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4課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經營西域 教案(表格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4課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經營西域 教案(表格式)

資源簡介

第14課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經營西域
課標/教材分析 了解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的開通,理解其對推動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意義。 本節課是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的第6課,課本中包含“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漢朝對西域的管理”三個子目,主要講述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通及影響以及漢朝對西域的管理。前兩個子目之間呈現出遞進關系,張騫出使西域推動了中外交流的頻繁與友好往來。第三個子目的學習說明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本課在課本位置上起到良好的過渡作用,承接了上一課《東漢的興衰》內容,還為下一課《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作鋪墊。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歷史認識更偏向于直觀感受教師教學可以考慮利用疆域圖、路線圖等地圖直觀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學習西域的地理位置、張騫出使西域的路線、絲綢之路開通、西域都護府的建立等等相關知識同時也要注重利用史料、材料等資源培養學生史料研讀、歷史解釋等歷史核心素養。
學習目標 (學科核心素養) 1.學生能結合地圖,講述張賽通西域基本過程,說出絲綢之路的路線圖,并能夠分析其歷史意義;知道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中央政府對西域實行管轄等基本史實。 2.學生結合《學史崇德》和相關材料,能夠自己總結并體會張騫為國分憂、不忘使命、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品質,逐步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3.學生能提取史料信息,自己分析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理解今天建設“一帶一路”的意義,拓展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視野。 4.通過各個階段對西域的管理和經驗,感受班超等人為國守疆的責任擔當;認識到新疆地區自漢朝以來就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加強主權意識,促進形成國家認同。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1課時
教學重點 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西域都護府的設立、班超經營西域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絲綢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法分析 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導入 新課 (播放敦煌莫高窟小視頻) 這座被譽為“文化圣殿”的人類遺產,交匯融合了世界諸多文明的印記。地處中國西北的敦煌為何能成為東西方文明的一個交匯之處呢?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探究 新課 (一)張騫通西域 一、張騫通西域 1、講述西域的地理位置:兩漢時期,人們把今天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和中亞以至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 (引用古詩介紹西域在詩人眼中的印象——荒涼、人煙稀少) 2、思考: (1)如此荒涼之地,張騫為何前往呢?( 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 (2)漢武帝為什么要攻打匈奴呢?(強盛的西漢希望從軍事上打垮匈奴,解除其對西漢的威脅。) 3、播放張騫出使西域視頻,簡要介紹張騫出使西域的情況。 張騫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不畏艱險、勇于奉獻、志存高遠、百折不撓、忠于祖國…… 第一次第二次時間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聯絡大月氏, 夾擊匈奴(目的沒有達到)訪問西域各國, 建立友好關系成果 熟悉了西域地理環境和風土人情,以及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互派使節, 交往日趨頻繁
4、張騫共出使了幾次西域?(兩次)那么,這兩次出使的情況怎樣呢? 請同學們從課文78、79頁,找出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時間、目的、成果。 培養和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知識的能力 培養學生從歷史人物身上學習優秀品質 通過閱讀課文、填充表格,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二)絲綢 之路 二、絲綢之路 自學思考 請大家自學教科書80頁到81頁的內容,完成下列思考題,找到答案后在書上作出標記,時間大約2分鐘. (1))漢代絲綢之路(包括陸上和海上)的路線是怎樣的? (2)絲綢之路的開通有什么意義? 多媒體展示絲綢之路路線圖,引導學生討論。 1、為什么把這條商路叫絲綢之路呢?因為在這條商路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 2、那么絲綢之路的路線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結合地圖來看一看: 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北非 3、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表現有哪些? 經濟上:西方運往中國:香料、琉璃、核桃、葡萄…… 中國運往西方:絲綢、漆器、開渠、鑿井…… 文化上:中國運往西方:造紙術、印刷術、火藥…… 西方運往中國: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4、作用:成為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于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5、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 (顯示海上絲綢之路線圖) 要求學生根據教材回答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 東南沿海港口出發,從中南半島南下——繞過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通往孟加拉灣沿岸——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島。 請結合83頁“知識拓展”思考,南海主權問題,結合近期中菲南海爭端,請你說出南海主權屬于哪個國家?(根據國際法原則:誰最早開發,最早命名島嶼,主權優先歸屬那一方) 教師總結: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讓學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礎上產生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的熱情。 通過課堂討論培養學生歸納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以古論今,培養學生主權意識。
(三)漢朝對西域的管理 三、漢朝對西域的管理 多媒體展示西漢疆域圖,引導學生討論, 大家看到這張地圖,對比秦朝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西域) 西域是怎么納入到漢朝的版圖之中的呢?大家在課本上找找答案。 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西域都護的設立標志著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班超經營西域 同學們應該知道兩個成語故事,一個是投筆從戎,一個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兩個成語故事跟哪個歷史人物有關呢?(班超) 那么班超在我國歷史上有什么貢獻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班超是如何加強對西域的管理的。 時間:75年 目的:使西域各國重新與漢朝建立聯系。 意義:進一步加強了西域和內地的聯系。 4、班勇繼續經營西域 5、西域都護府改為西域長史府(123年) 利用西漢疆域圖導入新課,簡單明了,直擊主題。 通過閱讀課文,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
課堂 延伸 (作業設計) 談古論今: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與有關國家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戰略。結合歷史上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談談你對今天建設“一帶一路”的感想。 結合時政,培養學生古為今用、論從史出的能力。
板 書 設 計
第14課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經營西域 一、張騫通西域 二、絲綢之路 三、漢朝對西域的管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重庆市| 吴忠市| 申扎县| 岑巩县| 广平县| 福安市| 天台县| 渑池县| 锡林浩特市| 芒康县| 登封市| 镇江市| 黄石市| 金阳县| 洛浦县| 特克斯县| 镇雄县| 泊头市| 乐亭县| 房产| 宿迁市| 延吉市| 泌阳县| 宣恩县| 凤山县| 庆安县| 收藏| 武夷山市| 兴城市| 册亨县| 神木县| 安丘市| 常德市| 南木林县| 绥化市| 邵东县| 寻乌县| 平顺县| 高阳县|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