破壞D.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既有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也有范德華力的破壞題組三 8電子穩定結構的判斷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滿足最外層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 )A.二硫化碳(CS2) B.二氯化鈹(BeCl2)C.二氟化氙(XeF2) D.五氯化磷(PCl5)7.光氣的化學式是COCl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下列有關COCl2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離子化合物B.電子式為C.分子中存在極性鍵和非極性鍵D.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題組四 化學鍵與物質變化8.下列過程中,既有離子鍵斷裂又有共價鍵斷裂的是 ( )A.加熱水使其變為水蒸氣B.NaHSO4固體溶于水C.加熱熔化氯化鎂固體D.將氨氣通入水中制備氨水9.下列反應過程,同時有離子鍵、共價鍵斷裂和形成的是( )A.O2+2H2 2H2OB.2NaCl 2Na+Cl2↑C.2NaHCO3 Na2CO3+CO2↑+H2OD.2NaOH+MgCl2 Mg(OH)2↓+2NaCl能力提升練題組一 陌生物質中化學鍵類型的判斷1.最近科學家利用尿素(H2NCONH2)和H2O2形成化合物H2NCONH2·H2O2,不但使H2O2穩定下來,且結構沒有發生改變。已知H2O2的結構式為H—O—O—H,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H2NCONH2中含共價鍵、離子鍵B.H2O2分子的電子式為C.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D.H2NCONH2·H2O2屬于共價化合物2.一種五氮陰離子鹽[(Y5)6(W3X)3(YW4)4Z]的結構如圖所示。其中Y為氮元素,W與X、W與Y均可形成10電子化合物,Z與其他原子均不同族,常溫下Z的單質為黃綠色氣體,圖中虛線表示氫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化合物中的兩種陽離子的共價鍵類型相同B.每個中含有35個電子C.YW4Z中只含共價鍵D.該化合物中Z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題組二 化學反應中的化學鍵變化3.下列反應過程中,同時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的是 ( )A.2Na2O2+2CO2 2Na2CO3+O2B.8NH3+3Cl2 6NH4Cl+N2C.Mg3N2+6H2O 3Mg(OH)2+2NH3↑D.Na2CO3+CO2+H2O 2NaHCO34.在催化劑作用下,O2與CO反應生成CO2的歷程如圖(個別微粒未畫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O2分子的空間結構是直線形B.在催化劑作用下,CO中的化學鍵未完全斷裂C.生成CO2的過程中有非極性鍵形成D.反應過程中每生成1 mol CO2轉移2 mol電子題組三 化學鍵知識的綜合應用5.M、W、X、Y、Z是五種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數之和為31;其中Y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X的核外電子總數;五種主族元素組成的化合物Q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XB.X的氧化物一定屬于酸性氧化物C.在Q的結構中,所有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D.Y元素組成的最常見單質和M的單質,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的化合物中只含離子鍵6.有A、B、C、D四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但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的電子式為··,B原子L層的電子數是K層的3倍,0.1 mol C單質能從酸中置換出2.24 L(標準狀況)氫氣,同時它的電子層結構變成與氖原子相同的電子層結構;D離子的半徑比C離子的小,D離子與B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1)寫出A、B、C、D元素的名稱:A ,B ,C ,D 。 (2)A和B的單質充分反應生成的化合物的結構式是 。 (3)B與C形成的化合物是 (填“離子化合物”或“共價化合物”),如何證明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基礎過關練1.A 2.D 3.A 4.B 5.A 6.A 7.D 8.B9.C1.A 化學鍵通常是指相鄰原子間的強相互作用,故A正確、B錯誤;化學鍵不存在于分子之間,故C錯誤;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形成的化學鍵,不僅包括相互吸引力還包括相互排斥力,故D錯誤。2.D 化學鍵是一種作用力,包括離子鍵和共價鍵等,A正確;離子鍵可以使離子結合,共價鍵可以使原子結合,離子鍵、共價鍵均屬于化學鍵,B正確;化學反應的實質是舊鍵斷裂、新鍵形成,C正確;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非極性鍵,如Na2O2中,過氧根離子中O和O之間為非極性鍵,D錯誤。3.A 由固態到液態,主要破壞了水分子間的氫鍵;水變成水蒸氣破壞了范德華力和氫鍵;水分解生成氧氣和氫氣破壞了水分子內的極性共價鍵。4.B 氣體在降低溫度、增大壓強時凝結成液態或固態,是由于存在范德華力,A正確;氫鍵是一種分子間作用力,B錯誤;水在結冰時體積膨脹是由于水分子間以氫鍵結合成排列規整的晶體,使結構中有許多空隙,C正確;分子間作用力主要影響物質的熔點、沸點、密度等物理性質,D正確。5.A CO2溶于水,部分CO2與水反應生成H2CO3,有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A錯誤;Na2CO3和NaOH都是離子化合物,熔化時均破壞離子鍵,B正確;蒸發KCl水溶液時,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破壞分子間作用力,C正確;石墨晶體結構中,層與層間存在范德華力,層內存在共價鍵,故石墨轉化為金剛石既有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也有范德華力的破壞,D正確。6.A CS2中所有原子均滿足最外層8電子穩定結構,A正確;BeCl2中Be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B錯誤;Xe最外層已有8個電子,再結合F形成XeF2,則Xe最外層電子數一定多于8,C錯誤;PCl5中P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10,D錯誤。7.D COCl2中只含共價鍵,為共價化合物,A錯誤;COCl2的電子式為,B錯誤;分子中所含化學鍵為碳氧鍵、碳氯鍵,均為極性鍵,C錯誤;COCl2分子中碳元素的非金屬性最弱,故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D正確。8.B A項,水變為水蒸氣沒有化學鍵的斷裂,不符合題意;B項,NaHSO4固體溶于水電離生成Na+、H+、S,有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斷裂,符合題意;C項,加熱熔化氯化鎂固體,只有離子鍵斷裂,不符合題意;D項,將氨氣通入水中制備氨水,沒有離子鍵斷裂,不符合題意。9.C A項,反應中O2中的OO鍵和H2中的H—H鍵斷裂,形成H2O中的H—O鍵,變化的都是共價鍵;B項,反應物為離子化合物,不存在共價鍵;C項,反應中既有離子鍵的斷裂(Na+與HC),又有共價鍵的斷裂(HC中的共價鍵),生成物中既有離子鍵的形成(Na+與C),又有共價鍵的形成(H2O、CO2);D項,反應中沒有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能力提升練1.A 2.A 3.A 4.C 5.D1.A H2NCONH2全部由非金屬元素構成,只含共價鍵,A錯誤;H2O2分子的結構式是H—O—O—H,電子式為,B正確;H2O2中的氧元素為-1價,是中間價態,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C正確;H2NCONH2與H2O2都是共價化合物,當形成H2NCONH2·H2O2時,結構沒有發生改變,H2NCONH2·H2O2也屬于共價化合物,D正確。2.A Y為氮元素,W與X、W與Y均可形成10電子化合物,則W為H元素,X為O元素。該化合物中的兩種陽離子分別為N和H3O+,其共價鍵類型均為極性鍵,A正確;每個中含有36個電子,B錯誤;NH4Cl中含離子鍵和共價鍵,C錯誤;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5)6(H3O)3(NH4)4Cl,Cl-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D錯誤。3.A 過氧化鈉中含有離子鍵、非極性共價鍵,二氧化碳中含有極性共價鍵,碳酸鈉中含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氧氣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2Na2O2+2CO2 2Na2CO3+O2反應中同時有離子鍵、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A正確;8NH3+3Cl2 6NH4Cl+N2反應中沒有離子鍵的斷裂,B錯誤;Mg3N2+6H2O 3Mg(OH)2+2NH3↑反應中沒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C錯誤;Na2CO3+CO2+H2O 2NaHCO3反應中沒有非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D錯誤。4.C CO2分子的空間結構是直線形,A正確;根據題圖可知,在催化劑作用下,CO中的化學鍵未完全斷裂,B正確;生成CO2的過程中有C O鍵形成,沒有形成非極性鍵,C錯誤;反應過程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升高到+4價,每生成1 mol CO2轉移2 mol電子,D正確。5.D 根據Y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X的核外電子總數,再結合M、W、X、Y、Z是五種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它們的原子序數之和為31,初步推斷X為第二周期元素,根據X形成4個共價鍵,Y形成2個共價鍵可知,X為C元素,Y為O元素;Z形成1個共價鍵,結合原子序數關系可知Z為F元素;W形成4個共價鍵,且Q的陰離子帶1個負電荷,可知W為B元素;再根據五種原子的原子序數之和為31,可知M的原子序數為31-5-6-8-9=3,則M為Li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C>O>F,A錯誤;碳元素的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B錯誤;Q中的Li+最外層有2個電子,不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C錯誤;Y元素最常見的單質為O2,M的單質為Li,在加熱時生成的氧化物為Li2O,Li2O中只含離子鍵,D正確。6.答案 (1)碳 氧 鎂 鋁(2)OCO(3)離子化合物 驗證其熔融物是否導電,若導電為離子化合物,若不導電為共價化合物解析 根據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B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3倍可知,B為O元素;再結合A和B在同一周期及A的電子式可知,A是C元素;根據0.1 mol C單質與酸反應生成0.1 mol H2,可知生成物中C為+2價,C2+與Ne原子電子層結構相同,即C為Mg元素;根據D離子半徑比C離子半徑小,D離子與O2-電子層結構相同可知,D為Al元素。(1)A、B、C、D分別為C、O、Mg、Al,其元素名稱分別為碳、氧、鎂、鋁。(2)C和O2充分反應生成CO2,CO2結構式為OCO。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離子鍵 共價鍵.docx 第2課時 化學鍵 分子間作用力.docx 第三節 化學鍵.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