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學業質量陽光指標調研地理試題一、單選題今年4月我國北方出現罕見大風和沙塵暴天氣。圖為“2025年4月11日8時和4月12日8時亞洲部分地區地面天氣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對比兩圖,M所在的天氣系統中( )A.氣壓中心東移且增強 B.甲處的鋒面類型為冷鋒C.近地面氣流輻散上升 D.近地面氣流逆時針輻合2.對比兩圖,北京的天氣變化為( )A.由偏南風轉為偏西風 B.氣壓降低C.沙塵暴強度逐漸減弱 D.氣溫升高3.此次沙塵暴的成因有( )①強大冷空氣南下 ②春季升溫少雨 ③東北地表裸露 ④大氣污染嚴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小明在校園里開展觀測樹影變化的實踐活動。圖為“5月26日北京時間10:00拍攝的樹影照片”,約1小時58分后樹影達到一天中最短,影長約1米(樹高約5.7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小明所在地的經緯度位置可能是( )A.119°30′E,17°30′N B.120°30′E,17°30′NC.119°30′E,31°17′N D.120°30′E,31°17′N5.小明拍攝照片時,樹影朝向最可能是( )A.西北 B.東南 C.西南 D.東北6.當樹影最短時,與當地處于同一天的范圍約占全球的( )A.1/2 B.2/3 C.3/4 D.5/6太行山脈被古人稱為“天下的脊梁”,雄偉壯闊,綿延八百里,其山麓焚風較強。圖1為“我國局部區域示意圖”。圖2為“太行山東麓焚風日數季節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有( )①山西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 ②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③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④第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太行山東西兩側焚風較強的坡向及其焚風多發的季節是( )A.西坡夏季 B.西坡冬季 C.東坡夏季 D.東坡冬季越南下龍灣由一千多座石灰巖島嶼組成,內有一片被石灰巖絕壁環抱的海域,僅有一條狹窄的通道與外海相連,被稱為“月亮湖”。圖為“下龍灣位置示意圖及月亮湖入湖通道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下圖中與該區域氣候類型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月亮湖的主要成因可能是( )①地殼下沉 ②海浪侵蝕 ③流水侵蝕 ④冰川侵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游客乘船進入月亮湖的最佳時間是( )A.6月~8月漲潮時 B.12月~次年2月漲潮時C.6月~8月退潮后 D.12月~次年2月退潮后某團隊選取寧夏中部作為研究區域(圖1),進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研究。該區域海拔范圍1240~2955m,年降水量約230~300mm。圖2為“研究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及變化趨勢統計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該研究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為( )A.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B.以水田農業為主C.以內流河、湖為主 D.以荒漠草原為主13.該研究區域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和價值表現,組合不匹配的是( )A.供給服務——生物資源 B.調節服務——凈化空氣C.支撐服務——涵養水源 D.文化服務——旅游休憩14.該研究區域的調節服務價值一直占主導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實施生態保護和治理 B.生態系統結構簡單C.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快 D.城鎮用地快速擴張2023年4月,我國首條“西氫東送”輸氫管道工程啟動。圖1為“西氫東送工程線路圖”,圖2為“氫能產業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我國西部曾經發生“棄風(電)棄光(電)”現象,主要原因是( )①本地用電需求量小 ②風電、光電穩定性差③發電成本過高 ④高壓輸電損耗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在烏蘭察布市大規模發展“制氫”的主要瓶頸可能是( )A.技術力量薄弱 B.水資源供應緊張C.市場競爭激烈 D.能源外運能力差17.“西氫東送”工程的建設,有利于京津冀地區( )A.改善大氣質量 B.調整三次產業比例C.減少能源消耗 D.促進重化工業轉移針對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我國將馬鈴薯列為第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喜溫涼、耐旱、耐貧瘠,適應性強。表為“2020年、2021年我國部分省區馬鈴薯生產情況簡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省份 內蒙古 四川 貴州 甘肅 全國播種面積(千公頃) 2020年 277.4 683.6 826.9 222.8 4656.12021年 267.9 688.3 758.1 224.6 4632.5產量(萬噸) 2020年 124.2 288.8 269.8 222.8 1798.32021年 122.9 292.4 244.2 224.6 1790.718.貴州省馬鈴薯播種面積大且產量高的優勢條件是( )A.低緯高原光照強 B.耕地資源較豐富C.氣候干旱降水少 D.地形平坦起伏小19.每年11月~次年3月,黑龍江地區農民遠赴廣東開展“北薯南種”,原因是( )A.北方有種植經驗,南方土地富余 B.北方土地緊張,南方市場需求大C.北方市場需求小,南方土地富余 D.北方冬季農閑,南方市場需求大20.種植馬鈴薯有利于完善我國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表現在( )①增加糧食有效供給 ②滿足人民多樣化飲食需求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④提高氣候變化的應對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世紀90年代我國提出“東錠西移”限制東、中部棉花產區發展,推動紡織業向內地遷移。目前新疆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產棉基地,棉紡紗錠產能增長迅速,但在新疆本地轉化為棉布的比例很低。下圖為“新疆主要棉花產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1.新疆棉花產區集中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熱量充足 B.灌溉水源豐富C.晝夜溫差較大 D.土壤條件良好22.20世紀90年代,我國限制東中部棉花產區發展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糧食產量 B.促進西部開發C.提高城鎮化率 D.保護生態環境23.新疆紗錠在本地轉化為棉布的比例很低,主要原因是( )A.棉布運輸成本高 B.能源供給不足C.紗錠附加值較低 D.產業配套較差二、綜合題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25年2月1日,某中學地理社團前往新西蘭南島東部的班克斯半島進行研學考查。該半島由獨立的火山島和擴張后的沖積平原相連而成。同學們發現島上樹木的樹冠都酷似牙刷。圖1示意“班克斯半島及其附近區域”。圖2為“‘牙刷樹’景觀圖”。(1)若2月1日太陽直射17°S附近,請在下圖中繪制該日班克斯半島(43°48′S,173°W)的太陽視運動軌跡。(2)判斷“牙刷樹”樹冠朝向,并分析其形態的成因。(3)從內外力共同作用角度,簡述班克斯半島的形成過程。2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荷蘭埃因霍溫市是F公司的誕生地。20世紀隨著該公司的發展,埃因霍溫市的主要產業從傳統工商業轉變為家電制造業。21世紀初,在F公司總部遷出后,埃因霍溫市衰落,后依靠F公司留下的研發中心打造高科技產業園,并引入其他高科技公司,最終成功轉型為以光電子、半導體等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柱的創意城市。材料二:下圖為“2020年埃因霍溫城市空間結構圖”。(1)推測圖中甲功能區的類型,并說明理由。(2)與1950年相比,簡述1950~2020年埃因霍溫市空間范圍的變化特征。(3)分析21世紀以來埃因霍溫市成功實現產業轉型的有利條件。(4)埃因霍溫市從衰落走向重振對我國傳統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的啟示。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黃河含沙量大,徑流量小,存在上下游之間調沙減淤、水量調節等問題,需要加強流域內的協調發展。小浪底水庫在黃河調水調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小浪底放水排沙時間一般為每年的6月下旬或7月上旬,同時聯動調度上中游水庫向下游放水。材料二:圖1為“黃河流域示意圖”。圖2為“黃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不同階段實測平均輸沙量示意圖”。下表為“黃河兩河段及全流域用水結構(2015年)”。河段 農業用水(%) 工業用水(%) 生活用水(%) 生態用水(%)a:蘭州-河口 89 5 2 3b:三門峽-花園口 59 28 8 5黃河全流域 79 10 7 4(1)判斷黃河泥沙主要來源區域和淤積區域。(2)說明小浪底水庫選擇6月下旬或7月上旬放水排沙的合理性。(3)分析黃河流域采用聯動調度向下游放水的原因。(4)從全流域綜合協調角度,提出科學管理黃河水資源的主要措施。參考答案1.D 2.A 3.A4.D 5.A 6.B7.C 8.D9.D 10.C 11.D12.D 13.C 14.A15.A 16.B 17.A18.A 19.D 20.B21.B 22.A 23.D24.(1)(2)朝東南(偏東)方向。常年受盛行西風控制;風向穩定,風力強勁。(3)巖漿噴出冷凝形成火山島;河流搬運泥沙入海;洋流運移泥沙,在島嶼與陸地之間堆積;火山島與沖積平原相連,形成半島。25.(1)商業區。理由:位于城鎮中心,交通便利。(2)面積擴大;沿公路、鐵路等交通線向外擴展。(3)產學研結合(有高校、實驗室、科技產業園),有利于提升城市科研水平/創新能力;完善的配套設施,有利于吸引高新技術產業入駐;政企合作/政策支持。(4)加強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提高信息通達度;吸引投資。26.(1)泥沙來源區域:黃土高原(頭道拐—小浪底河段)。淤積區域:華北平原(小浪底利津河段)。(2)在汛期之前,騰空庫容;增加下游水量,保障生產生活用水;改善生態環境。(3)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輸沙能力,減弱下游淤積。(4)保護生態環境,提高涵養水源能力;建設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污染,改善水質;通過立法實現全流域統一管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