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一節(jié) 電離平衡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1.從電離、離子反應和化學平衡的角度認識電解質(zhì)水溶液的組成、性質(zhì)和反應。 2.認識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了解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能正確書寫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方程式,會分析電離平衡的移動。 重 點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和電離平衡常數(shù)難 點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第1課時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新知探究(一)——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1.實驗探究同體積、同濃度鹽酸和醋酸的性質(zhì) 取相同體積、0.1 mol·L-1的鹽酸和醋酸,比較它們pH 的大小,試驗其導電能力,并分別與等量鎂條反應。觀察、比較并記錄現(xiàn)象。酸 0.1 mol·L-1鹽酸 0.1 mol·L-1醋酸pH 較小 較 導電能力 較 較弱與鎂條反應的現(xiàn)象 產(chǎn)生無色氣泡較快 產(chǎn)生無色氣泡 結(jié)論 ①鹽酸中c(H+) 醋酸溶液中c(H+),即鹽酸中HCl電離程度比醋酸溶液中CH3COOH電離程度 。 ②同濃度的鹽酸與醋酸溶液比較,HCl 電離,CH3COOH 電離 [微點撥] 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溶液導電能力沒有必然聯(lián)系。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有關,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不一定強。2.強電解質(zhì)與弱電解質(zhì)的比較強電解質(zhì) 弱電解質(zhì)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夠 電離的電解質(zhì) 在水溶液中只能 電離的電解質(zhì) 在溶液中的 存在形式 只有 既有 , 又有 實例 ①大部分鹽(包括難溶性鹽); ②強酸,如HCl、H2SO4等; ③強堿,如KOH、Ba(OH)2等 ①弱酸,如CH3COOH、HClO等; ②弱堿,如NH3·H2O等; ③水[微點撥] ①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其溶解度無關。某些難溶鹽,雖然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電離,仍屬于強電解質(zhì)。有少數(shù)鹽盡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zhì),如(CH3COO)2Pb等。②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化學鍵沒有必然聯(lián)系。[題點多維訓練]1.以下物質(zhì)可用于制作消毒劑,其中屬于弱電解質(zhì)的是 ( )A.乙醇 B.乙酸C.次氯酸鈉 D.高錳酸鉀2.(2025·浦東新區(qū)高二段考)甲酸是一種一元有機酸。下列性質(zhì)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zhì)的是 ( )A.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B.甲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溶液弱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與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應D.0.1 mol·L-1甲酸溶液的pH約為2[pH=-lg c(H+)]3.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不溶于水的鹽都是弱電解質(zhì)②可溶于水的鹽都是強電解質(zhì)③熔融的電解質(zhì)不一定都能導電④強酸溶液中的H+濃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濃度⑤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⑥0.5 mol·L-1一元酸溶液中H+濃度一定為0.5 mol·L-1A.1個 B.2個C.3個 D.4個新知探究(二)——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1.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在水溶液中)類型 電離特點 電離方程式強 電 解 質(zhì) 強酸、強堿、 大多數(shù)鹽 完全電離,用“” H2SO42H++S Ba(OH)2B+2OH- CuSO4C+S強酸的酸式鹽 完全電離(“全拆”) NaHSO4Na++H++S弱酸的酸式鹽 酸根離子部分電離(“半拆”) NaHCO3Na++HC、 HC H++C弱 電 解 質(zhì) 一元弱酸、 一元弱堿、水 部分電離 CH3COOH CH3COO-+H+ NH3·H2O N+OH- H2O H++OH-多元 弱酸 分步電離,以第一步為主,分步書寫 H2SO3 H++HS HS H++S多元 弱堿 分步電離(較復雜),一步寫出即可 Cu(OH)2 C+2OH-2.電離平衡狀態(tài)(1)概念:在一定條件(如溫度、濃度)下,弱電解質(zhì)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與離子結(jié)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離子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電離過程就達到了電離平衡狀態(tài)。(2)建立過程(3)電離平衡的特征(4)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電離平衡的移動符合勒夏特列原理,達到平衡時,離子濃度相當于可逆反應中生成物的平衡濃度,電解質(zhì)分子濃度相當于可逆反應中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外界條件對其影響可歸納為濃度 對于同一弱電解質(zhì),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濃度越小,電離程度越大,即對溶液加水稀釋時,電離平衡向著電離的方向移動溫度 由于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過程一般是吸熱的,升高溫度,電離平衡向著電離的方向移動同離子 效應 在弱電解質(zhì)溶液中加入與弱電解質(zhì)電離產(chǎn)生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將向電離的反方向移動化學 反應 在弱電解質(zhì)溶液中加入能與弱電解質(zhì)電離產(chǎn)生的某種離子反應的物質(zhì),電離平衡將向電離的方向移動3.示例分析改變下列條件對醋酸電離平衡的影響,填寫下表:條件改變 平衡移動方向 c(H+) n(H+) 電離程度 導電能力升高溫度 向右移動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強加H2O通HCl加少量NaOH(s)加少量CH3COONa(s)加少量CH3COOH加入鎂粉應用化學 炎熱的夏天,蚊蟲肆虐,蚊蟲除了會傳染部分疾病外,還會叮咬人,使人體出現(xiàn)紅腫等現(xiàn)象。這是因為蚊蟲叮咬人時,常向人體血液(存在平衡 H2CO3 H++HC)中注入一種含有蟻酸(即甲酸,化學式為HCOOH)的液體。1.HCOOH同CH3COOH一樣是一種有機弱酸,請寫出HCOOH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2.當人被蚊蟲叮咬時,皮膚上會出現(xiàn)紅腫,紅腫的皮膚內(nèi)含有少量CO2氣體,請解釋其原因。3.有同學認為,受到蚊蟲叮咬時及時涂抹稀氨水或肥皂水能起到治療作用,這一觀點是否正確 原因是什么 [題點多維訓練]1.下列電離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CH3COOH CH3COO-+H+B.Ba(OH)2B+2OH-C.NaHSO3Na++H++SD.H3PO4 3H++P2.在已達到電離平衡的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電離的方向移動,同時使溶液中的H+濃度增大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熱 B.加少量水C.加少量鹽酸 D.加少量醋酸鈉晶體3.下列對氨水中存在的電離平衡:NH3·H2O N+OH-敘述正確的是 ( )A.加水后,溶液中n(OH-)減小B.加入少量濃鹽酸,溶液中c(OH-)增大C.加入少量濃氫氧化鈉溶液,電離平衡正向移動D.加入少量氯化銨固體,溶液中c(N)增大4.研究發(fā)現(xiàn)多種植物中富含草酸,尤其以菠菜、覓菜、甜菜、芋頭等植物中含量最高。草酸(H2C2O4)是一種常見的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H2C2O4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反應:H2C2O4 2H++C2B.在H2C2O4溶液中,c(H+)大于c(C2)C.向H2C2O4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電離平衡正向移動,pH增大D.將H2C2O4溶液加水稀釋,溶液中的c(OH-)增大新知探究(三)——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性1.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原理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電源(電場)的作用下沿某一方向定向移動,形成電流。2.影響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能力的因素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液中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電荷多少有關,離子濃度越大,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導電能力越強。應用化學 在一定溫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如圖所示,請回答:(1)“O”點導電能力為0的理由是 。 (2)a、b、c三點溶液中醋酸的電離程度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 (3)a、b、c三點溶液中CH3COO-物質(zhì)的量最大的是 。[題點多維訓練]1.下列措施不能使0.1 mol·L-1的醋酸導電能力增強的是 ( )A.加水 B.加無水醋酸C.加NaOH固體 D.通NH32.電導率是衡量溶液導電性強弱的物理量,畫出下列四種溶液隨反應物的加入電導率的變化曲線:溶液(常溫下) 電導率的變化曲線(1)向飽和石灰水中不斷通入CO2至過量(2)向0.1 mol·L-1鹽酸中滴加等濃度的NaOH溶液(3)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過量(4)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過量第1課時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新知探究(一)1.大 強 較慢 大于 大 全部 部分2.全部 部分 陰、陽離子 陰、陽離子 電解質(zhì)分子[題點多維訓練]1.選B 乙醇屬于非電解質(zhì),故A錯誤;乙酸屬于弱電解質(zhì),且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能力,可做消毒劑,故B正確;次氯酸鈉屬于鹽,為強電解質(zhì),故C錯誤;高錳酸鉀屬于鹽,為強電解質(zhì),故D錯誤。2.選D 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與甲酸的電離程度無關,所以不能證明甲酸是弱電解質(zhì),故A錯誤;溶液的導電性與離子濃度成正比,與電解質(zhì)強弱無關,故B錯誤;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與10 mL 1 mol·L-1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說明甲酸是一元酸,不能說明甲酸的電離程度,則不能證明甲酸是弱電解質(zhì),故C錯誤;0.1 mol·L-1甲酸溶液的pH約為2,甲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小于甲酸濃度,說明甲酸部分電離,則證明甲酸是弱電解質(zhì),故D正確。3.選C ①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溶解性無關,不溶于水的鹽可能是強電解質(zhì),如CaCO3,錯誤;②絕大多數(shù)的鹽屬于強電解質(zhì),少部分鹽屬于弱電解質(zhì),如醋酸鉛是易溶于水的弱電解質(zhì),錯誤;③酸為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時均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電離,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均不導電,只有溶于水時才能電離出離子而導電,正確;④H+濃度與酸的濃度、分子中能電離出的氫離子的個數(shù)以及電離程度有關,與電解質(zhì)的強弱無關,所以強酸溶液中的H+濃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濃度,正確;⑤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定向移動而導電,正確;⑥0.5 mol·L-1一元酸溶液中H+濃度不一定為0.5 mol·L-1,如醋酸為弱酸,H+濃度小于0.5 mol·L-1,錯誤。新知探究(二)2.(3)弱電解質(zhì) 相等 不變3.條件改變 平衡移動方向 c(H+) n(H+) 電離程度 導電能力升高溫度 向右移動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強加H2O 向右移動 減小 增大 增大 減弱通HCl 向左移動 增大 增大 減小 增強加少量NaOH(s) 向右移動 減小 減小 增大 增強加少量CH3COONa(s) 向左移動 減小 減小 減小 增強加少量CH3COOH 向右移動 增大 增大 減小 增強加入鎂粉 向右移動 減小 減小 增大 增強[應用化學]1.提示:HCOOH HCOO-+H+。2.提示:蚊蟲叮咬初期,蚊蟲向人體內(nèi)注入甲酸,使血液中的c(H+)增大,電離平衡:H2CO3 HC+H+向左移動,H2CO3分解產(chǎn)生CO2氣體。3.提示:觀點正確。受到蚊蟲叮咬時及時涂抹稀氨水或肥皂水,能夠消耗血液中的H+,使血液中c(H+)降低,起到治療作用。[題點多維訓練]1.選A CH3COOH屬于弱電解質(zhì),電離方程式用“ ”,A項正確;Ba(OH)2是強電解質(zhì),電離出的陽離子符號為B,B項錯誤;NaHSO3是強電解質(zhì),但HS是原子團,正確寫法應是NaHSO3Na++HS,C項錯誤;H3PO4是弱電解質(zhì),應該分步電離且以第一步為主:H3PO4 H++H2P,D項錯誤。2.選A 加熱溶液,醋酸電離程度變大,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變大,A正確;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促進醋酸電離,但氫離子濃度減小,B錯誤;加入鹽酸,氫離子濃度增大,抑制醋酸電離,C錯誤;加少量醋酸鈉晶體,溶液中醋酸根離子濃度增大,抑制了醋酸的電離且氫離子濃度減小,D錯誤。3.選D A項,加水使NH3·H2O電離平衡右移,n(OH-)增大,錯誤;B項,加入少量濃鹽酸使c(OH-)減小,錯誤;C項,加入濃NaOH溶液,電離平衡向左移動,錯誤;D項,加NH4Cl固體,c(N)增大,正確。4.選A 草酸是一種二元弱酸,在H2C2O4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反應分兩步進行,故A錯誤。草酸是一種二元弱酸,在H2C2O4溶液中,以第一步電離為主,所以c(H+)大于c(C2),故B正確。向H2C2O4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電離平衡正向移動,pH增大,故C正確。將H2C2O4溶液加水稀釋,溶液的酸性減弱堿性增強,溶液中的c(OH-)增大,故D正確。新知探究(三)[應用化學](1)冰醋酸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2)a[題點多維訓練]1.選A 加水稀釋促進醋酸電離,但醋酸電離增大的程度小于溶液體積增大的程度,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溶液的導電能力減弱,故A符合題意;加無水醋酸,使醋酸濃度增大,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大,所以溶液導電能力增強,故B不符合題意;加入NaOH固體,生成強電解質(zhì)醋酸鈉,促進醋酸電離,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溶液導電能力增強,故C不符合題意;通入氨氣,和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銨,醋酸銨是強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溶液導電能力增強,故D不符合題意。2.(1) (2) (3) (4)1 / 7(共58張PPT)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一節(jié) 電離平衡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1.從電離、離子反應和化學平衡的角度認識電解質(zhì)水溶液的組成、性質(zhì)和反應。 2.認識弱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了解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能正確書寫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方程式,會分析電離平衡的移動。 重點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和電離平衡常數(shù)難點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第1課時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新知探究(一) 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新知探究(二)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課時跟蹤檢測目錄新知探究(三) 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性新知探究(一) 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1.實驗探究同體積、同濃度鹽酸和醋酸的性質(zhì)取相同體積、0.1 mol·L-1的鹽酸和醋酸,比較它們pH 的大小,試驗其導電能力,并分別與等量鎂條反應。觀察、比較并記錄現(xiàn)象。酸 0.1 mol·L-1鹽酸 0.1 mol·L-1醋酸pH 較小 較___導電能力 較___ 較弱與鎂條反應的現(xiàn)象 產(chǎn)生無色氣泡較快 產(chǎn)生無色氣泡_____結(jié)論 ①鹽酸中c(H+) 醋酸溶液中c(H+),即鹽酸中HCl電離程度比醋酸溶液中CH3COOH電離程度 。 ②同濃度的鹽酸與醋酸溶液比較,HCl 電離,CH3COOH 電離強大較慢大于大全部部分[微點撥] 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溶液導電能力沒有必然聯(lián)系。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有關,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不一定強。2.強電解質(zhì)與弱電解質(zhì)的比較 強電解質(zhì) 弱電解質(zhì)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夠 電離的電解質(zhì) 在水溶液中只能 電離的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只有___________ 既有 ,又有___________實例 ①大部分鹽(包括難溶性鹽); ②強酸,如HCl、H2SO4等; ③強堿,如KOH、Ba(OH)2等 ①弱酸,如CH3COOH、HClO等;②弱堿,如NH3·H2O等;③水全部部分陰、陽離子陰、陽離子電解質(zhì)分子[微點撥] ①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其溶解度無關。某些難溶鹽,雖然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電離,仍屬于強電解質(zhì)。有少數(shù)鹽盡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zhì),如(CH3COO)2Pb等。②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化學鍵沒有必然聯(lián)系。[題點多維訓練]√1.以下物質(zhì)可用于制作消毒劑,其中屬于弱電解質(zhì)的是 ( )A.乙醇 B.乙酸C.次氯酸鈉 D.高錳酸鉀解析:乙醇屬于非電解質(zhì),故A錯誤;乙酸屬于弱電解質(zhì),且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能力,可做消毒劑,故B正確;次氯酸鈉屬于鹽,為強電解質(zhì),故C錯誤;高錳酸鉀屬于鹽,為強電解質(zhì),故D錯誤。√2.(2025·浦東新區(qū)高二段考)甲酸是一種一元有機酸。下列性質(zhì)可以證明它是弱電解質(zhì)的是 ( )A.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B.甲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溶液弱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與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應D.0.1 mol·L-1甲酸溶液的pH約為2[pH=-lg c(H+)]解析: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與甲酸的電離程度無關,所以不能證明甲酸是弱電解質(zhì),故A錯誤;溶液的導電性與離子濃度成正比,與電解質(zhì)強弱無關,故B錯誤;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與10 mL 1 mol·L-1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反應,說明甲酸是一元酸,不能說明甲酸的電離程度,則不能證明甲酸是弱電解質(zhì),故C錯誤;0.1 mol·L-1甲酸溶液的pH約為2,甲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小于甲酸濃度,說明甲酸部分電離,則證明甲酸是弱電解質(zhì),故D正確。3.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不溶于水的鹽都是弱電解質(zhì) ②可溶于水的鹽都是強電解質(zhì) ③熔融的電解質(zhì)不一定都能導電④強酸溶液中的H+濃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濃度 ⑤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⑥0.5 mol·L-1一元酸溶液中H+濃度一定為0.5 mol·L-1A.1個 B.2個C.3個 D.4個√解析:①電解質(zhì)的強弱與溶解性無關,不溶于水的鹽可能是強電解質(zhì),如CaCO3,錯誤;②絕大多數(shù)的鹽屬于強電解質(zhì),少部分鹽屬于弱電解質(zhì),如醋酸鉛是易溶于水的弱電解質(zhì),錯誤;③酸為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時均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電離,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均不導電,只有溶于水時才能電離出離子而導電,正確;④H+濃度與酸的濃度、分子中能電離出的氫離子的個數(shù)以及電離程度有關,與電解質(zhì)的強弱無關,所以強酸溶液中的H+濃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濃度,正確;⑤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定向移動而導電,正確;⑥0.5 mol·L-1一元酸溶液中H+濃度不一定為0.5 mol·L-1,如醋酸為弱酸,H+濃度小于0.5 mol·L-1,錯誤。新知探究(二)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1.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在水溶液中)類型 電離特點 電離方程式強電 解質(zhì) 強酸、強堿、 大多數(shù)鹽 完全電離,用“==” H2SO4==2H++SBa(OH)2==B+2OH-CuSO4==C+S強酸的酸式鹽 完全電離(“全拆”) NaHSO4==Na++H++S弱酸的酸式鹽 酸根離子部分電離(“半拆”) NaHCO3==Na++HC、HC H++C弱電 解質(zhì) 一元弱酸、 一元弱堿、水 部分電離 CH3COOH CH3COO-+H+NH3·H2O N+OH-H2O H++OH-多元弱酸 分步電離,以第一步為主,分步書寫 H2SO3 H++HSHS H++S多元弱堿 分步電離(較復雜),一步寫出即可 Cu(OH)2 C+2OH-續(xù)表2.電離平衡狀態(tài)(1)概念在一定條件(如溫度、濃度)下,弱電解質(zhì)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速率與離子結(jié)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離子的濃度都不再發(fā)生變化,電離過程就達到了電離平衡狀態(tài)。(2)建立過程(3)電離平衡的特征弱電解質(zhì)相等不變(4)外界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電離平衡的移動符合勒夏特列原理,達到平衡時,離子濃度相當于可逆反應中生成物的平衡濃度,電解質(zhì)分子濃度相當于可逆反應中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外界條件對其影響可歸納為濃度 對于同一弱電解質(zhì),濃度越大,電離程度越小;濃度越小,電離程度越大,即對溶液加水稀釋時,電離平衡向著電離的方向移動溫度 由于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過程一般是吸熱的,升高溫度,電離平衡向著電離的方向移動同離子 效應 在弱電解質(zhì)溶液中加入與弱電解質(zhì)電離產(chǎn)生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將向電離的反方向移動化學 反應 在弱電解質(zhì)溶液中加入能與弱電解質(zhì)電離產(chǎn)生的某種離子反應的物質(zhì),電離平衡將向電離的方向移動3.示例分析改變下列條件對醋酸電離平衡的影響,填寫下表:條件改變 平衡移動方向 c(H+) n(H+) 電離程度 導電能力升高溫度 向右移動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強加H2O 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通HCl 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加少量 NaOH(s)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加少量 CH3COONa(s)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加少量 CH3COOH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加入鎂粉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向右移動減小增大增大減弱向左移動增大增大減小增強向右移動減小減小增大增強向左移動減小減小減小增強向右移動增大增大減小增強向右移動減小減小增大增強應用化學炎熱的夏天,蚊蟲肆虐,蚊蟲除了會傳染部分疾病外,還會叮咬人,使人體出現(xiàn)紅腫等現(xiàn)象。這是因為蚊蟲叮咬人時,常向人體血液(存在平衡 H2CO3 H++HC)中注入一種含有蟻酸(即甲酸,化學式為HCOOH)的液體。1.HCOOH同CH3COOH一樣是一種有機弱酸,請寫出HCOOH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提示:HCOOH HCOO-+H+。2.當人被蚊蟲叮咬時,皮膚上會出現(xiàn)紅腫,紅腫的皮膚內(nèi)含有少量CO2氣體,請解釋其原因。提示:蚊蟲叮咬初期,蚊蟲向人體內(nèi)注入甲酸,使血液中的c(H+)增大,電離平衡:H2CO3 HC+H+向左移動,H2CO3分解產(chǎn)生CO2氣體。3.有同學認為,受到蚊蟲叮咬時及時涂抹稀氨水或肥皂水能起到治療作用,這一觀點是否正確 原因是什么 提示:觀點正確。受到蚊蟲叮咬時及時涂抹稀氨水或肥皂水,能夠消耗血液中的H+,使血液中c(H+)降低,起到治療作用。[題點多維訓練]√1.下列電離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CH3COOH CH3COO-+H+ B.Ba(OH)2==B+2OH-C.NaHSO3==Na++H++S D.H3PO4 3H++P解析:CH3COOH屬于弱電解質(zhì),電離方程式用“ ”,A項正確;Ba(OH)2是強電解質(zhì),電離出的陽離子符號為B,B項錯誤;NaHSO3是強電解質(zhì),但HS是原子團,正確寫法應是NaHSO3==Na++HS,C項錯誤;H3PO4是弱電解質(zhì),應該分步電離且以第一步為主:H3PO4 H++H2P,D項錯誤。√2.在已達到電離平衡的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電離的方向移動,同時使溶液中的H+濃度增大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熱 B.加少量水C.加少量鹽酸 D.加少量醋酸鈉晶體解析:加熱溶液,醋酸電離程度變大,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變大,A正確;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促進醋酸電離,但氫離子濃度減小,B錯誤;加入鹽酸,氫離子濃度增大,抑制醋酸電離,C錯誤;加少量醋酸鈉晶體,溶液中醋酸根離子濃度增大,抑制了醋酸的電離且氫離子濃度減小,D錯誤。3.下列對氨水中存在的電離平衡:NH3·H2O N+OH-敘述正確的是( )A.加水后,溶液中n(OH-)減小B.加入少量濃鹽酸,溶液中c(OH-)增大C.加入少量濃氫氧化鈉溶液,電離平衡正向移動D.加入少量氯化銨固體,溶液中c(N)增大解析:A項,加水使NH3·H2O電離平衡右移,n(OH-)增大,錯誤;B項,加入少量濃鹽酸使c(OH-)減小,錯誤;C項,加入濃NaOH溶液,電離平衡向左移動,錯誤;D項,加NH4Cl固體,c(N)增大,正確。√√4.研究發(fā)現(xiàn)多種植物中富含草酸,尤其以菠菜、覓菜、甜菜、芋頭等植物中含量最高。草酸(H2C2O4)是一種常見的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H2C2O4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反應:H2C2O4 2H++C2B.在H2C2O4溶液中,c(H+)大于c(C2)C.向H2C2O4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電離平衡正向移動,pH增大D.將H2C2O4溶液加水稀釋,溶液中的c(OH-)增大解析:草酸是一種二元弱酸,在H2C2O4水溶液中存在電離反應分兩步進行,故A錯誤。草酸是一種二元弱酸,在H2C2O4溶液中,以第一步電離為主,所以c(H+)大于c(C2),故B正確。向H2C2O4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電離平衡正向移動,pH增大,故C正確。將H2C2O4溶液加水稀釋,溶液的酸性減弱堿性增強,溶液中的c(OH-)增大,故D正確。新知探究(三) 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性1.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原理電解質(zhì)在溶液中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在電源(電場)的作用下沿某一方向定向移動,形成電流。2.影響電解質(zhì)溶液導電能力的因素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電能力與溶液中離子濃度及離子所帶電荷多少有關,離子濃度越大,離子所帶電荷越多,導電能力越強。應用化學在一定溫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如圖所示,請回答:(1)“O”點導電能力為0的理由是 。 (2)a、b、c三點溶液中醋酸的電離程度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 (3)a、b、c三點溶液中CH3COO-物質(zhì)的量最大的是 。 冰醋酸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ac1.下列措施不能使0.1 mol·L-1的醋酸導電能力增強的是 ( )A.加水 B.加無水醋酸C.加NaOH固體 D.通NH3[題點多維訓練]√解析:加水稀釋促進醋酸電離,但醋酸電離增大的程度小于溶液體積增大的程度,溶液中離子濃度降低,溶液的導電能力減弱,故A符合題意;加無水醋酸,使醋酸濃度增大,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大,所以溶液導電能力增強,故B不符合題意;加入NaOH固體,生成強電解質(zhì)醋酸鈉,促進醋酸電離,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溶液導電能力增強,故C不符合題意;通入氨氣,和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銨,醋酸銨是強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溶液導電能力增強,故D不符合題意。2.電導率是衡量溶液導電性強弱的物理量,畫出下列四種溶液隨反應物的加入電導率的變化曲線:溶液(常溫下) 電導率的變化曲線(1)向飽和石灰水中不斷通入CO2至過量 (2)向0.1 mol·L-1鹽酸中滴加等濃度的NaOH溶液 (3)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過量 (4)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過量 續(xù)表課時跟蹤檢測123456789101113√12一、選擇題1.下列屬于弱電解質(zhì)的是( )A.NaHCO3 B.H2SO3C.CH3COONH4 D.C2H5OH1514解析:碳酸氫鈉在溶液中完全電離出鈉離子、碳酸氫根離子,屬于強電解質(zhì),故A錯誤;亞硫酸在溶液中分步電離,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屬于弱電解質(zhì),故B正確;醋酸銨在溶液中完全電離出銨根離子、醋酸根離子,屬于強電解質(zhì),故C錯誤;乙醇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屬于非電解質(zhì),故D錯誤。1716√124567891011121332.下列關于電解質(zh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熔融和溶于水時均不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zhì)B.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都一定是化合物,單質(zhì)不屬于此范疇C.電解質(zhì)在水中一定能導電,非電解質(zhì)溶于水中一定不導電D.電解質(zhì)形成的水溶液,其導電能力弱的不一定是弱電解質(zhì)1514解析:依據(jù)非電解質(zhì)概念可知,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非電解質(zhì),A正確;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一定是化合物,單質(zhì)和混合物不屬于此范疇,B正確;有的電解質(zhì)溶解度很小,在水中幾乎不導電,如硫酸鋇為電解質(zhì),硫酸鋇在水中不導電;有的非電解質(zhì),如氨氣、二氧化硫等,在溶液中能夠?qū)щ姡珻錯誤;強電解質(zhì)與弱電解質(zhì)的根本區(qū)別不是導電能力強弱,而是在溶液中能否完全電離,D正確。1716√124567891011121333.從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物,可簡化表示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HIn H++In- (紅色) (黃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適量下列物質(zhì),最終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 )A.鹽酸 B.NaHCO3溶液C.NaHSO4 D.NaClO固體1514171612456789101112133解析:鹽酸中含有大量氫離子,會使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顯紅色,A不符合題意;碳酸氫根離子可以消耗氫離子,使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顯黃色,B符合題意;硫酸氫鈉溶液中含有大量氫離子,會使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顯紅色,C不符合題意;次氯酸鈉溶液具有漂白性,溶液最終會褪色,D不符合題意。15141716√124567891011121334.下列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 )A.熔融狀態(tài)下NaHSO4的電離:NaHSO4==Na++H++SB.H2CO3的電離:H2CO3 2H++CC.Fe(OH)3的電離:Fe(OH)3 Fe3++3OH-D.水溶液中NaHSO4的電離:NaHSO4==Na++HS1514解析:熔融狀態(tài)下NaHSO4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Na++HS,水溶液中NaHSO4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Na++H++S,A、D項錯誤;H2CO3作為二元弱酸,電離分步進行,以第一步為主,B項錯誤;Fe(OH)3是多元弱堿,通常以一步電離表示,C項正確。1716√124567891011121335.醋酸鉛因有甜味而被稱為“鉛糖”,它有毒但能入藥,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鉛與醋酸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Pb2++2CH3COO-==(CH3COO)2Pb。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0.1 mol·L-1的“鉛糖”溶液中c(Pb2+)<0.1 mol·L-1B.“鉛糖”是強電解質(zhì)C.“鉛糖”是共價化合物D.“鉛糖”的溶液可能導電性很弱1514171612456789101112133解析:由離子反應條件知,題述反應能發(fā)生至少應滿足下列四個條件中的一種:有難溶性物質(zhì)、難電離的物質(zhì)、揮發(fā)性氣體生成或有電子轉(zhuǎn)移。由于(CH3COO)2Pb可溶于水,不揮發(fā),此反應沒有電子的轉(zhuǎn)移,所以(CH3COO)2Pb是弱電解質(zhì),A項正確,B項錯誤;因為離子化合物均是強電解質(zhì),故“鉛糖”只能是共價化合物,C項正確;若“鉛糖”電離程度很小,則其溶液導電性很弱,D項正確。15141716√124567891011121336.下列事實可以證明HClO是弱酸的是 ( )A.HClO能跟熟石灰反應制得Ca(ClO)2B.HClO受熱易分解,放出氧氣C.0.1 mol·L-1的HClO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D.0.1 mol·L-1的HClO中,c(H+)約為0.001 mol·L-11514解析:HClO跟熟石灰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不能證明HClO是弱酸,故A不符合題意;HClO受熱易分解,放出氧氣,說明HClO不穩(wěn)定,不能說明HClO是弱酸,故B不符合題意;0.1 mol·L-1的HClO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說明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不能說明HClO是弱酸,故C不符合題意;0.1 mol·L-1的HClO中,c(H+)約為0.001 mol·L-1,說明HClO只能部分電離,能證明HClO是弱酸,故D符合題意。1716√124567891012111337.0.1 mol·L-1氨水10 mL,加蒸餾水稀釋到1 L后,下列變化中正確的是 ( )①電離程度增大 ②c(NH3·H2O)增大 ③N數(shù)目增多 ④c(OH-)增大⑤導電性增強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 D.②④1514解析:因加水促進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則氨水的電離程度增大,①正確;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釋,c(NH3·H2O)減小,②錯誤;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釋促進電離,N數(shù)目增多,③正確;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釋促進電離,c(OH-)減小,④錯誤;加水稀釋時,溶液中的離子的濃度減小,則導電性減弱,⑤錯誤。1716√124567891011121338.下列事實能證明MOH是弱堿的有 (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②常溫下,0.1 mol·L-1 MOH溶液中c(OH-)<0.1 mol·L-1 ③相同溫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導電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 ④等體積的0.1 mol·L-1 MOH溶液與0.1 mol·L-1鹽酸恰好完全反應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514解析:①說明MOH是堿,不能說明MOH部分電離,則不能證明MOH是弱堿;②說明MOH部分電離,為弱堿;③NaOH是強堿,則MOH部分電離,為弱堿;④說明MOH是一元堿,不能說明MOH部分電離,則不能證明MOH是弱堿。1716√124567891011121339.常溫下,對于某醋酸溶液,采用下列措施:①微弱升溫;②加入少量冰醋酸;③加入稀食鹽溶液;④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⑤加入鋅片;⑥加入蒸餾水,其中能使該稀醋酸溶液的pH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⑥1514解析:①醋酸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微弱升溫,電離程度變大,氫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②加入少量冰醋酸,雖然醋酸的電離程度減小,但氫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③加入稀食鹽溶液,沒有反應但是使得溶液體積增大,氫離子濃度減小,pH增大;④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電離的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水,能促進醋酸的電離,氫離子濃度減小,pH變大;⑤加入鋅片和氫離子反應,氫離子濃度減小,pH變大;⑥加水促進醋酸電離,但氫離子濃度減小,pH變大。171612456789101112133√10.甲酸(HCOOH)是一種有機弱酸,通常存在于蜂類、某些蟻類和毛蟲的分泌物中。下列關于甲酸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溶液pH增大 B.加水稀釋,溶液pH增大C.加入少量NaOH固體,溶液pH減小D.加入少量HCOONa固體,溶液pH減小1514解析:HCOOH是弱酸,升高溫度,促進HCOOH電離,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pH減小,故A錯誤;加水稀釋雖促進HCOOH電離,但溶液中c(H+)減小,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B正確;加入少量NaOH固體,反應消耗H+,溶液中c(H+)減小,則溶液的pH增大,故C錯誤;加入少量HCOONa固體,溶液中c(HCOO-)增大,抑制HCOOH電離,溶液中c(H+)減小,溶液的pH增大,故D錯誤。17161245678910111213311.室溫下,對于1 L 0.1 mol·L-1氨水。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溶液中N的粒子數(shù)為6.02×1022B.加入少量NH4Cl固體后,溶液的pH降低C.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n(N)與n(NH3·H2O)之和始終為0.1 molD.與Mg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2OH-==Mg(OH)2↓1514解析:氨水中存在NH3·H2O N+ OH-。1 L 0.1 mol·L-1溶液中N的粒子數(shù)小于6.02×1022,A錯誤;加入少量NH4Cl固體后,平衡左移,OH-濃度減小,溶液的pH降低,B正確;隨著滴加氫氧化鈉溶液不斷增多,氨的揮發(fā)越加明顯,n(N)與n(NH3·H2O)之和小于0.1 mol,C錯誤;與Mg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2NH3·H2O==Mg(OH)2↓+2N,D錯誤。√171612√12456789101113312.若在醋酸溶液中滴加氨水,混合液的導電能力會發(fā)生變化。判斷混合液的電流隨氨水加入體積的變化曲線圖應是 ( )1514解析:醋酸為弱電解質(zhì),開始導電性不強,滴入稀氨水,反應生成醋酸銨,為強電解質(zhì),離子濃度增大,導電性增強,繼續(xù)滴入氨水,體積變大,離子濃度減小,導電性又逐漸減弱,則圖像上隨氨水體積的增大,導電性先增大后減小,顯然只有B符合。17161245678910111213313.甲胺(CH3NH2)為一元有機弱堿,其電離及與酸的反應類似于NH3,下列關于稀甲胺水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其他條件不變,加水稀釋,c(CH3N)變大B.其他條件不變,升溫,促進了CH3NH2的電離C.電離方程式:CH3NH2+H2O CH3N+OH-D.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NH2+HCl==CH3NH3Cl1514解析:加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但是溶液中離子濃度均減小,故c(CH3N)變小,A項錯誤;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促進電離,B項正確;氨氣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為NH3+H2O N+OH-,所以CH3NH2的電離方程式為CH3NH2+H2O CH3N+OH-,C項正確;CH3NH2為一元有機弱堿,其電離及與酸的反應類似于NH3,所以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NH2+HCl==CH3NH3Cl,D項正確。√171612456789101112133141514.已知人體血液中存在“緩沖”體系:CO2+H2O H2CO3 H++HC,維持血液pH相對穩(wěn)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靜脈滴注生理鹽水,血液的pH變大B.血液中CO2濃度增大,會使血液的pH減小C.人體酸中毒時,注射NaHCO3溶液可以緩解癥狀D.人體代謝的堿性物質(zhì)進入血液后,上述平衡向左移動解析:若靜脈滴注生理鹽水,鈉離子、氯離子不影響平衡,水的加入相當于對溶液稀釋,氫離子濃度減小,則體液的pH變大,故A正確;血液中CO2濃度增大即碳酸濃度增大,則H2CO3 H++HC,平衡向右移動,會造成血液pH的減小,故B正確;人體血液酸中毒時,可以注射堿性溶液緩解,NaHCO3溶液呈堿性,故C正確;人體代謝的堿性物質(zhì)進入血液后,氫離子被消耗而濃度減小,則H2CO3 H++HC,平衡向右移動,以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wěn)定,故D錯誤。√17161245678910111213315.一定溫度下,將一定質(zhì)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水稀釋的過程中c(CH3COO-)減小B.a、b、c三點醋酸的電離程度:a>b>cC.若將加水改為加氨水,導電能力隨著加入氨水的體積增大而增強D.a、b兩點溶液用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a=b1415√171612456789101112133解析:冰醋酸是純凈物,加水稀釋的過程中,CH3COO-濃度先增大后減小,A錯誤;弱電解質(zhì)電離過程中,濃度越稀越易電離,則加水過程中,a、b、c三點醋酸的電離程度:a1415171612456789101112133二、非選擇題16.(10分)H2S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為 。 (1)向H2S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時,電離平衡向 移動,c(H+) ,c() 。 141516解析:H2S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是分兩步電離的,其電離方程式為H2S H++HS-,HS- H++。(1)當加入CuSO4溶液時,因發(fā)生反應C+==CuS↓,使平衡右移,導致c(H+)增大,但c()減小。H2S H++HS-,HS- H++右增大減小1712456789101112133141516(2)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時,電離平衡向 移動,c(H+) ,c() 。 解析:當加入NaOH固體時,因發(fā)生反應H++OH-==H2O,使平衡右移,導致c(H+)減小,但c()增大。(3)若要增大H2S溶液中c(),最好加入 。 解析:增大c()最好是加入只與H+反應的物質(zhì),加入強堿如NaOH固體最適宜。右減小增大NaOH固體(答案合理即可)171245678910111213314151617.(8分)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用實驗確定某酸HA是弱電解質(zhì),存在電離平衡,且改變條件平衡發(fā)生移動。實驗方案如圖。甲:取純度相同,質(zhì)量、大小相等的鋅粒于兩支試管中,同時加入0.1 mol·L-1的HA、HCl溶液各10 mL,按圖裝好,觀察現(xiàn)象。乙:①已知:pH=-lg c(H+),且pH越大c(H+)越小酸性越弱。用pH計測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均為0.1 mol·L-1 HA和HCl溶液的pH;②再取0.1 mol·L-1的HA和HCl溶液各2滴分別稀釋至100 mL,再用pH計測其pH變化。1712456789101112133141516(1)乙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zhì)的理由是測得0.1 mol·L-1的HA溶液中pH大于1。甲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zhì)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填選項)。 A.加入HA溶液后,試管上方的氣球鼓起快B.加入HA溶液后,試管上方的氣球鼓起慢C.加入兩種稀酸后,兩個試管上方的氣球同時鼓起,且一樣大17解析:甲方案中,加入酸后,試管上方的氣球鼓起慢說明同濃度的兩種酸中HA的氫離子濃度小于鹽酸中的氫離子濃度,則HA為弱電解質(zhì)。B12456789101112133141516(2)乙同學設計的實驗第②步,能證明改變條件弱電解質(zhì)平衡發(fā)生移動。甲同學為了進一步證明弱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移動的情況,設計如下實驗:①使HA的電離程度和c(H+)都減小,c(A-)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 試劑(選填“A”“B”“C”“D”,下同)。 ②使HA的電離程度減小,c(H+)和c(A-)都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 試劑。 A.NaA固體(可完全溶于水) B.1 mol·L-1NaOH溶液C.1 mol·L-1H2SO4 D.2 mol·L-1HA17AD1245678910111213314151617解析:乙同學設計的實驗第②步,加水稀釋,測pH值,能證明改變條件弱電解質(zhì)平衡發(fā)生移動; A項,NaA固體(可完全溶于水),c(A-)增大,平衡逆向移動,HA電離程度減小,c(H+)減小;B項,1 mol·L-1 NaOH溶液,c(OH-)消耗HA電離出的H+,c(H+)減小,平衡正向移動,HA電離程度增大;C項,1 mol·L-1H2SO4,c(H+)增大,平衡逆向移動,HA電離程度減小,c(A-)減小;D項,2 mol·L-1 HA,HA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c(H+)和c(A-)都增大,HA的電離程度減小。①根據(jù)前面分析,使HA的電離程度和c(H+)都減小,c(A-)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A試劑。②根據(jù)前面分析,使HA的電離程度減小,c(H+)和c(A-)都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D試劑。課時跟蹤檢測(十五)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一、選擇題1.下列屬于弱電解質(zhì)的是 ( )A.NaHCO3 B.H2SO3C.CH3COONH4 D.C2H5OH2.下列關于電解質(zh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熔融和溶于水時均不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zhì)B.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都一定是化合物,單質(zhì)不屬于此范疇C.電解質(zhì)在水中一定能導電,非電解質(zhì)溶于水中一定不導電D.電解質(zhì)形成的水溶液,其導電能力弱的不一定是弱電解質(zhì)3.從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物,可簡化表示為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下列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HInH++In- (紅色) (黃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適量下列物質(zhì),最終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 ( )A.鹽酸 B.NaHCO3溶液C.NaHSO4 D.NaClO固體4.下列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 )A.熔融狀態(tài)下NaHSO4的電離:NaHSO4Na++H++SB.H2CO3的電離:H2CO32H++CC.Fe(OH)3的電離:Fe(OH)3Fe3++3OH-D.水溶液中NaHSO4的電離:NaHSO4Na++HS5.醋酸鉛因有甜味而被稱為“鉛糖”,它有毒但能入藥,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鉛與醋酸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Pb2++2CH3COO-(CH3COO)2Pb。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0.1 mol·L-1的“鉛糖”溶液中c(Pb2+)<0.1 mol·L-1B.“鉛糖”是強電解質(zhì)C.“鉛糖”是共價化合物D.“鉛糖”的溶液可能導電性很弱6.下列事實可以證明HClO是弱酸的是 ( )A.HClO能跟熟石灰反應制得Ca(ClO)2B.HClO受熱易分解,放出氧氣C.0.1 mol·L-1的HClO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D.0.1 mol·L-1的HClO中,c(H+)約為0.001 mol·L-17.0.1 mol·L-1氨水10 mL,加蒸餾水稀釋到1 L后,下列變化中正確的是 ( )①電離程度增大 ②c(NH3·H2O)增大 ③N數(shù)目增多 ④c(OH-)增大 ⑤導電性增強A.①②③ B.①③⑤C.①③ D.②④8.下列事實能證明MOH是弱堿的有 (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②常溫下,0.1 mol·L-1 MOH溶液中c(OH-)<0.1 mol·L-1③相同溫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導電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④等體積的0.1 mol·L-1 MOH溶液與0.1 mol·L-1鹽酸恰好完全反應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9.常溫下,對于某醋酸溶液,采用下列措施:①微弱升溫;②加入少量冰醋酸;③加入稀食鹽溶液;④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⑤加入鋅片;⑥加入蒸餾水,其中能使該稀醋酸溶液的pH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③④⑤⑥10.甲酸(HCOOH)是一種有機弱酸,通常存在于蜂類、某些蟻類和毛蟲的分泌物中。下列關于甲酸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溶液pH增大B.加水稀釋,溶液pH增大C.加入少量NaOH固體,溶液pH減小D.加入少量HCOONa固體,溶液pH減小11.室溫下,對于1 L 0.1 mol·L-1氨水。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溶液中N的粒子數(shù)為6.02×1022B.加入少量NH4Cl固體后,溶液的pH降低C.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n(N)與n(NH3·H2O)之和始終為0.1 molD.與Mg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2OH-Mg(OH)2↓12.若在醋酸溶液中滴加氨水,混合液的導電能力會發(fā)生變化。判斷混合液的電流隨氨水加入體積的變化曲線圖應是 ( )13.甲胺(CH3NH2)為一元有機弱堿,其電離及與酸的反應類似于NH3,下列關于稀甲胺水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其他條件不變,加水稀釋,c(CH3N)變大B.其他條件不變,升溫,促進了CH3NH2的電離C.電離方程式:CH3NH2+H2OCH3N+OH-D.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NH2+HClCH3NH3Cl14.已知人體血液中存在“緩沖”體系:CO2+H2OH2CO3H++HC,維持血液pH相對穩(wěn)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靜脈滴注生理鹽水,血液的pH變大B.血液中CO2濃度增大,會使血液的pH減小C.人體酸中毒時,注射NaHCO3溶液可以緩解癥狀D.人體代謝的堿性物質(zhì)進入血液后,上述平衡向左移動15.一定溫度下,將一定質(zhì)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水稀釋的過程中c(CH3COO-)減小B.a、b、c三點醋酸的電離程度:a>b>cC.若將加水改為加氨水,導電能力隨著加入氨水的體積增大而增強D.a、b兩點溶液用等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a=b二、非選擇題16.(10分)H2S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為 。 (1)向H2S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時,電離平衡向 移動,c(H+) ,c() 。 (2)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時,電離平衡向 移動,c(H+) ,c() 。 (3)若要增大H2S溶液中c(),最好加入 。 17.(8分)甲、乙兩位同學設計用實驗確定某酸HA是弱電解質(zhì),存在電離平衡,且改變條件平衡發(fā)生移動。實驗方案如圖。甲:取純度相同,質(zhì)量、大小相等的鋅粒于兩支試管中,同時加入0.1 mol·L-1的HA、HCl溶液各10 mL,按圖裝好,觀察現(xiàn)象。乙:①已知:pH=-lg c(H+),且pH越大c(H+)越小酸性越弱。用pH計測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均為0.1 mol·L-1 HA和HCl溶液的pH;②再取0.1 mol·L-1的HA和HCl溶液各2滴分別稀釋至100 mL,再用pH計測其pH變化。(1)乙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zhì)的理由是測得0.1 mol·L-1的HA溶液中pH大于1。甲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zhì)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填選項)。 A.加入HA溶液后,試管上方的氣球鼓起快B.加入HA溶液后,試管上方的氣球鼓起慢C.加入兩種稀酸后,兩個試管上方的氣球同時鼓起,且一樣大(2)乙同學設計的實驗第②步,能證明改變條件弱電解質(zhì)平衡發(fā)生移動。甲同學為了進一步證明弱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移動的情況,設計如下實驗:①使HA的電離程度和c(H+)都減小,c(A-)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 試劑(選填“A”“B”“C”“D”,下同)。 ②使HA的電離程度減小,c(H+)和c(A-)都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 試劑。 A.NaA固體(可完全溶于水)B.1 mol·L-1NaOH溶液C.1 mol·L-1H2SO4D.2 mol·L-1HA課時跟蹤檢測(十五)1.選B 碳酸氫鈉在溶液中完全電離出鈉離子、碳酸氫根離子,屬于強電解質(zhì),故A錯誤;亞硫酸在溶液中分步電離,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屬于弱電解質(zhì),故B正確;醋酸銨在溶液中完全電離出銨根離子、醋酸根離子,屬于強電解質(zhì),故C錯誤;乙醇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屬于非電解質(zhì),故D錯誤。2.選C 依據(jù)非電解質(zhì)概念可知,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非電解質(zhì),A正確;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一定是化合物,單質(zhì)和混合物不屬于此范疇,B正確;有的電解質(zhì)溶解度很小,在水中幾乎不導電,如硫酸鋇為電解質(zhì),硫酸鋇在水中不導電;有的非電解質(zhì),如氨氣、二氧化硫等,在溶液中能夠?qū)щ?C錯誤;強電解質(zhì)與弱電解質(zhì)的根本區(qū)別不是導電能力強弱,而是在溶液中能否完全電離,D正確。3.選B 鹽酸中含有大量氫離子,會使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顯紅色,A不符合題意;碳酸氫根離子可以消耗氫離子,使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顯黃色,B符合題意;硫酸氫鈉溶液中含有大量氫離子,會使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顯紅色,C不符合題意;次氯酸鈉溶液具有漂白性,溶液最終會褪色,D不符合題意。4.選C 熔融狀態(tài)下NaHSO4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Na++HS,水溶液中NaHSO4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Na++H++S,A、D項錯誤;H2CO3作為二元弱酸,電離分步進行,以第一步為主,B項錯誤;Fe(OH)3是多元弱堿,通常以一步電離表示,C項正確。5.選B 由離子反應條件知,題述反應能發(fā)生至少應滿足下列四個條件中的一種:有難溶性物質(zhì)、難電離的物質(zhì)、揮發(fā)性氣體生成或有電子轉(zhuǎn)移。由于(CH3COO)2Pb可溶于水,不揮發(fā),此反應沒有電子的轉(zhuǎn)移,所以(CH3COO)2Pb是弱電解質(zhì),A項正確,B項錯誤;因為離子化合物均是強電解質(zhì),故“鉛糖”只能是共價化合物,C項正確;若“鉛糖”電離程度很小,則其溶液導電性很弱,D項正確。6.選D HClO跟熟石灰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不能證明HClO是弱酸,故A不符合題意;HClO受熱易分解,放出氧氣,說明HClO不穩(wěn)定,不能說明HClO是弱酸,故B不符合題意;0.1 mol·L-1的HClO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說明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不能說明HClO是弱酸,故C不符合題意;0.1 mol·L-1的HClO中,c(H+)約為0.001 mol·L-1,說明HClO只能部分電離,能證明HClO是弱酸,故D符合題意。7.選C 因加水促進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則氨水的電離程度增大,①正確;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釋,c(NH3·H2O)減小,②錯誤;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釋促進電離,N數(shù)目增多,③正確;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釋促進電離,c(OH-)減小,④錯誤;加水稀釋時,溶液中的離子的濃度減小,則導電性減弱,⑤錯誤。8.選B ①說明MOH是堿,不能說明MOH部分電離,則不能證明MOH是弱堿;②說明MOH部分電離,為弱堿;③NaOH是強堿,則MOH部分電離,為弱堿;④說明MOH是一元堿,不能說明MOH部分電離,則不能證明MOH是弱堿。9.選D ①醋酸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微弱升溫,電離程度變大,氫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②加入少量冰醋酸,雖然醋酸的電離程度減小,但氫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③加入稀食鹽溶液,沒有反應但是使得溶液體積增大,氫離子濃度減小,pH增大;④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電離的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水,能促進醋酸的電離,氫離子濃度減小,pH變大;⑤加入鋅片和氫離子反應,氫離子濃度減小,pH變大;⑥加水促進醋酸電離,但氫離子濃度減小,pH變大。10.選B HCOOH是弱酸,升高溫度,促進HCOOH電離,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pH減小,故A錯誤;加水稀釋雖促進HCOOH電離,但溶液中c(H+)減小,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B正確;加入少量NaOH固體,反應消耗H+,溶液中c(H+)減小,則溶液的pH增大,故C錯誤;加入少量HCOONa固體,溶液中c(HCOO-)增大,抑制HCOOH電離,溶液中c(H+)減小,溶液的pH增大,故D錯誤。11.選B 氨水中存在NH3·H2O N+ OH-。1 L 0.1 mol·L-1溶液中N的粒子數(shù)小于6.02×1022,A錯誤;加入少量NH4Cl固體后,平衡左移,OH-濃度減小,溶液的pH降低,B正確;隨著滴加氫氧化鈉溶液不斷增多,氨的揮發(fā)越加明顯,n(N)與n(NH3·H2O)之和小于0.1 mol,C錯誤;與MgCl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2NH3·H2OMg(OH)2↓+2N,D錯誤。12.選B 醋酸為弱電解質(zhì),開始導電性不強,滴入稀氨水,反應生成醋酸銨,為強電解質(zhì),離子濃度增大,導電性增強,繼續(xù)滴入氨水,體積變大,離子濃度減小,導電性又逐漸減弱,則圖像上隨氨水體積的增大,導電性先增大后減小,顯然只有B符合。13.選A 加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但是溶液中離子濃度均減小,故c(CH3N)變小,A項錯誤;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促進電離,B項正確;氨氣溶于水的電離方程式為NH3+H2O N+OH-,所以CH3NH2的電離方程式為CH3NH2+H2O CH3N+OH-,C項正確;CH3NH2為一元有機弱堿,其電離及與酸的反應類似于NH3,所以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NH2+HClCH3NH3Cl,D項正確。14.選D 若靜脈滴注生理鹽水,鈉離子、氯離子不影響平衡,水的加入相當于對溶液稀釋,氫離子濃度減小,則體液的pH變大,故A正確;血液中CO2濃度增大即碳酸濃度增大,則H2CO3 H++HC,平衡向右移動,會造成血液pH的減小,故B正確;人體血液酸中毒時,可以注射堿性溶液緩解,NaHCO3溶液呈堿性,故C正確;人體代謝的堿性物質(zhì)進入血液后,氫離子被消耗而濃度減小,則H2CO3 H++HC,平衡向右移動,以維持血液pH的相對穩(wěn)定,故D錯誤。15.選D 冰醋酸是純凈物,加水稀釋的過程中,CH3COO-濃度先增大后減小,A錯誤;弱電解質(zhì)電離過程中,濃度越稀越易電離,則加水過程中,a、b、c三點醋酸的電離程度:a16.解析:H2S是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是分兩步電離的,其電離方程式為H2S H++HS-,HS- H++。(1)當加入CuSO4溶液時,因發(fā)生反應C+CuS↓,使平衡右移,導致c(H+)增大,但c()減小。(2)當加入NaOH固體時,因發(fā)生反應H++OH-H2O,使平衡右移,導致c(H+)減小,但c()增大。(3)增大c()最好是加入只與H+反應的物質(zhì),加入強堿如NaOH固體最適宜。答案:H2S H++HS-,HS- H++(1)右 增大 減小 (2)右 減小 增大(3)NaOH固體(答案合理即可)17.解析:(1)甲方案中,加入酸后,試管上方的氣球鼓起慢說明同濃度的兩種酸中HA的氫離子濃度小于鹽酸中的氫離子濃度,則HA為弱電解質(zhì)。(2)乙同學設計的實驗第②步,加水稀釋,測pH值,能證明改變條件弱電解質(zhì)平衡發(fā)生移動; A項,NaA固體(可完全溶于水),c(A-)增大,平衡逆向移動,HA電離程度減小,c(H+)減小;B項,1 mol·L-1 NaOH溶液,c(OH-)消耗HA電離出的H+,c(H+)減小,平衡正向移動,HA電離程度增大;C項,1 mol·L-1H2SO4,c(H+)增大,平衡逆向移動,HA電離程度減小,c(A-)減小;D項,2 mol·L-1 HA,HA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c(H+)和c(A-)都增大,HA的電離程度減小。①根據(jù)前面分析,使HA的電離程度和c(H+)都減小,c(A-)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A試劑。②根據(jù)前面分析,使HA的電離程度減小,c(H+)和c(A-)都增大,可在0.1 mol·L-1的HA溶液中,選擇加入D試劑。答案:(1)B (2)①A ②D5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jié) 第1課時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docx 第一節(jié) 第1課時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pptx 課時跟蹤檢測(十五)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