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題型整合練 溴、碘的性質及提取題型1 溴、碘的性質1.取一支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5 mL CCl4,再加入約15 mL溴水,塞上分液漏斗頂部的塞子,倒轉過來充分振蕩,然后置于鐵架臺上(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密度:CCl4>H2OB.溴在溶劑中的溶解度:CCl4>H2OC.靜置一段時間后,打開頂部塞子,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取另一個燒杯,緊接著將上層液體也從下口放出D.在該實驗中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層轉移到CCl4層,使溴得以富集2.某同學進行如下實驗:實驗 操作和現象Ⅰ 向溴水中滴加少量CCl4,振蕩,CCl4層顯橙色Ⅱ 向碘水中滴加少量CCl4,振蕩,CCl4層顯紫色Ⅲ 向KBr、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Cl4,然后滴加氯水,振蕩后靜置,CCl4層顯紫色;再滴加氯水,振蕩后紫色褪去;繼續滴加氯水,振蕩后靜置,CCl4層變為橙色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Ⅰ和Ⅱ為對照組B.Ⅰ中CCl4層顯橙色,說明CCl4層含Br2C.Ⅲ中CCl4層顯紫色,說明I2的氧化性強于Br2D.Ⅲ中CCl4層變為橙色,說明水層中不含I-題型2 溴、碘的提取3.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業上用空氣吹出法從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步驟③中,SO2、水與Br2反應后,吸收液的pH增大B.從步驟②到步驟④的目的是將溴濃縮富集C.步驟②中,用熱空氣將Br2吹出,利用溴的易揮發性D.步驟①和步驟④中Cl2的作用相同4.為了從海帶中提取碘,某學習小組將海帶灼燒,再加水將其溶解,配成海帶浸取原液(浸取原液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形式存在),該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甲、乙兩種實驗方案:已知:①步驟Y中加NaOH溶液發生反應:3I2+6NaOH 5NaI+NaIO3+3H2O。②碘單質在常溫下為紫黑色固體,在通常狀況下,100 g水能溶解約0.02 g碘單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灼燒海帶應該在 (填儀器名稱)中進行。 (2)分液漏斗使用前須先 ;步驟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內觀察到的現象是 。 (3)步驟Y中需要控制加入的NaOH溶液的量不宜過多,原因是 。 (4)操作Z的名稱是 。 題型3 溴、碘提取的實驗操作5.下列有關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裝置甲灼燒碎海帶B.用裝置乙過濾海帶灰的浸泡液C.用裝置丙萃取碘水中的I2D.用裝置丁蒸餾,分離碘和有機溶劑6.在實驗室中,可利用苦鹵水提取Br2,其過程包括過濾、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餾等步驟。使用的裝置如圖。已知:物質 Br2 正十二烷密度/( g·cm-3) 3.119 0.753沸點/℃ 58.76 215~217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甲裝置過濾時,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漏斗中的溶液B.用乙裝置將含Br-溶液中的Br-氧化成Br2C.用丙裝置萃取后分液時,先從下口放出水層,再從下口放出有機層D.用丁裝置進行蒸餾時,先收集到正十二烷題型4 擬鹵素、鹵素互化物的性質7.BrCl是一種工業消毒劑,其結構和性質與氯氣相似,下列有關BrCl的預測正確的是( )A.具有強氧化性,能使Fe2+轉化為Fe3+B.Br、Cl元素的化合價都為0價C.是一種有毒、有色的單質D.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rCl+H2O HClO+HBr8.已知擬鹵素[例如(CN)2]、鹵素互化物(例如ICl)等物質的某些性質與Cl2單質相似,下列相關反應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ICl+H2O HI+HClOB.ICl+2NaOH NaIO+NaCl+H2OC.(CN)2+2NaOH NaCN+NaCNO+H2OD.4HCN+MnO2 Mn(CN)2+(CN)2+2H2O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題型整合練 溴、碘的性質及提取1.C CCl4在下層,水在上層,則密度:CCl4>H2O,A項正確;Br2由溴水中進入CCl4中,溴在溶劑中的溶解度:CCl4>H2O,B項正確;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取另一個燒杯,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C項錯誤;在該實驗中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層轉移到CCl4層,使溴得以富集,D項正確。2.C Ⅰ和Ⅱ分別為向溴水、碘水中滴加CCl4,振蕩,可以觀察溴、碘溶于CCl4中的顏色,以便為Ⅲ提供顏色對照,所以Ⅰ和Ⅱ為對照組,A正確。Br2在CCl4中顯橙色,Ⅰ中CCl4層顯橙色,說明CCl4層含Br2,B正確。Ⅲ中初始滴入氯水CCl4層顯紫色,是因為Cl2和KI發生置換反應生成了I2,說明Cl2的氧化性強于I2,Cl2沒有和Br-反應而先和I-反應,說明I-的還原性強于Br-,可得出結論:Br2的氧化性強于I2,C錯誤。向KBr、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Cl4,然后滴加氯水,振蕩后靜置,CCl4層顯紫色,說明I-的還原性強于Br-;再滴加氯水,振蕩后紫色褪去;繼續滴加氯水,振蕩后靜置,CCl4層變為橙色,說明Cl2和Br-發生反應生成Br2,可推測水層中不含I-,D正確。3.A 步驟③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Br2+2H2O H2SO4+2HBr,使吸收液的pH減小,A錯誤;步驟②到步驟④可以將溴濃縮富集,B正確;步驟②中,用熱空氣將Br2吹出,利用溴的易揮發性,C正確;步驟①和步驟④中Cl2的作用相同,均是將Br-氧化為溴單質,D正確。4.答案 (1)坩堝(2)檢查是否漏液 液體分層,上層溶液接近無色,下層溶液呈紫紅色(3)防止后續加硫酸時損耗硫酸太多(4)過濾解析 (1)灼燒海帶應在坩堝中進行。(2)分液漏斗使用前須檢查是否漏液,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萃取后上層為水層,下層為CCl4層,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因此上層接近無色,下層為紫紅色。(4)碘單質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且碘單質為固體,因此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I2和H2O。5.A 灼燒碎海帶應在坩堝中進行,A符合題意;乙是過濾裝置,可用裝置乙過濾海帶灰的浸泡液,B不符合題意;可用裝置丙萃取碘水中的I2,C不符合題意;可用裝置丁蒸餾,分離碘和有機溶劑,D不符合題意。6.B 過濾時,玻璃棒用于引流,攪拌漏斗中的溶液可能會弄破濾紙,A錯誤;乙裝置中通入的氯氣可與Br-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氯氣將溶液中的Br-氧化成Br2,B正確;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C錯誤;Br2的沸點比正十二烷低,用丁裝置進行蒸餾時,先收集到Br2,D錯誤。7.A BrCl的性質與Cl2相似,能使Fe2+轉化為Fe3+,A正確;Cl的非金屬性比Br強,BrCl中氯元素為-1價,溴元素為+1價,B錯誤;結合Br2、Cl2的性質,可推測BrCl是一種有毒、有色的化合物,C錯誤;BrCl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rCl+H2O HBrO+HCl,D錯誤。8.A ICl中I顯正價、Cl顯負價,ICl+H2O HCl+HIO,A錯誤;ICl和NaOH反應生成NaIO、NaCl,ICl+2NaOH NaIO+NaCl+H2O,B正確;(CN)2的化學性質與鹵素相似,和水反應可生成HCN和HCNO,(CN)2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NaCN、NaCNO和H2O,C正確;類比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氣、氯化錳和水,推測HCN和二氧化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HCN+MnO2 Mn(CN)2+(CN)2+2H2O,D正確。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