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A1CL3+3OH一Al(OH)3+3CI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鎂粉:3Fe3++2Mg一3Fe十2Mg2+C.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C02+H2O—CaCO,¥+2H+D.向稀硫酸中加入過量Ba(OH)2溶液:2H+SO+Ba2++2OH廠一BaSO4↓十2H2O15.在EY沸石的作用下,萘與丙烯反應主要生成二異丙基萘(M和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萘與苯互為同系物B.M、N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萘、丙烯、M、N中所有碳原子均不位于同一平面上D.該反應中,每生成0.1molM,同時消耗0.2mol丙烯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13分)Na2CO3和NaHCO3在廚房中很常見,回答下列問題:(1)Na2CO3從其組成的陰離子來看,屬于,NaHCO3的俗稱為,等物質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固體中所含的離子總數之比為(2)廚房去油污選用Na2CO3溶液而不選用Na2SO4溶液的原因為(3)比較NaHCO3和Na2CO3熱穩定性的裝置示意圖如圖,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燒杯Ⅱ中的溶液變渾濁了,而燒杯I中的溶液未變渾濁。Na2COa NaHCOaBa(OH),溶液①熱穩定性:NaHCO(填“>”“<”或“=”)Na2C03。②燒杯Ⅱ中的溶液變渾濁,反應后的產物為(填化學式)。(4)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時轉化率與焙培燒時間的關系如圖。碳酸氫鈉的轉化率/%C0U。C0100806040200102030405060焙燒時間/min【高二化學第4頁(共6頁)】①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②若起始時投入的碳酸氫鈉的質量為16.8g(假設不含其他雜質),則M點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下)為L。(轉化率=已被轉化的反應物的物質的量×100%)初始的物質的量17.(14分)實驗室制備溴苯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回答下列問題:苯和液溴的混合液Na2CO3溶液(足量)Fe粉(1)實驗開始前,先應(2)苯的空間結構為(3)實驗進行時,儀器a中發生的反應有2Fe十3Br2一2FeBr3和(4)CC14的作用為(5)儀器b的名稱為,其作用為(6)燒杯盛裝的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不考慮空氣的影響)。18.(14分)某溶液可能只含有C、SO、CO、NH、Cu-、A13+和K+中的某幾種離子。某實驗興趣小組同學取100mL該溶液,進行以下操作:I.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得到0.34g氣體,同時產生藍色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灼燒,得到0.8g固體。Ⅱ.向上述濾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過濾,洗滌、干燥,得到4.66g不溶于鹽酸的沉淀。已知:①NH+OH_△NHA+H,O:②CO 和Cu+(或A13+)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③A13++4OH(過量)—[A1(OH)4];④不考慮晶體析出。回答下列問題:(1)由上述分析可知:該溶液一定不存在的離子為(填離子符號,下同),一定存在的離子為(2)操作Ⅱ中“不溶于鹽酸的沉淀”為(填化學式),該沉淀中所含金屬元素的質量為(3)操作I中“藍色沉淀”的質量為【高二化學第5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