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保密★啟用前2025年畢節市高二年級期末適應性考試歷史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表1是中國新石器時期部分代表性遺址及特征。據此可知,中華文明起源表1時間代表性遺址特征距今4000年龍山文化(山東)精美玉器、建筑群、距今6500年紅山文化(遼寧)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等距今53004000年良渚文化(浙江)A,承載豐富的神話信息B,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C.存在跨區域文化交流D.呈現多元一體的特征2.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率領使團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一行從龜茲出發,經中亞地區,到達安息西海(今波斯灣)沿岸,與馬其頓巨商梅斯相遇,使其獲悉中國情況。從甘英的出使經歷可以看出,漢代A.外交使節增進文明交往B.開放政策促成文化認同C.民族遷徙推動商路延展D.達成與大秦的直接通商3.唐初,政事堂設于門下省,是三省長官議事之所。唐中宗即位后,中書令裴炎將政事堂遷至中書省。唐玄宗時期,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并設置吏房、樞機房、兵房、戶房、刑禮房五房,分曹處理事務。這一變化反映出A.決策機制發生異變B.專制集權有所加強C.行政決策更加科學D.權力分配各有側重高二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4.宋代,茶坊、酒市、娛樂業等產業繁榮發展,“瓦子”、“勾欄”等娛樂場所涌現,百戲伎藝競演,市民集中觀看。這反映了宋代市民A.社會觀念轉變B.追求奢侈享受C.消費意識增強D.獵奇風氣盛行5.表2是部分明代詩歌摘錄,這些詩句都表2詩句出處峨峨虬髯商,日簇紅兒飲。王叔承《揚州歌四首其一》幾家峻字相高下,無數征商自去來。饒秉婚《阜市人煙》賈客船中貨如積,朝在江南暮江北。徐資《賈客行》A.反映政府對商品經濟的重視B.折射了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表明長途販運貿易不斷發展D.體現了商業貿易繁榮的景象6.早期維新派代表鄭觀應在“商戰”思想中指出“銀行之盛衰隱關國本”,強調銀行利國利民利商的優越性。鄭觀應的銀行思想A.是中體西用思想的延續B.植根于民族危亡變局C.改變了重農抑商的觀念D.推動了晚清金融變革7.1907一1910年,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顯著發展,新設廠投資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大幅增加。從1904年至1910年,新設廠投資萬元以上的企業數量達到了276家,年均39.4家,是前期的2.87倍。這A.奠定了辛亥革命的經濟基礎B.體現了“實業救國”的思想C.筑牢了晚清政府的統治根基D.得益于列強放松了經濟侵略8.1942年,抗日民主政權通過了《關于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決定》,規定“減輕地主的封建剝削,實行減租減息,借以改善農民的生活”;同時規定“減租減息之后又須實行交租交息”。這一規定旨在A,緩解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困難B.適應民族戰爭的需要C.踐行“三三制”原則的精神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9.1956年,中共八大設計了以加快建設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經濟發展之路,以擴大民主依法治國為目標的政治發展之路,以加大投入繁榮文教為路徑的文化發展之路,以期推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這體現了中共八大A.積極探索適合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B.推動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全方位發展C.提出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發展方針D.開創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高二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保密★啟用前2025年畢節市高二年級期末適應性考試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4568答案DABCDBAB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AACDBCB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1)特點:具有雙重性(既是中央派出機構,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轄區廣闊,軍政大權集中:打破“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錯”劃分方式:行省受制于中央,權力大而不專:兼顧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說明:每點2分,滿分4分,任答其中2點即可)影響:注重官員考核,軍政大權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統一: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它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說明:每,點2分,滿分4分,任答其中2點即可)(2)策略:沿襲變革;因俗而治:剛柔相濟;“土流”參治:完善政治治理:發展農業經濟:興辦文化教育事業;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說明:每點2分,滿分6分,任答其中3點即可)18.(1)趨勢:傳播速度不斷加快:傳播范圍不斷擴展:傳播地域逐漸擴大:傳播群體不斷擴大:政策導向由禁止轉向逐利;經濟利益驅動最終占據主導:傳播跨越階層界限;傳播路徑依賴殖民貿易體系:社會滲透力加強。(說明:每點2分,滿分6分,任答其中3點即可)(2)影響:嚴重危害人類健康:造成巨大社會經濟負擔:引發成癮和社會問題。(說明:每,點2分,滿分4分,任答其中2點即可)煙草成國際貿易關鍵商品,推動全球貿易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煙草專賣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影響農業種植結構: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說明:每點2分,滿分4分,任答其中2點即可)高二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第1頁(共2頁)19.(1)歷史背景:鞏固新中國政權的迫切需求:恢復國民經濟的現實需要;新解放區封建剝削制度依然存續:新解放區農民對土地的迫切要求:國家財政狀況面臨困難:解放區土地改革的歷史經驗;《共同綱領》的政策延續性。(說明:每點2分,滿分4分,任答其中2點即可)特點:以法律為依據:傳承與創新并存:區別對待,分類實施:政府主導:漸進性。(說明:每,點2分,滿分4分,任答其中2點即可)(2)意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激發了廣大農民的政治熱情和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為國家實現工業化準備了條件;鞏固了人民政權;徹底消滅了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說明:每,點2分,滿分4分,任答其中2點即可)20.12分等級分值等級描述9-12論題明確:能夠準確、充分運用史實來論證:條理清楚,邏輯關系清楚;表述完整,書寫規范。5-8論題較明確,能夠運用相關史實予以說明,邏輯關系較清楚:表述基本完整,書寫欠規范。0-4論題不明確或無觀點:運用史實不夠準確,邏輯關系混亂:表述不完整,書寫不規范。【示例】實業救國思潮:挽救民族危亡與社會近代化的探索晚清時期,政治腐敗,思想僵化,經濟蕭條,軍事落后,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中華民族出現嚴重的民族危機,為了挽救中國亡國滅種的命運,眾多的有識之士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并提出一系列的救國思想主張。在洋務運動時期,鄭觀應提倡“商戰”,興辦實業,他認為發展商業能夠富國,富國就能御侮,從而達到救國的目的。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資本家和愛國人士紛紛設廠救國。張謇極力宣揚實業救國論并創辦有紗廠、面粉廠等多種企業,興辦學校,企圖實現以實業所得來資助教育,用教育來改進實業,憑實業發展而救國的目標。辛亥革命時期,報刊競相宣傳“實業救國”,提出要擴大出口貿易、實行關稅保護政策等具體辦法,從而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實業救國”論。綜上所述,在民族危機加深的背景下,以鄭觀應的“商戰”思想,張謇及革命派的實業救國論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一股救亡合力,為實業救國與社會近代化的探索提供了寶貴智慧,彰顯了中華民族奮勇抗爭、勇于探索和以救國為己任精神。高二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建議第2頁(共2頁)■■■■■■■■■■■■■■■■■■■■2025年畢節市高二年級期末適應性考試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歷史答題卡17.(2)18.(2)姓名貼條形碼區準考證號兒并卿真:考生先將自配的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施,認直孩對條形碼上的姓名和準考證號,2.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的色字跡簽字筆書寫字體整、筆跡清楚。涂正確填涂3.請按照題號在各趣的答題區域(黑色線框)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城書寫的答案無效:■項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缺考標記□(填涂說明:缺考考生由監考員貼條形碼,并用2B鉛筆填涂左邊缺考標記)一、選擇題(請使用2B鉛筆填涂)10I四四團D4810LA13D112二、非選擇題(請使用0,5mm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17.(1)18.(1)19.(1)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19.(2)考生請勿在此區域作答考生請勿在此區域作答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熙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二歷史 高二歷史答案.pdf 高二歷史 高二歷史答題卡.pdf 高二歷史 高二歷史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