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監測歷史試卷題 號 一 二 總 分得 分考生注意:全卷共兩大題,滿分100分,時量60分鐘。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請將唯一的答案填在對應的表格里)題 號 1 2 3 4 5 6 7 8答 案題 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 案1.分析歷史圖片是中學生必備的學史技能之一,下圖所示的歷史事件標志著 ( )A.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B.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C.祖國大陸獲得統一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2.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下圖所反映的反侵略戰爭是 ( )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B.抗日戰爭C.抗美援朝 D.對越自衛反擊戰八年級歷史試卷第 1頁(共6頁){#{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3.“1950年冬湖南省就動工建水塘9.8萬個,修堤壩2.2萬多座,修溝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萬畝。”這種歷史現象說明 ( )A.新中國成立使得人民翻身做主人 B.土地改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C.抗美援朝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斗志 D.中共八大開啟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4.“1950年3月,我國某地召開了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人民代表大會的雛形),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1954年,該地召開了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材料說明 ( )A.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 B.社會主義建設曲折前進C.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 D.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5.“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它比起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投資總額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段話反映的是( )A.第一個五年計劃 B.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C.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6.某同學聽長輩講述了一段生活經歷:為了完成鋼鐵產量的高指標,農村也興建小高爐大煉鋼鐵;糧食產量放高產衛星。這段經歷屬于 ( )A.“大躍進”時期 B.“文化大革命”時期C.“一五計劃”時期 D.“改革開放”新時期7.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稱,其中“以思想解放為起點,重點展現了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可能集中在 ( )A.《千年巨變》 B.《崢嶸歲月》C.《中國新生》 D.《偉大轉折》8.下表是我國農村1978年以來總產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變化,出現這個變化主要得益于 ( )年份 農業總產值(億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 1397 1341990年 7662.1 6862000年 24915.8 22822010年 67763.1 62722020年 137782.2 171312023年 158507.2 21691A.農業生產合作社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C.國有企業改革 D.人民公社化運動9.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下面哪次會議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八年級歷史試卷第 2頁(共6頁){#{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10.“1992年初,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在視察過程中,他發表一系列重要談話,強調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系列講話 ( )A.引發真理標準問題討論 B.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基礎C.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 D.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11.據2024年統計,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連續10年居全球第一,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下表格中內容體現出的新發展理念是 ( )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宣傳語“未來再現,能量先行”“科技大廠,生態造車”“度電十公里,安心行天下”A.協調 B.綠色 C.開放 D.共享12.20世紀末,國家在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建設了一大批項目,極大地帶動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這主要得益于黨和國家實施的( )A.改革開放政策 B.“四個全面”戰略布局C.西部大開發政策 D.“五位一體”總體布局1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母親!”和材料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香港回歸 B.澳門回歸C.實行“一國兩制” D.海峽兩岸實現“三通”14.“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和這首余光中的《鄉愁》反映的歷史事實有關是 ( )A.16世紀中葉,澳門被葡萄牙占領B.鴉片戰爭后,香港被英國占領C.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后,臺灣海峽長期隔絕了臺灣與祖國大陸D.20世紀90年代,香港、澳門回歸祖國15.2025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出指示:“實現我軍建設“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對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堅定信心、直面挑戰,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如期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其中“建軍一百年”是指 ( )A.2027年 B.2037年 C.2045年 D.2049年16.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各地購物仍多使用“票證”購買。21世紀以來。手機和網絡作為購物的工具更加迅速快捷。此外,手機和互聯網還廣泛用于支付、購物等。這表明 ( )A.現代工業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節奏B.互聯網的出現把全世界連為整體C.互聯網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D.互聯網使得城市交通向四周輻射八年級歷史試卷第 3頁(共6頁){#{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二、非選擇題(17題14分,18題14分,19題12分,20題12分,共52分)17.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村生產關系主要經歷了四次重大變革和調整。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 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材料二 但是,我國的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當時貧苦農民缺乏生產工具、資金,一家一戶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抵御自然災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這就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要求。———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材料三 男勞力上工帶撲克,女勞力上工帶納鞋,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1958年以后流行于農村的順口溜材料四 農村改革以前……農民缺少生產自主權,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終結算,收入不多,因此生產積極性不高……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農民形象地說:“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連年獲得豐收。———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思考為什么要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4分)(2)為了解決材料二所說的困境,國家采取了什么樣的方法,這使得我國的土地所有制發生什么樣的變化。(4分)(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材料三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2分)(4)根據所學知識回答,材料四的這種現象反映的是我國的什么政策。(2分)(5)結合以上材料和問題,請談談你的啟示。(2分)1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對現階段綱領的概括,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所開創的正確道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八年級歷史試卷第 4頁(共6頁){#{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材料一 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人民日報·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1978年12月25日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春天的故事》歌詞節選材料三 以鄧小平南方談話為先導,中共十四大明確指出了中國制度變遷的目標。這堪稱中國新時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隨著鄧小平南方談話,我國對外開放從沿海逐步向內地推進,在地理區域上進一步開放。到2001年12月,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摘編自蕭國亮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949—2010)》材料四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1)請你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析材料一這一認識的重要歷史意義。(4分)(2)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二中“畫了一個圈”指什么。(2分)(3)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三中的“制度變遷”和“中國開放進入新階段”各指什么。(4分)(4)材料四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在哪一年得到了實現。并請你根據以上內容思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將如何繼續 (4分)19.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夙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在解決臺灣問題時,我們會尊重臺灣的現實,比如臺灣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動,美日在臺灣的投資可以不動,那邊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動,但是要統一。———鄧小平《會見緬甸總統吳奈溫時的談話》(1978年11月)材料二 香港問題為什么能夠談成呢 并不是我們參加談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領,主要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幾年發展起來了,是個興旺發達的國家,有力量的國家,而且是個值得信任的國家。———鄧小平《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材料三 由于歷史的原因,海峽兩岸的親人經受了近40年的骨肉分離之苦。1987年,臺灣同胞終于被允許回祖國大陸探親,實現了與親人團聚的夢想……回鄉探親尋八年級歷史試卷第 5頁(共6頁){#{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祖的同胞大多已經年邁體衰……有很多人卻只能跪倒在親人的墓前痛哭失聲……我們中華兒女都期盼著祖國的早日統一,骨肉不再分離。———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材料四 中華民族具有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光榮傳統。“臺獨”分裂是祖國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民族復興的嚴重隱患。凡是數典忘祖、背叛祖國、分裂國家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為實現祖國統一,鄧小平提出了哪一偉大構想 (2分)(2)請你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的近現代史歷史知識思考,為什么香港、澳門能夠順利回歸。(4分)(3)請說出材料三中導致海峽兩岸分離的“歷史原因”。(2分)(4)請根據材料四,概括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有利因素。(4分)20.好的音樂對情感發展、社會交往及文化傳承具有深遠影響。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材料 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邁。總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么熱愛。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啊,我們意氣風發,走進那新時代。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承前啟后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啊,帶領我們走進,走進那新時代。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走進新時代》歌詞(1)請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任一“領路人”的名字和他所代表的重要指導思想。(2分)(2)請結合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以“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題,就材料中所提及的歷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史實準確,邏輯合理)(10分)八年級歷史試卷第 6頁(共6頁){#{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2025 年上學期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參考答案1-5:ACBCD 6-10:ADBCD 11-16:BCBCAC17.(1)新中國成立后,新解放區還沒有進行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仍然存在;新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就必須要廢除封建土地制度,讓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任答 2點得 4分)(2)政策: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合作化運動(任答 1點得 2分) 所有制變化:由農民私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2分)(3)人民公社化運動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2分)(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2分)(5)尊重客觀經濟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黨的領導(言之有理即得 2分)18.(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符合人民群眾的要求和愿望,符合我國國情;使得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上來;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只有堅定這樣的認識,才能保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任答 2點得 4分)(2)建立經濟特區(2分)(3)制度變遷: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分)新階段: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分)(4)年份:2021年(2分)繼續: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言之有理即可)19.(1)一國兩制(2分)(2)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4分)(3)1949 年國民黨退往臺灣后,臺灣海峽長期隔絕了臺灣與祖國大陸(2 分)(4)中華民族具有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光榮傳統;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問題,不容外來干涉;中國人民有著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任答 2點即得 4分)20. (1)任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和對應的核心人物即可。(2分)(2)觀點: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QQABKQCt5giQggTACI5qBUGsC0iQsIAiLaoEwRCauAYCiQNAFK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