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專題復習提升易混易錯練易錯點1 對元素周期律理解錯誤1.下列事實不能說明元素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相對強弱的是( )事實 推論A 與冷水反應,Na比Mg劇烈 金屬性:Na>MgB Ca(OH)2的堿性強于Mg(OH)2 金屬性:Ca>MgC SO2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非金屬性:S>CD Br2與H2反應比I2與H2反應更容易 非金屬性:Br>I2.(2024河南三門峽期末)X、Y、Z、M、W為五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與其某種常見化合價的關系如圖所示,對應坐標分別為(a,+5)、(b,-2)、(c,+1)、(d,+3)、(e,+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W>XB.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Y>XC.原子半徑大小:W>X>Y>Z>MD.Y與X或W均可形成兩種以上的二元化合物易錯點2 對元素周期表結構存在理解上的誤區3.如圖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電荷數為x,則這5種元素的核電荷數之和為( )A.5x+10 B.5x C.5x+14 D.5x+164.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這四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21。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YZ3是離子化合物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點:Y2X3D.簡單離子的半徑:Y易錯點3 對氫鍵認識不清5.關于氫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含氫元素的化合物中都存在氫鍵B.H2O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化合物,就是由于水分子間形成了氫鍵C.氫原子和非金屬性很強的元素原子(F、O、N)形成的共價鍵,稱為氫鍵D.分子間形成的氫鍵使相應物質的熔點和沸點升高6.有五組同族元素的物質,在101.3 kPa時測定它們的沸點(℃)如下表所示:① He(-268.8) a(-249.5) Ar(-185.8) Kr(-151.7)② F2(-187.0) Cl2(-33.6) b(58.7) I2(184.0)③ c(19.4) HCl(-84.0) HBr(-67.0) HI(-35.3)④ H2O(100.0) H2S(-60.0) d(-42.0) H2Te(-1.8)⑤ CH4(-161.0) SiH4(-112.0) GeH4(-90.0) e(-52.0)對應表中內容,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A.a、b、c的化學式分別為Xe、Br2、HFB.第④組中化合物的穩定性:H2O>H2S,因為水分子間存在氫鍵C.第③組物質的酸性:HI>HFD.上表中同族元素對應的簡單氫化物的沸點,均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升高思想方法練利用類比思想認識元素周期律方法概述 類比思想是依據兩個對象或兩類事物間的已知相似性,把一個對象或一類事物的特定知識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另一類事物上去,從而獲得另一個對象或另一類事物的新知識。類比在解決化學問題過程中充當“中介”,即通過借用熟悉問題的解決辦法去解決新問題。元素周期表就是一個類比學習的典范,利用同一主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可以類比得到周期表中不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但類比過程中,必須注意特殊性。1.“類推”是一種常用的學習方法,但有時會產生錯誤的結論,下列類推結論中正確的是( )A.ⅣA族元素簡單氫化物沸點順序是GeH4>SiH4>CH4,則ⅤA族元素簡單氫化物沸點順序是AsH3>PH3>NH3B.第二周期元素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順序是HF>H2O>NH3,則第三周期元素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順序是HCl>H2S>PH3C.I—I鍵不如F—F、Cl—Cl、Br—Br鍵穩定,則在鹵素單質中碘的熔點最低D.干冰(CO2)是分子晶體,則SiO2也是分子晶體2.下列類推結論中正確的是( )A.Na2O可以溶于冷水,MgO也可以溶于冷水B.Al(OH)3、Cu(OH)2受熱易分解,則Fe(OH)3受熱也易分解C.CaCO3與稀硝酸反應生成CO2,推測CaSO3與稀硝酸反應生成SO2D.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則Fe可與I2反應生成FeI33.依據已知信息,下列對元素性質的預測或推理不合理的是( )編號 已知信息 預測或推理A 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Na2O2 鋰在空氣中燃燒生成Li2O2B 碘單質在常溫下是固體 砹單質在常溫下是固體C NaOH是強堿 CsOH是更強的堿D 鈉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 Rb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4.科學家預測第114號元素具有良好的力學、光學、電學性質,將它命名為“類鉛”。以下對“類鉛”的敘述錯誤的是( )A.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是金屬元素B.主要化合價為+2、+4C.其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弱于鉛的簡單氫化物D.“類鉛”的原子半徑小于同主族其他元素5.運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斷,其中錯誤的是( )①鉈(Tl)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且與鋁同主族,其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氫氣;②砹(At)為有色固體,HAt不穩定,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③鈉溶于水生成一種弱堿;④鍶與鎂同主族,硫酸鍶(SrSO4)是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⑤硒化氫(H2Se)是無色、有毒、比H2S穩定的氣體A.①②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③④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本專題復習提升易混易錯練1.C SO2不是S的最高價氧化物,無法根據題中所給事實判斷S、C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C符合題意。易錯分析 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或堿性)強弱,能說明元素的非金屬性(或金屬性)的相對強弱,不能忽視“最高價”。2.C 根據元素的原子序數與元素的常見化合價的關系,可知X是N,Y是O,Z是Na,M是Al,W是Cl。N和Cl形成的最高價含氧酸分別是HNO3、HClO4,酸性:HClO4>HNO3,A正確。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就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O>N,所以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Y>X,B正確。一般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就越大,同周期從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故原子半徑:Z(Na)>M(Al)>W(Cl)>X(N)>Y(O),C錯誤。O與N可以形成N2O、NO、NO2、N2O4等;O與Cl可以形成Cl2O、ClO2、Cl2O7等(易錯點)D正確。3.A 根據題干及5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可以確定B應該位于第三周期,則D位于與B同一主族的第二周期,其核電荷數比B小8;E位于與B同一主族的第四周期,其核電荷數比B大18。所以各元素相應的核電荷數:A為x-1、C為x+1、D為x-8、E為x+18,5種元素的核電荷數之和為5x+10,答案為A。易錯分析 對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不熟悉會導致錯選。同主族、相鄰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差存在如下關系:①ⅠA族元素,隨原子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序數依次相差2、8、8、18、18、32。②ⅡA族元素,隨原子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序數依次相差8、8、18、18、32。③ⅢA~ⅦA族元素,隨原子電子層數的增加,原子序數依次相差8、18、18、32、32。4.D 設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y,則W、X、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y+2、y+3、y+4,根據題意可知,y+y+2+y+3+y+4=21,解得y=3,則Y為Al,W為N,X為O,Z為Cl。A項,AlCl3是共價化合物,錯誤;B項,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Al(OH)3,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NO3,酸性:Al(OH)3ClO2,錯誤;D項,Al3+、O2-的電子層結構相同,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大,離子半徑越小,離子半徑:Al3+易錯分析 解答元素周期表有關問題時,常需要根據題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推斷出具體元素,進而解決題目中的相關問題。由于對元素周期表結構掌握不牢,如對族的排列順序、各周期包含元素的種類等記憶不清,易導致推斷結果錯誤。因此要熟練掌握周期表的整體結構,熟悉前20號元素的特殊性質。5.D 不是所有含氫元素的化合物中都存在氫鍵,A錯誤;H2O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化合物,是由于水分子內的H—O鍵穩定,與分子間是否形成氫鍵無關,B錯誤;氫鍵是一種特殊的分子間作用力,不屬于化學鍵,C錯誤;分子間形成的氫鍵使相應物質的熔點和沸點升高,D正確。易錯分析 誤認為氫鍵是化學鍵而錯選C;誤認為氫鍵影響物質的穩定性而錯選B。6.C He、Ne、Ar、Kr是同族元素,根據遞變順序,可知a為Ne;F、Cl、Br、I屬于同一主族元素,b應是單質Br2,c為氫化物HF,則a、b、c的化學式分別為Ne、Br2、HF,A錯誤。非金屬性:O>S,故穩定性:H2O>H2S,與氫鍵無關,B錯誤。HF和H2O分子間存在氫鍵,沸點較高,比同族其他元素的簡單氫化物沸點高,D錯誤。思想方法練1.B ⅣA族元素簡單氫化物分子間不存在氫鍵,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沸點越高,則沸點順序是GeH4>SiH4>CH4,而ⅤA族元素簡單氫化物中,NH3分子間存在氫鍵,沸點:NH3>AsH3>PH3,A錯誤;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性F>O>N、Cl>S>P,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為HF>H2O>NH3、HCl>H2S>PH3,B正確;鹵素單質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點越高,與化學鍵無關,C錯誤;干冰是分子晶體,但SiO2是共價晶體,D錯誤。方法點津 “類推”有時會產生錯誤的結論,要注意同一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性和特殊性。例如:判斷ⅤA族元素簡單氫化物的沸點高低時,注意NH3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其沸點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簡單氫化物的沸點高。2.B Na2O與H2O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NaOH,MgO與冷水幾乎不反應,也不溶于冷水,A項錯誤;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由Al(OH)3、Cu(OH)2受熱易分解,可知Fe(OH)3受熱也易分解,B項正確;硝酸有強氧化性,CaSO3有還原性,CaSO3會被硝酸氧化,與稀硝酸反應不能生成SO2,C項錯誤;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而碘單質氧化性比較弱,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而Fe與I2反應生成FeI2,D項錯誤。方法點津 Cl與I同主族,但非金屬性:Cl>I,單質的氧化性:Cl2>I2,故需注意其與Fe反應時,生成的含鐵化合物中Fe元素的價態不同。3.A 鋰在空氣中燃燒生成Li2O,A錯誤;隨著核電荷數增大,鹵族元素的單質熔、沸點逐漸升高,碘單質常溫下是固體,則砹單質常溫下也是固體,B正確;Cs的金屬性強于Na,CsOH是比NaOH更強的堿,C正確;Rb的金屬性強于Na,鈉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態存在,則Rb在自然界中也以化合態存在,D正確。4.D 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8,可知114號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該元素為金屬元素,A正確;根據鉛元素推測第114號元素的主要化合價為+2、+4,B正確;“類鉛”與鉛元素位于同一主族,非金屬性:鉛元素>“類鉛”,則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Pb>“類鉛”,C正確;“類鉛”原子是ⅣA族元素原子中電子層數最多的原子,原子半徑最大,D錯誤。5.C ①鉈(Tl)位于周期表第六周期且與鋁同主族,Tl與NaOH溶液不反應,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①錯誤;②由鹵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遞變規律可知砹(At)為有色固體,HAt不穩定,AgAt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②正確;③鈉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為強堿,③錯誤;④硫酸鋇是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根據ⅡA族元素的硫酸鹽溶解能力的遞變規律可知硫酸鍶(SrSO4)難溶于水,④正確;⑤非金屬性:Se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