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2 研究物質的基本方法實驗整合練 化學實驗基礎-《精講精練》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2 研究物質的基本方法實驗整合練 化學實驗基礎-《精講精練》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化學蘇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實驗整合練 化學實驗基礎
實驗1  常見的實驗裝置及基本實驗操作
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2.某些地區的自來水中含有少量可溶性雜質,實驗室可通過如圖所示的方法獲得少量純凈水的是(夾持和加熱裝置已省略)(  )
   
      
實驗2  物質的分離、提純與檢驗
3.下列除雜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 混合物 試劑 操作
A CO2(CO) 氧氣 點燃
B CaO(CaCO3) 蒸餾水 過濾
C HNO3溶液(H2SO4) BaCl2溶液 過濾
D Fe(Al) NaOH溶液 過濾
注:括號內為雜質
4.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與對應原理都正確的是(  )
選項 目的 分離方法 原理
A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餾 丁醇與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
B 從碘水中獲得碘單質 乙醇 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
C 分離水和乙醇 分液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D 提純混有少量KCl的KNO3 重結晶 K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5.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瘧疾藥,為無色針狀晶體,易溶于有機溶劑,在水中幾乎不溶,熔點為156~157 ℃,熱穩定性差。已知乙醚的沸點為35 ℃,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藝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因采用化學方法提取青蒿素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我國科學家是        。
(2)將黃花蒿干燥、破碎的目的為                                                      。
(3)“萃取”時可供選用萃取劑的相關數據如下。
溶劑 水 乙醇 乙醚
沸點/℃ 100.0 78.5 34.6
溶解度/mg·L-1 0.07 32.20 26.50
①“萃取”溫度不宜超過60 ℃,結合上表數據,溶劑X應選擇    。
②“減壓蒸餾”的目的是                                                  。
③青蒿素在超臨界CO2流體中溶解度很大,可替代乙醚做萃取劑,采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中藥材的優點:                                                      。
實驗3  溶液的配制
6.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可不經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將10 mL濃硫酸沿著瓶口緩慢倒入容量瓶,配制稀硫酸
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為防止液滴飛濺,將膠頭滴管緊貼試管內壁
D.配制1 L 0.1 mol/L的NaCl溶液時可用托盤天平稱量5.85 g NaCl固體
7.配制500 mL 0.100 mol·L-1的NaCl溶液,部分實驗操作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中需用到的儀器有:電子天平、500 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等
B.上述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
C.容量瓶需用自來水、蒸餾水洗滌,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使配得的NaCl溶液濃度偏低
實驗4  物質性質探究與實驗評價
8.下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實驗室配制Na2CO3溶液時,將稱取后的Na2CO3·10H2O固體置于容量瓶中進行溶解
B.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制備Fe(OH)3膠體
C.將NaCl溶液蒸發結晶獲得NaCl晶體
D.將兩個石墨電極插入CO2飽和溶液中,接通電源后導電,可證明CO2是電解質
9.通過下列實驗進行物質性質或成分的探究。
實驗1: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鋇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
實驗2:取少許久置的過氧化鈉樣品于試管中,加入2~3 mL蒸餾水,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成(已知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可生成氧氣)。
實驗3:將盛滿氯化氫的試管倒扣在水槽中,靜置一段時間,觀察到試管中充滿水。
實驗4: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某堿性溶液進行焰色試驗,觀察到火焰的顏色呈黃色。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1說明溶液中含有C
B.實驗2可知過氧化鈉沒有變質
C.實驗3說明氯化氫易溶于水
D.實驗4說明溶液中的溶質為NaOH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
實驗整合練 化學實驗基礎
1.D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圖中試管內液體過多,A錯誤;不能用被水潤濕的pH試紙測溶液的pH,B錯誤;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C錯誤;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貯存氫氣時集氣瓶口朝下,且玻璃片光滑一面朝外,D正確。
2.B 用分液法無法除去自來水中的可溶性雜質,A錯誤;水汽化再冷凝可得到蒸餾水,B正確;煮沸法無法除去自來水中的可溶性雜質,C錯誤;傾析法無法除去自來水中的可溶性雜質,D錯誤。
3.D 混有少量CO的CO2氣體不能被點燃,應將其通過灼熱的CuO,A錯誤;CaO與水反應,B錯誤;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會引入新雜質,C錯誤;鋁可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不能,將混合物投入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再經過濾操作可除去雜質,D正確。
4.A 丁醇與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可選擇蒸餾法除去丁醇中的乙醚,A正確;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B錯誤;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離水和乙醇,C錯誤;在提純混有少量KCl的KNO3時,先在較高溫度下將混合物溶于水形成濃溶液,再冷卻到一定溫度,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急劇下降,因此有大量的KNO3晶體析出,KCl難以析出,D錯誤。
5.答案 (1)屠呦呦
(2)增大黃花蒿與萃取劑的接觸面積,便于原料和溶劑充分接觸,提高萃取效率
(3)①乙醚 ②減壓蒸餾既能去除提取劑,也能減少青蒿素的分解 ③提取效果好,易于和萃取劑分離,產品純度高
解析 (2)萃取材料的顆粒大小會影響萃取率,為提高青蒿素的提取率,可以對黃花蒿進行粉碎,由此增大黃花蒿與萃取劑的接觸面積,便于原料和溶劑充分接觸,提高萃取效率。
(3)①“萃取”溫度不宜超過60 ℃,由表中數據知水和乙醇的沸點都高于60 ℃,故溶劑X應選擇乙醚。②高溫下青蒿素結構易被破壞,采用減壓蒸餾既能去除提取劑,也能減少青蒿素的分解。③青蒿素在超臨界CO2流體中溶解度很大,采用超臨界CO2流體萃取中藥材的優點:提取效果好,易于和萃取劑分離,產品純度高。
6.A 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可不經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A正確;不能將固體或濃溶液直接加到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釋,B錯誤;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懸于試管的正上方,不能插入試管內,C錯誤;托盤天平只能精確到0.1 g,則配制1 L 0.1 mol/L氯化鈉溶液時,應用托盤天平稱量5.9 g氯化鈉固體,D錯誤。
7.C 用電子天平稱量2.925 g NaCl,置于燒杯中加水,再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用玻璃棒引流,轉移溶液至500 mL容量瓶中,然后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及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轉移至容量瓶中,定容時要使用膠頭滴管,A正確;配制溶液的步驟:計算、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B正確;容量瓶不需要干燥就可以使用,C錯誤;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則溶液的體積偏大,使最終配得的NaCl溶液濃度偏低,D正確。
8.C 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固體的容器,應將Na2CO3·10H2O置于燒杯中溶解,A錯誤;FeCl3與NaOH會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應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繼續加熱至液體呈紅褐色,得到Fe(OH)3膠體,B錯誤;將NaCl溶液蒸發結晶,可獲得NaCl晶體,C正確;CO2屬于非電解質,其水溶液能導電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碳酸是電解質,D錯誤。
9.C 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BaSO4或AgCl等,A錯誤;實驗2說明樣品中還含有過氧化鈉,但不能確定是否有部分變質,B錯誤;盛滿HCl的試管倒扣在水槽中,靜置一段時間,觀察到試管中充滿水,可說明HCl易溶于水,C正確;火焰呈黃色,說明溶液中含有Na+,該堿性溶液可以是氫氧化鈉溶液,也可以是碳酸鈉溶液、NaHCO3溶液等,D錯誤。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市| 昌黎县| 松桃| 花莲市| 平果县| 东兰县| 山东省| 尼玛县| 峡江县| 兴和县| 浦东新区| 黑河市| 蓬溪县| 东辽县| 隆子县| 深州市| 明溪县| 桃江县| 陇西县| 汾西县| 宁都县| 富锦市| 清水河县| 绍兴市| 赤城县| 博乐市| 丹寨县| 沙坪坝区| 福贡县| 固始县| 瑞昌市| 乌审旗| 册亨县| 伊春市| 和硕县| 肥乡县| 建平县| 卓资县| 昌吉市| 拉孜县|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