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前模擬地理試卷(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某一行星在繞日公轉過程中,恰好與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且地球位于兩者之間的現象,稱為行星“沖日”。木星在2024年12月8日迎來“沖日”時刻。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約是地球的1321倍。木星“沖日”時亮度大,是進行天體觀測的最佳時刻。下圖為木星“沖日”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木星“沖日”時亮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天氣晴朗 ②地球距木星近③木星的體積大 ④木星的質量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要推算下次木星“沖日”時間,需要考慮( )A.太陽自轉周期 B.木星公轉周期C.地球自轉周期 D.月球公轉周期【答案】1.C2.B【知識點】太陽系與地月系【解析】【點評】 沖日是位置天文學的一個名詞,是從一個選定的特定天體上(通常是地球)為基準,觀察另一個天體與參考天體(通常是太陽)的相對位置時。當三者在一條直線上,但特定天體位于參考天體及另一個天體的中間;參考天體相對于另一個天體的位置,謂之沖。明確的說,因為“沖”的天文現象是從地球觀看,所以是以地心經度計算,當一顆行星在沖的位置時(以地球為基準的特定天體),它與太陽的的地心視黃經相差180°,即天體與太陽各在地球的兩側的天文現象。對于比較遙遠的行星,從前準確計算它們的地心視經度比較困難,故此天文學家會用行星的日心幾何經度 加上當時它們距離地球的光線傳送所需時間的修正值。所以并非簡單的將兩個天體的日心幾何經度相距180度。相對于沖日的現象為合日。1.木星體積約是地球的1321倍,體積大,對太陽光的反射強;“沖日”時木星距離地球最近,因此從地球上看見的木星較亮;木星“沖日”現象出現與地球天氣晴朗并無必然性;木星的質量與亮度無相關性。綜上所述,C正確。故答案為:C。2.木星“沖日”和木星、地球與太陽三者之間的位置有關,地球和木星都是以太陽為中心做繞轉運動,因此,木星“沖日”時間與地球、木星的公轉周期相關,而與太陽自轉周期、地球自轉周期和月球公轉周期無關,B正確。故答案為:B。(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日光溫室是一種在室內不加熱的溫室,主要通過后墻體對太陽能吸收實現蓄放熱,維持室內一定的溫度水平,以滿足蔬菜作物生長的需要,其大大緩解了北方地區冬春季節蔬菜供應問題。北方地區的傳統日光溫室一般只有一室,采光面朝南,如左圖所示;當地改進后的日光溫室,如右圖所示,又稱陰陽型日光溫室,在傳統溫室(即陽棚)的北側再建造個采光面朝北的溫室(即陰棚),兩個溫室共用一堵后墻,后墻上設置通風口以保證兩個溫室相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日光溫室可以保溫,是因為透明膜( )A.阻擋了短波輻射 B.減弱了大氣逆輻射C.阻擋了長波輻射 D.吸收了長波輻射4.在北方春季的白天,為加強棚內空氣流通,常常將上下兩個通道都打開。此時( )①通道1氣流向南流②通道1氣流向北流③通道2氣流向南流④通道2氣流向北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3.C4.C【知識點】大氣的受熱過程【解析】【點評】大氣受熱過程3.日光溫室可以保溫的原理是,透明膜讓太陽短波輻射透過,使室內增溫,同時阻擋地面和墻體的長波輻射向外輻射,減少了熱量的散失,間接增強了大氣逆輻射,使室內維持一定的溫度水平,透明膜不能吸收地面等的長波輻射,C正確。故答案為:C。4.陽棚朝南,白天受熱較多,溫度較高,空氣受熱上升;陰棚朝北,氣溫低,空氣下沉,導致通道2氣流向南流,通道1氣流向北流,C②③正確.故答案為:C。(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下圖為北半球部分地區(陰影部分為海洋,非陰影部分為陸地)某時刻近地面等壓線圖(單位:hPa)。圖示時刻沿海地區出現大霧天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A、B兩地的風向分別是( )A.東南風、西北風 B.西北風、東南風C.東北風、西南風 D.西南風、東北風6.甲乙丙丁四處風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5.B6.B【知識點】大氣的運動;三圈環流及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分布【解析】【點評】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作用力 水平氣壓梯度力 地轉偏向力 摩擦力方向 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區 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與風向相反大小 由水平氣壓梯度決定(等壓線疏則小,密則大) 隨風速增大而增大,隨緯度升高而增大 與下墊面狀況有關5.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氣壓區指向低氣壓區且垂直于等壓線,據圖A地西側為高壓中心,該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在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A地風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斜交,形成西北風;同理可繪出B地為東南風,B正確。故答案為:B。6.據圖可知,甲、丁兩地等壓線稀疏,風力較小,乙、丙兩地等壓線密集,風力較大。與丙地相比,乙地等壓線更密集,且乙地位于海洋,摩擦力較小,風力更大,B正確。故答案為:B。(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廣東新語》記載,“廣州海邊諸縣,皆有沙田,順德、新會、香山尤多。”明代以來,珠江口兩岸地區的人們因地制宜,開發了促淤造田的農業生產模式:先修筑堤壩、后種植耐鹽的水草,經過多年淤成沙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沙田的泥沙主要來自( )A.深海 B.湖泊 C.沙漠 D.河流8.促淤造田過程中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 )A.地表徑流 B.大氣降水 C.地下徑流 D.水汽輸送【答案】7.D8.A【知識點】河流地貌;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解析】【點評】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水循環的類型可以分為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大循環和陸地內循環;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對地表徑流的影響最大。7.D.根據材料可知,沙田形成于海邊。沿海地區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減慢,加上海水的頂托作用,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地區大量沉積,D正確。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深海泥沙距離陸地較遠,難以堆積在入海口附近,A錯誤。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湖泊處一般地勢低洼,泥沙容易在湖盆處沉積,其泥沙難以被搬運到入海口附近,B錯誤。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廣東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屬于濕潤地區,氣候濕潤,無沙漠分布,故泥沙基本不可能來自沙漠,C錯誤。故答案為:D。8.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促淤造田過程中,會使濕地面積萎縮,地表徑流減少,A正確。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氣候因素較為穩定,促淤造田對區域降水影響很小,B錯誤。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下徑流主要與下滲相關,促淤造田使下滲量減小,但總體影響不大,C錯誤。D.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汽輸送涉及到大氣環流,而大氣環流較為穩定,幾乎不會受到促淤造田的影響,D錯誤。故答案為:A。(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海洋表面的海水并不是靜止不動的,海水運動的形式是復雜多樣的,人類對海水的利用形式多樣,海洋對人類影響巨大。2024年11月4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第10次核污染水排放結束,這是2024年度的第6次排放。根據全球多個環保組織和生態專家預測,日本開啟核廢水排海,10年之后,全球海域都會被污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若日本核污水蔓延全球海域,在此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 )A.波浪和潮汐 B.洋流和波浪 C.潮汐和海嘯 D.洋流和潮汐10.海水運動的能源中,目前最具有廣泛開發利用價值的是( )A.洋流發電 B.波浪發電 C.潮汐發電 D.太陽能發電【答案】9.B10.C【知識點】洋流成因及其分類;海水運動及影響【解析】【點評】潮汐的影響和應用行業 影響和應用漁業 大潮流水急,魚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棲居于中上層;小潮流水緩慢,魚群易集中推向內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撈制鹽 漲潮時高鹽度海水被推向岸邊,可提取海水曬鹽航運 潮流影響著航行速度,潮汐影響大船進港時機養殖 利用潮間帶發展水產養殖業發電 可以利用潮汐發電,提供清潔能源9.核污水一旦排放入海,經過洋流和波浪的擴散,會影響更廣闊的海域,潮汐影響的范圍較小。B正確。故答案為:B。10.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現象,潮汐發電是目前最具有廣泛開發利用價值的能源;洋流的形成與風力、溫度和鹽度等因素有關,目前不好集中利用;波浪受風影響大,具有不穩定性;太陽能不屬于海水運動的能源。C正確。故答案為:C。(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俄博梁分布著大面積的雅丹地貌,因為氣候極為干旱而被稱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令人稱奇的是,在這個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的干旱之地,攝影師竟然意外地拍攝到了壯觀的雨幡彩虹景觀(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形成圖中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海水侵蝕 B.流水堆積 C.風力侵蝕 D.風力沉積12.對于圖示雅丹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區域內地表物質較為松散 ②地貌的走向與風向相互垂直③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 ④區域內動植物生存條件優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1.C12.B【知識點】風沙地貌;外力作用【解析】【點評】侵蝕和搬運(1)流水侵蝕和搬運部位 侵蝕表現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山區 下蝕作用強 常形成峽谷、瀑布河流轉彎處 側蝕作用強 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坡面 水流沖刷地面并下切 會形成溝谷(2)風力侵蝕和搬運:風沙流是一種常見的近地面沙粒搬運現象,磨蝕作用在近地面最為明顯。(3)冰川侵蝕和搬運:主要發生在高緯度地區和高原、高山地區。(4)波浪侵蝕和搬運:主要發生在濱海地帶。11.由材料可知,俄博梁為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屬于風力侵蝕地貌,是風力侵蝕形成,C正確。故答案為:C。12.雅丹地貌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風化作用強,區域內地表物質較松散,動植物生存條件惡劣,生物多樣性缺乏;雅丹地貌的走向與風向平行,我國西北地區為雅丹地貌的典型分布區。B①③正確。故答案為:B。(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異木棉原產南美洲,20世紀50年代引進中國,具有喜光、喜高溫和喜濕等特點。異木棉對小區域內的微氣候條件特別敏感,常出現“花開半樹”現象,即一邊葉色青翠,一邊花朵紅粉(如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推測我國最有可能引種異木棉的城市是( )A.哈爾濱 B.石家莊 C.廈門 D.拉薩14.導致異木棉“花開半樹”出現的主要因素是( )A.熱量 B.土壤 C.水分 D.技術【答案】13.C14.A【知識點】主要植被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環境因素對植被的影響影響因素 植物形態或分布 指示作用熱量 水平分布: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苔原 不同溫度帶垂直分布:熱帶雨林→山地常綠闊葉林→山地落葉闊葉林→山地針葉林→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荒漠等 不同海拔水分 濕生植物 葉子碩大柔嫩,根系退化,莖內有孔,如蓮藕、蘆葦等 水濕環境旱生植物 葉子退化為刺,根系發達,葉面有蠟質,莖粗大,如仙人掌等 干旱環境光照 喜光植物 對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樹林上層的馬尾松等 光照充足喜陰植物 對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陰暗處,如樹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蘚等 光照不足13.異木棉喜高溫、喜濕,四地中廈門的緯度位置最低,氣溫高,降水最多,可以滿足異木棉的生長,因此最有可能出現該景觀;由材料“異木棉花期對小區域內的微氣候條件特別敏感”可知,哈爾濱、石家莊冬季氣溫低,降水少,水熱條件季節變化大,不適合對氣候條件特別敏感的異木棉的種植;拉薩位于青藏地區,降水少,氣溫低,不能滿足喜濕的異木棉的生長。C正確。故答案為:C。14.根據材料“異木棉花期對小區域內的微氣候條件特別敏感”可知,異木棉開花影響明顯的是微氣候條件,與技術無關;圖示小區內同一棵樹的土壤和水分條件差別不大,最可能是小區內的通風條件以及光照影響下,不同區域溫度條件有差異,而使溫度較高的一側樹先開花,較低一側還是樹葉,還未開花。A正確。故答案為:A。(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2024年6月17日至18日,江西多地普降暴雨,此輪降水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截至6月17日16時,洪澇災害造成江西36.5萬人受災,緊急避險轉移1863人。江西省是我國洪澇災害最頻繁、災情最嚴重的省級行政區之一,有關部門為做好防洪工作,利用GIS尋找洪澇災害易發生地區,下圖是有關部門搜集的江西省三個獨立地理數據圖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推測圖中最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下列指標與一個地區的抗洪救災能力呈正相關關系的是( )①地區醫院數量 ②地區人口密度 ③人均可支配收入 ④地區生產總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5.B16.D【知識點】洪澇災害的防避【解析】【點評】生態環境問題成因類試題答題方向 答題術語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土質疏松;多暴雨沖刷;地表植被覆蓋較差;地面起伏大,沖刷力強人為原因 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坡地開墾荒漠化 自然原因 氣候干旱;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質沉積物;全球變暖,蒸發旺盛人為原因 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農墾;水資源利用不當;不合理的工礦開發;居民點和道路建設不注意環保濕地萎縮 自然原因 氣候變干,蒸發加強;沉積物長期積累人為原因 土壤侵蝕;圍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環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壞 自然原因 氣候異常,生物演化,森林火災人為原因 濫伐森林,毀林開荒,商業性伐木,森林火災,居民燒柴等生物多樣性減少 自然原因 物種有發生、發育和消亡的過程人為原因 亂砍濫伐,生物生存環境遭破壞;過度捕獵15.從圖中來看,圖中乙地降水量四地中最大,從地勢來看,四地中地勢較低的有甲、乙,從河流位置來看,乙地與丙地離河流近,綜合以上信息,降水最大、地勢較低、距河較近的乙地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最大,B正確。故答案為:B。16.救災時考驗醫院救治受傷人員的能力,地區醫院數量越多救災能力越強;洪澇發生時,地區人口密度越大損失越大,但與救災能力關系不大;發生洪澇災害時,受災群眾自救的能力越強則地區救災能力越強,一般情況下個人可支配收入越多,準備的抗災物品就越豐富,越能完成自救;地區生產總值較高,財政收入相對較多的地區,有較強的財力、物力組織救災,具備較強的抗洪救災能力。綜上所述,D①③④正確。故答案為:D。17.(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太陽能資源總量豐富,但空間分布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沙化土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98.5%,荒無人煙,但此處建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光伏發電站。下面左圖為我國太陽輻射總量空間分布圖,右圖為共和縣塔拉灘地理位置示意圖。(1)讀左圖說明我國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規律。(2)分析在共和縣塔拉灘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3)阿克蘇的緯度比廣州高,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簡要分析原因。【答案】(1)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總體上自東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高原為太陽輻射的高值中心;四川盆地為低值中心。(2)共和縣塔拉灘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大氣稀薄;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光照條件好;地廣人稀,可利用土地較多,適合大規模鋪設太陽能光伏板。(3)阿克蘇地處內陸,晴天多,氣候干燥,云量少,晴天比地處沿海的廣州多(或廣州降水多,云量天多,晴天較內陸的阿克蘇少),故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知識點】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新能源開發與利用【解析】【分析】(1)我國太陽輻射總量整體呈現不均勻的分布特征,分析時應包括總體分布趨勢和具體分布規律等方面。結合圖示信息,我國的太陽輻射總量呈現由東南向西北增多的規律,主要考慮海陸分布的影響,由東南向西北,氣候趨于干旱,降水減少,晴天增多,太陽輻射的數量增多。另外,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導致太陽輻射豐富,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高值中心。四川盆地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水汽難以擴散,多云多霧天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年太陽輻射總量較少,成為我國太陽輻射的低值中心。(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在共和縣塔拉灘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從自然條件來看,該地地處青藏高原,海拔較高,空氣稀薄,且氣候干旱、晴天較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豐富,為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條件。從社會經濟條件來看,該地區沙化土地面積比重較大、荒無人煙、地廣人稀,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廣,土地成本較低,便于光伏發電站的大規模建設。(3)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晝長)、天氣狀況、地形等方面。阿克蘇地處新疆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更加豐富。而廣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全年降水豐沛,導致晴天較少,光照相對較少。因此,阿克蘇地區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點評】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1)提供光熱資源;(2)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3)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5)不利影響(如過強的太陽輻射、紫外線等對人和生物的危害等)。(1)我國太陽輻射總量整體呈現不均勻的分布特征,分析時應包括總體分布趨勢和具體分布規律等方面。結合圖示信息,我國的太陽輻射總量呈現由東南向西北增多的規律,主要考慮海陸分布的影響,由東南向西北,氣候趨于干旱,降水減少,晴天增多,太陽輻射的數量增多。另外,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導致太陽輻射豐富,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高值中心。四川盆地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水汽難以擴散,多云多霧天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年太陽輻射總量較少,成為我國太陽輻射的低值中心。(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在共和縣塔拉灘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從自然條件來看,該地地處青藏高原,海拔較高,空氣稀薄,且氣候干旱、晴天較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豐富,為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條件。從社會經濟條件來看,該地區沙化土地面積比重較大、荒無人煙、地廣人稀,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廣,土地成本較低,便于光伏發電站的大規模建設。(3)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晝長)、天氣狀況、地形等方面。阿克蘇地處新疆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更加豐富。而廣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全年降水豐沛,導致晴天較少,光照相對較少。因此,阿克蘇地區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18.(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亞速海(位置見圖乙)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鹽度極低,南部海水鹽度明顯高于東北部。亞速海通過刻赤海峽與黑海連通。圖甲為某大洋表面年平均溫度、鹽度和密度隨緯度變化示意圖。(1)指出圖甲中③所表示的海水性質類型,并分析其在赤道與30°N附近數值差異較大的原因。(2)簡析亞速海冬季易結冰的主要原因。(3)分析亞速海南部海水鹽度明顯高于東北部的原因。【答案】(1)類型:鹽度;原因:赤道海域雖溫度高,蒸發強烈,但降水充沛,鹽度較低;30°N附近海域屬于副熱帶海域,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較高。(2)鹽度低;海水淺(或熱容量小);緯度高,冬季溫度低(或冬季受冷氣流影響大)。(3)與亞速海東北部相比,南部河流徑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較強;南部海水與鹽度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換。【知識點】海水的性質及作用【解析】【分析】(1)①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增加,為表層海水密度曲線;②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為表層海水溫度曲線;③曲線自副熱帶海區向南北兩側遞減,為表層海水鹽度曲線。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赤道海域雖溫度高,蒸發強烈,但降水充沛,降水量大于蒸發量,鹽度較低;30°N附近海域屬于副熱帶海域,多晴朗天氣,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較高。(2)海冰的形成與海水鹽度、海水熱容量、氣候條件有關。“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鹽度極低”。鹽度低,海水結冰需要的溫度較易達到;海水淺,熱容量小,氣溫比水溫低,水中的熱量大量散失,海水結冰;亞速海位于黑海北部,緯度高,冬季受冷氣流影響大,氣溫低。(3)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從氣候角度分析。亞速海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較強,降水量小,海水鹽度高;從淡水注入角度,與亞速海東北部相比,南部河流徑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從海區封閉程度,南部海水與鹽度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換,鹽度受到影響增高。【點評】海水的密度(1)水平變化規律: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增加,最大值出現在寒冷的極地海區。(2)垂直變化規律:低緯地區表層密度低,隨著深度增加,存在密度迅速增加的密度躍層,深到一定程度密度基本不變;高緯度海區海水密度垂直變化較小。(3)影響因素:①海水溫度、②鹽度、③壓力有關。低緯度海區氣溫高,鹽度低,密度較小;高緯海區,氣溫低,密度大(低溫使海水增密)。(1)①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增加,為表層海水密度曲線;②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為表層海水溫度曲線;③曲線自副熱帶海區向南北兩側遞減,為表層海水鹽度曲線。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赤道海域雖溫度高,蒸發強烈,但降水充沛,降水量大于蒸發量,鹽度較低;30°N附近海域屬于副熱帶海域,多晴朗天氣,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較高。(2)海冰的形成與海水鹽度、海水熱容量、氣候條件有關。“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鹽度極低”。鹽度低,海水結冰需要的溫度較易達到;海水淺,熱容量小,氣溫比水溫低,水中的熱量大量散失,海水結冰;亞速海位于黑海北部,緯度高,冬季受冷氣流影響大,氣溫低。(3)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從氣候角度分析。亞速海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較強,降水量小,海水鹽度高;從淡水注入角度,與亞速海東北部相比,南部河流徑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從海區封閉程度,南部海水與鹽度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換,鹽度受到影響增高。19.(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形態萬千,圖左示意我國內蒙古草原上的一段河流彎曲景觀,圖右中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自然狀態下河流兩個不同時期的河岸線。(1)判斷圖中實線河道與虛線河道發育的時間先后,并說明理由。(2)若該河流繼續自然發展,推測未來該處河道發育過程。(3)指出該河流彎曲景觀最可能分布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原因。【答案】(1)時間先后:實線河道發育在先,虛線河道發育在后。理由:河流彎曲河段,由于河流外力作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側蝕作用),彎曲程度會越來越大。(2)未來一段時間,該處河道會變得更加彎曲,河道呈“Ω”形,出現狹窄的曲流頸;隨著河道的彎曲程度加大,曲流頸會在某次洪水期被沖開,自然裁彎取直,彎曲河道被廢棄;被廢棄的彎曲河道逐漸脫離主河道,形成牛軛湖;被沖開后的新河道又會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彎曲,重復上述過程。(3)平原。原因:平原地區的河流多為沙質或泥質河岸,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較少;平原地區地勢平緩,以側蝕為主,河流可以側向自由發展。【知識點】河流地貌;外力作用【解析】【分析】(1)當河流流經平坦地區時,受外力作用(流水側蝕作用)發生彎曲,彎曲形成的凹岸處侵蝕,凸岸處堆積,河流彎曲程度越來越大,結合示意圖可知,實線河道發育在先,虛線河道發育在后。(2)若該河流繼續自然發展,河道會更加彎曲,發生裁彎取直過程,然后繼續彎曲、裁彎取直過程。具體呈現出,河道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未來一段時間河道會變得更加彎曲,河道呈“Ω”形,在兩個凹岸之間,出現狹窄的曲流頸;隨著河道的彎曲程度加大,曲流頸變的更加脆弱,曲流頸會在某次洪水期被沖開,自然裁彎取直,彎曲的河道發生退水過程,彎曲河道逐漸被廢棄,被廢棄的彎曲河道逐漸脫離主河道,河水保留,形成牛軛湖;被沖開后的新河道又會隨著時間推移,受流水侵蝕作用,漸漸彎曲,重復上述過程。(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曲流多見于平坦地區即平原區。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多為沙質或泥質河岸,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較少,受地轉偏向力、慣性離心力等,以側蝕作用為主,可以側向自由發展,形成曲流。【點評】河流地貌(以湄公河——瀾滄江為例)位置 名稱 成因源頭段 流經青藏高原 寬淺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較弱上游 流經山區、高原、高地 “V”形峽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蝕作用強出山口 支流匯入處 沖積扇 河水擺脫了側向約束,泥沙沉積中下游 流經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較緩,水流以側向的侵蝕為主,河道變得彎曲牛軛湖 河流會裁彎取直,留下廢棄的彎道流經平原 沖積平原 地勢平坦,河流帶來的泥沙大量沉積河口段 入海口處 三角洲 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在河口沉積(1)當河流流經平坦地區時,受外力作用(流水側蝕作用)發生彎曲,彎曲形成的凹岸處侵蝕,凸岸處堆積,河流彎曲程度越來越大,結合示意圖可知,實線河道發育在先,虛線河道發育在后。(2)若該河流繼續自然發展,河道會更加彎曲,發生裁彎取直過程,然后繼續彎曲、裁彎取直過程。具體呈現出,河道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未來一段時間河道會變得更加彎曲,河道呈“Ω”形,在兩個凹岸之間,出現狹窄的曲流頸;隨著河道的彎曲程度加大,曲流頸變的更加脆弱,曲流頸會在某次洪水期被沖開,自然裁彎取直,彎曲的河道發生退水過程,彎曲河道逐漸被廢棄,被廢棄的彎曲河道逐漸脫離主河道,河水保留,形成牛軛湖;被沖開后的新河道又會隨著時間推移,受流水侵蝕作用,漸漸彎曲,重復上述過程。(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曲流多見于平坦地區即平原區。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多為沙質或泥質河岸,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較少,受地轉偏向力、慣性離心力等,以側蝕作用為主,可以側向自由發展,形成曲流。1 / 1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前模擬地理試卷(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某一行星在繞日公轉過程中,恰好與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且地球位于兩者之間的現象,稱為行星“沖日”。木星在2024年12月8日迎來“沖日”時刻。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約是地球的1321倍。木星“沖日”時亮度大,是進行天體觀測的最佳時刻。下圖為木星“沖日”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木星“沖日”時亮度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天氣晴朗 ②地球距木星近③木星的體積大 ④木星的質量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要推算下次木星“沖日”時間,需要考慮( )A.太陽自轉周期 B.木星公轉周期C.地球自轉周期 D.月球公轉周期(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日光溫室是一種在室內不加熱的溫室,主要通過后墻體對太陽能吸收實現蓄放熱,維持室內一定的溫度水平,以滿足蔬菜作物生長的需要,其大大緩解了北方地區冬春季節蔬菜供應問題。北方地區的傳統日光溫室一般只有一室,采光面朝南,如左圖所示;當地改進后的日光溫室,如右圖所示,又稱陰陽型日光溫室,在傳統溫室(即陽棚)的北側再建造個采光面朝北的溫室(即陰棚),兩個溫室共用一堵后墻,后墻上設置通風口以保證兩個溫室相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日光溫室可以保溫,是因為透明膜( )A.阻擋了短波輻射 B.減弱了大氣逆輻射C.阻擋了長波輻射 D.吸收了長波輻射4.在北方春季的白天,為加強棚內空氣流通,常常將上下兩個通道都打開。此時( )①通道1氣流向南流②通道1氣流向北流③通道2氣流向南流④通道2氣流向北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下圖為北半球部分地區(陰影部分為海洋,非陰影部分為陸地)某時刻近地面等壓線圖(單位:hPa)。圖示時刻沿海地區出現大霧天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A、B兩地的風向分別是( )A.東南風、西北風 B.西北風、東南風C.東北風、西南風 D.西南風、東北風6.甲乙丙丁四處風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廣東新語》記載,“廣州海邊諸縣,皆有沙田,順德、新會、香山尤多。”明代以來,珠江口兩岸地區的人們因地制宜,開發了促淤造田的農業生產模式:先修筑堤壩、后種植耐鹽的水草,經過多年淤成沙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沙田的泥沙主要來自( )A.深海 B.湖泊 C.沙漠 D.河流8.促淤造田過程中主要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 )A.地表徑流 B.大氣降水 C.地下徑流 D.水汽輸送(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海洋表面的海水并不是靜止不動的,海水運動的形式是復雜多樣的,人類對海水的利用形式多樣,海洋對人類影響巨大。2024年11月4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第10次核污染水排放結束,這是2024年度的第6次排放。根據全球多個環保組織和生態專家預測,日本開啟核廢水排海,10年之后,全球海域都會被污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若日本核污水蔓延全球海域,在此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 )A.波浪和潮汐 B.洋流和波浪 C.潮汐和海嘯 D.洋流和潮汐10.海水運動的能源中,目前最具有廣泛開發利用價值的是( )A.洋流發電 B.波浪發電 C.潮汐發電 D.太陽能發電(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俄博梁分布著大面積的雅丹地貌,因為氣候極為干旱而被稱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令人稱奇的是,在這個年降水量不足20毫米的干旱之地,攝影師竟然意外地拍攝到了壯觀的雨幡彩虹景觀(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形成圖中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海水侵蝕 B.流水堆積 C.風力侵蝕 D.風力沉積12.對于圖示雅丹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區域內地表物質較為松散 ②地貌的走向與風向相互垂直③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 ④區域內動植物生存條件優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異木棉原產南美洲,20世紀50年代引進中國,具有喜光、喜高溫和喜濕等特點。異木棉對小區域內的微氣候條件特別敏感,常出現“花開半樹”現象,即一邊葉色青翠,一邊花朵紅粉(如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推測我國最有可能引種異木棉的城市是( )A.哈爾濱 B.石家莊 C.廈門 D.拉薩14.導致異木棉“花開半樹”出現的主要因素是( )A.熱量 B.土壤 C.水分 D.技術(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2024年6月17日至18日,江西多地普降暴雨,此輪降水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截至6月17日16時,洪澇災害造成江西36.5萬人受災,緊急避險轉移1863人。江西省是我國洪澇災害最頻繁、災情最嚴重的省級行政區之一,有關部門為做好防洪工作,利用GIS尋找洪澇災害易發生地區,下圖是有關部門搜集的江西省三個獨立地理數據圖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推測圖中最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下列指標與一個地區的抗洪救災能力呈正相關關系的是( )①地區醫院數量 ②地區人口密度 ③人均可支配收入 ④地區生產總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7.(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太陽能資源總量豐富,但空間分布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沙化土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98.5%,荒無人煙,但此處建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光伏發電站。下面左圖為我國太陽輻射總量空間分布圖,右圖為共和縣塔拉灘地理位置示意圖。(1)讀左圖說明我國太陽輻射總量的分布規律。(2)分析在共和縣塔拉灘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3)阿克蘇的緯度比廣州高,但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簡要分析原因。18.(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亞速海(位置見圖乙)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鹽度極低,南部海水鹽度明顯高于東北部。亞速海通過刻赤海峽與黑海連通。圖甲為某大洋表面年平均溫度、鹽度和密度隨緯度變化示意圖。(1)指出圖甲中③所表示的海水性質類型,并分析其在赤道與30°N附近數值差異較大的原因。(2)簡析亞速海冬季易結冰的主要原因。(3)分析亞速海南部海水鹽度明顯高于東北部的原因。19.(2024高一上·六枝特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形態萬千,圖左示意我國內蒙古草原上的一段河流彎曲景觀,圖右中實線和虛線分別表示自然狀態下河流兩個不同時期的河岸線。(1)判斷圖中實線河道與虛線河道發育的時間先后,并說明理由。(2)若該河流繼續自然發展,推測未來該處河道發育過程。(3)指出該河流彎曲景觀最可能分布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原因。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知識點】太陽系與地月系【解析】【點評】 沖日是位置天文學的一個名詞,是從一個選定的特定天體上(通常是地球)為基準,觀察另一個天體與參考天體(通常是太陽)的相對位置時。當三者在一條直線上,但特定天體位于參考天體及另一個天體的中間;參考天體相對于另一個天體的位置,謂之沖。明確的說,因為“沖”的天文現象是從地球觀看,所以是以地心經度計算,當一顆行星在沖的位置時(以地球為基準的特定天體),它與太陽的的地心視黃經相差180°,即天體與太陽各在地球的兩側的天文現象。對于比較遙遠的行星,從前準確計算它們的地心視經度比較困難,故此天文學家會用行星的日心幾何經度 加上當時它們距離地球的光線傳送所需時間的修正值。所以并非簡單的將兩個天體的日心幾何經度相距180度。相對于沖日的現象為合日。1.木星體積約是地球的1321倍,體積大,對太陽光的反射強;“沖日”時木星距離地球最近,因此從地球上看見的木星較亮;木星“沖日”現象出現與地球天氣晴朗并無必然性;木星的質量與亮度無相關性。綜上所述,C正確。故答案為:C。2.木星“沖日”和木星、地球與太陽三者之間的位置有關,地球和木星都是以太陽為中心做繞轉運動,因此,木星“沖日”時間與地球、木星的公轉周期相關,而與太陽自轉周期、地球自轉周期和月球公轉周期無關,B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3.C4.C【知識點】大氣的受熱過程【解析】【點評】大氣受熱過程3.日光溫室可以保溫的原理是,透明膜讓太陽短波輻射透過,使室內增溫,同時阻擋地面和墻體的長波輻射向外輻射,減少了熱量的散失,間接增強了大氣逆輻射,使室內維持一定的溫度水平,透明膜不能吸收地面等的長波輻射,C正確。故答案為:C。4.陽棚朝南,白天受熱較多,溫度較高,空氣受熱上升;陰棚朝北,氣溫低,空氣下沉,導致通道2氣流向南流,通道1氣流向北流,C②③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5.B6.B【知識點】大氣的運動;三圈環流及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分布【解析】【點評】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作用力 水平氣壓梯度力 地轉偏向力 摩擦力方向 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區 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與風向相反大小 由水平氣壓梯度決定(等壓線疏則小,密則大) 隨風速增大而增大,隨緯度升高而增大 與下墊面狀況有關5.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氣壓區指向低氣壓區且垂直于等壓線,據圖A地西側為高壓中心,該地位于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在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A地風向右偏轉與等壓線斜交,形成西北風;同理可繪出B地為東南風,B正確。故答案為:B。6.據圖可知,甲、丁兩地等壓線稀疏,風力較小,乙、丙兩地等壓線密集,風力較大。與丙地相比,乙地等壓線更密集,且乙地位于海洋,摩擦力較小,風力更大,B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7.D8.A【知識點】河流地貌;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解析】【點評】水循環的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水循環的類型可以分為海上內循環、海陸間大循環和陸地內循環;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其中對地表徑流的影響最大。7.D.根據材料可知,沙田形成于海邊。沿海地區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減慢,加上海水的頂托作用,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地區大量沉積,D正確。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深海泥沙距離陸地較遠,難以堆積在入海口附近,A錯誤。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湖泊處一般地勢低洼,泥沙容易在湖盆處沉積,其泥沙難以被搬運到入海口附近,B錯誤。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廣東位于我國南方地區,屬于濕潤地區,氣候濕潤,無沙漠分布,故泥沙基本不可能來自沙漠,C錯誤。故答案為:D。8.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促淤造田過程中,會使濕地面積萎縮,地表徑流減少,A正確。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氣候因素較為穩定,促淤造田對區域降水影響很小,B錯誤。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下徑流主要與下滲相關,促淤造田使下滲量減小,但總體影響不大,C錯誤。D.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水汽輸送涉及到大氣環流,而大氣環流較為穩定,幾乎不會受到促淤造田的影響,D錯誤。故答案為:A。【答案】9.B10.C【知識點】洋流成因及其分類;海水運動及影響【解析】【點評】潮汐的影響和應用行業 影響和應用漁業 大潮流水急,魚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棲居于中上層;小潮流水緩慢,魚群易集中推向內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撈制鹽 漲潮時高鹽度海水被推向岸邊,可提取海水曬鹽航運 潮流影響著航行速度,潮汐影響大船進港時機養殖 利用潮間帶發展水產養殖業發電 可以利用潮汐發電,提供清潔能源9.核污水一旦排放入海,經過洋流和波浪的擴散,會影響更廣闊的海域,潮汐影響的范圍較小。B正確。故答案為:B。10.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現象,潮汐發電是目前最具有廣泛開發利用價值的能源;洋流的形成與風力、溫度和鹽度等因素有關,目前不好集中利用;波浪受風影響大,具有不穩定性;太陽能不屬于海水運動的能源。C正確。故答案為:C。【答案】11.C12.B【知識點】風沙地貌;外力作用【解析】【點評】侵蝕和搬運(1)流水侵蝕和搬運部位 侵蝕表現 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山區 下蝕作用強 常形成峽谷、瀑布河流轉彎處 側蝕作用強 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坡面 水流沖刷地面并下切 會形成溝谷(2)風力侵蝕和搬運:風沙流是一種常見的近地面沙粒搬運現象,磨蝕作用在近地面最為明顯。(3)冰川侵蝕和搬運:主要發生在高緯度地區和高原、高山地區。(4)波浪侵蝕和搬運:主要發生在濱海地帶。11.由材料可知,俄博梁為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屬于風力侵蝕地貌,是風力侵蝕形成,C正確。故答案為:C。12.雅丹地貌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風化作用強,區域內地表物質較松散,動植物生存條件惡劣,生物多樣性缺乏;雅丹地貌的走向與風向平行,我國西北地區為雅丹地貌的典型分布區。B①③正確。故答案為:B。【答案】13.C14.A【知識點】主要植被類型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環境因素對植被的影響影響因素 植物形態或分布 指示作用熱量 水平分布: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苔原 不同溫度帶垂直分布:熱帶雨林→山地常綠闊葉林→山地落葉闊葉林→山地針葉林→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荒漠等 不同海拔水分 濕生植物 葉子碩大柔嫩,根系退化,莖內有孔,如蓮藕、蘆葦等 水濕環境旱生植物 葉子退化為刺,根系發達,葉面有蠟質,莖粗大,如仙人掌等 干旱環境光照 喜光植物 對光照需求量大,分布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樹林上層的馬尾松等 光照充足喜陰植物 對光照要求低,分布在陰暗處,如樹林下部的冷杉、地衣、苔蘚等 光照不足13.異木棉喜高溫、喜濕,四地中廈門的緯度位置最低,氣溫高,降水最多,可以滿足異木棉的生長,因此最有可能出現該景觀;由材料“異木棉花期對小區域內的微氣候條件特別敏感”可知,哈爾濱、石家莊冬季氣溫低,降水少,水熱條件季節變化大,不適合對氣候條件特別敏感的異木棉的種植;拉薩位于青藏地區,降水少,氣溫低,不能滿足喜濕的異木棉的生長。C正確。故答案為:C。14.根據材料“異木棉花期對小區域內的微氣候條件特別敏感”可知,異木棉開花影響明顯的是微氣候條件,與技術無關;圖示小區內同一棵樹的土壤和水分條件差別不大,最可能是小區內的通風條件以及光照影響下,不同區域溫度條件有差異,而使溫度較高的一側樹先開花,較低一側還是樹葉,還未開花。A正確。故答案為:A。【答案】15.B16.D【知識點】洪澇災害的防避【解析】【點評】生態環境問題成因類試題答題方向 答題術語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土質疏松;多暴雨沖刷;地表植被覆蓋較差;地面起伏大,沖刷力強人為原因 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坡地開墾荒漠化 自然原因 氣候干旱;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質沉積物;全球變暖,蒸發旺盛人為原因 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農墾;水資源利用不當;不合理的工礦開發;居民點和道路建設不注意環保濕地萎縮 自然原因 氣候變干,蒸發加強;沉積物長期積累人為原因 土壤侵蝕;圍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環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壞 自然原因 氣候異常,生物演化,森林火災人為原因 濫伐森林,毀林開荒,商業性伐木,森林火災,居民燒柴等生物多樣性減少 自然原因 物種有發生、發育和消亡的過程人為原因 亂砍濫伐,生物生存環境遭破壞;過度捕獵15.從圖中來看,圖中乙地降水量四地中最大,從地勢來看,四地中地勢較低的有甲、乙,從河流位置來看,乙地與丙地離河流近,綜合以上信息,降水最大、地勢較低、距河較近的乙地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最大,B正確。故答案為:B。16.救災時考驗醫院救治受傷人員的能力,地區醫院數量越多救災能力越強;洪澇發生時,地區人口密度越大損失越大,但與救災能力關系不大;發生洪澇災害時,受災群眾自救的能力越強則地區救災能力越強,一般情況下個人可支配收入越多,準備的抗災物品就越豐富,越能完成自救;地區生產總值較高,財政收入相對較多的地區,有較強的財力、物力組織救災,具備較強的抗洪救災能力。綜上所述,D①③④正確。故答案為:D。17.【答案】(1)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總體上自東南向西北增多;青藏高原為太陽輻射的高值中心;四川盆地為低值中心。(2)共和縣塔拉灘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大氣稀薄;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光照條件好;地廣人稀,可利用土地較多,適合大規模鋪設太陽能光伏板。(3)阿克蘇地處內陸,晴天多,氣候干燥,云量少,晴天比地處沿海的廣州多(或廣州降水多,云量天多,晴天較內陸的阿克蘇少),故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知識點】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新能源開發與利用【解析】【分析】(1)我國太陽輻射總量整體呈現不均勻的分布特征,分析時應包括總體分布趨勢和具體分布規律等方面。結合圖示信息,我國的太陽輻射總量呈現由東南向西北增多的規律,主要考慮海陸分布的影響,由東南向西北,氣候趨于干旱,降水減少,晴天增多,太陽輻射的數量增多。另外,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導致太陽輻射豐富,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高值中心。四川盆地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水汽難以擴散,多云多霧天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年太陽輻射總量較少,成為我國太陽輻射的低值中心。(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在共和縣塔拉灘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從自然條件來看,該地地處青藏高原,海拔較高,空氣稀薄,且氣候干旱、晴天較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豐富,為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條件。從社會經濟條件來看,該地區沙化土地面積比重較大、荒無人煙、地廣人稀,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廣,土地成本較低,便于光伏發電站的大規模建設。(3)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晝長)、天氣狀況、地形等方面。阿克蘇地處新疆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更加豐富。而廣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全年降水豐沛,導致晴天較少,光照相對較少。因此,阿克蘇地區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點評】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1)提供光熱資源;(2)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3)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4)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5)不利影響(如過強的太陽輻射、紫外線等對人和生物的危害等)。(1)我國太陽輻射總量整體呈現不均勻的分布特征,分析時應包括總體分布趨勢和具體分布規律等方面。結合圖示信息,我國的太陽輻射總量呈現由東南向西北增多的規律,主要考慮海陸分布的影響,由東南向西北,氣候趨于干旱,降水減少,晴天增多,太陽輻射的數量增多。另外,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導致太陽輻射豐富,成為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高值中心。四川盆地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水汽難以擴散,多云多霧天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強,年太陽輻射總量較少,成為我國太陽輻射的低值中心。(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在共和縣塔拉灘建設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從自然條件來看,該地地處青藏高原,海拔較高,空氣稀薄,且氣候干旱、晴天較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豐富,為光伏發電站的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條件。從社會經濟條件來看,該地區沙化土地面積比重較大、荒無人煙、地廣人稀,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廣,土地成本較低,便于光伏發電站的大規模建設。(3)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晝長)、天氣狀況、地形等方面。阿克蘇地處新疆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陽輻射更加豐富。而廣州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全年降水豐沛,導致晴天較少,光照相對較少。因此,阿克蘇地區的年太陽輻射總量比廣州豐富。18.【答案】(1)類型:鹽度;原因:赤道海域雖溫度高,蒸發強烈,但降水充沛,鹽度較低;30°N附近海域屬于副熱帶海域,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較高。(2)鹽度低;海水淺(或熱容量小);緯度高,冬季溫度低(或冬季受冷氣流影響大)。(3)與亞速海東北部相比,南部河流徑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較強;南部海水與鹽度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換。【知識點】海水的性質及作用【解析】【分析】(1)①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增加,為表層海水密度曲線;②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為表層海水溫度曲線;③曲線自副熱帶海區向南北兩側遞減,為表層海水鹽度曲線。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赤道海域雖溫度高,蒸發強烈,但降水充沛,降水量大于蒸發量,鹽度較低;30°N附近海域屬于副熱帶海域,多晴朗天氣,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較高。(2)海冰的形成與海水鹽度、海水熱容量、氣候條件有關。“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鹽度極低”。鹽度低,海水結冰需要的溫度較易達到;海水淺,熱容量小,氣溫比水溫低,水中的熱量大量散失,海水結冰;亞速海位于黑海北部,緯度高,冬季受冷氣流影響大,氣溫低。(3)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從氣候角度分析。亞速海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較強,降水量小,海水鹽度高;從淡水注入角度,與亞速海東北部相比,南部河流徑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從海區封閉程度,南部海水與鹽度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換,鹽度受到影響增高。【點評】海水的密度(1)水平變化規律:由低緯度向高緯度增加,最大值出現在寒冷的極地海區。(2)垂直變化規律:低緯地區表層密度低,隨著深度增加,存在密度迅速增加的密度躍層,深到一定程度密度基本不變;高緯度海區海水密度垂直變化較小。(3)影響因素:①海水溫度、②鹽度、③壓力有關。低緯度海區氣溫高,鹽度低,密度較小;高緯海區,氣溫低,密度大(低溫使海水增密)。(1)①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增加,為表層海水密度曲線;②曲線數值自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為表層海水溫度曲線;③曲線自副熱帶海區向南北兩側遞減,為表層海水鹽度曲線。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赤道海域雖溫度高,蒸發強烈,但降水充沛,降水量大于蒸發量,鹽度較低;30°N附近海域屬于副熱帶海域,多晴朗天氣,炎熱少雨,蒸發量大于降水量,鹽度較高。(2)海冰的形成與海水鹽度、海水熱容量、氣候條件有關。“亞速海是世界上最淺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米,海水鹽度極低”。鹽度低,海水結冰需要的溫度較易達到;海水淺,熱容量小,氣溫比水溫低,水中的熱量大量散失,海水結冰;亞速海位于黑海北部,緯度高,冬季受冷氣流影響大,氣溫低。(3)海水鹽度主要受到氣候(降水量、蒸發量)、淡水注入、海區封閉程度影響,從氣候角度分析。亞速海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較強,降水量小,海水鹽度高;從淡水注入角度,與亞速海東北部相比,南部河流徑流量小,注入的淡水少;從海區封閉程度,南部海水與鹽度較高的黑海海水存在交換,鹽度受到影響增高。19.【答案】(1)時間先后:實線河道發育在先,虛線河道發育在后。理由:河流彎曲河段,由于河流外力作用(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側蝕作用),彎曲程度會越來越大。(2)未來一段時間,該處河道會變得更加彎曲,河道呈“Ω”形,出現狹窄的曲流頸;隨著河道的彎曲程度加大,曲流頸會在某次洪水期被沖開,自然裁彎取直,彎曲河道被廢棄;被廢棄的彎曲河道逐漸脫離主河道,形成牛軛湖;被沖開后的新河道又會隨著時間推移,漸漸彎曲,重復上述過程。(3)平原。原因:平原地區的河流多為沙質或泥質河岸,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較少;平原地區地勢平緩,以側蝕為主,河流可以側向自由發展。【知識點】河流地貌;外力作用【解析】【分析】(1)當河流流經平坦地區時,受外力作用(流水側蝕作用)發生彎曲,彎曲形成的凹岸處侵蝕,凸岸處堆積,河流彎曲程度越來越大,結合示意圖可知,實線河道發育在先,虛線河道發育在后。(2)若該河流繼續自然發展,河道會更加彎曲,發生裁彎取直過程,然后繼續彎曲、裁彎取直過程。具體呈現出,河道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未來一段時間河道會變得更加彎曲,河道呈“Ω”形,在兩個凹岸之間,出現狹窄的曲流頸;隨著河道的彎曲程度加大,曲流頸變的更加脆弱,曲流頸會在某次洪水期被沖開,自然裁彎取直,彎曲的河道發生退水過程,彎曲河道逐漸被廢棄,被廢棄的彎曲河道逐漸脫離主河道,河水保留,形成牛軛湖;被沖開后的新河道又會隨著時間推移,受流水侵蝕作用,漸漸彎曲,重復上述過程。(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曲流多見于平坦地區即平原區。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多為沙質或泥質河岸,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較少,受地轉偏向力、慣性離心力等,以側蝕作用為主,可以側向自由發展,形成曲流。【點評】河流地貌(以湄公河——瀾滄江為例)位置 名稱 成因源頭段 流經青藏高原 寬淺河谷 地形平坦,河流向下的侵蝕作用較弱上游 流經山區、高原、高地 “V”形峽谷 落差大、水流急,向下的侵蝕作用強出山口 支流匯入處 沖積扇 河水擺脫了側向約束,泥沙沉積中下游 流經丘陵盆地 曲流 地形坡度較緩,水流以側向的侵蝕為主,河道變得彎曲牛軛湖 河流會裁彎取直,留下廢棄的彎道流經平原 沖積平原 地勢平坦,河流帶來的泥沙大量沉積河口段 入海口處 三角洲 流速減慢,所攜帶的泥沙在河口沉積(1)當河流流經平坦地區時,受外力作用(流水側蝕作用)發生彎曲,彎曲形成的凹岸處侵蝕,凸岸處堆積,河流彎曲程度越來越大,結合示意圖可知,實線河道發育在先,虛線河道發育在后。(2)若該河流繼續自然發展,河道會更加彎曲,發生裁彎取直過程,然后繼續彎曲、裁彎取直過程。具體呈現出,河道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未來一段時間河道會變得更加彎曲,河道呈“Ω”形,在兩個凹岸之間,出現狹窄的曲流頸;隨著河道的彎曲程度加大,曲流頸變的更加脆弱,曲流頸會在某次洪水期被沖開,自然裁彎取直,彎曲的河道發生退水過程,彎曲河道逐漸被廢棄,被廢棄的彎曲河道逐漸脫離主河道,河水保留,形成牛軛湖;被沖開后的新河道又會隨著時間推移,受流水侵蝕作用,漸漸彎曲,重復上述過程。(3)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曲流多見于平坦地區即平原區。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多為沙質或泥質河岸,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較少,受地轉偏向力、慣性離心力等,以側蝕作用為主,可以側向自由發展,形成曲流。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前模擬地理試卷(學生版).docx 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前模擬地理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