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高一期終質量檢測化學學科 試題卷時量:75min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Cl:35.5 Fe:56 Cu:64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文房四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羊毛可用于制毛筆,主要成分為蛋白質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單質碳C.竹子可用于造紙,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硯臺,主要成分為硅酸鹽2.反應可用于壁畫修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結構示意圖為 B.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C.中S元素的化合價為+6 D.的空間構型為直線形3.對于下列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相應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試管壁上的銀鏡用稀硝酸清洗:B.用氫氟酸刻蝕玻璃:C.AlCl3溶液中滴加過量氨水:Al3+ +3NH3·H2O = Al(OH)3↓ + 3NH4+D.用三氯化鐵溶液刻制覆銅電路板:4.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Y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其K層電子數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質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 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C.與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D.的最高價含氧酸是弱酸5.已知加熱條件下S+NaOH→Na2SO3+Na2S+H2O(未配平)。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轉化關系如右圖。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中原子總數為0.5NAB.0.1mol·L-1 Na2SO3溶液中,數目為0.1NAC.反應①每消耗,生成物中硫原子數目為0.1NAD.反應②每生成還原產物,轉移電子數目為6.下列圖像均表示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其中描述錯誤的是(2molA(g)1molB(l))A.圖甲可以表示反應CO2+C=2CO的能量變化B.圖乙說明石墨比金剛石穩定C.根據圖丙可以判斷2mol A(g)生成1molB(g)放出的能量小于akJD.圖丁中反應物中化學鍵斷裂所需的總能量高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學鍵所釋放的總能量7.侯德榜將氨堿法和合成氨工藝聯合起來,發明了“聯合制堿法”。氨堿法中涉及的反應如下:反應I.;反應II.。實驗室模擬氨堿法制備少量,下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飽和)A.制取 B.除去CO2中 的HCl C.先往a中通NH3, 再往b中通CO2 D.制取8.酸性鋅錳干電池的構造示意圖如下。關于該電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作電池的負極材料B.電池工作時,向負極方向移動C.發生氧化反應D.鋅筒發生的電極反應為9.番木鱉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物質能使酸性溶液褪色B.該物質可與HCl發生加成反應C.該物質分別與足量、反應,消耗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D.該物質與足量飽和溶液反應,可放出(標準狀況)10.部分含或含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A.可存在c→d→e的轉化B.能與反應生成c的物質只有bC.新制的d可用于檢驗葡萄糖中的醛基D.若b能與反應生成,則b中含共價鍵11.某新型催化劑能將汽車尾氣中的NO、CO轉化為兩種無毒氣體。T℃下,將0.4molNO和0.4molCO充入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容器內裝有該新型催化劑),模擬汽車尾氣轉化,容器中NO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種無毒氣體是NO2和CO2B.當反應進行到第10min時,c(CO2) = 0.02mol·L-1C.當反應進行到第5min時,v正(NO) = v逆(CO)D.若容器內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12.某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幾種離子(濃度均為)。常溫下,對其進行如下實驗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過程中有氧化還原反應發生B.無法判斷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原溶液中一定不含、、、、、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13.液氨的沸點-33.5℃,鋰能與液氨反應,反應方程式為Li+nNH3=[e(NH3)n] +Li+,[e(NH3)n] 是一種強還原劑,反應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試劑A”“試劑B”均可以為堿石灰B.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調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產生氨氣的速率C.圖中“冷卻溶劑”可以是冰水混合物D.反應前鋰片需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14.將膽礬無其他雜質置于氮氣氛流中,然后對其進行加熱,逐漸升高溫度使其分解,分解過程中的熱重曲線如圖所示(縱坐標為固體殘余質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點對應的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B.點對應的固體物質只有C.將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溶液中,有沉淀產生D.測膽礬()結晶水n值的實驗中,若加熱溫度過高,可導致n值偏高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空2分,共58分。)15.(18分)海洋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元素,是人類資源的寶庫。Ⅰ.海帶中含有碘元素。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1)實驗步驟①會用到下列儀器中的 (填字母)。a.酒精燈 b.漏斗 c.坩堝 d.泥三角(2)步驟④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請設計一種檢驗水溶液中是否含有碘單質的方法: 。Ⅱ.鎂及其合金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鎂是從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驟如下:(4)為了使轉化為,試劑①可以選用 (填化學式)。(5)的電子式為 ,無水在熔融狀態下,通電后會產生Mg和,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Ⅲ.海水提溴:主要工業生產流程如下圖所示。(6)海水中的被氧化的離子方程式是 。(7)吸收塔中將轉化為HBr的化學方程式是 。(8)工業上也可用溶液吸收吹出的。補全以下化學方程式:____Br2+____Na2CO3+____H2O=____NaBr+____NaBrO3+____NaHCO316.(10分)乳酸乙酯是一種常用的食用香精,可以用乙烯等化工產品為原料進行合成:其中有機物A和B生成乳酸乙酯為酯化反應請回答:(1)無機物M的化學式 。(2)反應1的類型為 。(3)有機物A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 。(4)有機物A與B反應生成乳酸乙酯的化學方程式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乳酸乙酯互為同分異構體B.有機物A分子間能發生酯化反應C.等質量的有機物A和葡萄糖完全燃燒,后者的耗氧量更高D.用飽和溶液能同時鑒別有機物A、B以及乳酸乙酯17.(14分)鐵有兩種氯化物,都是重要的化工試劑。查閱有關資料如下:(氯化鐵)熔點為,沸點為;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工業上采用向的鐵粉中通入氯氣來生產無水氯化鐵。(氯化亞鐵)熔點為,易升華。工業上采用向熾熱鐵粉中通入HCl來生產無水氯化亞鐵。Ⅰ.某化學活動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夾持裝置略去)模擬工業生產制備無水氯化鐵。(1)在裝置A中,可用KClO3與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D中裝的藥品是堿石灰,其作用是 。(3)取裝置C中的少量產物溶于濃鹽酸中配成稀溶液待用。若產物中混有,下列方法可用于除雜的有_______。A.溶液 B.酸性溶液 C.Cl2 D.粉Ⅱ.取裝置C中的產物,按以下步驟進行測定:稱取產品溶于過量的稀鹽酸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溶液;過濾、洗滌后灼燒沉淀;稱量所得紅棕色固體為。(4)加入足量H2O2溶液有大量氣泡產生,可見氯化鐵的一項用途是 。它還能用于制備氫氧化鐵膠體,請寫出化學方程式: 。(5)則該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1位)。(6)若要得到較純凈的無水氯化鐵,可采取的“裝置”改進措施是 。18.(16分)某學習小組探究濃、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對強弱的,按下圖裝置進行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實驗表明濃硝酸能將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濃硝酸的氧化性強于稀硝酸。可選藥品:濃硝酸、3mo/L稀硝酸、蒸餾水、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氫氧化鈉溶液不與NO反應,能與NO2反應:。(1)裝置①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裝置②的作用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實驗應避免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中,裝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藥品依次是 、 、 。(4)滴加濃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藥品,打開彈簧夾, 。(5)該小組得出的結論依據的實驗現象是 。化學學科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D C C C D A D D C B D B C 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15.(18分)(1)acd(2)(3)取少量待測溶于試管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若溶液變藍色,則含有碘單質(4) (或NaOH)(5) (6)(7)(8)3 6 3 5 1 616.(10分)(1)(2)加成(3)羥基、羧基(4)CH3CH(OH)COOH+CH3CH2OH+H2O(5)BD17.(14分)(1)ClO3-+5Cl-+6H+=3Cl2↑+3H2O(2)吸收未反應的氯氣;防止空氣中水進入裝置C中導致氯化鐵水解(3)AC(4)作催化劑 FeCl3+3H2O(沸水)=Fe(OH)3(膠體)+3HCl(5)36.5(6)在AB裝置間增加一個飽和食鹽水的洗氣裝置18.(16分)(1)Cu+4HNO3(濃)=Cu(NO3)2+2NO2↑+2H2O(2)將NO2轉化為NO 3NO2+H2O=2HNO3+NO↑(3)3mo/L稀硝酸 濃硝酸 氫氧化鈉溶液(4)通入CO2或N2一段時間,關閉彈簧夾,將裝置⑤中導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燒瓶內(5)③中洗氣瓶內液面上方無明顯現象,④中洗氣瓶內液面上方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