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八年級上冊論述題專項訓練一、題目類型(一)提煉觀點材料題、圖表題、圖片型(二)提供觀點給定觀點、選擇觀點目錄02史論結合(6分)03總結升華(2分)01提煉觀點(2分)04功在平時(一)提煉觀點1、基本要求(字數不要太多,是一句話)(1)觀點來自材料(評價、啟示、趨勢、認識等)(2)觀點是一句帶有完整評價的陳述句例1:林則徐虎門銷煙是歷史事件陳述,不是觀點,沒有對“虎門銷煙”進行評價例2: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機的加劇是主題,不是觀點 ,可改成“民族危機的加劇促進了近代化探索”例3:鴉片戰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嗎?觀點不能是疑問句式(一)提煉觀點2、一般格式A是B的什么(重要保障、重要前提/條件、重要推動力、重要因素...)A對B發揮了什么作用 (促進、有利于、推動、適應...)A是什么樣的(多樣性、曲折性、長期性、歷史潮流...)例1: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例2:思想解放推動社會變革 。例3:世界文明具有多樣性、民主、平等是近代歷史潮流 。(一)提煉觀點3、提煉觀點(一)主旨句提煉法1、從材料中找(引言、中心句)觀點:中國近代化是一個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2、關鍵詞+看法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觀點:鴉片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2、關鍵詞+看法(一)提煉觀點3、提煉觀點(二)合并同類項法1、從材料所給的若干歷史事件中找出他們的共同特征(背景、性質、特點、影響)2、圍繞共同特征提煉觀點時間 事件19世紀60、70年代 美國、日本派軍隊進攻臺灣19世紀60年代 浩罕國軍事頭目阿古柏帥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區1883﹣1885年 中法戰爭1884年 新疆建省1885年 臺灣建省觀點:中國的邊疆危機不斷加深。(一)提煉觀點3、提煉觀點(2)構建聯系法1、找出材料所給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因果、古今、中外)觀點: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觀點:近代民族危機不斷加劇,先進的中國人積極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2、圍繞聯系提煉觀點觀點: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提煉觀點圍繞已給主題提觀點觀點:內憂外患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圍繞已給主題提觀點觀點: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二)史論結合1、基本要求(1)點題(根據題目選擇史實,要符合時空要求、能證明觀點)(2)選擇2個以上史實,按時空順序羅列史實(3)史論結合:史實+論述(敘述史實要有側重點、最多兩句話概括史實;論述主要是影響,要有邏輯)(4)用歷史專業術語(5)注意字數限制忌只羅列史實或沒有史實根據的論述!忌自己編造!忌序號!重點在論(二)史論結合(篡改已給觀點)命題式論述題:杰出人物推動社會發展。(二)史論結合(字跡潦草、無基本格式、無觀點、無基本結構)(二)史論結合(無基本結構、觀點錯誤、論述不充分)(二)史論結合(優秀范文)(三)總結升華1、基本要求(1)回扣觀點、總結升華,可從國家、社會、個人等層面談感想、認識、啟示2、一般格式綜上所述.....因此......由此可得......(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觀點:列強的侵略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觀點: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嚴重危害。觀點:中國人民具有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中國近代化探索在不斷深入。觀點:中國的近代化是一個不斷向西方學習的過程。觀點:列強的侵略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觀點:中國的近代化探索是一個曲折的過程。觀點:杰出人物推動歷史的發展。(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杰出人物推動社會發展。觀點:孫中山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重要的領導人。(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思想解放推動社會進步。觀點:五四運動是新民主義主義革命的開端。(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國共兩黨“和則兩利,分則兩傷”。觀點: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觀點:走符合國情的道路,革命才能成功。觀點:團結人民群眾是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全民族團結抗戰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觀點: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推動著中國革命不斷取得勝利。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來創造者。(三)功在平時1、熟悉課本單元主題觀點: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在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觀點:政治變革引發中國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三)功在平時1、跨單元歸納主題(1)思想解放類戊戌變法 新文化運動 五四運動(2)人物類孫中山 林則徐 毛澤東 梁啟超 康有為(3)國共合作類國共第一次合作 國共第二次合作 七一五政變 四一二政變(4)探索類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運動(5)反抗類虎門銷煙 太平天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6)侵略類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黨的領導類抗日戰爭 人民解放戰爭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