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泉州市高中教學質量檢測高一地理試題注意事項:①本試卷分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部分,總分100分。其中選擇題30題,每小題2分,共 60分,非選擇題4題,共 40分。②考試時間為 75 分鐘。③試題答案(含選擇題、非選擇題的答案)統一填寫在答案卷指定的相應位置。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推動“人口紅利”向“銀發紅利”轉變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戰略。“銀發紅利”主要指利用老齡化條件下的人力資源,提高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圖1示意2000年--2020年全國、遼中南城市群(沈陽、大連等)和珠三角城市群人口老齡化(60 歲及以上人口達到總人口的 10%,即進入老齡化社會)。據此完成1~3題。1.我國人口老齡化明顯加快的時間是( )A.2000年 B.2005 年 C.2010年 D.2020 年2.影響珠三角與遼中南城市群人口老齡化差異的主要內素是( )A.自然環境 B.生育政策 C.社會福利 D.人口遷移3為發揮“很發紅利”的作用,直炒的措施是( )A.擴大大齡就業 B.增設養老機構 C.增加社會福利 D.提高教育水平職住偏離指數(k)反映的是一定區域內就業人口與常住人口的數量關系,k小于 0.75為居住主導型,k在0.75~1.25 為職住平衘型,k大于1.25 為就業主導型。圖2示意2020年某市職住偏離指數空間分布,據此完成4~6題。4.尚未形成就業中心集聚的區域為( )A.甲 B.乙 C.丙 D.丁5.甲對應的城市功能區為( )A.居住區 B.商業區 C.工業區 D.文教區6.職住偏離促使城市功能區優化,應對職往偏離現狀,該市可采取的措施( )A.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B.改善市區環境質量C.調整郊區產業結構 D.增加市區住宅面積環洱海地區是典型的高原湖泊區,聚落整體上呈現環洱海集聚分布,西側聚落密度高于東側,西側民居一般坐西朝東。早期漁業是當地居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近年來當地致力于推動湖泊地區綠色所持續發展,促進“湖-村一人”和諧共生。圖3示意環洱海地區概況。據此完成 7~9題。7.影響東、西側聚落密度差異的主要內素是( )A.水源 B.土壤 C.氣候 D.地形8.西側民居獨特朝向的目的是( )A.方便取水 B. 獲得光照C.軍事防御 D. 躲避山風9.推測未來環洱海地區居民的主要就業方向是( )A.洱海捕魚 B.耕地勞作 C.旅游服務 D.外出務工河北邯鄲某縣推行柴胡-玉米間作套種模式(圖 4),其中夏玉米每年6月播種,9 月收獲間作套種的柴胡幼苗生長需避免強光,采收前的成熟期則需充足光照。調查發現,西北間作套種的單產增產效果優于華北產區。據此完成 10~12題。10.推測柴胡出苗期、成熟期大致時間( )A.5月 8月 B.5月 10月C.7月 8月 D.10月 7月11.該縣推行柴胡一玉米間作套種模式大要日的是( )A.減少土壤侵蝕 B.提高王地光熱利用率C.增加玉米產量 D.降低病蟲害草害影響12.與華北產區相比,推測西北柴胡一玉米間作套種的單位面積增產較高的原因( )A.種植株距較大 B.播種面積較大C.種植密度較高 D.生長周期較長漆樹是原產于我國的重象經濟樹種,喜光一喜暖,不耐嚴寒,一般在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避風山區栽植。生漆品質受漆樹年齡、山地坡向等因素的影響,優質生漆漆酚含量高。水分少。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的日益重視,以生漆為代表的天然涂料價格連年上漲,但生漆產量大幅下降。圖5示意某山不同坡向生漆漆酚總量、水分、油分占比(單位:%)。據此完成 13~15題。13.該山生漆品質最佳的漆樹所在坡向( )A.偏東 B.偏西 C.偏南 D.偏北14.推測山區樹主要分布的地形部位( )A.山頂 B.山脊 C.山腰 D.山谷15.生漆產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渿樹疏于管理 ②其他經濟林大量種植 ③化工油漆的沖擊 ④)受氣候變化的影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SHEIN(希音)公司是我國快時尚跨境電商龍頭,其商業模式主要依托互聯網深耕女裝賽道SHEIN 在全球各地設立本土化網站及APP,設計師通過大數據分析全球社交媒體和搜索趨勢,實時捕捉潮流信息并完成設計。公司依托自有供應鏈及物流系統,完成生產并直接配送至全球消費者,庫存周期僅7天,近乎“零庫存”。圖6示意SHEIN公司生產銷售流程。據此完成16~18題。16.與傳統服裝企業相比,SHEIN 模式對工業區位的改變主要體現在( )A.利用物流系統,加快產品運輸 B.利用高技術人才,提高產品質量C.利用網絡技術,強化市場反饋 D.利用自有供應鏈,提高生產效率17.在生產銷售流程②中,供應商工廠每單生產不超過 100件主要為了( )A.減少存儲費用 B.及時調整生產 C.提高生產速度 D.保證產品質量18.SHEIN 在全球各地設立本土化網站及 APP 是為了( )A.滿足消費偏好 B.降低運營成本 C.完善物流體系 D.擴大實體規模某農業合作社原可以統農機租賃為主,服務范圍局限周邊3個村莊。2023 年轉型為“全程機械化+智慧農業”服務組織,引入無人農機、物聯網墑情監測系統,并與周邊10 個行政村簽訂托管協議,服務面積擴大至8萬畝,每畝成本降低 20%糧食增產15%。圖7示意農業合作社服務組織流程。據此完成 19~21題。19.該農業合作社實現服務范圍擴展的主要條件( )A.勞動力 B.政策 C.市場 D.技術20.該農業合作社服務組織流程使用無人機進行動態監測,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為( )A.地理信息系統 B.遙感 C.北斗衛星導航 D.人工智能21.若該農業合作社計劃在我國西南山區推廣服務,應該( )A.發揮傳統農機作用 B.研發小型智能農機C.拓展產品加工服務 D.建設大型倉儲設施城市輕軌是利用電力牽引及專用軌道的公共交通,可適應地面高架或地下等,通常服務于城市內部或連接市區與郊區。圖8示意某城市輕軌景觀。據此完成22~24 題。22.修建城市輕軌可以( )A.加強市際聯系 B.吸引工廠布局C.緩解交通擁堵 D.促進商品流通23.城市輕軌采用高架主要目的( )A.消除噪聲污染 B.減少占用耕地C.節約建設成本 D.保證行車通暢24.某城市輕軌線路沿主干道鋪設,且站點間距較短(平均2千米左右)。該布局最可能服務( )A.遠郊工業區貨運需求 B.中心城區客流通勤C.旅游風景區觀光交通 D.集裝箱的集散運輸建設主體功能區是生態文明理念下國土開發和保護的重大戰略。圖9示意福建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據此完成 25~27題。25.圖例I所示區域的經濟開發的優勢是( )①經濟發達,人口密集 ②科技創新能力強③臨海,自然環境優美 ④農礦產品豐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6.圖例Ⅱ代表主體功能區是( )A.優化開發區域 B. 重點開發區域C. 限制開發區域 D.禁止開發區域27.各主體功能區開發方向( )A.Ⅰ--建自然保護區 B.Ⅱ--加快推進城鎮化C.Ⅲ--優化產業結構 D.Ⅳ--保障農產品供給永暑礁是我國南海的珊瑚島礁,永署島(圖10)是在永暑礁的基礎上,利用大型挖泥船將海底礁石攪碎,并將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的島嶼,面積約2.8km2。據此完成28~30題。28.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甲水域屬于( )A.內水 B.毗連區 C.專屬經濟區 D.公海29.永暑島建設過程中,為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影響,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人工培育和移植珊瑚 B.定期投放化學藥劑凈化海水C.禁止船舶在周邊航行 D.大規模引入外來海洋物種30.我國在永暑礁建設永暑島的主要意義是( )A.擴大農業耕地面積 B.促進南海漁業發展C.發展南海海島旅游 D.維護南海海洋權益二、非選擇題(4題,共40分)3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走馬嶺古城遺址地處江漢平原南部的近陵向平原延伸的地帶,坐落在上津湖以東的臺地上城內古河道與城外寬闊的城壕(護城河)、與上津湖連通,形成了“城在水中央、水在城中央”內外雙環結構的布局方式。圖 11 示意走馬嶺古城景觀。項目式學習:AI智能體賦能地理問題的思考——-以走馬嶺古城為例活動過程:某地理學習小組利用某 APP 構建考古 A1 智能體,并與 AI 智能體對話,輸入走馬嶺古城以上相關信息,并發出提問。若您是A1智能體,結合材料,對以下兩個問題給出正確的解答。(1)在圖示范圍內,從地形角度分析走馬嶺古城選址的合理性。(4分)(2)分析“城在水中央、水在城中央”布局方式的優勢。(4分)3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2分)材料一:意大利阿爾齊尼亞諾是歐洲高端及革制造中心。其皮革產業始于19 世紀末,依托西歐國家的高品質牛羊皮原料(疤痕少、皮質均勻),結合家族傳承的手工制技藝,形成從原皮處理到成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為奢侈品牌提供定制皮革,年產值超30億歐元。材料二:該地 600 余家制革企業高度集聚,配套化工、機械、設計企業密集分布,實現“半小時供應鏈”協作,但在過去一段時間粗放發展導致波河支流水污染。圖13示意該地皮革生產近年推行的循環經濟模式流程。(1)說明阿爾齊尼亞諾發展皮革產業的社會經濟條件。(4分)(2)說明阿爾齊尼亞諾皮革產業高度集聚帶來的效益。(4分)(3)該地推行循環經濟模式之后實現了“生態-經濟”雙贏,請從生態和經濟任選一個角度并加以說明。(4分)3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10分)泉州某學校開展“交通運輸布局與區域發展的關系”主題調查活動,以G324國道線泉州段為例,收集如下相關樹料:G324國道線是泉州最早的一條國道,北聯莆田,南接廈門,貫穿泉州南北7個縣(市、區)。隨著城市發展、中心城區擴容,G324國道線沿線經歷號次東移,豐澤段從市郊變為中心市區,出現了“國道兼做城市主干道、過境車輛和通勤車輛混行”情況。2024年啟動G324國道線泉州段改線,從原有國道“穿城”變改線“出城”,預計2026年建成通車,屆時泉州將再添一條南北交通要道。圖14示意部分原G324線和G324改線工程。(1)從自然角度,分析原G324國道線在泉州段選線的合理性。(4分)(2)G324 國道泉州段改線從“穿城”變為“繞城”布局,分析對泉州城市發展產生的有利影響。(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