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試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1~4頁,第Ⅱ卷5~8頁。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試卷密封線內及答題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寫清楚。所有試題答案均須涂、寫在答題卡限定的區域,答在本試題上的答案無效。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為迎接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的清理工作吸引了大量群眾自發參與,甚至需要抽簽分配勞動名額。這一現象直接反映了A.人民對新中國成立的擁護B.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鍋C.社會主義制度在全國確立D.新中國外交實現獨立自主2.下圖歌曲創作于建國初期,演唱該歌曲時的情緒應為111年953.2192-3超3555,互132-使糾糾,氣昂昂,路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A.慷慨悲涼B.激昂豪邁C.輕松舒緩D.甜蜜喜悅3。右圖為安徽省某時期農村人均土地占單位/畝25有情況對比圖。引起這一巨大變化的2019.25主要原因是15細A.抗美援朝的勝利6.083.853.54B.土地改革的實施圈24o422.7C,人民公社化運動1950年1952年口地主圖富農中農圈貧農■雇農D.中共八大的召開4.1953年,我國高校按照國家統一分配政策,將大量理工科畢業生集中分配到重工業、國防工業等關鍵領域。這一政策主要服務于A.民主政治建設B.“一五”計劃C.邊疆地區發展D,高等教育改革八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5.右圖為1954年12月30日國家郵電部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工人、依民代表懷抱憲法展望未來。該郵票體現了A.政協代表參政議政的熱情B.工人開展工業建設的揚景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D.生產關系變革帶來的變化6、右側為某地社員和個體生產者的平均產值對比表,該數據說明A、社會主義改造效果明顯時間社員個體生產者B.大躍進忽視了經濟規律1954年1024元861元C.八字方針取得初步成效1955年1437元975元D.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7、1960年,蘇聯停止供應大型軋輥后,鞍鋼工人王崇倫帶領技術團隊自力更生,突破十幾項技術難題。材料主要體現的時代精神為A,國際協作愛國奉獻B.公而忘私樂于助人C.艱苦創業自主創新D.萬眾一心追求真理8.學者馬丁·雅克說:“中國的1978年,開啟了一個長達1/4個世紀之久年均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的年代?!边@源于1978年我國A.實行改革開放政策B.開展真理標準討論C.推進冤假錯案平反D.提出祖國統一方針9.下表中《人民日報》報道的標題共同反映了日期標題1979年1月1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產建設上來》1979年1月7日《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斗》1979年1月9日《切實抓好三中全會精神的傳達和學習》1979年1月14日《建立嚴格責任制促進農業大增產》A.國民經濟恢復成效顯著B.政治領域的撥亂反正完成C,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D.新聞行業市場化改革啟動10.1992年鄧小平闡發的一系列全新的思想,猶如一股強勁的東風,驅散了人們思想上的迷霧。下列選項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三步走”戰略部署B.“百花齊放”“百家爭鳴”C,“發展才是硬道理”D.“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八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學業質量監測八年級期末檢測評分說明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5 ABBBC 6-10 ACACC 11-15 CDADA 16-20 BCABD 21-25 ADDCB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第26題16分,第27題18分,第28題16分,共50分)26.(16分)(1)從集體生產轉變為家庭承包;勞動觀念轉變,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糧食產量增加;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多勞多得。(任意3點即可,6分)(2)影響:推動深圳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外開放不斷深化;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任意2點即可,4分)(3)事件:1992年:南方談話或中共十四大召開;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分)27.(18分)(1)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分)成就:中蘇建交;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出席萬隆會議;參加日內瓦會議。(任意兩點即可,4分)(2)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6分)(3)轉變:從文化引進者轉變為文化輸出者和傳播者。(2分)意義: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全球文化產業發展;豐富人類精神文化生活。(任意兩點即可,4分)28.(16分)(1)屠呦呦:20 世紀 70 年代成功提取青蒿素,開創瘧疾治療新方法;2015 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推動中醫藥國際化。鄧稼先:1964 年參與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1967 年參與第一顆氫彈試驗,為 “兩彈一星” 事業作出關鍵貢獻,被譽為 “兩彈元勛”。(二者任選其一即可,人物正確2分,兩項成就4分,共6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評分標準:準確定位人物(2分),指明所處時代及時代需求(2分),指出人物的主要成就(2分),并說明意義(2分),正確總結人物的精神內核。(2分)答案示例(10分)我追的 “星” 是:袁隆平。(2分)時代背景:20 世紀 70 年代,中國糧食產量低,國家迫切需要提高農業產量。(2分)主要貢獻:1973 年他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2分)大幅提高中國糧食產量,也為解決全球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2分)精神價值: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展現了科學家以民為本的責任擔當,是我們青少年應該追崇的 “時代巨星”。(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 歷史試題 答案.docx 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 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