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玉溪一中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期末素質測試地 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火星表面晝夜溫差很大,赤道地區夏季白天溫度為21℃,到了夜晚能降至-73℃。火星自轉周期與地球大體一致。研究發現,火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有干涸的河床,這表明火星上存在過液態水。2021年5月,“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開展了多項科學探測任務。據此完成1~2小題。1.“祝融號”在火星上作業時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A.夜晚過長,電力不足 B.引力過大,行動困難C.溫度過高,設備易損 D.地表復雜,作業受阻2.“火星上存在過液態水”這一發現對于下列領域沒有直接影響的是A.火星自轉周期研究 B.外星生命搜尋行動C.人類火星移民計劃 D.火星地貌形成研究2025年,福建省政和縣距今1.5億年的地層中出土鳥類化石“政和八閩鳥”及大量保存完好的水生/半水生爬行動物類化石。圖(a)為“政和八閩鳥”化石及正型標本,圖(b)為地質年代表(部分)。讀圖,完成3~4小題。3.“政和八閩鳥”化石的發現揭示了鳥類起源時間應不晚于A.寒武紀 B.石炭紀 C.侏羅紀 D.白堊紀4.“政和八閩鳥”的生活環境可能為A.湖邊沼澤 B.冰山雪原 C.無光深海 D.干旱沙漠雨雪分界線是降雨與降雪(含雨夾雪)的界線。下圖示意2016年1月19~22日我國局部地區寒潮過境時雨雪分界線推進過程,據此完成5~6小題。影響雨雪分界線推進的天氣系統是①冷鋒 ②暖鋒 ③氣旋 ④反氣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 果農在寒潮來臨前為柑橘穿上了“羽絨服”(塑料薄膜)(右上圖),可有效地防止凍害,其原理是A.增強地面對太陽輻射的吸收 B.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C.增強大氣逆輻射 D.阻擋地面輻射小明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推理地貌的演化。他輸入提示詞“某地區氣候暖濕,地殼表層有大范圍、巖性純且厚達千米的石灰巖,經地質時期的流水溶蝕和差異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觀”。結合如圖景觀,完成7~8小題。7.圖示景觀是A.溶溝B.孤峰C.峰叢D.殘丘8.若要生成“峰林”地貌,應優化提示詞A.增加“構造抬升速率”參數 B.標注“溶蝕量隨深度遞減”C.刪除“巖性純”以減少干擾 D.限定“壯年期區域性地貌”秘魯南部山間鹽湖鹵水型鋰礦資源豐富,其鋰礦物質主要源自四周山區巖漿巖。錢凱港是中國和秘魯共建的深水良港,于2024年11月14日開港通航。圖1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圖2為薩利納斯鹽湖流域示意圖。圖3為錢凱港略圖。據此完成9~10小題。9.從水循環角度說明鹽湖鹵水型鋰礦的形成過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巖石中的鋰元素,主要因降水侵蝕水巖反應而生B.周圍的含鋰水體,主要因下滲不斷向鹽湖匯聚C.強烈的蒸發導致湖水鹽度升高,形成高濃度鹵水D.反復的呈放射狀的徑流,使鋰持續富集成鋰礦10.關于錢凱港口門朝向與海水運動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口門受東北向的風浪影響 B.寒流自東南向西北流動,與口門朝向一致C.洋流攜帶泥沙向東南移動 D.暖流將泥沙帶離港區,避免在港池內沉積依據我國相關標準,關鍵海區的海溫指數(海面溫度距平的平均值)3個月滑動平均達到或超過0.5℃,且至少持續5個月,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小于或等于-0.5℃,且至少持續5個月,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下圖示意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關鍵海區的海表溫度距平。完成11~12小題。11.圖示時段A.拉尼娜狀態持續的時間較長 B.2023年5月起進入厄爾尼諾狀態C.海水溫度變化幅度小于2℃ D.每年厄爾尼諾都與拉尼娜交替出現12.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A.南美洲西北部旱災加劇 B.秘魯沿海漁業減產C.澳大利亞東部降水增多 D.東南信風顯著增強大興安嶺地區與呼倫貝爾是溫帶季風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地帶,其植被、土壤差異顯著。左圖示意呼倫貝爾和大興安嶺區域植被分布,右圖為東北地區黑土、黑鈣土分布圍。據此完成13~14小題。13.大興安嶺地區和呼倫貝爾地區對應的植被最可能分別為A.熱帶雨林、荒漠草原 B.亞寒帶針葉林、溫帶草原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草原 D.荒漠草原、亞熱帶常綠硬葉林14.大興安嶺與長白山之間黑土區的坡耕地,春季常發生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主要原因是①土質疏松,地表水下滲多,表層土壤干燥②融雪量大,侵蝕作用強③降水量大,地表徑流對土壤的沖刷力度大④晝夜溫差,表層土壤疏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鄉村人口粘性是指鄉村吸引和留住人口的能力。下表示意2020年我國“胡煥庸線”兩側人口粘性類型分布情況。據此完成15~16小題。年份 人口粘性類型 胡煥庸線西北區域 胡煥庸線東南區域數量(個) 占比(%) 數量(個) 占比(%)2020 高水平 33 1.102 2333 8.979較高水平 152 5.075 5333 20.525中等水平 382 12.755 7364 28.342較低水平 576 19.232 5749 22.126低水平 1852 61.836 5204 20.028合計 2995 100 25983 10015.以下關于我國“胡煥庸線”兩側鄉村人口粘性分布特征描述正確的是A.兩側鄉村人口粘性類型分布均勻B.東南區域鄉村人口粘性整體低于西北區域C.東南區域低水平人口粘性鄉村占比較西北區域低D.西北區域高水平人口粘性鄉村數量多、占比大16.我國鄉村人口粘性呈高低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個人生活偏好 B.生態環境狀況C.交通便捷程度 D.經濟發展水平蜜雪冰城作為我國茶飲新秀,因價格親民、口味多樣,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如圖示意某地蜜雪冰城門店位置。據此完成17~18小題。17.圖中其他商業店鋪布局對蜜雪冰城經營的影響有A.增加經營成本B.帶來競爭壓力C.提升品牌形象D.吸引更多顧客18.蜜雪冰城選擇在圖示地點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可以節約門店租金費用 B.方便接近目標消費人群C.便于利用路口基礎設施 D.可與周圍店鋪共享信息某研究利用1990—2019年省際鐵路貨運量數據,總結了我國不同區域呈現出的“中心—外圍”“點—軸串珠”兩種省際鐵路貨運網絡模式(下圖)。圖中節點表示省份,節點大(小)表示某省份與周邊省份的鐵路貨運聯系強(弱),節點的箭頭指向與該省份鐵路貨運量最大的省份。據此完成19~20小題。19.相較于“中心—外圍”模式,“點—軸串珠”模式呈現出的特征是A.貨運網絡結構更復雜 B.鄰近節點間互惠關系更強C.更為單一的貨運流向 D.貨運網絡層級性明顯減弱20.1990—2019年,東北地區鐵路貨運網絡一直呈現“中心—外圍”模式,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①地理單元相對獨立 ②輕重工業結構比較均衡③人口季節性流動大 ④貨運鐵路干線結構穩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橫坡壟作是坡耕地上一種常見的耕作方式,當壟內的積水超過壟丘的攔蓄能力時,壟丘下坡在上方來水的沖刷和滲流作用下易發生“斷壟”現象。土壤氮、磷等養分流失量隨坡度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圖Ⅰ和圖Ⅱ分別示意平整坡面和橫坡壟作坡面土壤養分流失量隨降雨的變化過程。據此完成21~22小題。21.土壤養分流失過程中有“斷壟”現象發生,推測圖Ⅱ第一個“斷壟”現象發生時間大約在降雨歷時A.10min時 B.20min時 C.30min時 D.35min時22.下列關于橫坡壟作坡面的土壤養分流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所有坡角、所有時間段內較平整坡面小B.隨降雨歷時增加而增加C.在坡角達到20°、降雨歷時約20min時較平整坡面大D.隨坡角增大先增大、后減小下圖為某研究小組繪制的某城市產業轉型演變圖。據此完成23~24小題。23.路徑②體現產業轉型的具體方式與目的為A.產業升級降低生產成本B.產業集群加強上下游聯系C.產業更新提高產品競爭力D.產業延伸促進集聚效益24.圖中支撐性服務業主要有①科技服務 ②物流倉儲 ③養老服務 ④餐飲服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古田村距離廣州市區約100km,是廣州首批特色小鎮之一。該村擁有竹海古樹、碧潭怪石、傳統工藝遺跡等9大核心資源。在新型鄉村規劃建設過程中,為讓古田的每一處都成為風景,古田村創新性提出以鄉村風景化為理念指導鄉村設計。如圖示意古田村鳥瞰景觀和休閑區一角。據此完成25~26小題。25.規劃后的古田村土地利用類型占比最大的是A.商業用地 B.農業生產用地C.公共服務用地 D.休閑娛樂用地26.古田村提出“鄉村風景化”理念的主要目的是A.挖掘景觀價值,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B.擴大耕地面積,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C.減少人口外流,提升服務接待能力D.改善鄉村環境,承接城市產業轉移產城融合是為解決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產城分離現象而提出的區域發展思路,其核心在于通過產業與城市功能的協同發展,實現居住、工作和生活空間的有機結合。依據產業類型、城市形態以及房地產市場的三個維度,可以將產城融合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產城分離、產城互促、產城融合和高維融合。據此完成27~28小題。27.產城融合的發展階段依次表現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28.產城互促階段,城市發展可能出現的變化是A.城市用地規模縮小,土地利用率提高B.產業結構單一,以傳統的制造業為主C.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服務業發展D.人口大量外遷,城市空心化現象嚴重我國滬昆鐵路橋隧長度占線路總長的比例,貴州段高達81%,云南段也達70%。改革開放前,西南地區的交通多以公路運輸為主。下圖示意滬昆鐵路部分路段及其貴州段景觀。完成29~30小題。29.我國滬昆鐵路的貴州—云南段橋隧長度占該段線路總長的比例高,主要是由于該段鐵路沿線A.山高谷深B.氣候復雜C.耕地面積廣闊D.大城市密集30.橋隧比例高的貴州—云南段高速鐵路與該路段迂行布局的公路比,此段高速鐵路A.資金投資更少 B.靈活性更強C.施工難度更小 D.能縮短里程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材料一日照百分率為實際日照時間與可能日照時間(全天無云時應有的日照時數)之比。下圖1為1961~2017年內蒙古多年平均月日照百分率(%)的空間分布圖。材料二內蒙古庫布齊沙漠“光伏長城”治沙帶(下圖1中甲地),把光伏發電、生態修復、增收致富三大功能相結合,有效推進荒漠化治理。沙塵覆蓋在光伏板表面,會降低發電效率,需要依賴人工或類似灑水車的大型機械噴水定期清洗。目前該地引進輪式光伏清潔巡檢機器人進行全自動精準清掃。下圖2為光伏板下植被景觀圖,圖3為光伏清潔巡檢機器人清潔作業圖。(1)簡述內蒙古月日照百分率的空間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2)說明庫布齊沙漠地區建設光伏電站對減輕風沙天氣的主要作用。(4分)(3)分析庫布齊光伏電站引進光伏清潔巡檢機器人清潔作業的主要原因。(6分)1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材料一長江干支流通航達70000多千米,目前在長江上建成跨江大橋超過130座,跨江大橋的建設對長江沿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材料二在長江經濟帶構建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圖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示意圖。(1)說出跨江大橋選址時考慮的自然因素。(6分)(2)簡述跨江大橋對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6分)(3)簡述構建長江經濟帶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措施。(6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以下問題。漳河由清漳河和濁漳河匯流而成,多沙、善淤、善決、善徙。從殷商到南北朝時期,漳河兩岸孕育出以“安陽—邯鄲—郊城”為中心的漳河古都群,成為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70年岳城水庫建成后,漳河干流河道沖淤發生明顯變化。下圖示意漳河流域水系及城市分布。(1)濁漳河是漳河泥沙物質的主要來源,試分析原因。(6分)(2)從地形角度,說明歷史時期漳河古都群發展的有利條件。(6分)(3)說明岳城水庫建成后,水庫下游附近河道沖淤變化。(6分)玉溪一中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期末素質測試地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A C A B D A D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B A B B C C D題號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 D B A B B C C A題號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A C C A 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16分)(1)(6分)特征:由東北向西南遞增(由東向西遞增)。原因:自東向西,距海漸遠,氣候趨于干旱,降水減少,晴天增多,實際日照時間變長。(2)(4分)光伏板降低風速,減輕風力侵蝕;光伏板削弱太陽輻射,減少水分蒸發,提高土壤水分,促進植物生長;增大地衷粗糙度,削弱風力,固定沙土;光伏發電提供新能源,減少植被破壞。(3)(4分)地處沙漠地區,風沙天氣多;沙塵堆積在光伏板上會降低發電效率;全自動清掃,清洗效率高;全流程無人化,降低勞動力成本;水資源短缺,節約水資源。18.(18分)(1)(6分)江面寬度;水流速度;水深;河床地質條件等。(2)(6分)增強了區域對內對外交通的聯系,提高了可達性;有利于吸引企業、人口、資金向沿江地帶以及路、橋地區集聚;直接拉動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業的發展,增加就業。(3)(6分)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完善水路網;依托滬蓉通道、滬瑞通道,完善公路鐵路網;構建航空網絡;多種交通方式轉運、聯運,打造綜合交通樞紐;提升運輸服務質量;加大交通科技創新投入,發展綠色交通。19.(18分)(1)(6分)濁漳河水系發達,流域面積廣;主要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輸沙量大。(2)(6分)西依太行山,便于防衛;位于山前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宜農業發展;地勢西高東低,排水通暢,減少洪澇災害。(3)(6分)岳城水庫攔截上游泥沙,下泄水流含沙量小;大壩建設,水流落差増大,水庫下游附近水流速度加快,流水侵蝕作用增強;導致河道淤積減弱,沖刷增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