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節 第1課時 鹽類的水解(課件 學案 練習)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第三章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節 第1課時 鹽類的水解(課件 學案 練習)高中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第三章

資源簡介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
1.通過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掌握鹽的類型與其溶液酸堿性的關系。能分析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掌握鹽類水解的原理及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規律。 2.認識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能正確分析外界條件對鹽類水解平衡的影響。結合真實情境的應用實例,了解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重 點 1.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 2.反應條件對鹽類水解平衡的影響。
難 點 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
第1課時 鹽類的水解
新知探究(一)——鹽類的水解
1.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
(1)實驗探究:測試并填寫下表所列鹽溶液的酸堿性。
鹽 鹽溶液的酸堿性 鹽的類型
NaCl 中性 強酸強堿鹽
Na2CO3
NH4Cl
KNO3
CH3COONa
(NH4)2SO4
(2)實驗結論
鹽的類型 強酸弱堿鹽 強酸強堿鹽 強堿弱酸鹽
鹽溶液的 酸堿性
2.理論分析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
(1)強酸弱堿鹽(以NH4Cl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能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  c(OH-),呈  性
理論解釋 N與水電離出來的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      ,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當達到新的平衡時,溶液中c(H+)>c(OH-)
總反應離子方程式 N+H2O NH3·H2O+H+
(2)強堿弱酸鹽(以CH3COONa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能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  c(OH-),呈  性
理論解釋 CH3COO-與水電離出來的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      ,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當達到新的平衡時,溶液中c(H+)總反應離子方程式
(3)強酸強堿鹽(以NaCl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H2O H++OH-NaClNa++Cl-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不能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  c(OH-),呈  性,  弱電解質生成
理論解釋 水的電離平衡不發生移動,溶液中c(H+)=c(OH-)
3.鹽類的水解
(1)概念
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   或   結合生成      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
(2)實質
[微點撥] 常見的“弱”離子
①弱堿陽離子:N、Al3+、Fe3+、Cu2+等。
②弱酸陰離子:C、HC、[Al(OH)4]-、S、S2-、HS-、ClO-、CH3COO-、F-等。
(3)特點
可逆 水解反應是    反應
吸熱 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   ,是吸熱反應
微弱 水解反應程度很微弱
分步 多元弱酸鹽水解是分步的,但以   為主
4.規律
(1)無弱(弱離子:弱酸提供的陰離子或弱堿提供的陽離子)不水解、有弱才水解——判斷某種鹽是否水解。
(2)誰弱誰水解、都弱都水解——判斷鹽溶液中哪種微粒水解,據此書寫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3)誰強(強離子:強酸提供的陰離子或強堿提供的陽離子)顯誰性、同強(都為強離子或同為弱離子且弱的程度相同)顯中性——判斷某種鹽溶液的酸堿性。
應用化學 
在某些肉類制品中加入適量亞硝酸鈉(NaNO2),可改善食品的外觀和增加香味。但NaNO2有毒,其外觀和食鹽很相似且有咸味,因而將它誤認為食鹽食用而發生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你知道如何用簡單的方法進行鑒別嗎 (已知HNO2為弱酸)
[題點多維訓練]
1.(2025·東莞高二期中)下列溶液因水解顯酸性的是 (  )
A.NaHSO4溶液    B.CH3COOH溶液
C.Na2CO3溶液 D.NH4Cl溶液
2.“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該消毒液無色,pH大于7,對某些有色物質有漂白作用。你認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  )
A.SO2 B.Na2CO3
C.KMnO4 D.NaClO
3.下列關于鹽類水解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鹽類水解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B.鹽類水解過程是吸熱過程
C.含有弱酸根鹽的水溶液一定顯堿性
D.鹽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取決于形成鹽的酸和堿的相對強弱
4.現有S、N、Al3+、Na+、S、Fe3+、C、CH3COO-、Cl-等離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的有S、C、CH3COO-
B.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有N、Al3+、Fe3+
C.不能發生水解的有Na+、S、Cl-
D.測得CH3COONH4溶液呈中性,說明N、CH3COO-不發生水解反應
新知探究(二)——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導學設計 
硫化鈉又稱臭堿、臭蘇打、黃堿、硫化堿。染料工業中用于生產硫化染料,是硫化青和硫化藍的原料。印染工業用作溶解硫化染料的助染劑。制革工業中用于水解使生皮脫毛,還用以配制多硫化鈉以加速干皮浸水助軟。
1.請分析在Na2S溶液中,是否發生水解反應,如果反應,哪種離子發生了水解反應,水溶液顯什么性
2.S2-對應的酸是H2S,所以其水解離子方程式為S2-+2H2O H2S+2OH-,對嗎
[系統融通知能]
1.水解離子方程式的一般模式及特點
陰(陽)離子+H2O 弱酸(或弱堿)+OH-(或H+)。
(1)一般鹽類水解程度很小,水解產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氣體,也不發生分解,因此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中不標“↓”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等)寫成其分解產物的形式。
(2)鹽類水解是可逆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而中和反應是趨于完全的反應,所以鹽的水解反應是微弱的,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一般不寫“”而寫“ ”。
2.不同類型鹽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1)一元弱酸強堿鹽:以CH3COONa為例。
CH3COO-+H2O CH3COOH+OH-。
(2)一元弱堿強酸鹽:以NH4Cl為例。
N+H2O NH3·H2O+H+。
(3)多元弱酸強堿鹽(正鹽):多元弱酸強堿鹽水解是分步進行的,應分步書寫。水解程度主要取決于第一步反應,以Na2CO3為例。
C+H2O HC+OH-,
HC+H2O H2CO3+OH-。
(4)多元弱堿強酸鹽:多元弱堿強酸鹽水解也是分步的,由于中間過程復雜,中學階段寫成一步,以CuCl2為例。
Cu2++2H2O Cu(OH)2+2H+。
(5)多元弱酸的酸式鹽:以NaHCO3為例。
HC+H2O H2CO3+OH-。
(6)弱酸弱堿鹽中陰、陽離子水解相互促進
①N與HC、C、CH3COO-等構成的鹽,雖然水解相互促進,但水解程度較小,仍是部分水解。如N+CH3COO-+H2O CH3COOH+NH3·H2O。
②Al3+和C或HC等構成的鹽,水解相互促進非常徹底,生成氣體和沉淀。如
Al3++3HCAl(OH)3↓+3CO2↑。
[題點多維訓練]
1.(2025·阿勒泰高二期末)微粒觀和變化觀是中學生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下列式子屬于水解反應方程式的是 (  )
A.HClO+H2O ClO-+H3O+
B.OH-+HCH2O+C
C.Mg2++2H2O Mg(OH)2+2H+
D.6H++2S2-+S3S↓+3H2O
2.寫出下列物質發生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指明水溶液的酸堿性:
(1)Na2S:  。
(2)CuSO4:  。
(3)CH3COONa:  。
(4)Fe2(SO4)3:  。
(5)NH4NO3:  。
第1課時 鹽類的水解
新知探究(一)
1.(1)堿性 弱酸強堿鹽 酸性 強酸弱堿鹽 中性 強酸強堿鹽
堿性 弱酸強堿鹽 酸性 強酸弱堿鹽 (2)酸性 中性 堿性
2.(1)> 酸 NH3·H2O (2)< 堿 CH3COOH CH3COO-+H2O CH3COOH+OH- (3)= 中 無
3.(1)H+ OH- 弱電解質 (3)可逆 逆反應 第一步
[應用化學]
提示:用pH試紙來測鹽溶液的酸堿性,pH>7的溶液是NaNO2溶液,pH=7的溶液是NaCl溶液。
[題點多維訓練]
1.選D NaHSO4能電離出H+,NaHSO4電離使溶液呈酸性,故A錯誤;CH3COOH是弱酸,CH3COOH電離使溶液呈酸性,故B錯誤;Na2CO3是強堿弱酸鹽,Na2CO3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故C錯誤;NH4Cl是強酸弱堿鹽,NH4Cl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D正確。
2.選D A項SO2的水溶液呈酸性,C項KMnO4溶液呈中性,Na2CO3和NaClO溶液呈堿性,但B項沒有漂白作用,D項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
3.選C 鹽類水解可以看作中和反應的逆反應,該過程是吸熱過程,鹽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取決于形成鹽的酸和堿的相對強弱,A、B、D項正確;含有弱酸根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堿性,如醋酸銨有弱酸根離子,但醋酸銨的水溶液呈中性,C項錯。
4.選D S 水解后生成HS 和OH-,顯堿性;N 水解生成NH3·H2O和H+,顯酸性;Al3+水解生成Al(OH)3和H+,顯酸性;Na+不水解,顯中性;S不水解,顯中性;Fe3+水解生成Fe(OH)3和H+,顯酸性;C水解生成HC和OH-,顯堿性;CH3COO-水解生成CH3COOH和OH-,顯堿性;Cl-不水解,顯中性。由以上分析可知,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的有S、C、CH3COO-,A正確;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有N、Al3+、Fe3+,B正確;不能發生水解的有Na+、S、Cl-,C正確;CH3COO-水解生成CH3COOH和OH-,顯堿性,N 水解生成NH3·H2O和H+,顯酸性,水解程度相當,呈中性,D錯誤。
新知探究(二)
[導學設計]
1.提示:發生了水解反應。在溶液中,Na2S電離出的S2-是弱酸酸根離子,它會與水電離出的H+部分結合成HS-,發生水解反應,導致溶液中c(OH-)>c(H+),溶液顯堿性。
2.提示:不對。多元弱酸酸根離子的水解方程式應分步書寫,應為S2-+H2O HS-+OH-(主要);HS-+H2O H2S+OH-(次要)。
[題點多維訓練]
1.選C HClO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生成ClO-、H3O+,該式子為HClO的電離方程式,故A錯誤;HC水解生成H2CO3和OH-,該式子為可溶性堿溶液和可溶性碳酸氫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故B錯誤;Mg2+水解生成Mg(OH)2、H+,該式子表示鎂離子水解反應方程式,故C正確;S2-第一步水解生成HS-、S第一步水解生成HS,該式子表示在酸性條件下S2-、S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故D錯誤。
2.(1)S2-+H2O HS-+OH-、
HS-+H2O H2S+OH-;堿性
(2)Cu2++2H2O Cu(OH)2+2H+;酸性
(3)CH3COO-+H2O CH3COOH+OH-;堿性
(4)Fe3++3H2O Fe(OH)3+3H+;酸性
(5)N+H2O NH3·H2O+H+;酸性
1 / 7(共52張PPT)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
1.通過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掌握鹽的類型與其溶液酸堿性的關系。能分析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掌握鹽類水解的原理及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規律。 2.認識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能正確分析外界條件對鹽類水解平衡的影響。結合真實情境的應用實例,了解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重 點 1.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
2.反應條件對鹽類水解平衡的影響。
難 點 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
第1課時 鹽類的水解
新知探究(一) 鹽類的水解
新知探究(二) 鹽類水解方程式
的書寫
課時跟蹤檢測
目錄
新知探究(一) 鹽類的水解
1.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
(1)實驗探究:測試并填寫下表所列鹽溶液的酸堿性。
鹽 鹽溶液的酸堿性 鹽的類型
NaCl 中性 強酸強堿鹽
Na2CO3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Cl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NO3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3COONa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2SO4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堿性
弱酸強堿鹽
酸性
強酸弱堿鹽
中性
強酸強堿鹽
堿性
弱酸強堿鹽
酸性
強酸弱堿鹽
(2)實驗結論
鹽的類型 強酸弱堿鹽 強酸強堿鹽 強堿弱酸鹽
鹽溶液的 酸堿性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酸性
中性
堿性
2.理論分析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
(1)強酸弱堿鹽(以NH4Cl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能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_____c(OH-),呈_____性
理論解釋 N與水電離出來的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__________,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當達到新的平衡時,溶液中c(H+)>c(OH-)
總反應離子方程式 N+H2O NH3·H2O+H+
>

NH3·H2O
(2)強堿弱酸鹽(以CH3COONa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能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___c(OH-),呈____性
理論解釋 CH3COO-與水電離出來的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____________,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當達到新的平衡時,溶液中c(H+)總反應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H3COOH
CH3COO-+H2O CH3COOH+OH-
(3)強酸強堿鹽(以NaCl為例)
溶液中的變化 H2O H++OH-
NaCl===Na++Cl-
離子間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電解質 不能
c(H+)和c(OH-)的相對大小 c(H+)____c(OH-),呈____性,____弱電解質生成
理論解釋 水的電離平衡不發生移動,溶液中c(H+)=c(OH-)
=


3.鹽類的水解
(1)概念
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_____或______結合生成__________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
(2)實質
H+
OH-
弱電解質
[微點撥] 常見的“弱”離子
①弱堿陽離子:N、Al3+、Fe3+、Cu2+等。
②弱酸根離子:C、HC、[Al(OH)4]-、S、S2-、HS-、ClO-、CH3COO-、F-等。
(3)特點
可逆 水解反應是______反應
吸熱 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________,是吸熱反應
微弱 水解反應程度很微弱
分步 多元弱酸鹽水解是分步的,但以________為主
可逆
逆反應
第一步
4.規律
(1)無弱(弱離子:弱酸提供的陰離子或弱堿提供的陽離子)不水解、有弱才水解——判斷某種鹽是否水解。
(2)誰弱誰水解、都弱都水解——判斷鹽溶液中哪種微粒水解,據此書寫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3)誰強(強離子:強酸提供的陰離子或強堿提供的陽離子)顯誰性、同強(都為強離子或同為弱離子且弱的程度相同)顯中性——判斷某種鹽溶液的酸堿性。
應用化學
在某些肉類制品中加入適量亞硝酸鈉(NaNO2),可改善食品的外觀和增加香味。但NaNO2有毒,其外觀和食鹽很相似且有咸味,因而將它誤認為食鹽食用而發生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你知道如何用簡單的方法進行鑒別嗎 (已知HNO2為弱酸)
提示:用pH試紙來測鹽溶液的酸堿性,pH>7的溶液是NaNO2溶液,pH=7的溶液是NaCl溶液。
[題點多維訓練]

1.(2025·東莞高二期中)下列溶液因水解顯酸性的是 (  )
A.NaHSO4溶液     B.CH3COOH溶液
C.Na2CO3溶液 D.NH4Cl溶液
解析:NaHSO4能電離出H+,NaHSO4電離使溶液呈酸性,故A錯誤;CH3COOH是弱酸,CH3COOH電離使溶液呈酸性,故B錯誤;Na2CO3是強堿弱酸鹽,Na2CO3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故C錯誤;NH4Cl是強酸弱堿鹽,NH4Cl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D正確。

2.“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該消毒液無色,pH大于7,對某些有色物質有漂白作用。你認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  )
A.SO2 B.Na2CO3
C.KMnO4 D.NaClO
解析:A項SO2的水溶液呈酸性,C項KMnO4溶液呈中性,Na2CO3和NaClO溶液呈堿性,但B項沒有漂白作用,D項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
3.下列關于鹽類水解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鹽類水解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B.鹽類水解過程是吸熱過程
C.含有弱酸根鹽的水溶液一定顯堿性
D.鹽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取決于形成鹽的酸和堿的相對強弱
解析:鹽類水解可以看作中和反應的逆反應,該過程是吸熱過程,鹽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取決于形成鹽的酸和堿的相對強弱,A、B、D項正確;含有弱酸根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堿性,如醋酸銨有弱酸根離子,但醋酸銨的水溶液呈中性,C項錯。

4.現有S、N、Al3+、Na+、S、Fe3+、C、CH3COO-、Cl-等離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的有S、C、CH3COO-
B.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有N、Al3+、Fe3+
C.不能發生水解的有Na+、S、Cl-
D.測得CH3COONH4溶液呈中性,說明N、CH3COO-不發生水解反應

解析:S 水解后生成HS 和OH-,顯堿性;N 水解生成NH3·H2O和H+,顯酸性;Al3+水解生成Al(OH)3和H+,顯酸性;Na+不水解,顯中性;S不水解,顯中性;Fe3+水解生成Fe(OH)3和H+,顯酸性;C水解生成HC和OH-,顯堿性;CH3COO-水解生成CH3COOH和OH-,顯堿性;Cl-不水解,顯中性。由以上分析可知,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的有S、C、CH3COO-,A正確;發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有N、Al3+、Fe3+,B正確;不能發生水解的有Na+、S、Cl-,C正確;CH3COO-水解生成CH3COOH和OH-,顯堿性,N 水解生成NH3·H2O和H+,顯酸性,水解程度相當,呈中性,D錯誤。
新知探究(二) 鹽類水解方程式
的書寫
導學設計
硫化鈉又稱臭堿、臭蘇打、黃堿、硫化堿。染料工業中用于生產硫化染料,是硫化青和硫化藍的原料。印染工業用作溶解硫化染料的助染劑。制革工業中用于水解使生皮脫毛,還用以配制多硫化鈉以加速干皮浸水助軟。
1.請分析在Na2S溶液中,是否發生水解反應,如果反應,哪種離子發生了水解反應,水溶液顯什么性
提示:發生了水解反應。在溶液中,Na2S電離出的S2-是弱酸酸根離子,它會與水電離出的H+部分結合成HS-,發生水解反應,導致溶液中c(OH-)>c(H+),溶液顯堿性。
2.S2-對應的酸是H2S,所以其水解離子方程式為S2-+2H2O H2S+2OH-,對嗎
提示:不對。多元弱酸酸根離子的水解方程式應分步書寫,應為S2-+H2O HS-+OH-(主要);HS-+H2O H2S+OH-(次要)。
1.水解離子方程式的一般模式及特點
陰(陽)離子+H2O 弱酸(或弱堿)+OH-(或H+)。
(1)一般鹽類水解程度很小,水解產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氣體,也不發生分解,因此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中不標“↓”或“↑”,也不把生成物(如NH3·H2O、H2CO3等)寫成其分解產物的形式。
(2)鹽類水解是可逆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而中和反應是趨于完全的反應,所以鹽的水解反應是微弱的,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一般不寫“==”而寫“ ”。
[系統融通知能]
2.不同類型鹽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1)一元弱酸強堿鹽:以CH3COONa為例。
CH3COO-+H2O CH3COOH+OH-。
(2)一元弱堿強酸鹽:以NH4Cl為例。
N+H2O NH3·H2O+H+。
(3)多元弱酸強堿鹽(正鹽):多元弱酸強堿鹽水解是分步進行的,應分步書寫。水解程度主要取決于第一步反應,以Na2CO3為例。
C+H2O HC+OH-,HC+H2O H2CO3+OH-。
(4)多元弱堿強酸鹽:多元弱堿強酸鹽水解也是分步的,由于中間過程復雜,中學階段寫成一步,以CuCl2為例。Cu2++2H2O Cu(OH)2+2H+。
(5)多元弱酸的酸式鹽:以NaHCO3為例。
HC+H2O H2CO3+OH-。
(6)弱酸弱堿鹽中陰、陽離子水解相互促進
①N與HC、C、CH3COO-等構成的鹽,雖然水解相互促進,但水解程度較小,仍是部分水解。如N+CH3COO-+H2O CH3COOH+NH3·H2O。
②Al3+和C或HC等構成的鹽,水解相互促進非常徹底,生成氣體和沉淀。如Al3++3HC==Al(OH)3↓+3CO2↑。
[題點多維訓練]

1.(2025·阿勒泰高二期末)微粒觀和變化觀是中學生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下列式子屬于水解反應方程式的是 (  )
A.HClO+H2O ClO-+H3O+
B.OH-+HC==H2O+C
C.Mg2++2H2O Mg(OH)2+2H+
D.6H++2S2-+S==3S↓+3H2O
解析:HClO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生成ClO-、H3O+,該式子為HClO的電離方程式,故A錯誤;HC水解生成H2CO3和OH-,該式子為可溶性堿溶液和可溶性碳酸氫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故B錯誤;Mg2+水解生成Mg(OH)2、H+,該式子表示鎂離子水解反應方程式,故C正確;S2-第一步水解生成HS-、S第一步水解生成HS,該式子表示在酸性條件下S2-、S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故D錯誤。
2.寫出下列物質發生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指明水溶液的酸堿性:
(1)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H3COO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4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2-+H2O HS-+OH-、HS-+H2O H2S+OH-;堿性
Cu2++2H2O Cu(OH)2+2H+;酸性
CH3COO-+H2O CH3COOH+OH-;堿性
Fe3++3H2O Fe(OH)3+3H+;酸性
N+H2O NH3·H2O+H+;酸性
課時跟蹤檢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一、選擇題
1.對H2O的電離平衡不產生影響的粒子是(  )
A.H︰︰ B.Fe3+
C. D.
15
14
解析:HCl抑制水的電離,Fe3+、CH3COO-都促進水的電離。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下圖表示某物質發生的是 (  )
A.中和反應 B.水解反應
C.電離反應 D.取代反應
15
14
解析: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為CH3COO-+H2O CH3COOH+OH-,故為水解反應。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3.(2025·西寧高二期末)下列屬于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
A.碳酸鈉溶液呈堿性:C+2H2O H2CO3+2OH-
B.氯化鋁溶液呈酸性:Al3++3H2O Al(OH)3+3H+
C.硫氫化鈉溶液呈堿性:HS-+H2O S2-+H3O+
D.H2SO3溶液呈酸性:H2SO3 H++HS
15
14
解析:碳酸鈉溶液呈堿性,碳酸根離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為主,離子方程式:C+H2O HC+OH-,HC+H2O H2CO3+OH-,故A錯誤;氯化鋁溶液呈酸性,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氫離子,離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故B正確;硫氫化鈉溶液呈堿性是因為HS-的水解程度大于HS-的電離程度,水解離子方程式:HS-+H2O H2S+OH-,HS-+H2O S2-+H3O+是電離方程式,故C錯誤;H2SO3屬于弱酸,溶液呈酸性是亞硫酸電離出氫離子,不是水解造成的,故D錯誤。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4.已知常溫時:HS H++S,Ka=1.2×10-2。則常溫下Na2SO4水溶液顯( )
A.堿性 B.酸性
C.中性 D.無法判斷
15
14
解析: 硫酸氫根離子存在電離平衡:HS H++S,Ka=1.2×10-2,則Na2SO4為弱酸強堿鹽,S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故A正確。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5.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H+的濃度為1×10-5 mol·L-1,則該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  )
A.HCl B.NaHSO4
C.NH4Cl D.NaCl
15
14
解析: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H+的濃度為1×10-5 mol·L-1>1×10-7 mol·L-1,說明溶質是促進水電離的物質,NH4Cl為強酸弱堿鹽,促進水的電離,C正確。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6.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三種鹽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分別為8、9、10,則HX、HY、HZ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
A.HX、HZ、HY B.HX、HY、HZ
C.HZ、HY、HX D.HY、HZ、HX
15
14
解析:利用鹽類水解規律“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結合同濃度三種酸對應的鈉鹽的溶液的pH可推知,堿性越強則對應的酸越弱。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3
7.物質的量相等的下列物質形成的等體積溶液中,所含微粒種類最多的是 ( )
A.CaCl2 B.CH3COONa
C.NH3 D.K2S
15
14
解析: CaCl2不水解,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5種:Ca2+、Cl-、OH-、H+、H2O;CH3COONa發生水解,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6種:Na+、CH3COO-、CH3COOH、H+、OH-、H2O;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6種:NH3、NH3·H2O、N、OH-、H+、H2O;K2S中S2-發生兩步水解,其溶液中存在7種微粒:K+、S2-、HS-、H2S、OH-、H+、H2O。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酸式鹽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B.發生水解的鹽溶液一定不顯中性
C.同溫度下,同濃度的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相比,后者pH小
D.0.1 mol·L-1 AlCl3溶液中c(Al3+)<0.1 mol·L-1
15
14
解析: 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亞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所以酸式鹽不一定顯酸性,A正確;醋酸銨溶液中銨根離子和醋酸根均能發生水解,但水解程度相同,溶液顯中性,B錯誤;因為碳酸根的水解程度比碳酸氫根的水解程度大,所以同濃度碳酸鈉的堿性比碳酸氫鈉的堿性強,C正確;0.1 mol·L-1 AlCl3溶液中Al3+水解,所以c(Al3+)<0.1 mol·L-1,D正確。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9.室溫下,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兩種溶液中,設由水電離產生的OH-濃度分別為a mol·L-1與b mol·L-1,則a和b關系為 (  )
A.a>b B.a=10-4b
C.b=10-4a D.a=b
15
14
解析:NaOH抑制水的電離,所以由水電離出的c(OH-)等于溶液中的c(H+)等于10-9 mol·L-1;CH3COONa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所以由水電離出的c(OH-)
= mol·L-1=10-5 mol·L-1,故==10-4,即a=10-4b。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0.相同溫度、相同濃度下的八種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順序如圖所示,圖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物質可能分別為 (  )
A.NH4Cl、(NH4)2SO4、CH3COONa、NaHCO3、NaOH
B.(NH4)2SO4、NH4Cl、CH3COONa、NaHCO3、NaOH
C.(NH4)2SO4、NH4Cl、NaOH、CH3COONa、NaHCO3
D.CH3COOH、NH4Cl、(NH4)2SO4、NaHCO3、NaOH
15
14
解析:pH由小到大的順序為:電離呈酸性<水解呈酸性<中性<水解呈堿性<電離呈堿性。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1.由一價離子組成的四種鹽:AC、BD、AD、BC溶液的濃度為1 mol·L-1,在室溫下前兩種溶液的pH=7,第三種溶液pH>7,最后一種溶液pH<7,則 (  )
15
14
選項 A B C D
堿性 AOH>BOH AOHBOH AOH酸性 HC>HD HC>HD HC解析:由AD溶液的pH>7,可知AOH的電離程度大于HD。由BC溶液的pH<7,可知BOH的電離程度小于HC。同理由AC、BD溶液的pH=7,可知AOH與HC、BOH與HD的電離程度相同。故有電離程度:HC=AOH>HD=BOH,即HC的酸性大于HD,AOH的堿性大于BOH。

17
16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3
3
12.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強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B.NaH2PO2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C.H3PO2在水中的電離形式只有H3PO2 H++H2P
D.NaH2PO2屬于酸式鹽
15
14
解析: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0可知,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A錯誤;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強酸,因此NaH2PO2的水溶液呈弱堿性,H3PO2在水中的電離形式只有H3PO2 H++H2P,B錯誤,C正確;NaH2PO2屬于正鹽,D錯誤。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3.下列一定能說明HClO是弱電解質的是 (  )
A.25 ℃時,用pH試紙測0.01 mol·L-1HClO的pH
B.25 ℃時,NaClO溶液的pH大于7
C.25 ℃時,若測得HClO溶液pH=a,取該溶液10.0 mL,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 mL,測得pH=b,b-a<1,則HClO是弱酸
D.濃度相同的NaOH溶液分別與pH相同的次氯酸、鹽酸反應呈中性,前者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多
15
14
解析:A項,HClO能氧化漂白pH試紙,錯誤;C項,25 ℃時,若測得HClO溶液pH>6,無論弱酸還是強酸,稀釋10倍后,pH一定小于7,錯誤;D項,酸的體積未知,故不能根據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的多少判斷酸性強弱,錯誤。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4.(2024·貴州卷)硼砂[Na2B4O5(OH)4·8H2O]水溶液常用于pH計的校準。硼砂水解生成等物質的量的B(OH)3(硼酸)和Na[B(OH)4](硼酸鈉)。
已知:①25 ℃時,硼酸顯酸性的原理B(OH)3+2H2O H3O++ Ka
=5.8×10-10  ②lg ≈0.3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硼砂稀溶液中c(Na+)=c[B(OH)3]
B.硼酸水溶液中的H+主要來自水的電離
C.25 ℃時,0.01 mol·L-1硼酸水溶液的pH≈6.38
D.等濃度等體積的B(OH)3和[B(OH)4]-溶液混合后,溶液顯酸性
14
15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析:B4O5(OH水解生成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OH)3和[B(OH)4]-,由已知①根據物料守恒,c(Na+)={c[B(OH)3]+c[B(OH]},A錯誤;根據已知反應,硼酸水溶液中的H+是由水提供的,B正確;25 ℃時, Ka==5.8×10-10,c(H+)===×10-6,因lg ≈0.38,pH≈6-0.38≈5.62,C錯誤;B(OH)3的電離平衡常數為Ka=5.8×10-10,B(OH的水解平衡常數Kh===×10-4,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顯堿性,D錯誤。
14
15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二、非選擇題
15.(8分)鹽是一類常見的電解質,事實表明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1)CH3COONa、NH4Cl、KNO3的水溶液分別呈  性、  性、  性。
14
15
解析: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水解顯堿性;NH4Cl是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KNO3是強酸強堿鹽,不水解,溶液顯中性。
(2)鹽中陰、陽離子的水解使鹽溶液呈現的酸堿性不同,鹽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也不相同,如CH3COONa和NH4Cl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   。
解析: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水解顯堿性,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CH3COO-+H2O CH3COOH+OH-;NH4Cl是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N+H2O NH3·H2O+H+。



CH3COO-+H2O CH3COOH+OH-
N+H2O NH3·H2O+H+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二、非選擇題
15.(8分)鹽是一類常見的電解質,事實表明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3)氯化鋁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14
15
解析:氯化鋁水溶液中鋁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2O Al(OH)3+3H+。

Al3++3H2O Al(OH)3+3H+
17
16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6.(8分)(2025·瓊山高二期末)碳酸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堿法生產。回答下列問題:
(1)Na2CO3俗稱       ,可作為堿使用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 表示),其水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
14
15
16
解析:Na2CO3俗稱純堿或蘇打,碳酸鈉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所以可作為堿使用,離子方程式是C+H2O HC+OH-,其水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C)>c(OH-)>c(HC)>c(H+)。
蘇打(或純堿)
C+H2O HC+OH- 
c(Na+)>c(C)>c(OH-)>c(HC)>c(H+)
17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6.(8分)(2025·瓊山高二期末)碳酸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堿法生產?;卮鹣铝袉栴}:
(2)現有下列物質:①100 ℃純水;②25 ℃ 0.1 mol·L-1 HCl溶液;③25 ℃ 0.1 mol·L-1 KOH溶液;④25 ℃ pH=5的NH4Cl溶液。這些物質與25 ℃純水相比,能促進水的電離的是    (填序號),其中②由水電離出的c水(OH-)=
      ,③的pH=  ,④中由水電離出的c水(H+)=
        。
14
15
16
①④
1.0×10-13 mol·L-1
13
1.0×10-5 mol·L-1
17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解析:電離吸熱,加熱能促進水的電離;酸、堿抑制水的電離;鹽水解促進水的電離,故能促進水的電離的是①100 ℃純水、④25 ℃ pH=5的NH4Cl溶液;25 ℃ 0.1 mol·L-1 HCl溶液中,c(H+)=0.1 mol·L-1、c(OH-)= mol·L-1=1.0×
10-13 mol·L-1,鹽酸抑制水的電離,由水電離出的c水(OH-)=1.0×10-13 mol·L-1;25 ℃ 0.1 mol·L-1 KOH溶液中,c(OH-)=0.1 mol·L-1、c(H+)= mol·L-1
=1.0×10-13 mol·L-1,pH=13;25 ℃ pH=5的NH4Cl溶液中,c(H+)=1.0×10-5 mol·L-1、c(OH-)= mol·L-1=1.0×10-9 mol·L-1,NH4Cl水解促進水的電離,由水電離出的c水(H+)=1.0×10-5 mol·L-1。
14
15
16
17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4
15
16
17. (10分)(1) 濃度均為0.1 mol·L-1的8種溶液:
①HNO3;②H2SO4;③CH3COOH;④Ba(OH)2;⑤NaOH;
⑥CH3COONa;⑦KCl;⑧NH4Cl。其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填序號)。
17
解析:先對物質分類,pH:堿>鹽>酸。同類物質的pH的一般規律:堿:二元強堿>一元強堿>一元弱堿;酸:一元弱酸>一元強酸>二元強酸;鹽:強堿弱酸鹽>強酸強堿鹽>強酸弱堿鹽。
②①③⑧⑦⑥⑤④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4
15
16
(2)室溫時,pH=6的鹽酸和pH=8的Na2CO3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分別為x mol·L-1和y mol·L-1,兩者的關系正確的是 。
a.x=10-2y b.x=102y c.x=y d.x>y
17
解析:pH=6的鹽酸中,水電離出的c(OH-)= mol·L-1=1×10-8 mol·L-1;pH=8的Na2CO3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 mol·L-1=10-6 mol·L-1;故x∶y=10-8∶10-6=10-2,x=10-2y。
a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4
15
16
(3)常溫下,0.1 mol·L-1 HA溶液中=108。現取0.1 mol·L-1 HA溶液與pH=13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
①混合溶液呈   (填“酸”“中”或“堿”)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②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17
解析:由于=108,根據c(H+)·c(OH-)=10-14,則c(H+)=10-3 mol·L-1,所以HA為弱酸。①由于A-+H2O HA+OH-,混合液呈堿性。②NaA溶液促進水的電離,而NaOH溶液抑制水的電離。

A-+H2O HA+OH-
大于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二) 鹽類的水解
一、選擇題
1.對H2O的電離平衡不產生影響的粒子是 (  )
A.H︰︰ B.Fe3+
C. D.
2.下圖表示某物質發生的是 (  )
A.中和反應 B.水解反應
C.電離反應 D.取代反應
3.(2025·西寧高二期末)下列屬于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
A.碳酸鈉溶液呈堿性:C+2H2OH2CO3+2OH-
B.氯化鋁溶液呈酸性:Al3++3H2OAl(OH)3+3H+
C.硫氫化鈉溶液呈堿性:HS-+H2OS2-+H3O+
D.H2SO3溶液呈酸性:H2SO3H++HS
4.已知常溫時:HSH++S,Ka=1.2×10-2。則常溫下Na2SO4水溶液顯 (  )
A.堿性 B.酸性
C.中性 D.無法判斷
5.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H+的濃度為1×10-5 mol·L-1,則該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  )
A.HCl B.NaHSO4
C.NH4Cl D.NaCl
6.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三種鹽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分別為8、9、10,則HX、HY、HZ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
A.HX、HZ、HY B.HX、HY、HZ
C.HZ、HY、HX D.HY、HZ、HX
7.物質的量相等的下列物質形成的等體積溶液中,所含微粒種類最多的是 (  )
A.CaCl2 B.CH3COONa
C.NH3 D.K2S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酸式鹽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B.發生水解的鹽溶液一定不顯中性
C.同溫度下,同濃度的 Na2CO3 溶液和 NaHCO3 溶液相比,后者pH小
D.0.1 mol·L-1 AlCl3溶液中c(Al3+)<0.1 mol·L-1
9.室溫下,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兩種溶液中,設由水電離產生的OH-濃度分別為a mol·L-1與b mol·L-1,則a和b關系為 (  )
A.a>b B.a=10-4b
C.b=10-4a D.a=b
10.相同溫度、相同濃度下的八種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順序如圖所示,圖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物質可能分別為 (  )
A.NH4Cl、(NH4)2SO4、CH3COONa、NaHCO3、NaOH
B.(NH4)2SO4、NH4Cl、CH3COONa、NaHCO3、NaOH
C.(NH4)2SO4、NH4Cl、NaOH、CH3COONa、NaHCO3
D.CH3COOH、NH4Cl、(NH4)2SO4、NaHCO3、NaOH
11.由一價離子組成的四種鹽:AC、BD、AD、BC溶液的濃度為1 mol·L-1,在室溫下前兩種溶液的pH=7,第三種溶液pH>7,最后一種溶液pH<7,則 (  )
選項 A B C D
堿性 AOH>BOH AOHBOH AOH酸性 HC>HD HC>HD HC12.已知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強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
B.NaH2PO2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C.H3PO2在水中的電離形式只有H3PO2H++H2P
D.NaH2PO2屬于酸式鹽
13.下列一定能說明HClO是弱電解質的是 (  )
A.25 ℃時,用pH試紙測0.01 mol·L-1HClO的pH
B.25 ℃時,NaClO溶液的pH大于7
C.25 ℃時,若測得HClO溶液pH=a,取該溶液10.0 mL,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 mL,測得pH=b,b-a<1,則HClO是弱酸
D.濃度相同的NaOH溶液分別與pH相同的次氯酸、鹽酸反應呈中性,前者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多
14.(2024·貴州卷)硼砂[Na2B4O5(OH)4·8H2O]水溶液常用于pH計的校準。硼砂水解生成等物質的量的B(OH)3(硼酸)和Na[B(OH)4](硼酸鈉)。
已知:①25 ℃時,硼酸顯酸性的原理
B(OH)3+2H2OH3O++Ka=5.8×10-10?、趌g ≈0.3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硼砂稀溶液中c(Na+)=c[B(OH)3]
B.硼酸水溶液中的H+主要來自水的電離
C.25 ℃時,0.01 mol·L-1硼酸水溶液的pH≈6.38
D.等濃度等體積的B(OH)3和Na[B(OH)4]溶液混合后,溶液顯酸性
二、非選擇題
15.(8分)鹽是一類常見的電解質,事實表明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1)CH3COONa、NH4Cl、KNO3的水溶液分別呈    性、    性、    性。
(2)鹽中陰、陽離子的水解使鹽溶液呈現的酸堿性不同,鹽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也不相同,如CH3COONa和NH4Cl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   。
(3)氯化鋁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16.(8分)(2025·瓊山高二期末)碳酸鈉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堿法生產?;卮鹣铝袉栴}:
(1)Na2CO3俗稱      ,可作為堿使用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
表示),其水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
(2)現有下列物質:①100 ℃純水;②25 ℃ 0.1 mol·L-1 HCl溶液;③25 ℃ 0.1 mol·L-1 KOH溶液;④25 ℃ pH=5的NH4Cl溶液。這些物質與25 ℃純水相比,能促進水的電離的是       (填序號),其中②由水電離出的c水(OH-)=     ,③的pH=     ,④中由水電離出的c水(H+)=       。
17.(10分)(1)濃度均為0.1 mol·L-1的8種溶液:
①HNO3;②H2SO4;③CH3COOH;④Ba(OH)2;⑤NaOH;⑥CH3COONa;⑦KCl;⑧NH4Cl。其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填序號)。
(2)室溫時,pH=6的鹽酸和pH=8的Na2CO3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分別為x mol·L-1和y mol·L-1,兩者的關系正確的是  。
a.x=10-2y b.x=102y
c.x=y d.x>y
(3)常溫下,0.1 mol·L-1 HA溶液中=108?,F取0.1 mol·L-1 HA溶液與pH=13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
①混合溶液呈    (填“酸”“中”或“堿”)性,理由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②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 mol·L-1 NaOH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
課時跟蹤檢測(二十二)
1.選C HCl抑制水的電離,Fe3+、CH3COO-都促進水的電離。
2.選B 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為CH3COO-+H2O CH3COOH+OH-,故為水解反應。
3.選B 碳酸鈉溶液呈堿性,碳酸根離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為主,離子方程式:C+H2O HC+OH-,HC+H2O H2CO3+OH-,故A錯誤;氯化鋁溶液呈酸性,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氫離子,離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故B正確;硫氫化鈉溶液呈堿性是因為HS-的水解程度大于HS-的電離程度,水解離子方程式:HS-+H2O H2S+OH-,HS-+H2O S2-+H3O+是電離方程式,故C錯誤;H2SO3屬于弱酸,溶液呈酸性是亞硫酸電離出氫離子,不是水解造成的,故D錯誤。
4.選A  硫酸氫根離子存在電離平衡:HS H++S,Ka=1.2×10-2,則Na2SO4為弱酸強堿鹽,S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故A正確。
5.選C 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H+的濃度為1×10-5 mol·L-1>1×10-7 mol·L-1,說明溶質是促進水電離的物質,NH4Cl為強酸弱堿鹽,促進水的電離,C正確。
6.選B 利用鹽類水解規律“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結合同濃度三種酸對應的鈉鹽的溶液的pH可推知,堿性越強則對應的酸越弱。
7.選D  CaCl2不水解,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5種:Ca2+、Cl-、OH-、H+、H2O;CH3COONa發生水解,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6種:Na+、CH3COO-、CH3COOH、H+、OH-、H2O;氨水中存在的微粒有6種:NH3、NH3·H2O、N、OH-、H+、H2O;K2S中S2-發生兩步水解,其溶液中存在7種微粒:K+、S2-、HS-、H2S、OH-、H+、H2O。
8.選B  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亞硫酸氫鈉溶液顯酸性,所以酸式鹽不一定顯酸性,A正確;醋酸銨溶液中銨根離子和醋酸根均能發生水解,但水解程度相同,溶液顯中性,B錯誤;因為碳酸根的水解程度比碳酸氫根的水解程度大,所以同濃度碳酸鈉的堿性比碳酸氫鈉的堿性強,C正確;0.1 mol·L-1 AlCl3溶液中Al3+水解,所以c(Al3+)<0.1 mol·L-1,D正確。
9.選B NaOH抑制水的電離,所以由水電離出的c(OH-)等于溶液中的c(H+)等于10-9 mol·L-1;CH3COONa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所以由水電離出的c(OH-)= mol·L-1=10-5 mol·L-1,故==10-4,即a=10-4b。
10.選B pH由小到大的順序為:電離呈酸性<水解呈酸性<中性<水解呈堿性<電離呈堿性。
11.選A 由AD溶液的pH>7,可知AOH的電離程度大于HD。由BC溶液的pH<7,可知BOH的電離程度小于HC。同理由AC、BD溶液的pH=7,可知AOH與HC、BOH與HD的電離程度相同。故有電離程度:HC=AOH>HD=BOH,即HC的酸性大于HD,AOH的堿性大于BOH。
12.選C 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之和為0可知,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A錯誤;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強酸,因此NaH2PO2的水溶液呈弱堿性,H3PO2在水中的電離形式只有H3PO2 H++H2P,B錯誤,C正確;NaH2PO2屬于正鹽,D錯誤。
13.選B A項,HClO能氧化漂白pH試紙,錯誤;C項,25 ℃時,若測得HClO溶液pH>6,無論弱酸還是強酸,稀釋10倍后,pH一定小于7,錯誤;D項,酸的體積未知,故不能根據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的多少判斷酸性強弱,錯誤。
14.選B B4O5(OH水解生成等物質的量濃度的B(OH)3和[B(OH)4]-,由已知①根據物料守恒,c(Na+)={c[B(OH)3]+c[B(OH]},A錯誤;根據已知反應,硼酸水溶液中的H+是由水提供的,B正確;25 ℃時, Ka==5.8×10-10,c(H+)===×10-6,因lg ≈0.38,pH≈6-0.38≈5.62,C錯誤;B(OH)3的電離平衡常數為Ka=5.8×10-10,B(OH的水解平衡常數Kh===×10-4,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顯堿性,D錯誤。
15.解析:(1)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水解顯堿性;NH4Cl是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KNO3是強酸強堿鹽,不水解,溶液顯中性。(2)CH3COONa是強堿弱酸鹽,水解顯堿性,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CH3COO-+H2O CH3COOH+OH-;NH4Cl是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N+H2O NH3·H2O+H+。(3)氯化鋁水溶液中鋁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2O Al(OH)3+3H+。
答案:(1)堿 酸 中 (2)CH3COO-+H2O CH3COOH+OH- N+H2O NH3·H2O+H+
(3)酸 Al3++3H2O Al(OH)3+3H+
16.解析:(1)Na2CO3俗稱純堿或蘇打,碳酸鈉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所以可作為堿使用,離子方程式是C+H2O HC+OH-,其水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C)>c(OH-)>c(HC)>c(H+)。(2)電離吸熱,加熱能促進水的電離;酸、堿抑制水的電離;鹽水解促進水的電離,故能促進水的電離的是①100 ℃純水、④25 ℃ pH=5的NH4Cl溶液;25 ℃ 0.1 mol·L-1 HCl溶液中,c(H+)=0.1 mol·L-1、c(OH-)= mol·L-1=1.0×10-13 mol·L-1,鹽酸抑制水的電離,由水電離出的c水(OH-)=1.0×10-13 mol·L-1;25 ℃ 0.1 mol·L-1 KOH溶液中,c(OH-)=0.1 mol·L-1、c(H+)= mol·L-1=1.0×10-13 mol·L-1,pH=13;25 ℃ pH=5的NH4Cl溶液中,c(H+)=1.0×10-5 mol·L-1、c(OH-)= mol·L-1=1.0×10-9 mol·L-1,NH4Cl水解促進水的電離,由水電離出的c水(H+)=1.0×10-5 mol·L-1。
答案:(1)蘇打(或純堿) C+H2O HC+OH- c(Na+)>c(C)>c(OH-)>c(HC)>c(H+) 
(2)①④ 1.0×10-13 mol·L-1 13 1.0×10-5 mol·L-1
17.解析:(1)先對物質分類,pH:堿>鹽>酸。同類物質的pH的一般規律:堿:二元強堿>一元強堿>一元弱堿;酸:一元弱酸>一元強酸>二元強酸;鹽:強堿弱酸鹽>強酸強堿鹽>強酸弱堿鹽。(2)pH=6的鹽酸中,水電離出的c(OH-)= mol·L-1=1×10-8 mol·L-1;pH=8的Na2CO3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OH-)= mol·L-1=10-6 mol·L-1;故x∶y=10-8∶10-6=10-2,x=10-2y。(3)由于=108,根據c(H+)·c(OH-)=10-14,則c(H+)=10-3 mol·L-1,所以HA為弱酸。①由于A-+H2O HA+OH-,混合液呈堿性。②NaA溶液促進水的電離,而NaOH溶液抑制水的電離。
答案:(1)②①③⑧⑦⑥⑤④ (2)a
(3)①堿 A-+H2O HA+OH- ②大于
4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旬邑县| 威海市| 德兴市| 宜良县| 滨州市| 新干县| 墨脱县| 安康市| 腾冲县| 基隆市| 北碚区| 木里| 来宾市| 武清区| 政和县| 重庆市| 广丰县| 社旗县| 得荣县| 象州县| 新乡市| 长沙市| 嘉鱼县| 海门市| 宜春市| 格尔木市| 聂荣县| 牟定县| 奉新县| 灵丘县| 襄垣县| 浦城县| 阳朔县| 嵊泗县| 商河县| 辽宁省| 汕头市| 内黄县| 陵川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