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一、選擇圈(本部分共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列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上的統一管轄…直到今天仍發揮重要作用。材料評價的是(A,靈果B.都江堰C.海上絲綢之路D,大運河2,大唐的繁榮是中國古代的巔峰,大唐的榮耀帶給我們無盡的民族自信與自豪感。下列有關唐朝的建立,說法正確的是(A,定都洛B.618年建立C,李世民建立D.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3.貞觀年間,東北少數民族和西域各國紛紛要求內屬。630年,各族首領來到長安,尊奉唐太宗為各族共同的首領“天可汗”。這些現象直接得益于(A,繁榮的社會經濟B.頻繁的中外交流C.開放的社會風氣D.開明的民族政策4.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屬于“觀點”的是(A,楊堅建立隋朝B.武則天創立殿試制度C.唐玄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D.李白詩歌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5.“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宋代的諺語、詩句反映北宋的政治特點是(A.武將專權B.廢黜軍事C.崇文抑武D,尚武徑文6.《元史地理志》載:“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速心。"元朝疆域遼闊,為有效管理地方,采取的創新舉措是(A。推行都縣彪.,B.推行行省制C.設置節度使D.設立中書省7.唐朝前期,城市電“市“坊”界限分明:而到了宋朝,“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出現了夜市和臨街店鋪。這一變化本質上反映了()A,城市管理的松弛B.商品經濟的發展C.市民生活的單調D.建筑技術的進步8.。以下發明大太促遺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發展的是()A.甲制術B.火藥C.指南針D.造氧術9.明清科舉考試從“四書五經”取題,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不得隨意發揮。這實際上(A,鞏周了文學的地位B.提高了百姓的素質C,禁倒了人民的思想D.促進了科舉制發展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4頁)C因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瑞APP10.“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繼光的詩句反映其人生志向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A.愛國B.誠信C.敬業D.友善11.下面的知識卡片探究的主題是(清朝在臺灣建省清政府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12.清朝時期,一些官員和文人因寫詩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而蒙受牢獄之災。出現上述現象的直接原因是()A.文字獄B.特務統治C.八股取士D.焚書坑儒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個大題,13題12分,14題12分,15題12分,共36分。)13.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探究問題。七年級(1)班同學開展探究學習,收集了以下資料,請你參與其中。(12分)材料一元朝建立后, 口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參照中原歷代王朝的統治方式,逐步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由中書省掌管全國的行政事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項政務:設樞密院負責全國的軍事事務,調度全國的軍隊:設御史負責監察事務。材料二明朝建立后,在中央,他為進一步集中權力,廢除了以往長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職權,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為分散兵權,他把原來的大都督府分為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將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的權力統歸兵部,這樣皇帝就直接掌握了軍事大權。材料三該機構設立后,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到乾隆時期索性被撒銷。這一特殊機構便于皇帝獨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從而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一以上材料均摘自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教科書(1)結合所學知識,填寫材料一中的皇帝“口口口”。(1分)并據材料一,指出元朝中央集權制度得以確立的有利因素。(至少答出一點,2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他”是誰?(1分)并據材料二,概括“他”一系列舉措的目的。(2分)》(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機構的名稱,(2分)并據材料三,指出該“機構”建立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4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瑞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