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市部分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練習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淡水資源短缺問題。海水淡化有多種方法可以選擇,圖2為反滲透膜法海水淡化示意圖,據此高二地理完成4-5題。溫馨提示: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第1高壓輸水泵逆滲透過濾器淡水儲存槽前處理頁至第5頁,第Ⅱ卷第6頁至第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后處理第1卷(共50分)一、選擇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鹽水回排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碳中和是指通過C02去除手段,抵消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C02排放量,達到“凈零排放”。2021年兩會提出,要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圖2各項工作,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圖1為碳循環4.從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和資源的持續利用角度,可以在海水淡化廠附近O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A.發展水產養殖B.建火力發電廠大氣碳庫氧化C.利用潮汐發電D.發展海洋化工5.下列人類活動主要利用海洋空間資源的是①海水淡化②遠洋捕撈③修建海上人工島④建設海底隧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遼寧省盤山縣位于遼河下游地區。2020年,該地某農戶擅自改變1.78界面交換公頃永久基本農田的用途,挖塘發展水產養殖,破壞了耕地。該縣相關部門及時發現了此違法行為,勒令該農戶恢復土地原貌和原種植條件。據此1i11H完成6-8題酸6.被該農戶破壞的永久基本農田,最可能用于種植圖1A.茶葉B.水稻C.棉花D.甘蔗1.碳達峰、碳中和的本質是減少碳物質流向7.恢復土地原貌和原種植條件的核心措施是A,大氣圈B.生物圈C.巖石圈D.水圈A.修筑田坎B.開挖溝渠C.填土培肥D.修建道路2.海洋向大氣輸送碳物質的主要途徑有8.該農戶擅自將永久基本農田改為水產養殖,被勒令恢復。此舉對維護糧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④溶解作用食安全的主要啟示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在踐行綠色生活中,城市居民碳減排的可行性措施是①嚴守耕地紅線,保障糧食種植面積②推廣農業技術,提高糧食單產A.堅持使用老舊家用電器B.優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③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④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多元經營C.改集中供暖為獨立供暖D.完全拒絕使用化石燃料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部分區高二地理期末練習第1頁(共8頁)部分區高二地理期末練習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