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考試地理試卷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選擇性必修二、選擇性必修三。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位于黃河流域中游的黃土高原東南部,平均海拔超過1000m,塬面平坦開闊,土層深厚疏松,屬于暖溫帶半干旱、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圖1示意渭北旱塬區地理位置。據此完成1一2題。1.渭北旱塬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是A.地形平坦,耕地集中連片B.海拔較低,晝夜溫差較小C.溝壑縱橫,水土流失嚴重D.降水豐富,植被覆蓋率高陜西省2.渭北旱塬生態環境治理的首要任務是A.土壤鹽堿化B.水體富營養化圖1C.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平湖園位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浙滬省級行政區交界處,是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金山區、嘉興市等三方共同建立的飛地產業園。楓涇科技園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平湖園與楓涇園合稱張江長三角科技城。這一飛地產業園總規劃面積87km2,其中平湖園面積45km,楓涇園面積42km2,處于長三角城市群中心位置。圖2示意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地理位置。據此完成3一5題。3.上海市積極參與張江長三角科技城建設的主要目的是A擴大城市范圍,緩解城市用地壓力塑產業風所在慎B.增強城市輻射能力,提供高端服務平圍嘉興布代管□金山區上海市精區C,加大投資規模,引領區域經濟發展 嘉興市口上海市D.“騰籠換鳥”,推動產業向高端化轉型圖2【高二地理第1頁(共6頁)】4.與楓涇園相比,平湖園早期發展產業園區的優勢是A.資金充足B.科技發達C.地租廉價D.交通便利5.兩園區成立初期的關系表現為A.產業同質化,企業間競爭激烈B.產業錯位發展,企業合作互補性強C.產業同質化,以合作為主、競爭為輔D.產業錯位發展,競爭與合作并存東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主要水源地之一,供水區人口近5000萬人,經濟總量超8萬億元,東江因此被譽為“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然而,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等均位于東江下游的發達城市目前高度依賴河道型水源,這種水源存在水質風險高的問題。在建的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采用地下深層隧道輸水。圖3示意東江關鬧江西省流域引水工程分布。據此完成6—8題。6.東江流域大量建設引水工程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季節分布不均衡B.河道輸水功能嚴重下降C.下游地區水體污染加劇D.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7.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采用地下深層隧道輸水的主要目的是A.減少水分蒸發隆平豐島引水工粗大亞引水工和深場東郵供水工視B.保障輸水水質潛港特別行政區C.加快輸水速度模劑行政區 地級行政中心D.方便后期維護配公深供水工一一省界一主要河淺地級界一一在建工程特別行政區界 已建工視東江益域范圍8.推測東江流域的引水工程輸水主要用于圖3①生態補水②農業用水③生活用水④工業用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濉溪縣位于安徽省北部,是典型的以煤炭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縣域。2020年以來,濉溪縣煤炭資源日益枯竭,煤炭開采量逐漸萎縮。濉溪縣城市發展經歷了緣煤建鎮、礦鎮共建、資源枯竭和產城融合四個階段。圖4示意濉溪縣區位。據此完成9一10題。9.推測濉溪縣煤炭開采量最大的階段是A.緣煤建鎮階段B.礦鎮共建階段C.資源枯竭階段D.產城融合階段10.濉溪縣在產業轉型階段,多向周邊鄉鎮發展“飛地”建設產業園區的主要原因是該縣A.能源資源枯竭,電力供應不足B.人口流失嚴重,勞動力較短缺C.地表塌陷嚴重,建設用地有限D.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落后圖【高二地理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