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拔高練五年高考練考點1 硫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1.(2022江蘇,4)實驗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實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裝置甲制取SO2氣體B.用裝置乙制取SO2水溶液C.用裝置丙吸收尾氣中的SO2D.用干燥pH試紙檢驗SO2水溶液的酸性2.(2022廣東,5)若將銅絲插入熱濃硫酸中進行如圖(a~d均為浸有相應試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實驗,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Cu與濃硫酸反應,只體現H2SO4的酸性B.a處變紅,說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b或c處褪色,均說明SO2具有漂白性D.試管底部出現白色固體,說明反應中無H2O生成3.(2023北京,7改編)蔗糖與濃硫酸發生作用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白色固體變黑,主要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B.過程②固體體積膨脹,與產生的大量氣體有關C.過程中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體現了濃硫酸的酸性D.將產生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4.(2023廣東,9)按圖裝置進行實驗。將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試管,關閉活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中試管內的反應,體現H+的氧化性B.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的還原性C.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D.撤掉水浴,重做實驗,Ⅳ中紅色更快褪去5.(2022全國乙,9改編)已知:Na2S2O3+2HCl 2NaCl+S↓+SO2↑+H2O。某白色粉末樣品,可能含有Na2SO4、Na2SO3、Na2S2O3和Na2CO3,取少量樣品進行如下實驗:①溶于水,得到無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過量稀鹽酸,溶液變渾濁,有刺激性氣體逸出。離心分離。③取②的上層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產生。該樣品中確定存在的是( )A.Na2SO4、Na2S2O3 B.Na2SO3、Na2S2O3C.Na2SO4、Na2CO3 D.Na2SO3、Na2CO3考點2 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與計算6.(2022湖南,9)科學家發現某些生物酶體系可以促進H+和e-的轉移(如a、b和c),能將海洋中的N轉化為N2進入大氣層,反應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Ⅰ中N發生氧化反應B.a和b中轉移的e-數目相等C.過程Ⅱ中參與反應的n(NO)∶n(N)=1∶4D.過程Ⅰ→Ⅲ的總反應為N N2↑+2H2O7.(1)(2022廣東,19節選)催化劑Cr2O3可由(NH4)2Cr2O7加熱分解制備,反應同時生成無污染氣體。完成化學方程式:(NH4)2Cr2O7Cr2O3+ + 。 (2)(2022全國甲,26改編)向80~90 ℃的含Fe2+的酸性溶液中分批加入適量KMnO4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中有Fe(OH)3和MnO2,該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考點3 環境保護8.(2020江蘇,1)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空氣質量。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A.PM2.5 B.O2C.SO2 D.NO9.(2021全國乙,7)我國提出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對于改善環境、實現綠色發展至關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總量和減少總量相當。下列措施中能促進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將重質油裂解為輕質油作為燃料B.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C.通過清潔煤技術減少煤燃燒污染D.研發催化劑將CO2還原為甲醇高考模擬練應用實踐1.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濃硫酸有脫水性,可用作干燥劑B.FeS2有氧化性,可用于生產SO2C.Na2SO3具有還原性,可用于廢水脫氯(Cl2)D.NaHCO3能與堿反應,可用于制抗酸藥物2.100%硫酸吸收SO3可生成焦硫酸(分子式為H2S2O7或H2SO4·SO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焦硫酸具有強氧化性B.Na2S2O7水溶液呈中性C.焦硫酸可與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D.100%硫酸吸收SO3生成焦硫酸的變化是化學變化3.下列實驗現象與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A 用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在白紙上寫字 一段時間后寫字之處變黑 濃H2SO4有吸水性B 將SO2通入H2S溶液中 產生淡黃色沉淀 SO2有還原性C 將銀白色的金屬鈉放置在空氣中 鈉表面很快變暗 金屬鈉具有還原性D 將Cl2通入放有鮮花的試劑瓶中 鮮花褪色 Cl2有漂白性4.下列實驗報告記錄的實驗現象正確的是( )實驗記 錄 A 無色 黃色 無現象 無色溶液B 紅色 淺綠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C 紅色 黃色 無色溶液 白色沉淀D 無色 淺綠色 無色溶液 無色溶液5.亞硫酸鹽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用如下實驗可檢驗某食品中亞硫酸鹽含量(通常以1 kg樣品中含SO2的質量計,所加試劑均足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樣品氣體A含H2SO4的溶液中和液A.葡萄酒釀造時通入SO2,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B.過程①中若不通入N2,則測得的SO2含量偏低C.過程①中煮沸的目的是加快亞硫酸的分解,降低SO2的溶解度D.若僅將②中的H2O2溶液替換為溴水,對測定結果無影響6.硫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X生成S,必須加入氧化劑B.從物質類別角度分析,SO2和SO3都屬于酸性氧化物C.在加熱條件下,Y的濃溶液與銅單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SO2D.24 mL 0.05 mol·L-1的Na2SO3溶液與20 mL 0.02 mol·L-1的酸性K2Cr2O7溶液恰好反應,已知Na2SO3轉化為Na2SO4,則Cr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3價7.利用如圖裝置進行SO2氣體的性質探究實驗,已知Fe3+有氧化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品紅溶液褪色,加熱褪色后的溶液,又恢復為原來的紅色B.SO2能與NaOH溶液反應,屬于酸性氧化物C.FeCl3溶液黃色變淺的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D.裝置D的作用是尾氣處理8.立德粉ZnS·BaSO4(也稱鋅鋇白),是一種常用白色顏料。以重晶石(BaSO4)為原料,可按如下工藝生產立德粉: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①在回轉爐中重晶石被過量焦炭還原為可溶性硫化鋇,該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 。回轉爐尾氣中含有有毒氣體,生產上可通過水蒸氣變換反應將其轉化為CO2和一種清潔能源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在潮濕空氣中長期放置的“還原料”,會逸出臭雞蛋氣味的氣體,且水溶性變差。其原因是“還原料”表面生成了難溶于水的 (填化學式)。 ③沉淀器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成品中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測得。稱取m g樣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 mL 0.100 0 mol·L-1的I2-KI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閉,置暗處反應5 min,有單質硫析出。向溶液中加入V mL 0.100 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與過量的I2完全反應,離子方程式為I2+2S2 2I-+S4。則樣品中S2-的含量為 (寫出表達式)。 遷移創新9.自然界中含硫物質不斷發生轉化和轉移,形成了硫元素的循環。利用這些轉化可以制備重要的化工產品,過程中產生的H2S、SO2等會污染環境,需要加以治理。(1)火山噴發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轉化的一種途徑,反應過程如圖所示。1 mol FeS2與O2和Ca(OH)2懸濁液反應轉化為CaSO4·2H2O和Fe2O3,理論上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mol。 (2)工業上利用SO2SO3H2SO4的轉化制備硫酸,其模擬實驗的部分裝置如圖所示。①裝置Ⅰ的作用是 。 ②裝置Ⅲ用于吸收SO3制備硫酸,適宜的吸收劑是 (填字母)。 A.NaOH溶液 B.水 C.98.3%濃硫酸③裝置Ⅱ中待反應進行后撤走酒精燈,無需持續加熱,原因是 。若用O2、水在催化劑存在時吸收尾氣中的SO2,吸收完成后,隨著氧化的進行,溶液的pH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Fe2O3可用作脫除H2S氣體的脫硫劑。Fe2O3脫硫和Fe2O3再生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①寫出“脫硫”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②Fe2O3的“再生”是在600 ℃條件下,用一定濃度的O2與FeS反應實現。溫度略低于400 ℃時,“再生”所得固體質量增加,原因是 。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綜合拔高練五年高考練1.C NaHSO3與H2SO4反應生成Na2SO4、SO2和H2O,A正確;SO2溶于水得到SO2水溶液,B正確;SO2在飽和NaHS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故尾氣中的SO2應用NaOH溶液吸收,C錯誤;用玻璃棒蘸取SO2水溶液滴在干燥pH試紙上可檢驗SO2水溶液的酸性,若pH試紙潤濕會影響檢驗的結果,D正確。2.B Cu+2H2SO4(濃) CuSO4+2H2O+SO2↑,該反應中濃硫酸體現氧化性和酸性;a處SO2和水反應生成H2SO3,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證明SO2為酸性氧化物;使品紅溶液褪色證明SO2具有漂白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證明SO2具有還原性;試管底部的白色固體為無水CuSO4,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不能說明無水生成;故選B。3.C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按照水的組成比奪取某些有機物中的氫、氧元素,形成水分子,蔗糖中加入濃硫酸,白色固體變黑,主要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A項正確;該反應產生大量氣體,使固體體積膨脹,B項正確;生成的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體現濃硫酸的強氧化性,C項錯誤;反應中生成的氣體為CO2和SO2,將這兩種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D項正確。4.C Ⅰ中試管內發生反應S2+2H+ S↓+SO2↑+H2O,反應前后氫元素化合價不變,H+不體現氧化性,故A錯誤;Ⅱ中品紅溶液褪色,體現SO2的漂白性,故B錯誤;Ⅰ中試管內發生反應S2+2H+ S↓+SO2↑+H2O,Ⅲ中試管內SO2與Na2S溶液反應也能生成S單質,在Ⅰ和Ⅲ的試管中,都出現了渾濁現象,故C正確;撤掉水浴,重做實驗,反應速率減慢,Ⅳ中紅色褪去的速率減慢,故D錯誤。5.A 由實驗②的現象,可知發生反應Na2S2O3+2HCl 2NaCl+S↓+SO2↑+H2O;取實驗②的上層清液,加氯化鋇溶液產生沉淀,因實驗②中加入了過量稀鹽酸,故生成的沉淀是硫酸鋇,樣品中一定存在Na2S2O3和Na2SO4,A正確。6.D 由圖示可知,過程Ⅰ中N轉化為NO,氮元素由+3價降低到+2價,N作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A錯誤;過程Ⅰ發生反應:N+2H++e- NO↑+H2O,可知生成1 mol NO,a中轉移1 mol e-,過程Ⅱ發生反應:NO+N+2H++3e- H2O+N2H4,即消耗1 mol NO,b中轉移3 mol e-,a和b中轉移電子數目不相等,B錯誤;由B項分析可知,過程Ⅱ參與反應的n(NO)∶n(N)=1∶1,C錯誤;過程Ⅲ發生反應:N2H4 N2+4H++4e-,Ⅰ+Ⅱ+Ⅲ得總反應為N N2↑+2H2O,D正確。7.答案 (1)N2↑ 4H2O(2)3Fe2++Mn+7H2O 3Fe(OH)3↓+MnO2↓+5H+解析 (1)(NH4)2Cr2O7分解過程中生成Cr2O3和無污染氣體,根據元素守恒可知,其余生成物為N2、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2Cr2O7 Cr2O3+N2↑+4H2O。(2)KMnO4轉化為MnO2,被還原,Fe2+被氧化為Fe3+的同時轉化為Fe(OH)3,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電荷守恒得出離子方程式。8.B A項,PM2.5為細顆粒物,對人體有害;B項,O2不屬于污染物;C項,SO2是空氣污染物;D項,NO是空氣污染物;故選B。9.D 將重質油裂解為輕質油作為燃料,不會減少CO2的排放量,A項錯誤;大規模開采可燃冰作為新能源,不會減少CO2的排放量,B項錯誤;通過清潔煤技術減少煤燃燒污染,但CO2的排放量沒有減少,C項錯誤;研發催化劑將CO2還原為甲醇,能有效促進碳中和,D項正確。高考模擬練1.C 濃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劑,A不符合題意;FeS2→SO2,硫元素化合價升高,體現FeS2的還原性,B不符合題意;Na2SO3具有還原性,能與Cl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除Cl2,故可用于廢水脫氯(Cl2),C符合題意;NaHCO3能與酸反應,可用于制抗酸藥物,D不符合題意。2.B 焦硫酸鈉溶于水生成硫酸氫鈉(Na2S2O7→Na2SO4·SO3Na2SO4·H2SO4→2NaHSO4),其水溶液呈酸性,B錯誤;焦硫酸中硫元素為+6價,處于最高價,它與濃硫酸相似,具有強氧化性,A正確;焦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能與堿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C正確;100%硫酸吸收SO3有焦硫酸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D正確。3.C 用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在白紙上寫字,寫字之處紙變黑,這是由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導致紙張炭化,A錯誤;SO2與H2S反應生成S單質,SO2被還原,作氧化劑,說明其具有氧化性,B錯誤;金屬鈉放置在空氣中,會與O2反應生成Na2O,鈉具有還原性,被氧化,C正確;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鮮花褪色,而氯氣不具有漂白性,D錯誤。4.B SO2飽和溶液顯酸性,在石蕊溶液中滴加SO2飽和溶液,溶液會變紅色;SO2具有還原性,能被Fe3+氧化,Fe3+被還原為Fe2+,溶液由黃色變為淺綠色;SO2與酸化的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SO2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亞硫酸鈉,S與Ba2+結合生成白色沉淀亞硫酸鋇,故選B。5.D 將H2O2溶液替換為溴水,發生反應Br2+SO2+2H2O H2SO4+2HBr,為保證SO2完全吸收,溴水要略過量,用NaOH溶液中和時,消耗NaOH的量增多,測得的SO2含量偏高,D項錯誤。6.A X為H2S,可以發生自身分解反應生成S,A錯誤;SO2和SO3都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都屬于酸性氧化物,B正確;Y的濃溶液為濃硫酸,加熱條件下與銅發生反應:Cu+2H2SO4(濃) CuSO4+SO2↑+2H2O,C正確;令Cr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a,根據得失電子守恒,24×10-3 L×0.05 mol·L-1×(6-4)=20×10-3 L×0.02 mol·L-1×2×(6-a),解得a=3,D正確。7.C SO2具有漂白性,能夠使品紅溶液褪色,但產生的無色物質不穩定,受熱分解,溶液又恢復為原來的紅色,A正確;SO2(少量)能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Na2SO3和水,SO2屬于酸性氧化物,B正確;SO2氣體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由黃色變為淺綠色,發生反應:SO2+2Fe3++2H2O 2Fe2++4H++S,該反應體現了SO2的還原性,C錯誤;堿石灰可以吸收多余的SO2,D正確。8.答案 (1)①BaSO4+4C BaS+4CO↑ CO+H2O CO2+H2 ②BaCO3 ③S2-+Ba2++Zn2++S ZnS·BaSO4↓(2)×100%解析 (1)①注意焦炭過量生成CO,反應物為硫酸鋇與焦炭,產物為BaS與CO,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寫出化學方程式;CO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2與H2,化學方程式為CO+H2O CO2+H2。②臭雞蛋氣味氣體為硫化氫氣體,酸性H2CO3>H2S,硫化鋇與空氣中的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鋇與硫化氫氣體。③硫化鋇與硫酸鋅為可溶性強電解質,寫成離子形式,沉淀不可拆,寫化學式,故離子方程式為S2-+Ba2++Zn2++S ZnS·BaSO4↓。(2)碘單質與硫離子的反應:S2-+I2 S+2I-,I2與S2的反應:2S2+I22I-+S4,設樣品中S2-的物質的量為n,則有:S2- ~ I21 mol 1 moln n2S2 ~ I22 mol 1 mol0.100 0×V×10-3 mol ×0.100 0×V×10-3 moln+×0.100 0×V×10-3 mol=25.00×10-3×0.100 0 mol,得n=(25.00-V)×0.100 0×10-3 mol;則樣品中S2-的含量為×100%。9.答案 (1)15(2)①干燥氣體,使氣體充分混合,可通過觀察氣泡產生速率來控制氣體流速或混合比例(合理即可) ②C ③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減小(3)①3H2S+Fe2O3 2FeS+S+3H2O ②部分FeS被氧化為硫酸鹽解析 (1)1 mol FeS2與O2和Ca(OH)2懸濁液反應轉化為CaSO4·2H2O和Fe2O3,反應前后Fe的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3價,S的化合價從-1價升高到+6價,1 mol FeS2參加反應生成CaSO4·2H2O和Fe2O3,共失去15 mol電子。(2)②若用NaOH溶液吸收則不能得到硫酸,SO3不能用水來吸收,否則將形成大量酸霧,應采用98.3%的濃硫酸作吸收劑。③SO2和氧氣生成SO3的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裝置Ⅱ中待反應進行后撤走酒精燈,無需持續加熱。在催化劑存在時水與SO2發生反應SO2+H2O H2SO3,氧化過程中發生反應:2H2SO3+O2 2H2SO4,溶液的pH減小。(3)①分析題圖可知脫硫時,部分Fe2O3轉化成FeS,H2S被氧化成S,發生反應:3H2S+Fe2O3 2FeS+S+3H2O。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