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專題復習提升易混易錯練易錯點1 對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認識不清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陽離子只有氧化性,陰離子只有還原性;②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氧化性;③失電子多的還原劑還原性就強;④元素由化合態變為游離態,一定被還原;⑤含金屬元素的離子不一定都是陽離子;⑥金屬陽離子被還原不一定得到金屬單質;⑦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非金屬單質一定是氧化劑。A.②③⑤ B.①②③⑥C.④⑤⑦ D.⑤⑥2.現有三個氧化還原反應:①2FeCl3+2KI 2FeCl2+2KCl+I2,②2FeCl2+Cl2 2FeCl3,③K2Cr2O7+14HCl(濃) 2KCl+2CrCl3+3Cl2↑+7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響Fe2+和Cl-,則可加入的試劑是( )A.Cl2 B.K2Cr2O7C.FeCl3 D.HCl易錯點2 忽視離子共存問題中的隱含條件3.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碳酸鈉溶液中:N、Ca2+、Cl-、NB.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Na+、S、Cl-、NC.含有大量HC的溶液:Na+、N、Cl-、H+D.無色透明溶液中:K+、I-、S、Fe3+4.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無色溶液中:Na+、K+、Mn、S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2+、Cu2+、Cl-、SC.加鐵粉產生氫氣的溶液中:N、K+、S、HCD.能使紫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溶液中:Mg2+、Fe2+、S、N易錯點3 不能準確判斷離子方程式正誤。5.下列離子方程式改寫成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u2++2OH- Cu(OH)2↓CuCO3+2NaOH Cu(OH)2↓+Na2CO3B.C+2H+ CO2↑+H2OBaCO3+2HCl BaCl2+CO2↑+H2OC.Ca2++C CaCO3↓Ca(NO3)2+Na2CO3 CaCO3↓+2NaNO3D.H++OH- H2OCH3COOH+KOH CH3COOK+H2O6.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鹽酸滴在銅片上:Cu+2H+ Cu2++H2↑B.醋酸滴在大理石上:2H++CaCO3 Ca2++CO2↑+H2O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CO2:OH-+CO2 HCD.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S+Ba2+ BaSO4↓思想方法練利用守恒思想解決元素化合物的計算方法概述 物質的組成與轉化均遵循著“守恒”規則,如原子守恒、電荷守恒、得失電子守恒等,對于元素化合物的相關計算題,利用守恒思想可避免書寫繁瑣的化學方程式和細枝末節的干擾,直接找出其中特有的守恒關系,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守恒法解題成功的關鍵在于從諸多變化和繁雜數據中尋找守恒關系。1.將2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鹽酸加入14.4 g由Na2O2、Na2CO3、NaOH組成的混合物中,充分反應后,繼續加入一定質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呈中性,蒸發結晶,最終得到的固體質量為( )A.8 g B.15.5 g C.11.7 g D.23.4 g2.將NaCl和NaBr混合物m g溶于水后,向所得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反應后將溶液蒸干得固體(m-2)g,則通Cl2前溶液中Na+、Cl-、Br-的物質的量之比不可能為( )A.4∶3∶1 B.3∶3∶1 C.3∶2∶1 D.3∶1∶23.聚合硫酸鐵[Fex(OH)y(SO4)z]m(鐵元素化合價為+3)是一種高效的混凝劑,常用于凈水,它的組成可以通過以下實驗測定:①稱取一定質量的聚合硫酸鐵配成100.00 mL的溶液。②準確量取25.00 mL溶液,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過濾、洗滌、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體2.33 g。③準確量取25.00 mL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過濾、洗滌、干燥、灼燒至恒重,得到Fe2O3固體1.60 g。該聚合硫酸鐵組成中x∶y∶z為( )A.1∶1∶1 B.1∶1∶2C.2∶4∶1 D.2∶3∶14.用下列方法:①KMnO4受熱分解、②KClO3受熱分解(用MnO2做催化劑)、③2H2O2 2H2O+O2↑、④2Na2O2+2H2O 4NaOH+O2↑,分別制取氧氣,若要制得相同分子個數的氧氣,上述四種方法中所轉移的電子數目之比是( )A.3∶2∶1∶4 B.1∶1∶1∶1C.1∶2∶1∶2 D.2∶2∶1∶15.在強堿性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Fe3++ClO-+X Fe+Cl-+Y(未配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Fe是氧化產物B.Fe3+、ClO-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是3∶2C.配平后X是“10OH-”D.每生成1個Fe就會有3個電子發生轉移6.現有含Na2CO3、NaHCO3的固體混合物54.8 g,溶于水攪拌均勻分成兩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足量Ba(OH)2 溶液,經過濾、洗滌、干燥,得白色沉淀59.1 g。求:(1)所得白色沉淀的物質的量為 。 (2)原固體中NaHCO3的物質的量為 。 7.將0.6 mol Cl2通入過量的NaOH溶液中,產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1)n(NaCl)+n(NaClO)+n(NaClO3)= mol。 (2)產物的成分與溫度高低有關。改變溫度,產物中NaClO3的最大理論產量為 mol。 (3)若某溫度下,反應后c(Cl-)∶c(Cl)=8∶1,則溶液中c(ClO-)∶c(Cl)=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本專題復習提升易混易錯練1.D?、貴e2+、S都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錯誤;②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強氧化性,錯誤;③還原性強弱與失電子能力有關,失電子能力越強,則還原性越強,與失電子多少無關,錯誤;④元素由化合態變為游離態,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還原,錯誤;⑤含金屬元素的離子可能是陽離子,也可能是陰離子,如Mn為陰離子,正確;⑥金屬陽離子得到電子被還原,可能得到低價態的金屬陽離子,也可能產生金屬單質,如Fe3+與少量Zn反應被還原為Fe2+,與足量Zn反應得到Fe單質,因此不一定得到金屬單質,正確;⑦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非金屬單質可能是氧化劑,也可能是還原劑,還可能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錯誤;綜上所述,說法正確的是⑤⑥,故答案為D。易錯分析 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與其得到或失去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與其得到或失去電子的數目無關。2.C 根據題給氧化還原反應可知氧化性:K2Cr2O7>Cl2>FeCl3>I2,為除去I-而不影響Fe2+,加入的氧化劑的氧化性應弱于Cl2、強于I2,可加入FeCl3除去I-,C項正確。3.B Ca2+與C反應生成CaCO3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存在大量OH-,Na+、S、Cl-、N相互之間不反應,且都不與OH-反應,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B正確;HC、H+發生反應生成CO2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Fe3+為有色離子,且I-、Fe3+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易錯分析 忽視判斷離子共存時的隱含條件容易造成判斷錯誤。在離子共存問題判斷中,一要注意區分無色溶液與透明溶液:溶液無色透明時,不存在有色離子,而溶液透明時,有可能存在有色離子。二要注意判斷溶液酸堿性的一些隱含條件,如“強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變紅的溶液”或“常溫下pH<7的溶液”均指酸性溶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則能與H+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存在,如OH-、C等。4.B Mn為有色離子,A錯誤;Fe2+、Cu2+、Cl-、S之間互不反應,可以大量共存,B正確;加鐵粉產生氫氣的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的H+與HC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能使紫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溶液呈堿性,溶液中的OH-與Mg2+、Fe2+反應會生成沉淀,D錯誤。5.C 碳酸銅與NaOH不反應,所以不符合,A錯誤;BaCO3難溶于水,不能拆,所以不符合,B錯誤;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相吻合,C正確;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所以不符合,D錯誤。易錯分析 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相關試題一般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設置“陷阱”:一是離子方程式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如Fe跟稀硫酸反應生成Fe2+,而不是Fe3+。二是把不能拆的物質拆成離子形式,如將CaCO3拆成Ca2+、C。三是漏掉離子反應,如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寫成Ba2++S BaSO4↓或H++OH- H2O。6.C Cu與鹽酸不反應,A項錯誤;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醋酸(CH3COOH)應寫成化學式,即CaCO3+2CH3COOH Ca2++CO2↑+H2O+2CH3COO-,B項錯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CO2反應生成Ca(HCO3)2,離子方程式為OH-+CO2 HC,C項正確;Cu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應生成BaSO4和Cu(OH)2兩種沉淀,D項錯誤。易錯分析 本題考查離子方程式正誤的判斷,解答本題時若不明確醋酸是弱酸寫化學式容易錯選B項。思想方法練1.D 蒸發結晶得到的固體為NaCl,根據氯原子守恒:n(NaCl)=n(HCl)==0.4 mol,m(NaCl)=0.4 mol×58.5 g/mol=23.4 g,D項正確。方法點津 解題關鍵是清楚反應過程,明確最終固體成分,注意原子守恒思想的運用,若試圖分步計算求解,則會陷入誤區。2.B 根據溶液呈電中性,n(Na+)=n(Cl-)+n(Br-),B符合題意。方法點津 如果讀題之后馬上按已知數據列式計算,會陷入命題者設置的“圈套”。本題貌似為較復雜的計算題,實際上通過虛設數據,考查的是電荷守恒思想的運用。3.C 由題意可知25.00 mL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 mol;25.00 m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充分反應后得到氫氧化鐵沉淀,再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灼燒至恒重,得到氧化鐵1.60 g,則鐵離子的物質的量為×2=0.02 mol,再根據電荷守恒可得25 mL溶液中OH-的物質的量為(0.02×3-0.01×2) mol=0.04 mol,x∶y∶z=0.02∶0.04∶0.01=2∶4∶1,選C。4.D 四個反應中,化合價升高的元素只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由-2價、-2價、-1價、-1價升高為0價,則生成1分子氧氣轉移的電子數分別為4、4、2、2,電子數目之比為2∶2∶1∶1,故選D。5.B 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配平該反應:2Fe3++3ClO-+10OH- 2Fe+3Cl-+5H2O,則Fe3+、ClO-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是2∶3,B項錯誤。6.答案 (1)0.3 mol(2)0.4 mol 解析 設其中一份混合物中含Na2CO3的物質的量為x mol,NaHCO3的物質的量為y mol。則有106x+84y=①;向其中一份中加足量Ba(OH)2溶液,經過濾、洗滌、干燥,得白色沉淀59.1 g,該白色沉淀為BaCO3,其物質的量==0.3 mol。根據碳原子守恒可知x+y=0.3②,聯立①②,解得x=0.1,y=0.2,所以混合物中含NaHCO3的物質的量為0.2 mol×2=0.4 mol。7.答案 (1)1.2(2)0.2(3)3∶1 解析 (1)Cl2通入過量的NaOH溶液中,反應產物中的Cl完全轉化為NaCl、NaClO、NaClO3,0.6 mol Cl2中含有Cl原子的物質的量是n(Cl)=2n(Cl2)=2×0.6 mol=1.2 mol,所以n(NaCl)+n(NaClO)+n(NaClO3)=n(Cl)=1.2 mol。(2)Cl2與冷的NaOH溶液反應產生NaCl、NaClO、H2O,與熱的NaOH溶液反應產生NaCl、NaClO3、H2O,改變溫度,若只發生反應: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此時產物中NaClO3的理論產量為n(NaClO3)=×0.6 mol=0.2 mol。(3)若某溫度下,反應后c(Cl-)∶c(Cl)=8∶1,假設c(Cl)為x,則c(Cl-)為8x,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溶液中有關系式:c(Cl-)=c(ClO-)+5c(Cl),8x=c(ClO-)+5x,則c(ClO-)=3x,所以溶液中c(ClO-)∶c(Cl)=3x∶x=3∶1。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