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甘肅省天水市2025年中考地理試題卷(2025·天水)如圖,某地理學習小組利用地球儀在暗室模擬地球運動。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觀察地球儀,可以發現( )A.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 B.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0°經線比180°經線長 D.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2.將地球儀放置在桌面,自西向東撥轉可以演示( )A.天氣的變化 B.四季的變化C.晝夜長短的變化 D.晝夜更替現象【答案】1.D2.D【知識點】地球儀;制作簡易的地球儀【解析】【點評】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的,自轉繞地軸運動,公轉繞太陽運動,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公轉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地球的自轉產生的現象有晝夜交替、太陽的東升西落、地方時的差異等。1.A、地球儀是正球體模型,A錯誤;B、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B錯誤;C、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C錯誤;D、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D正確。故答案為:D。2.A、天氣變化與地球儀自西向東撥轉演示的地球自轉運動無關,A錯誤;B、四季的變化是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B錯誤;C、 晝夜長短的變化是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C錯誤;D、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產生晝夜更替現象,D正確;故答案為:D。(2025·天水)“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節選自《水經注校證》)。如圖示意長江流域。據此完成下列小題。3.據材料可知,長江三峽河段( )A.江闊水深,水流平緩 B.含沙量大,結冰期長C.高岸深谷,水流湍急 D.水量較大,河網密集4.長江水量豐富,主要原因是該流域( )①降水豐富 ②面積廣大 ③地形復雜 ④支流眾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3.C4.B【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解析】【點評】水文特征包括徑流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水能資源、流速及水位。影響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含沙量可以從河流流經的地區來看,徑流量可以從多方面考慮,例如匯入支流的多少,所處地域降雨量是否充足等。3.A、材料描述說明水流速度快,A錯誤;B、最冷月氣溫位于0℃以上,河流無結冰期,B錯誤;C、水流湍急,長江三峽河段高岸深谷,水流湍急,C正確;D、沒有體現河網密集,D錯誤;故答案為:C。4.長江流域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為長江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流域面積廣大,集水區域廣,支流眾多,眾多支流的水匯入長江,增加了長江的水量,①②④正確,B正確;地形復雜主要影響河流的流速、水能等方面,而不是水量,③錯誤,ACD錯誤;故答案為:B。(2025·天水)2025年我國某人工智能企業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北京市設立研發中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設立數據處理中心,數據處理對能源需求量大,張家口市是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讀京津冀區域示意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5.該企業在張家口市設立數據處理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瀕臨渤海,海陸交通便捷 B.人口稠密,市場需求量大C.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 D.能源充足,土地價格較低6.該企業的布局對京津冀區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有( )A.擴大重工業規模 B.帶動旅游業發展C.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 D.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答案】5.D6.C【知識點】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解析】【點評】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水源、原料、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政策等。主要的五種指向型工業有原料指向性、市場指向型、勞動力指向型、技術指向型和動力指向性。5.A、張家口不瀕臨渤海,A錯誤;B、家口人口密度、市場需求不如北京等城市,B錯誤;C、張家口經濟發達程度、基礎設施完善度低于北京,C錯誤;D、張家口能源充足,且相比北京,張家口土地價格低,能降低運營成本,D正確;故答案為:D。6.A、企業是人工智能、數據處理類,與重工業無關,A錯誤;B、對旅游業直接帶動作用小,B錯誤;C、能集聚科技人才、技術,促進京津冀高科技產業發展,C正確;D、不會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D錯誤。(2025·天水)2025年2月,日本多地出現罕見的特大暴雪,局地積雪厚度達4.56米,創下歷史紀錄。讀日本冬、夏季風風向示意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7.推測日本此次暴雪集中分布在( )A.日本海北部沿岸 B.日本海南部沿岸C.太平洋北部沿岸 D.太平洋南部沿岸8.此次暴雪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是( )A.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賞雪 B.引發海嘯,造成災難C.妨礙交通,出行困難 D.山洪暴發,毀壞農田【答案】7.A8.C【知識點】日本概況;日本的工業;日本——東西方兼容的文化【解析】【點評】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其周圍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交通運輸便利,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強,日本進口原料,出口產品,形成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7.A、此時為冬季,盛行西北風,因此日本海北部沿岸暴雪集中,A正確;B、南部緯度較低,暴雪不如北部集中,B錯誤;CD、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風影響,CD錯誤;故答案為:A。8.A、吸引游客不是對當地的影響,且暴雪不利于出行,A錯誤;B、海嘯由海底地震等引發,B錯誤;C、暴雪會對交通形成影響,導致人們出行困難,C正確;D、冬季降水少,沒有山洪暴發,D錯誤;故答案為C。(2025·天水)沙特阿拉伯氣候炎熱干燥,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從20世紀90年代起,沙特開始大力發展海水淡化項目。海水淡化需要大量的能源,沙特石油資源豐富,可以滿足能源需求,但政府鼓勵企業配建太陽能光伏發電廠以提供動力。讀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廠分布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9.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廠多沿海分布,主要原因是( )A.臨近海洋,取水方便 B.海運發達,運輸便利C.石油豐富,能源充足 D.沿海地區太陽能豐富10.沙特阿拉伯政府鼓勵海水淡化企業配建太陽能光伏發電廠,是因為太陽能資源( )A.分布廣泛,投資極少 B.日變化小,持續穩定C.受天氣、季節影響小 D.可再生,清潔環保【答案】9.A10.D【知識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太陽能等。9.A、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廠多分布在沿海地區,臨近海洋,沿海取水方便,A正確;B、與海運無關,B錯誤;C、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C錯誤;D、內陸地區太陽能資源也豐富,D錯誤;故答案為:A。10.A、投資大,A錯誤;B、白天太陽能豐富,日變化大,B錯誤;C、受天氣影響大,晴天太陽能豐富,C錯誤;D、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清潔環保,D正確;故答案為:D。(2025·天水)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是大漠深處的藝術瑰寶,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應對文物不可逆轉的衰退,1980年敦煌研究院提出“數字敦煌”的概念,通俗地講,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圖像技術給文物拍照。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1.河西走廊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B.地處熱帶,蒸發旺盛C.植被稀少,風力強勁 D.河流稀少,土壤缺水12.敦煌研究院提出“數字敦煌”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A.豐富甘肅省網絡旅游資源 B.實現文物保護和永續利用C.促進數字旅游經濟的發展 D.促進計算機影像技術發展【答案】11.A12.B【知識點】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西北地區的牧區和灌溉農業區;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解析】【點評】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洋流因素及人類活動等。降水類型主要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11.A、河西走廊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A正確;B、位于溫帶,B錯誤;C、氣候干旱導致植被稀少,因果倒置,C錯誤;D、氣候干旱導致河流稀少,因果導致,D錯誤;故答案為:A。12.A、題干強調應對文物衰退,豐富旅游資源并非主要目的,A錯誤;B、減少實體文物的損耗,實現永久保護和利用,B正確;C、促進經濟是間接作用,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D、;技術發展是手段而非核心目的,D錯誤;故答案為:B。13.(2025·天水)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我國北方某地開展研學考察,并為當地“鄉村振興”規劃提出合理建議。如圖為考察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考察地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河流干流的流向為 。(2)考察地居民點布局分散,居民點A所在地的地形部位是 ,B所在地的地形部位是 。現居民點多分散布局在山區,地理興趣小組建議將其搬遷到C處。(3)你是否贊同該建議,并簡要說明理由。【答案】(1)山地;自西北流向東南(2)山脊;山谷(3)贊同 理由:C處地勢平坦;臨近河流,取水方便;對外聯系便利。不贊同 理由:山區環境優美;居民習慣于原居住地生活;受生活習俗、傳統觀念影響;C處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易發洪澇、泥石流等災害。【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圖中海拔多在五百米以上,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地形類型是為山地,根據指向標指示北方,可知該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受地勢的影響,河流多自西北流向東南。(2)A所在地等高線凸向低處,為山脊,B所在的等高線凸向高處,且有河流流經,說明B地處山谷。(3)C處等高線分布稀疏,地勢平坦,便于聚落的建設,臨近河流,水源充足,水運便利,贊同搬遷;但該處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易發洪澇、泥石流等災害居住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反對搬遷。【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14.(2025·天水)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已發現的距今約300萬年至1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約70%分布在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也誕生了諸如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等古老文化。讀黃河流域主要文化遺址分布圖(如圖),完成下列要求。(1)觀察如圖,描述黃河流域古老文化遺址的分布特點。(2)仰韶文化遺址分布在黃河中游河段,該河段河水含沙量大,簡述其主要的自然原因。(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古至今對流域內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請簡要列舉兩點。【答案】(1)分布在黃河干支流附近(或河流沿岸;或分布在河流兩側;或沿河流分布等)(2)流經黃土高原,黃土土質疏松;地表崎嶇;植被覆蓋率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任答兩點即可)(3)提供水源;塑造地表形態;為沿岸帶來肥沃的土壤;提供水運條件;提供水產品;發電(任答兩點即可,如果答洪澇災害、水土流失等不利影響,也可給分)【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解析】【分析】(1)黃河流域古老文化遺址分布在黃河干支流附近,沿黃河主干道呈帶狀分布,而各省區間則呈現出不均衡的分布態勢。(2)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因此含沙量大。(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黃河塑造了地表形態,塑造了華北平原;黃河流水沉積,為沿岸帶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兩岸發展農業生產;漁業資源相對豐富,并且提供水產養殖空間,提供水產品等。【點評】黃河的水患主要體現在下游成了“地上河”,容易決口泛濫。原因是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匯入黃河,黃河攜帶泥沙進入下游的平原地區,泥沙沉積,使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了“地上河”。15.(2025·天水)幾內亞是非洲西北部的國家,人口約1500萬。鋁土礦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1/3。伴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幾兩國政府簽署合作協定,中國企業在幾內亞投資鋁土礦開采和加工業。2015年8月,中國援助幾內亞建成該國最大的水電站——凱樂塔水電站。如圖為幾內亞地理位置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據圖簡述幾內亞的海陸位置。(2)凱樂塔水電站的建設將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下圖是水力發電及綜合效益要素關聯結構圖,根據相互關系將序號填入相應位置:①水能資源豐富②灌溉③發電(3)簡述幾內亞發展鋁土礦開采和加工業的有利條件。【答案】(1)幾內亞位于非洲西北部,西臨大西洋。(2)從左向右依次為:①③②(3)鋁土礦儲量大;電力能源充足;勞動力豐富,價格低廉;有中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國家政策支持;(鋁土礦)靠近鐵路線,運輸便利等。【知識點】非洲的位置與國家;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解析】【分析】(1)幾內亞位于非洲,地處非洲的西北部,西臨世界第二大的大西洋。(2)水能資源豐富的條件是河流水量大,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電,提供電力,修建水庫大壩,可以蓄水進行水產養殖、發展旅游業、灌溉農田,水庫調節水位可以起到防洪等作用。(3)幾內亞鋁土礦儲量大,資源豐富;幾內亞發展鋁土礦開采和加工業有中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國家政策支持;幾內亞水能資源豐富,電力能源充足,勞動力豐富低廉,而且鋁土礦靠近鐵路線,運輸便利。【點評】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許多國家主要出口石油、金剛石、咖啡、可可等農礦初級產品,利潤低,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為改變經濟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農業、加大初級農礦產品的出口、發展旅游業;積極加強區域內聯合并尋求跨區域的國際合作等。1 / 1甘肅省天水市2025年中考地理試題卷(2025·天水)如圖,某地理學習小組利用地球儀在暗室模擬地球運動。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觀察地球儀,可以發現( )A.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 B.陸地面積大于海洋面積C.0°經線比180°經線長 D.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2.將地球儀放置在桌面,自西向東撥轉可以演示( )A.天氣的變化 B.四季的變化C.晝夜長短的變化 D.晝夜更替現象(2025·天水)“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節選自《水經注校證》)。如圖示意長江流域。據此完成下列小題。3.據材料可知,長江三峽河段( )A.江闊水深,水流平緩 B.含沙量大,結冰期長C.高岸深谷,水流湍急 D.水量較大,河網密集4.長江水量豐富,主要原因是該流域( )①降水豐富 ②面積廣大 ③地形復雜 ④支流眾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5·天水)2025年我國某人工智能企業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北京市設立研發中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設立數據處理中心,數據處理對能源需求量大,張家口市是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讀京津冀區域示意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5.該企業在張家口市設立數據處理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瀕臨渤海,海陸交通便捷 B.人口稠密,市場需求量大C.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 D.能源充足,土地價格較低6.該企業的布局對京津冀區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有( )A.擴大重工業規模 B.帶動旅游業發展C.促進高科技產業發展 D.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2025·天水)2025年2月,日本多地出現罕見的特大暴雪,局地積雪厚度達4.56米,創下歷史紀錄。讀日本冬、夏季風風向示意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7.推測日本此次暴雪集中分布在( )A.日本海北部沿岸 B.日本海南部沿岸C.太平洋北部沿岸 D.太平洋南部沿岸8.此次暴雪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是( )A.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賞雪 B.引發海嘯,造成災難C.妨礙交通,出行困難 D.山洪暴發,毀壞農田(2025·天水)沙特阿拉伯氣候炎熱干燥,淡水資源嚴重不足。從20世紀90年代起,沙特開始大力發展海水淡化項目。海水淡化需要大量的能源,沙特石油資源豐富,可以滿足能源需求,但政府鼓勵企業配建太陽能光伏發電廠以提供動力。讀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廠分布圖(如圖),完成下列小題。9.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廠多沿海分布,主要原因是( )A.臨近海洋,取水方便 B.海運發達,運輸便利C.石油豐富,能源充足 D.沿海地區太陽能豐富10.沙特阿拉伯政府鼓勵海水淡化企業配建太陽能光伏發電廠,是因為太陽能資源( )A.分布廣泛,投資極少 B.日變化小,持續穩定C.受天氣、季節影響小 D.可再生,清潔環保(2025·天水)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敦煌,是大漠深處的藝術瑰寶,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應對文物不可逆轉的衰退,1980年敦煌研究院提出“數字敦煌”的概念,通俗地講,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圖像技術給文物拍照。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1.河西走廊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內陸,距海遙遠 B.地處熱帶,蒸發旺盛C.植被稀少,風力強勁 D.河流稀少,土壤缺水12.敦煌研究院提出“數字敦煌”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A.豐富甘肅省網絡旅游資源 B.實現文物保護和永續利用C.促進數字旅游經濟的發展 D.促進計算機影像技術發展13.(2025·天水)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我國北方某地開展研學考察,并為當地“鄉村振興”規劃提出合理建議。如圖為考察地等高線地形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考察地主要的地形類型是 ,河流干流的流向為 。(2)考察地居民點布局分散,居民點A所在地的地形部位是 ,B所在地的地形部位是 。現居民點多分散布局在山區,地理興趣小組建議將其搬遷到C處。(3)你是否贊同該建議,并簡要說明理由。14.(2025·天水)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已發現的距今約300萬年至1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約70%分布在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也誕生了諸如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等古老文化。讀黃河流域主要文化遺址分布圖(如圖),完成下列要求。(1)觀察如圖,描述黃河流域古老文化遺址的分布特點。(2)仰韶文化遺址分布在黃河中游河段,該河段河水含沙量大,簡述其主要的自然原因。(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古至今對流域內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請簡要列舉兩點。15.(2025·天水)幾內亞是非洲西北部的國家,人口約1500萬。鋁土礦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1/3。伴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幾兩國政府簽署合作協定,中國企業在幾內亞投資鋁土礦開采和加工業。2015年8月,中國援助幾內亞建成該國最大的水電站——凱樂塔水電站。如圖為幾內亞地理位置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據圖簡述幾內亞的海陸位置。(2)凱樂塔水電站的建設將充分發揮其綜合效益。下圖是水力發電及綜合效益要素關聯結構圖,根據相互關系將序號填入相應位置:①水能資源豐富②灌溉③發電(3)簡述幾內亞發展鋁土礦開采和加工業的有利條件。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D【知識點】地球儀;制作簡易的地球儀【解析】【點評】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的,自轉繞地軸運動,公轉繞太陽運動,自轉的周期是一天,公轉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地球的自轉產生的現象有晝夜交替、太陽的東升西落、地方時的差異等。1.A、地球儀是正球體模型,A錯誤;B、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B錯誤;C、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C錯誤;D、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D正確。故答案為:D。2.A、天氣變化與地球儀自西向東撥轉演示的地球自轉運動無關,A錯誤;B、四季的變化是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B錯誤;C、 晝夜長短的變化是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C錯誤;D、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產生晝夜更替現象,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3.C4.B【知識點】長江的概況、開發與治理;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解析】【點評】水文特征包括徑流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水能資源、流速及水位。影響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含沙量可以從河流流經的地區來看,徑流量可以從多方面考慮,例如匯入支流的多少,所處地域降雨量是否充足等。3.A、材料描述說明水流速度快,A錯誤;B、最冷月氣溫位于0℃以上,河流無結冰期,B錯誤;C、水流湍急,長江三峽河段高岸深谷,水流湍急,C正確;D、沒有體現河網密集,D錯誤;故答案為:C。4.長江流域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為長江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流域面積廣大,集水區域廣,支流眾多,眾多支流的水匯入長江,增加了長江的水量,①②④正確,B正確;地形復雜主要影響河流的流速、水能等方面,而不是水量,③錯誤,ACD錯誤;故答案為:B。【答案】5.D6.C【知識點】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北方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和農產品【解析】【點評】影響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有土地、水源、原料、交通運輸、勞動力、市場、政策等。主要的五種指向型工業有原料指向性、市場指向型、勞動力指向型、技術指向型和動力指向性。5.A、張家口不瀕臨渤海,A錯誤;B、家口人口密度、市場需求不如北京等城市,B錯誤;C、張家口經濟發達程度、基礎設施完善度低于北京,C錯誤;D、張家口能源充足,且相比北京,張家口土地價格低,能降低運營成本,D正確;故答案為:D。6.A、企業是人工智能、數據處理類,與重工業無關,A錯誤;B、對旅游業直接帶動作用小,B錯誤;C、能集聚科技人才、技術,促進京津冀高科技產業發展,C正確;D、不會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D錯誤。【答案】7.A8.C【知識點】日本概況;日本的工業;日本——東西方兼容的文化【解析】【點評】日本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其周圍的3900多個島嶼組成,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交通運輸便利,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強,日本進口原料,出口產品,形成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7.A、此時為冬季,盛行西北風,因此日本海北部沿岸暴雪集中,A正確;B、南部緯度較低,暴雪不如北部集中,B錯誤;CD、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風影響,CD錯誤;故答案為:A。8.A、吸引游客不是對當地的影響,且暴雪不利于出行,A錯誤;B、海嘯由海底地震等引發,B錯誤;C、暴雪會對交通形成影響,導致人們出行困難,C正確;D、冬季降水少,沒有山洪暴發,D錯誤;故答案為C。【答案】9.A10.D【知識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解析】【點評】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太陽能等。9.A、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廠多分布在沿海地區,臨近海洋,沿海取水方便,A正確;B、與海運無關,B錯誤;C、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C錯誤;D、內陸地區太陽能資源也豐富,D錯誤;故答案為:A。10.A、投資大,A錯誤;B、白天太陽能豐富,日變化大,B錯誤;C、受天氣影響大,晴天太陽能豐富,C錯誤;D、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清潔環保,D正確;故答案為:D。【答案】11.A12.B【知識點】西北地區的自然地理概況;西北地區的牧區和灌溉農業區;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解析】【點評】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有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地勢因素、洋流因素及人類活動等。降水類型主要有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11.A、河西走廊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A正確;B、位于溫帶,B錯誤;C、氣候干旱導致植被稀少,因果倒置,C錯誤;D、氣候干旱導致河流稀少,因果導致,D錯誤;故答案為:A。12.A、題干強調應對文物衰退,豐富旅游資源并非主要目的,A錯誤;B、減少實體文物的損耗,實現永久保護和利用,B正確;C、促進經濟是間接作用,不是主要目的,C錯誤;D、;技術發展是手段而非核心目的,D錯誤;故答案為:B。13.【答案】(1)山地;自西北流向東南(2)山脊;山谷(3)贊同 理由:C處地勢平坦;臨近河流,取水方便;對外聯系便利。不贊同 理由:山區環境優美;居民習慣于原居住地生活;受生活習俗、傳統觀念影響;C處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易發洪澇、泥石流等災害。【知識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解析】【分析】(1)圖中海拔多在五百米以上,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地形類型是為山地,根據指向標指示北方,可知該處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受地勢的影響,河流多自西北流向東南。(2)A所在地等高線凸向低處,為山脊,B所在的等高線凸向高處,且有河流流經,說明B地處山谷。(3)C處等高線分布稀疏,地勢平坦,便于聚落的建設,臨近河流,水源充足,水運便利,贊同搬遷;但該處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易發洪澇、泥石流等災害居住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反對搬遷。【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山谷為集水線,能形成河流,山脊為分水線,不能形成河流。14.【答案】(1)分布在黃河干支流附近(或河流沿岸;或分布在河流兩側;或沿河流分布等)(2)流經黃土高原,黃土土質疏松;地表崎嶇;植被覆蓋率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任答兩點即可)(3)提供水源;塑造地表形態;為沿岸帶來肥沃的土壤;提供水運條件;提供水產品;發電(任答兩點即可,如果答洪澇災害、水土流失等不利影響,也可給分)【知識點】黃河的概況、開發與治理【解析】【分析】(1)黃河流域古老文化遺址分布在黃河干支流附近,沿黃河主干道呈帶狀分布,而各省區間則呈現出不均衡的分布態勢。(2)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因此含沙量大。(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黃河塑造了地表形態,塑造了華北平原;黃河流水沉積,為沿岸帶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兩岸發展農業生產;漁業資源相對豐富,并且提供水產養殖空間,提供水產品等。【點評】黃河的水患主要體現在下游成了“地上河”,容易決口泛濫。原因是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大量泥沙匯入黃河,黃河攜帶泥沙進入下游的平原地區,泥沙沉積,使河床不斷抬高,形成了“地上河”。15.【答案】(1)幾內亞位于非洲西北部,西臨大西洋。(2)從左向右依次為:①③②(3)鋁土礦儲量大;電力能源充足;勞動力豐富,價格低廉;有中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國家政策支持;(鋁土礦)靠近鐵路線,運輸便利等。【知識點】非洲的位置與國家;非洲的自然環境(地形地勢、氣候、河流)【解析】【分析】(1)幾內亞位于非洲,地處非洲的西北部,西臨世界第二大的大西洋。(2)水能資源豐富的條件是河流水量大,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電,提供電力,修建水庫大壩,可以蓄水進行水產養殖、發展旅游業、灌溉農田,水庫調節水位可以起到防洪等作用。(3)幾內亞鋁土礦儲量大,資源豐富;幾內亞發展鋁土礦開采和加工業有中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國家政策支持;幾內亞水能資源豐富,電力能源充足,勞動力豐富低廉,而且鋁土礦靠近鐵路線,運輸便利。【點評】長期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許多國家主要出口石油、金剛石、咖啡、可可等農礦初級產品,利潤低,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為改變經濟現狀,可采取的措施有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農業、加大初級農礦產品的出口、發展旅游業;積極加強區域內聯合并尋求跨區域的國際合作等。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甘肅省天水市2025年中考地理試題卷(學生版).docx 甘肅省天水市2025年中考地理試題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