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密 ○ 封 ○ 裝 ○ 訂 ○ 線 密 ○ 封 ○ 裝 ○ 訂 ○ 線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姓名 班級 考號密 ○ 封 ○ 裝 ○ 訂 ○ 線 密 ○ 封 ○ 裝 ○ 訂 ○ 線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專題5 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023年10月4日,化學家莫吉·G·巴旺迪、化學家路易斯·E·布魯斯和物理學家阿列克謝·埃基莫夫因“發現和合成量子點”獲得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碳量子點是一類重要的半導體納米光電材料,直徑低于10 nm。碳量子點通常由無定形和晶態的碳核組成,在碳核表面存在含氧官能團,例如羥基(—OH)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碳量子點屬于膠體B.碳量子點具有丁達爾效應C.碳量子點直徑比C60分子大D.碳量子點與石墨互為同素異形體2.反應8NH3+3Cl2 6NH4Cl+N2可用于輸送氯氣管道的檢漏。下列表示相關微粒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中子數為9的氮原子N B.N2的電子式:N NC.Cl2的結構式:Cl—Cl D.Cl-的結構示意圖:3.下列有關碳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互為同素異形體B.CO與CO2屬于酸性氧化物C.H2CO3與Na2CO3均屬于離子化合物D.通過改變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可實現石墨轉化為金剛石4.研究化學鍵有助于人們理解物質的某些性質。下列各組物質中,所含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的是( )A.Cl2和CaCl2 B.H2O2和Na2O2C.CH4和Ar D.NaI和Na2O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短周期元素中非金屬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都不能與其簡單氫化物反應B.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價都是+7價C.堿性:NaOH>KOHD.冰中存在氫鍵6.下列關于化學鍵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含有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②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一定為離子化合物③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④離子化合物中可能同時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7.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元素b的單質不能與酸性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B.a、b、d元素的簡單離子半徑:d>a>bC.元素c的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D.a、c、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之間能相互反應8.過氧化氫(H2O2)溶液俗稱雙氧水,醫療上常用3%的雙氧水進行傷口消毒。H2O2能與SO2反應生成H2SO4,H2O2分子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H2O2的結構式為H—O—O—HB.H2O2為共價化合物C.H2O2與SO2在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H2O2 2H++SD.H2O2與SO2反應過程中有共價鍵斷裂,同時有共價鍵和離子鍵形成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Z的最高價氧化物有可能與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B.W有可能周期數等于其族序數C.Y的最高正價可能為+7價D.若X為O,則離子半徑順序:r(W2-)>r(Y-)>r(X2-)>r(Z3-)10.現有四種短周期元素,其有關信息如下表所示:元素 結構特點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單質及化合物的部分性質與用途甲 第三周期某金屬元素 氧化物為兩性氧化物乙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一半 單質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丙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最內層電子數的2倍 單質存在多種同素異形體丁 第ⅥA族元素 某種單質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則甲、乙、丙、丁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 )A.乙、甲、丁、丙 B.丁、甲、乙、丙C.丙、丁、甲、乙 D.甲、乙、丙、丁11.現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Y與Z能形成Z2Y、Z2Y2型離子化合物,Y與T同主族。五種元素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簡單離子半徑:Y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Y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TD.由X、Y、Z、R四種元素組成的常見化合物中含有離子鍵1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單質的組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Ⅴ族B.共價晶體中都存在共價鍵C.所有物質中都存在化學鍵D.Fe(CO)5是一種黃色液體,熔點是-20.3 ℃,其形成的晶體為離子晶體13.幾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如下表:元素代號 X Y Z W原子半徑/pm 186 143 99 66主要化合價 +1 +3 +7、-1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金屬性:XB.Y的單質能與強酸溶液反應,與強堿溶液不反應C.四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Z->X+>Y3+>W2-D.Z的單質與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可制備漂白液14.R、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都不超過10,這四種元素組成的某種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上述元素的單質不都呈氣態B.Y、Z的氣態氫化物能發生化合反應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X>YD.Y的單質是空氣的主要成分,性質很穩定15.現有W、X、Y、Z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W分別與X、Y、Z形成甲、乙、丙三種化合物,且每個甲、乙、丙分子中均含有10個電子,Y和Z組成丁,有關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WB.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一定為強酸C.化合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甲>乙>丙D.Y分別與W、Z都只能形成兩種化合物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16.(8分)(1)具有一定質子數和中子數的一種原子稱為一種核素。已知有1O、2S、3O、3S、32S16O2,這些分子中共含有 種核素。畫出18O2-的結構示意圖: 。 (2)下列過程中,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填序號)。 ①碘升華 ②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③HCl氣體溶于水 ④酒精溶于水 ⑤冰融化 ⑥氫氧化鈉固體熔化 ⑦NH4Cl受熱分解 ⑧(NH4)2SO4溶于水(3)根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斷,其中錯誤的是 (填序號)。 ①砹(At)的氣態氫化物不穩定 ②硒(Se)化氫比硫化氫穩定③鈹原子失電子能力比鎂弱 ④氫氧化鋁的堿性比氫氧化鈣強17.(10分)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變化規律。(1)儀器A的名稱為 ,D的作用是 。 (2)實驗室中現有Na2S溶液、濃鹽酸、稀硫酸、MnO2,請選擇合適試劑設計實驗探究氯和硫的非金屬性強弱(必要時可以加熱,圖中省略)。①儀器A中所裝試劑為 。 ②裝置C中的實驗現象為有淡黃色沉淀生成,該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根據該實驗探究的結論,可知HCl的穩定性比H2S的穩定性 (填“強”或“弱”)。 (3)若要探究S和C的非金屬性強弱,B、C中所裝藥品分別為Na2CO3固體、澄清石灰水,則A、B中試劑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觀察到C中的現象為 。 18.(11分)前18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與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B與C、D與E分別在同一周期,C與E在同一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3倍,D元素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且A、B的原子序數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數。回答下列問題:(1)B的簡單氫化物的結構式為 ,液態的B的單質汽化時吸收的熱量主要用于 (填“克服分子間作用力”或“使化學鍵斷裂”)。 (2)用電子式表示D2E的形成過程: 。 (3)D所在周期的主族元素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的是 (填離子符號)。 (4)A和C按原子個數之比為1∶1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寫出該物質與EC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由以上五種元素中的兩種形成的含有18個電子的分子的化學式為 。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E的常見氧化物均為酸性氧化物②C和D形成的化合物均為離子化合物,且只含有離子鍵③EC2通入溴水中,溶液的酸性增強④D的單質還原性強,可與CuSO4溶液反應生成銅單質19.(13分)Ⅰ.食品添加劑中可能存在的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或最低負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已知:x為非金屬元素,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內層電子數的3倍。(1)x、e、d三種元素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 (2)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f的最高價氧化物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h的氣態氫化物穩定性比g的氣態氫化物穩定性 (填“強”或“弱”)。 (3)d、e、f、g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用離子符號表示)。 (4)x和d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個數比為1∶1的是 (填化學式)。 Ⅱ.(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E可形成一種麻醉劑,其分子結構式如圖所示。其中,X的原子核只有1個質子;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E原子比W原子多8個電子。在該分子中,Z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寫出YZ2分子的結構式: 。 20.(13分)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列出了前四周期10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元素E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C與I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 (2)G與J形成原子數之比為1∶2的化合物P,P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P分子的結構式為 ,空間構型為 ;元素K與G同主族且位于G的下一周期,P的沸點比元素K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高,原因是 。 (3)已知木炭可在G的單質中完全燃燒形成化合物Q,用電子式表示Q的形成過程: 。 (4)元素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氫氧化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J、F、G、K可以形成原子個數之比為5∶1∶4∶1的化合物M,M的化學式為 ;M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 (6)下列各圖是依據各種元素(原子或離子)的性質對比關系而繪制出來的,其中描述正確的是 。 A BC答案全解全析1.C 將碳量子點分散到分散劑中才能形成膠體,A錯誤;碳量子點不是膠體,不具有丁達爾效應,B錯誤;碳量子點直徑比C60分子大,C正確;碳量子點通常由無定形和晶態的碳核組成,在碳核表面存在含氧官能團,例如羥基等,碳量子點不是碳單質,與石墨不互為同素異形體,D錯誤。2.C 質子數為7,中子數為9的氮原子的質量數為7+9=16,該氮原子表示為N,A錯誤;N2中兩個N間形成3對共用電子對,N2的電子式為··N N··,B錯誤;Cl2中兩個Cl原子間形成1對共用電子對,Cl2的結構式為Cl—Cl,C正確;Cl-的結構示意圖為,D錯誤。3.DC是碳元素的三種核素,不互為同素異形體,A錯誤;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屬于酸性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CO2屬于酸性氧化物,B錯誤;H2CO3為共價化合物,C錯誤;石墨和金剛石為碳元素的不同單質,通過改變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可實現石墨轉化為金剛石,D正確。4.D Cl2只含有共價鍵,CaCl2只含有離子鍵,二者化學鍵類型不同,A錯誤;H2O2只含共價鍵,Na2O2中既有共價鍵又有離子鍵,二者化學鍵類型不完全相同,B錯誤;CH4只含有共價鍵,Ar為單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學鍵,C錯誤;NaI和Na2O均只含有離子鍵,化學鍵類型完全相同,D正確。5.D 濃硫酸可與H2S反應,A錯誤;F沒有正價,B錯誤;金屬性:Na6.B 含有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如AlCl3屬于共價化合物,①錯誤;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如H與F形成的HF為共價化合物,②錯誤;化合物中若含有離子鍵,則該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③正確;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離子鍵,可能含有共價鍵,如NaOH、Na2O2中都含有離子鍵、共價鍵,④正確;綜上所述,說法正確的是③④,B項正確。7.A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為Na,b為Mg,c為Al,d為O,e為S,f為Cl。CO2屬于酸性氧化物,Mg與CO2能反應生成MgO和C,A錯誤;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大的離子半徑小,則a、b、d元素的離子半徑:d>a>b,B正確;元素c的氧化物為Al2O3,其為兩性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C正確;a、c、e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Al(OH)3、H2SO4,能相互反應,D正確。8.D 由H2O2分子的結構圖可知,H2O2的結構式為H—O—O—H,A項正確;H2O2為共價化合物,B項正確;H2O2與SO2在水溶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2+SO2 H2SO4,H2SO4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H2O2 2H++S,C項正確;H2O2與SO2反應過程中有共價鍵斷裂,同時有共價鍵形成,但沒有離子鍵形成,D項錯誤。9.A 若Y為N,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NO3,Z為Al,Al的最高價氧化物為Al2O3,HNO3與Al2O3可以發生化學反應,A正確;W元素可能為Si、P、S,這三種元素都在第三周期,Si元素在第ⅣA族,P元素在第ⅤA族,S元素在第ⅥA族,W的周期數不可能等于其族序數,B錯誤;Y元素可能為N、O、F,N的最高價為+5價,O沒有最高正價,F無正價,Y的最高正價不可能為+7價,C錯誤;若X為O,則Y為F,Z為P,W為S,離子半徑:r(P3-)>r(S2-)>r(O2-)>r(F-),D錯誤。10.A 由題表可知甲、乙、丙、丁分別為Al、Si、C、O,原子序數分別為13、14、6、8,按原子序數從大到小排列應為乙>甲>丁>丙,A正確。11.D Y與Z能形成Z2Y、Z2Y2型離子化合物,則Z是Na、Y是O;Y與T同主族,Y的原子序數小于T,所以T是S;R的原子序數小于O,R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則R是C;X的原子半徑、原子序數都小于C,所以X是H。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離子半徑:Na+12.B 空氣中含量最高的單質的組成元素為N,N位于第二周期ⅤA族,A錯誤;原子之間通過共價鍵直接構成的晶體為共價晶體,共價晶體中都存在共價鍵,B正確;稀有氣體中不含化學鍵,C錯誤;Fe(CO)5熔點較低,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D錯誤。13.D Z的主要化合價為+7、-1,則Z處于ⅦA族,Z為氯元素;W的主要化合價為-2,且原子半徑小于Cl,則W為氧元素;Y的主要化合價為+3,應處于ⅢA族,且其原子半徑大于Cl,則Y為鋁元素;X的原子半徑比Al的大,且X的主要化合價為+1,則X為鈉元素。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數越大,元素的金屬性越弱,所以金屬性X>Y,A錯誤。Al既能與強酸溶液反應,又能與強堿溶液反應,B錯誤。一般,核外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當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時,離子的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就越小,所以離子半徑:Z->W2->X+>Y3+,C錯誤;Cl2與NaOH反應產生NaCl、NaClO和H2O,D正確。14.C R、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都不超過10,由化合物的結構可知,R、Z只形成1個共價鍵,可判斷陽離子為N,則R為H、Y為N、Z為F;題述陰離子中X的化合價為+3價,可知X為B。常溫常壓下,H2、N2和F2為氣體,B不是氣體,A正確;Y、Z的氣態氫化物分別為NH3、HF,二者能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H4F,B正確;非金屬性:B15.A W、X、Y、Z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W分別與X、Y、Z形成甲、乙、丙三種化合物,且每個甲、乙、丙分子中均含有10個電子,由X的單質+乙Y的單質+甲,可知X的單質為F2、乙為H2O、Y的單質為O2、甲為HF,則W為H、X為F、Y為O;再由丙+氧氣丁+水,可知丙是NH3或CH4,丁是NO或CO2,則Z為N或C。一般,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W甲,C項錯誤;O與H可形成H2O、H2O2,O與C可形成CO、CO2,O與N可形成NO、NO2、N2O5等多種氧化物,D項錯誤。16.答案 (每空2分)(1)6 (2)②③⑦ (3)②④解析 (1)1O、O、3S、32S16O2分子中共含有6種核素O。18O2-的結構示意圖為。(2)①碘升華破壞的是分子間作用力;②氫氣在氧氣中燃燒,共價鍵被破壞;③HCl氣體溶于水,電離出陰、陽離子,共價鍵被破壞;④酒精溶于水破壞的是分子間作用力,化學鍵不被破壞;⑤冰融化破壞的是分子間作用力,化學鍵不被破壞;⑥氫氧化鈉固體熔化,離子鍵被破壞;⑦NH4Cl受熱分解,破壞離子鍵和共價鍵;⑧(NH4)2SO4溶于水,離子鍵被破壞;因此,共價鍵被破壞的是②③⑦。(3)砹(At)的非金屬性較弱,氣態氫化物不穩定,①正確;非金屬性:Se17.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1)分液漏斗(1分) 防止倒吸(1分)(2)①濃鹽酸(1分) ②Na2S+Cl2 2NaCl+S↓ ③強(1分)(3)2H++C H2O+CO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解析 (1)儀器A為分液漏斗,D可以避免C中液體進入B中,起防止倒吸的作用。(2)①通過氯氣與硫化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單質硫來證明Cl的非金屬性強于S,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可以生成氯氣,所以B中加入的是二氧化錳,A中試劑是濃鹽酸。②裝置C中盛放硫化鈉溶液,氯氣通入硫化鈉溶液中,反應生成氯化鈉和單質硫(淡黃色沉淀),化學方程式是Na2S+Cl2 2NaCl+S↓。③C中生成單質硫說明氯氣的氧化性強于硫,從而證明非金屬性:Cl>S;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越穩定,所以HCl的穩定性比H2S的穩定性強。(3)可以通過稀硫酸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來證明酸性:H2SO4>H2CO3,即非金屬性:S>C,A中盛放稀硫酸,B中所裝試劑為Na2CO3固體,碳酸鈉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C H2O+CO2↑,C中試劑為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與Ca(OH)2反應可生成碳酸鈣沉淀,C中的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18.答案 (除標注外,每空1分)(1) 克服分子間作用力(2) (2分)(3)Al3+ (4)H2O2 H2O2+SO2 H2SO4 (5)H2O2、H2S、N2H4(合理即可)(2分) (6)①③(2分)解析 前18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與其他元素均不同周期,A為H;B與C、D與E分別在同一周期,則B與C在第二周期,D與E在第三周期,C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3倍,則C為O;C與E在同一主族,則E為S;D元素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則D為Na;A、B的原子序數之和等于C的原子序數,則B為N。(1)B的簡單氫化物為NH3,其結構式為;液態的N2汽化時吸收的熱量主要用于克服分子間作用力。(2)用電子式表示Na2S的形成過程:。(3)D為Na,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的是Al3+。(4)A和C按原子個數之比為1∶1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H2O2;H2O2與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2+SO2 H2SO4。(6)①E的常見氧化物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為酸性氧化物,正確;②氧化鈉、過氧化鈉均為離子化合物,過氧化鈉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錯誤;③SO2通入溴水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和氫溴酸,溶液的酸性增強,正確;④Na與CuSO4溶液反應時,Na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NaOH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錯誤。19.答案 (除標注外,每空2分)Ⅰ.(1)Na+[····H]- (2)第三周期ⅥA族 Al2O3+2OH- 2Al+H2O 強(1分) (3)S2->O2->Na+>Al3+ (4)H2O2(1分) Ⅱ.(5)-2(1分) OCO解析 Ⅰ.x為非金屬元素,最高正價為+1,且原子序數最小,則x為H;d最低負價為-2,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內層電子數的3倍,則d為O;g最高正價為+6,則g為S;e、f原子序數介于O(d)和S(g)之間,e最高正價為+1,則e為Na,f最高正價為+3,則f為Al;h原子序數大于S(g),最低負價為-1,則h為Cl;綜上所述,x、d、e、f、g、h分別為H、O、Na、Al、S、Cl。(1)x、d、e分別為H、O、Na,三種元素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為NaOH,其電子式為Na+[····H]-。(2)g為S,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ⅥA族;f為Al,其最高價氧化物為Al2O3,Al2O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2和H2O,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 2Al+H2O;h為Cl,g為S,Cl的非金屬性比S強,則h(Cl)的氣態氫化物穩定性比g(S)的氣態氫化物穩定性強。(3)d、e、f、g分別為O、Na、Al、S,一般電子層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大,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則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S2->O2->Na+>Al3+。(4)x和d分別為H、O,二者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個數比為1∶1的是H2O2。Ⅱ.(5)X的原子核只有1個質子,則X為H;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即第二周期,結合題圖可知Y為C、Z為O、W為F;E原子比W(F)原子多8個電子,則E為Cl。由題圖可知,該分子中Z(O)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YZ2為CO2,其結構式為OCO。20.答案 (除標注外,每空1分)(1) 第四周期第ⅦA族 [····]-Mg2+[····]-(2) V形 水分子間能形成氫鍵而硫化氫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3)··+××C××+·· ····××C××····(4)OH-+Al(OH)3 Al+2H2O(2分)(5)NH4HSO4 離子鍵、共價鍵(6)AC(2分)解析 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確定:符號 A B C D E F G H I J元素 Na K Mg Al Si N O Cl Br H(1)Si原子核外有14個電子,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I為B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四周期第ⅦA族;離子化合物MgBr2的電子式為[····]-Mg2+[····]-。(2)P是H2O,其結構式為,空間構型為V形;元素K與G(O)同主族且位于G的下一周期,則K為S元素,由于H2O分子間存在氫鍵,而H2S分子間不存在氫鍵,故H2O的沸點比H2S的高。(3)C和O2完全反應生成CO2,用電子式表示CO2的形成過程為··+××C××+·· ····××C××····。(4)Al(OH)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NaAlO2和H2O,其離子方程式為OH-+Al(OH)3 Al+2H2O。(5)H、N、O、S按原子個數比5∶1∶4∶1形成的化合物M為NH4HSO4,M中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6)A、B、C、D、E分別為Na、K、Mg、Al、Si,原子半徑:K>Na>Mg>Al>Si,與圖中相符,A正確;A、B分別為Na、K,最外層電子數相等,而從圖中看出A的最外層電子數比B大,B錯誤;E為Si元素,H為Cl元素,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4和7,與圖像相符,C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