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七年級(下)期末能力訓練歷史學科(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考試時長75分鐘)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科舉制使得少數在競爭中脫顆而出的下層人士得以參政,影響到文官隊伍的整體紫質與結構。這表明科舉制度A.導致文官地位超過武官B.消除了人們的門第觀念C.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D.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2。我國古代的偉大工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若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與精神底蘊。硝糊時開通的貫通南北、促進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大運河B.趙州橋C.長城D.故官3.根據圖中的信息推斷,圖中所示的中樞權力機構出現在A.秦漢時期B.隋唐時期下a月下8C.宋元時期影U段》Wa09)4B91D.明消時期4.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B.唐太宗在位二十余年,推行一系列革新措施。C.武則天統治時期,國力持續發展,為后來盛世局面的出現典定了基礎。D.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滅亡。5.下圖是宋元時期的政權更督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宋元時期政治發展趨勢西及遼西夏金元北宋金滅江、北宋南宋綠古滅西夏,金,元滅M宋A.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B.從民族政權并立到大一統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展6.下圖是小歷同學參加中國古代歷史沒畫大賽的獲獎作品《稱亞》。圖中,趙國胤正在衡量“文”與“武”的亞量。這幅作品反映的歷史現象是A.南初科舉制度創立B.唐朝杜會風氣開放C.宋初重文輕武政策D.明消君主專制加強7.文物是今人了解古代歷史的重要渠道。下圖所示壁畫可用于直接研究遼代壁畫《備茶圖》A.中外文明交流B.民族政權并立C.江南經濟開發D.民族交往交融8,南宋時期,江南地區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水平領先,南方人口在總量和增長速度方面都超過了北方,社會經濟長期穩定,政府的財政收入和糧食供應都依靠江南地區。至此A.江南地區成為政治中心B.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北方經濟陷入全面瘦退D.南方文化影響力超越北方、9。沈陽西關美食街,又名回族營,是沈陽最著名的美食聚集地之一,也是全國知名的回族美食文化街區之一。回族是一個眾多民族雜居相處,逐新形成的民族。回族形成于A.春秋時期B.桊朝C.東漢D.元朝10.“文學者,隨時代而變遷者也。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下列文學作品的體我是①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一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慕》②若采有一腔怒氣喻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綿!一關漢卿《賓城冤》A.宋詞和元曲B.唐詩和宋詞C.漢賦和唐詩D.元曲和小說11,某班涉及主愿為“中華大地·英才輩出”的板報,下列人物所在版塊的標題是商鞅王安石張居正A.傳播文化助交流B.懸壺濟世醫天下C.銳意改革促發展D.抗擊侵略衛主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