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中國同盟會成立1905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1911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1912年二次革命爆發1913年袁世凱承認“二十一條”大部分內容;袁世凱復辟帝制,護國戰爭爆發1915年階段關鍵詞重大史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權更迭晚清時期南京臨時政府時期革命斗爭中華民國軍閥混戰廣州起義萍瀏醴起義浙皖起義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北洋政府時期階段線索構想共和締造共和維護共和護法運動通過了解孫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動、武昌起義及中華民國成立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局限性。030201了解孫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歷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動;知道早期革命團體建立的時間、地點等概況。掌握孫中山創辦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的史實,理解中國同盟會成立的過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義的內容和含義。通過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以及革命黨人前赴后繼、浴血奮斗的史實,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矢志努力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樹立刻苦學習,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史料實證家國情懷時空觀念1、孫中山簡介原名曾化名家庭出身學習經歷地位孫文 (號逸仙)中山樵廣東香山一個農民家庭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年在檀香山求學,回國后在香港、廣州兩地學習醫學2、兩次思想轉變(孫中山認為)醫術救人所濟有限,其他慈善事業亦然。若夫最大權力者,無如政治。政治之勢力,可為大善,亦能為大善。吾國人民之艱苦,皆不良之政治為之。若救國救人,非鋤去惡劣政府不可。——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青年孫中山認識到“醫國”比“醫人”更重要,開始走上革新政治的道路2、兩次思想轉變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孫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6月)革命為惟一法門……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孫中山《在檀香山戲院的演說》(1903年)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專制統治,才能拯救中國發起人時 間地 點宗 旨綱 領3、成立興中會孫中山1894年11月美國檀香山振興中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韃虜(dá lǔ):合眾政府:指清朝滿族統治者指資產階級共和國◎興中會成立場景想象圖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此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 ——孫中山4、籌劃廣州起義時 間發起人準 備結 果1895年孫中山、陸皓東等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同時開展籌款、聯絡會黨和軍隊等秘密工作起義消息泄露,陸皓東等人被捕犧牲,起義失敗◎陸皓東銅像廣州起義前,陸皓東提出需樹立革命旗幟以團結同志并號召響應,得到孫中山及其他志士的支持。陸皓東受命設計革命軍旗,最終設計出青天白日旗(后來的國民黨黨旗)。相關史事1896年秋,孫中山在倫敦被清政府使館人員誘捕,后因英國政府干涉獲釋。此事在當時成為國際事件,各種報紙爭相報道。他借此機會撰文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使國際社會對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有了一定的認識。5、流亡海外孫中山斷發改裝,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國考察社會實際,發展革命組織1、成立背景群眾基礎: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當初次之失敗也(指興中會成立后領導的廣州起義),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咒詛謾罵之聲不絕于耳。惟庚子失敗(指義和團運動期間,孫中山領導的惠州起義)之后,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若天淵。——孫中山《建國方略》1、成立背景思想基礎: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迅速傳播然則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我中國今日欲脫滿洲人之羈縛,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獨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國欲與世界列強并雄,不可不革命。——鄒容《革命軍》要想拒洋人, 只有講革命獨立, 不能講勤王。——陳天華《警示鐘》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成立背景組織基礎:各種革命團體紛紛成立相關史事1904年2月,華興會在長沙正式成立,黃興為會長。華興會成立后,計劃在湖南、湖北等省策劃反清起義。后因事機敗露,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骨干成員流亡日本。1904年10月,光復會在上海成立,蔡元培為會長。光復會成立后,陶成章、徐錫麟等人在浙江等地聯絡會黨,為起義作準備。1、成立背景領導基礎:孫中山成為革命黨公認的領袖材料研讀孫逸仙者,近今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認。……孫逸仙者,非一氏之私號,乃新中國新發現之名詞也。有孫逸仙,而中國始可為……——章士釗《孫逸仙·自序》談談章士釗對孫中山革命領袖地位的認識。章士釗認為孫中山是中國革命無可爭議的領袖:①革命先驅與核心:稱其為“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強調其首創性與核心領導地位。②國家象征:指出“孫逸仙”之名已超越個人,成為“新中國新發現之名詞”,是民族復興的希望象征,斷言“有孫逸仙,而中國始可為”,將其存在與中國前途直接等同。成立時間成立地點政治綱領領導人機關報地 位2、中國同盟會的成立1905年8月日本東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選舉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民報》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成員合影孫中山黃興唐紹儀汪兆銘胡漢民2、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它(中國同盟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其誓詞秘密地流傳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所提出的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的理想從此深入人心。——胡繩武、金沖及《辛亥革命史稿》同盟會成立后,不期年而加盟者逾萬人,支部亦先后成立于數省。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孫中山《革命原起》◎中國同盟會會徽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機構和明確的奮斗目標,有力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3、三民主義◎《民報》發刊詞民生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3、三民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反對民族壓迫“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民生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核定全國地價,實現土地國有,解決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進步性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愿望;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局限性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體現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決定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前提核心發展興中會 對比項 中國同盟會成立時間成立地點創建人綱領性質1894年1905年美國檀香山日本東京孫中山孫中山“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比較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的異同。對比項成立時間成立地點創建人綱領性質1、萍瀏醴(lǐ)起義時 間地 點規 模結 果地 位意 義1906年冬江西、湖南交界的萍鄉、瀏陽、醴陵3萬余人參加奮戰一個多月后失敗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同盟會的聲望由此大振2、浙皖起義時 間領導人地 點成 果結 果1907年夏光復會會員徐錫麟安慶、紹興刺殺安徽巡撫失敗。徐錫麟死難,秋瑾被捕后英勇就義革命黨人秋瑾3、黃花崗起義時 間地 點領導人經 過結 果1911年4月廣州100余名革命黨人攻入兩廣總督衙門,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苦戰一晝夜失敗,很多革命黨人壯烈犧牲黃興人物掃描黃興(1874—1916),湖南善化人。留學日本期間投身革命,先后組織拒俄義勇隊、華興會等團體,與孫中山共同策劃成立中國同盟會;多次領導反清武裝起義,身先士卒,屢仆屢起。武昌起義爆發后,出任湖北軍政府戰時總司令,指揮起義軍在漢口、漢陽與清軍血戰。在革命黨內黃興與孫中山并稱“孫黃”。◎黃興3、黃花崗起義(1)雖然黃花崗起義失敗了,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2)起義促進了民主革命浪潮的進一步高漲,也推動了全國革命高潮的更快到來。(3)起義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清朝統治,為后來武昌起義一舉成功準備了條件。材料研讀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孫中山《<黃花崗烈士事略>序》閱讀材料,說說黃花崗起義的歷史意義。3、黃花崗起義失敗原因:缺乏群眾基礎;條件不夠成熟;領導不得當。閱讀材料并分析:革命志士領導的這些起義為什么會失敗?這些起義產生什么作用?同盟會領導的多次起義,由于群眾基礎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襲擊的單純軍事冒險方式,所以最后都失敗了。但是每次起義都使清王朝的統治受到了打擊。革命黨人那種以滿腔熱血為革命奮不顧身的崇高精神,振奮了全國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爭。——白壽彝《中國通史》作用:動搖了專制統治;錘煉了革命力量;促進了民眾覺醒。“《蘇報》案”《蘇報》于1896年在上海創辦,1900年由湖南退休官僚陳范接辦后逐漸轉向革命。1903年5月章士釗擔任主筆后,對《蘇報》大加改良。6月,《蘇報》發文介紹鄒容的《革命軍》,不久又摘登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積極宣揚反清革命主張。6月底,清政府勾結上海租界當局抓捕章炳◎《革命軍序》,刊于1903年6月10日的《蘇報》麟等人,鄒容主動投案,隨后《蘇報》被封。次年5月,章炳麟、鄒容分別被判處三年和兩年監禁,鄒容后來不幸在獄中病逝,年僅20歲。“《蘇報》案”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的反動本質,使革命浪潮空前高漲起來。1.(2024·寧夏中考真題)某歷史探究小組基于“學習歷史需要區分歷史敘述中的歷史史實和歷史解釋”等要求,對孫中山革命活動的相關敘述展開討論。其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D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丁同學選項 內容A 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B 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了中國同盟會C 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D 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國,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2025·河南中考真題)革據統計,1894—1905年,類似興中會的海內外革命團體共有60多個,這為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提供了( )A.思想基礎 B.群眾基礎C.階級基礎 D.組織基礎D3.(2024·河北中考真題)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反映了中國資產階級要求民族獨立、政治民主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愿望,它使革命派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強有力的思想武器,成為民主革命的鮮明旗幟。“它”指的是( )A.《天朝田畝制度》 B.“扶清滅洋C.三民主義 D.民主與科學C4.(2023·山東東營中考真題)章士釗在《孫逸仙自序》中寫道:“孫逸仙者,近今談革命者之初祖,實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認……”此語旨在說明( )A.孫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B.孫中山是革命黨公認的領袖C.孫中山是武昌起義的領導者 D.孫中山是黃花崗起義的指揮者B5.(2025·江蘇揚州中考真題)革命黨人秋瑾曾寫下“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將生命作犧牲”“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詩句,體現了革命志士( )A.支持虎門銷煙的決心 B.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勇氣C.創辦洋務企業的熱情 D.堅定捍衛五四運動進步思想的意志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