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緯網地圖訓練及考法解析1.圖中甲、乙、丙、丁四點位于高緯度地區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讀某區域經緯網圖 (圖中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 ),圖中①點的地理坐 ( )標是( )A.(40°N,20°E) B.(40°S,20°E) C.(40°N,20°W) D.(40°S,20°W)讀“北半球某地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 3— 5 題。北半球某地區經緯網示意圖3.有關圖中丁地經緯度的判讀,正確的是( )A.(20°S,30°W) B.(20°N,30°W) C.(20°S,30°E) D.(20°N,30°E)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地位于北溫帶和高緯度 B. 乙地位于熱帶和低緯度C. 丙地位于北溫帶和中緯度 D.丁地位于熱帶和中緯度5.丙地位于甲地的 ( )A. 東 北 B.西北 C. 正 東 D. 正 西讀地球某日光照圖,完成 6 — 8 題。6. 下列關于B、C 兩地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C 點的時間比 B點 早 B.B點此時是白天C.B 點在 C點的正東方 D.B 、C兩點同屬北半球7.圖中四個地點,時間相同的兩個地點是 ( )A. B 和 C B. B 和 D C. A 和 B D. C 和 D8.讀圖可知,這一天太陽直射在 ( )A. 赤 道 B.南 回 歸 線 C. 北回歸線 D. 北極圈讀圖,完成 9-10 題。9.讀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在 b 的東北方向B. a 在 b 的東南方向C. a 在 b 的正北方向D. a在 b 的正南方向10.a 點的經緯度判讀正確的是 ( ) (A.a(30°S,90°E) B.a(30°S,90°W) C.a(30°N,90°E) D.a(30°N,90°W)1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 1 中 A 、 B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 A 、 B。從東西半球看, A 點位于 半球, B點位于 半球。( 2 ) 圖 2 中 A、 B 兩點的地理坐標分別是 A 、 B。 A、 B兩點均位于 半球12. 閱讀“經緯網1”“經緯網2”,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 C 點的坐標(2)A 地位于 B地的 方向,假設有兩人分別沿 A、 D 所在經線不改變方向一直向南走,最終他們將在 會合。(3)甲、丙兩個陰影區域的實際面積比較,甲 (大于、等于、小于 )丙。(4)經緯網 2所示的區域,是由經緯網 1中的陰影區域 的經緯線拉伸成直線并放大得來的。 經緯網 2中的①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經緯網常見考法及做法解析一、 考經緯度坐標如:考察經緯網圖中,甲乙丙丁四點的經緯度坐標做法: 1、先判斷緯度,以赤道 (0°緯線 )為界,維度向北越來越大的為北緯( N),向南越來越大的為南緯( S)。2、再判斷經度,以本初子午線( 0°經線)為界,經度向西越來越大的為西經( W),向東越來越大的為東經( E)。3、直接在經緯網上讀出度數。如左圖甲的坐標為( 40°N,120°E)。注意:若經緯網中未標明 N、 S、 E、 W,則根據 1、 2條進行判斷即可。 0°經線以西為西經、以東為東經; 180°經線以西為東經、以東為西經。二、 考兩點之間的方位(兩種情況)1、 不牽扯 180°經線時,直接畫十字架,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定(包括球形經緯網)。如上圖,問乙地位于甲地的什么方位,可在甲地上直接畫十字架判定: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位。2、 牽扯 180°經線時,有兩種做法:(1) 直接畫十字架,用上北下南,左東右西(東西互換)判定。北東 西南如上圖中,問甲地位于丙地的什么方位,可畫十字架,用左東右西判斷甲地位于丙地的東北方向。(2) 將經緯網展開成以 0°經線為界的情況進行判斷:同樣是上圖,做法如下:先根據原圖判定甲地和丙地的經度為東經還是西經,然后展開,如下圖把甲地和丙地在圖中標注出來,可判定甲地位于丙地的東北方位。三、 考某點位于哪個半球(口訣:大大為西,小小為東)做法為:東經和東經比大小,西經和西經比大小。如圖:問 A、B 兩點分別位于那個半球?(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為 20°W 和 160°E 組成的經線圈)做法:1、先判斷 A、B 兩點為東經還是西經。由圖可知,經度向東越來越大,所以為東經。2、帶入口訣判斷東西半球。如:A 點的經度為 150°E,要判斷東西半球,可和 160°E 比大小,A 點小于 160°E,所以為東半球B 點的經度為 170°E,要判斷東西半球,可和 160°E 比大小,A 點大于 160°E,所以為西東半球假設 C 點的坐標為 10°W,判斷東西半球時,可和 20°W 比大小,C 點小于 20°W,所以在東半球四、 考兩個地點面積大小的比較如圖:甲地和丙地面積大小的比較:甲<丙做法:不用管經度,只看兩個地點的緯度,維度越高,面積越小。解析:上圖中,甲地的緯度范圍是 40°~60°;而丙地的緯度范圍是 20°~40°;丙地的緯度范圍更低,所以,丙地的面積大于甲地。五、 考某點所處的溫度帶和高中低緯度的區分做法:當考到溫度帶時,根據上圖進行判斷即可;當考到高中低緯度時,根據 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進行判斷即可。六、 極地地區經緯網考法解析(難點)極地地區經緯網相關題目的做法重點在于判斷出南北緯和東西經。做法:1、當拿到極地地區的經緯網圖時,首先根據“北逆南順”的法則判斷出南北半球;180°經線以東為西經 180°經線以西為東經 180°經線以東為西經W E E W180°經線以西為東經N SE E W0°經線以東為東經W0°經線以東為東經 0°經線以西為西經 0°經線以西為西經2、判斷東經和西經,根據“南極點由中心往外圍看,北極點由外圍往中間看”的原則判斷東西經,具體操作如上圖所示。根據以上做法可判斷南北緯和東西經,進而解決極地地區的經緯度坐標問題;根據判斷的南北緯和東西經可解決半球問題。極地方位問題:東 東AABB西西做法:首先判斷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根據地球自傳方向“北逆南順”進行判斷;其次,在 A 和 B 之間畫出地球自傳方向,箭頭代表東,箭尾代表西(地球自西向東轉)進行判斷,操作如上圖。解析:A 點位于 B 點的什么方位?如左圖所示,要確定 A 和 B 點之間的方位,首先根據自轉方向確定這是北半球,所以,A 點位于 B 點的北方;其次,在兩點之間畫出自傳方向的箭頭線,箭頭代表東,箭尾代表西,綜合起來,A 店位于 B 點的東北方位。注意:如果兩點之間跨 180°經線,箭頭則代表西,箭尾則代表東,也就是東西互換即可(如右圖所示)經緯網地圖專項答案:1、A 2、D 3、D 4、C 5、C 6、A 7、B 8、C 9、C 10、B11、(1)(10°S,150°E);(20°S,170°E);東;西(2)(10°N,170°E); (30°S,170°W); 西12、(1)(20°N,140°W);(2)正南;南極點;(3)小于(4)丙;南溫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