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課預習銜接】3.2海水的性質(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地理必修第一冊人教版(2019)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課預習銜接】3.2海水的性質(含解析)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地理必修第一冊人教版(2019)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課預習銜接 海水的性質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咸淡水在河口相遇交會(河口鋒),當淡水徑流量相對潮流較大時,常形成交界面清晰、形態穩定的楔形鹽水體(鹽水楔),是潮流入侵河口的產物。鹽水楔活動對河口水質、水文、泥沙沉積產生顯著影響。如圖示意鹽水楔剖面。完成1﹣1題。
1.形成河口鹽水楔的主要原因是咸淡水之間的(  )
A.溫度差異 B.流速差異 C.大小潮差 D.密度差異
2.(2024 大興區校級開學)如圖是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變化圖。讀圖,大洋表層海水(  )
A.溫度隨緯度升高而升高
B.鹽度在副熱帶海區數值最高
C.密度與溫度呈正比關系
D.各物理性質主要受洋流影響
3.(2024 房山區期末)如圖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個觀測站水溫隨深度的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由圖推斷(  )
A.表層到深度1千米,海水溫度差異大
B.深度1千米到5千米,海水溫度為0℃
C.甲、乙、丙觀測站,緯度由高到低
D.觀測站表層水溫,無明顯季節變化
4.(2024春 海淀區校級期中)如圖為大西洋沿130°W鹽度垂直分布圖。圖中海水鹽度(  )
A.隨深度增大而逐漸減小
B.40°海區附近垂直變率最大
C.甲海域多徑流匯入,鹽度較低
D.乙海域蒸發旺盛,鹽度較高
溫躍層是指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溫度和密度發生巨大變化的薄薄一層。溫躍層把熱帶海洋分隔成上下兩個熱力性質不同的海水層,上層為暖水層,下層為冷水層。圖示意赤道太平洋海水溫度垂直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正常年份,熱帶西太平洋是全球海溫最高的海域,常年海表溫度大于28℃,通常比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高出3~9℃。其主要原因是熱帶西太平洋(  )
A.太陽輻射強 B.氣流強烈上升
C.西風氣流弱 D.大量暖水聚集
河口鋒是指河口地區不同性質水體之間形成的較為明顯(類似于鋒)的界面,河口鋒的位置受徑流和潮汐影響明顯。如圖為長江河口鋒剖面示意圖,完成6﹣7題。
6.長江河口鋒離河口距離最遠的是(  )
A.冬季小潮 B.冬季大潮 C.夏季小潮 D.夏季大潮
7.長江河口鋒附近海水鹽度自表層向底層垂直變化規律,最可能是(  )
A.變高 B.先變高后變低
C.變低 D.先變低后變高
莖柔魚、秘魯鳀、智利竹英魚是東南太平洋的重要漁業資源。研究發現該海域水溫存在不定期升降變化的現象,在水溫升高期間秘魯鳀會向南部及近岸偏移。如圖為三種魚類在東南太平洋的主要活動范圍分布示意圖,圖中箭頭為秘魯寒流。完成下面小題。
8.三種魚類適宜生存的水溫整體上由高到低是(  )
A.莖柔魚、智利竹莢魚、秘魯鳀
B.莖柔魚、秘魯鳀、智利竹莢魚
C.秘魯鳀、智利竹莢魚、莖柔魚
D.秘魯鳀、莖柔魚、智利竹莢魚
9.圖示東部海域水溫升高的年份,秘魯鳀(  )
A.適宜棲息地擴大 B.近岸捕獲難度大
C.種群內競爭增加 D.漁獲總量明顯增加
白令海海冰分布是熱力和動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最新研究表明,近十年來,白令海海冰面積顯著減少,對區域水文、大氣甚至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影響。近年來阿留申低壓中心位置明顯偏西(如圖),對白令海東部海域海冰造成較大影響。據此完成10﹣12題。
10.白令海海冰從11月至次年3月持續向南擴展,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
①海水水溫
②大氣降水
③盛行風向
④海陸輪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當阿留申低壓中心位于圖示位置時,白令海東部(  )
A.盛行偏北風,海冰面積變大
B.盛行偏北風,海冰面積變小
C.盛行偏南風,海冰面積變大
D.盛行偏南風,海冰面積變小
12.海冰減少將導致白令海(  )
A.海面長波輻射增強
B.大氣中水汽和云量減少
C.海面反照率升高
D.風對海水的作用減弱
如圖為大西洋不同緯度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造成大西洋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洋流性質 C.太陽輻射 D.海水蒸發
2023年11月1日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本次考察最突出亮點是建設羅斯海新站。如圖1為上海至羅斯海新站模擬路線圖,圖2為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4.上海至羅斯海新站沿線海域表層密度變化(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如圖為大西洋沿30°W鹽度垂直分布圖。讀圖,回答第15﹣16題。
15.圖中海水鹽度(  )
A.隨深度增大而逐漸減小
B.40°海區附近垂直變率最大
C.甲海域多徑流匯入,鹽度較低
D.乙海域蒸發旺盛,鹽度較高
16.與海水鹽度密切相關產業有(  )
①海洋化工
②海濱旅游
③水產養殖
④海洋運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解答題(共4小題)
17.(2024 湖北開學)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海水平均鹽度約為35‰,表層海水受蒸發、降水、結冰、融冰和陸地徑流等影響,鹽度分布不均。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間分布與海水性質、營養鹽等環境因子密切相關。低鹽度海水更適合浮游植物生長,遠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陸地影響較小。如圖示意孟加拉灣及其周邊海區表層海水年平均鹽度分布。
(1)比較阿拉伯海與孟加拉灣表層海水鹽度的空間分布特征。
(2)說明甲海區夏季鹽度達一年中最低的原因。
(3)分析乙海區浮游植物冬季密度最高的原因。
18.(2024 天河區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遼東灣位于渤海北部,海底地形自灣頂及東西兩側向中央傾斜,灣頂水深在10米左右,最深處位于灣口的中央部分,水深約32米。遼河口南臨遼東灣,河口岸線平面形態呈喇叭狀,屬于強潮河口,大潮潮差可達4m以上。遼河口內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灘和島嶼,分布著我國最大的蘆葦濕地;口外海水鹽度分布表現出較為復雜的、明顯不同于外部海洋的特征。近年來遼河下游工、農業用水量不斷增多。圖1示意遼東灣位置,圖2示意三道溝站海水鹽度隨水位變化。
(1)分析遼河口海水鹽度的季節變化規律。
(2)說明潮汐對三道溝鹽度的影響。
19.(2024春 十堰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系重組將會改變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地質歷史時期,黃陵背斜曾是古川江和古長江的分水嶺。在漫長的歲月中,該區域水系發生重組,古川江與古長江最終相連,形成現代長江干流,并逐漸形成洞庭湖、鄱陽湖兩大通江湖泊。如圖為該區域水系圖。
(1)指出水系重組對長江下游地區水循環環節的影響。
(2)簡述水系重組后長江入海口附近海水鹽度和密度的變化。
(3)簡析鄱陽湖、洞庭湖的形成對下游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積極影響。
20.(2024春 咸寧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盛冰期是距今最近的干、冷的冰期氣候時期,當時我國東部海面下降了大約130米,渤海陸架出露,出現沙丘景觀。研究表明,我國渤海陸架細顆粒沉積物主要來自于黃河的物質輸入。如圖示意渤海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說出末次盛冰期渤海海岸線的移動方向,并解釋原因。
(2)推測末次盛冰期渤海海水鹽度升高的原因。
(3)分析渤海陸架沙丘的形成過程。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6小題)
咸淡水在河口相遇交會(河口鋒),當淡水徑流量相對潮流較大時,常形成交界面清晰、形態穩定的楔形鹽水體(鹽水楔),是潮流入侵河口的產物。鹽水楔活動對河口水質、水文、泥沙沉積產生顯著影響。如圖示意鹽水楔剖面。完成1﹣1題。
1.形成河口鹽水楔的主要原因是咸淡水之間的(  )
A.溫度差異 B.流速差異 C.大小潮差 D.密度差異
【分析】在河口區,從上游來的淡水通過河口區泄入海中,而含有一定鹽分的海水則隨潮上溯,于是便發生了鹽水與淡水的混合和鹽水入侵問題。當河道中徑流來勢較強而潮汐勢力較弱時,淡水因重力密度較小居于上層而向海中泄出,重力密度較大的鹽水位于底層并隨潮上溯而形成鹽水楔。
【解答】解: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河口鹽水楔是由于密度差異,水流呈明顯分層現象,密度較小的淡水徑流位于上層,密度較大的海水在下層,與溫度、流速、潮差的關系不大,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形成河口鹽水楔的主要原因,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2.(2024 大興區校級開學)如圖是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變化圖。讀圖,大洋表層海水(  )
A.溫度隨緯度升高而升高
B.鹽度在副熱帶海區數值最高
C.密度與溫度呈正比關系
D.各物理性質主要受洋流影響
【分析】海水溫度主要取決于海洋熱量的收支情況。從水平分布來看,全球海洋表層的水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相同緯度海洋表層的水溫大致相同。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有海水溫度、降水量與蒸發量、入海徑流、洋流、與周圍海域的海水交換等。世界大洋表層海水鹽度以副熱帶海域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低緯和高緯,海水鹽度逐漸降低。影響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溫度、鹽度和深度,其中表層海水密度與溫度的關系最為密切。從水平分布來看,大洋表層海水密度大致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緯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解答】解:讀圖可知,大洋表層海水溫度大致隨緯度升高而降低,這是因為緯度越高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越少,A錯誤。
圖中顯示,大洋表層海水鹽度在南北緯30°附近最高,即鹽度在副熱帶海區數值最高,這主要是因為副熱帶海區蒸發強、降水少所導致,B正確。
從圖中可以看出,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緯度向高緯增加,與海水溫度呈負相關,因此密度與溫度不呈正比關系,C錯誤。
洋流對海水溫度、鹽度和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影響,但從圖中整體上來看,海水的各物理性質受洋流影響不太明顯,不是主要影響因素,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海水性質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3.(2024 房山區期末)如圖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個觀測站水溫隨深度的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由圖推斷(  )
A.表層到深度1千米,海水溫度差異大
B.深度1千米到5千米,海水溫度為0℃
C.甲、乙、丙觀測站,緯度由高到低
D.觀測站表層水溫,無明顯季節變化
【分析】一般情況下,海水的溫度越高,海水的密度越小;海水的溫度越低,海水的密度越大。海洋表面平均溫度自低緯向高緯兩側遞減。海水溫度的垂直變化規律是自上而下逐漸降低,1000米以下海水溫度變化幅度較小。
【解答】解:讀圖可知,表層到深度1千米,隨深度加大海水溫度迅速降低,海水溫度差異大,A正確。
深度1千米到5千米,海水溫度接近0℃,B錯誤。
表層海水溫度甲>乙>丙,因此甲、乙、丙觀測站,緯度由低到高,C錯誤。
觀測站表層水溫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總體夏季高,冬季低,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海水的溫度,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4.(2024春 海淀區校級期中)如圖為大西洋沿130°W鹽度垂直分布圖。圖中海水鹽度(  )
A.隨深度增大而逐漸減小
B.40°海區附近垂直變率最大
C.甲海域多徑流匯入,鹽度較低
D.乙海域蒸發旺盛,鹽度較高
【分析】表層海水的鹽度主要與降水量、蒸發量有關。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海區,海水鹽度小;反之,鹽度大。此外,陸地徑流、結冰和融冰、洋流等對海水的鹽度也有影響。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由副熱帶海區向低緯、高緯遞減。
【解答】解:讀圖可知,在大約水深2000米以下,鹽度隨深度增大而逐漸增大,A錯。
40°海區附近垂直變率比20°海區要小,B錯誤。
甲海域約在南緯60°,幾乎全為海洋,無徑流匯人,C錯誤。
乙海域位于南回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蒸發旺盛,鹽度較高,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了解海水溫度、鹽度和密度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溫躍層是指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溫度和密度發生巨大變化的薄薄一層。溫躍層把熱帶海洋分隔成上下兩個熱力性質不同的海水層,上層為暖水層,下層為冷水層。圖示意赤道太平洋海水溫度垂直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正常年份,熱帶西太平洋是全球海溫最高的海域,常年海表溫度大于28℃,通常比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高出3~9℃。其主要原因是熱帶西太平洋(  )
A.太陽輻射強 B.氣流強烈上升
C.西風氣流弱 D.大量暖水聚集
【分析】正常年份,熱帶西太平洋通常比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高出3~9℃的原因從洋流運動、陸地阻擋、大氣運動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赤道附近,由于南北赤道暖流自東向西流動,使得大量暖海水向熱帶西太平洋聚集,從而導致氣流強烈上升,D正確。
太陽輻射在太平洋東西兩側一樣強,西風氣流弱與之無關,AC錯誤。
B選項因果倒置,B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以赤道太平洋海水溫度垂直分布圖為載體,考查熱帶西太平洋的水溫問題,從圖文中獲取信息分析解答地理問題。
河口鋒是指河口地區不同性質水體之間形成的較為明顯(類似于鋒)的界面,河口鋒的位置受徑流和潮汐影響明顯。如圖為長江河口鋒剖面示意圖,完成6﹣7題。
6.長江河口鋒離河口距離最遠的是(  )
A.冬季小潮 B.冬季大潮 C.夏季小潮 D.夏季大潮
【分析】河口鋒是指河口地區不同性質水體或水團之間形成的較為明顯的界面,界面附近往往存在一種或多種水文化學要素(鹽度、溫度、濁度、密度等)的最大梯度。
【解答】解: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河口鋒距離海岸最遠的時期是河水勢力大于海水勢力最多的時候,洪水期河水匯入比枯水期多,夏季河水匯入比冬季多,AB錯誤。
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小潮比大潮時海水勢力更弱,河流水注入量大,河水向海洋流動速度快,因此河水與海水之間形成的河口鋒距離海岸最遠,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長江河口鋒離河口距離最遠時期,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7.長江河口鋒附近海水鹽度自表層向底層垂直變化規律,最可能是(  )
A.變高 B.先變高后變低
C.變低 D.先變低后變高
【分析】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有海水溫度、降水量與蒸發量、入海徑流、洋流、與周圍海域的海水交換等。世界大洋表層海水鹽度以副熱帶海域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低緯和高緯,海水鹽度逐漸降低。
【解答】解:讀圖可知,長江河口鋒附近,表層是河水,鹽度較低,底層是海水,鹽度較高,自表層向底層海水鹽度垂直變化規律是變高,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海水鹽度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莖柔魚、秘魯鳀、智利竹英魚是東南太平洋的重要漁業資源。研究發現該海域水溫存在不定期升降變化的現象,在水溫升高期間秘魯鳀會向南部及近岸偏移。如圖為三種魚類在東南太平洋的主要活動范圍分布示意圖,圖中箭頭為秘魯寒流。完成下面小題。
8.三種魚類適宜生存的水溫整體上由高到低是(  )
A.莖柔魚、智利竹莢魚、秘魯鳀
B.莖柔魚、秘魯鳀、智利竹莢魚
C.秘魯鳀、智利竹莢魚、莖柔魚
D.秘魯鳀、莖柔魚、智利竹莢魚
【分析】海水溫度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三種魚類適宜生存的水溫整體變化狀況可以根據緯度位置、海水溫度分布規律得出。
【解答】解:根據海陸位置、緯度位置、洋流分布規律可知,秘魯沿岸有寒流流經,水溫較低,秘魯鳀分布于秘魯沿岸,水溫最低;莖柔魚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水溫最高;與莖柔魚相比,智利竹莢魚分布的緯度更高,水溫低于莖柔魚分布區水溫,因此水溫整體上由高到低是莖柔魚、智利竹莢魚、秘魯鳀,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海水溫度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9.圖示東部海域水溫升高的年份,秘魯鳀(  )
A.適宜棲息地擴大 B.近岸捕獲難度大
C.種群內競爭增加 D.漁獲總量明顯增加
【分析】海水溫度對人類沿海活動都有影響;海洋生物的分布與海洋生物的活動有關;影響漁業活動,漁業活動受到海水溫度的影響,如海水溫度季節性升高,會導致魚類向水溫適宜的海域移動。
【解答】解:圖示東部海域水溫升高的年份,秘魯鳀會向南部及近岸偏移,適宜棲息地縮小,近岸捕獲難度降低,AB錯誤。
由于適宜棲息地縮小,種群內競爭增加,餌料不足,魚類可能減產,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海水性質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白令海海冰分布是熱力和動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最新研究表明,近十年來,白令海海冰面積顯著減少,對區域水文、大氣甚至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影響。近年來阿留申低壓中心位置明顯偏西(如圖),對白令海東部海域海冰造成較大影響。據此完成10﹣12題。
10.白令海海冰從11月至次年3月持續向南擴展,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
①海水水溫
②大氣降水
③盛行風向
④海陸輪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白令海海冰從11月至次年3月持續向南擴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可以從海水溫度、海水鹽度、盛行風向、氣候條件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1月至次年3月,此時為北半球冬半年,海水水溫較低,海水容易結冰,①正確。
冬半年氣壓帶風帶向南移動,白令海峽受極地東風影響,寒冷干燥,降水較少,且海冰隨極地東風向南漂,②錯誤,③正確。
海陸輪廓常年不變,不是海冰向南擴展的原因,④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白令海海冰從11月至次年3月持續向南擴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11.當阿留申低壓中心位于圖示位置時,白令海東部(  )
A.盛行偏北風,海冰面積變大
B.盛行偏北風,海冰面積變小
C.盛行偏南風,海冰面積變大
D.盛行偏南風,海冰面積變小
【分析】1月北半球冬季,亞歐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大西洋上形成冰島低壓。風向畫法:①先畫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②再畫風向,南左北右,近地面偏30°﹣45°,高空偏90°。
【解答】解:阿留申低壓位置偏西,低壓中心在白令海西南部,白令海東部盛行偏南風;偏南風驅動北太平洋暖濕空氣(暖海水)向北輸送進入白令海,海水溫度隨之增加,不利于白令海海冰的形成;且偏南風抑制了白令海北部海冰向南擴展,白令海海冰覆蓋面積減少,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大氣環流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12.海冰減少將導致白令海(  )
A.海面長波輻射增強
B.大氣中水汽和云量減少
C.海面反照率升高
D.風對海水的作用減弱
【分析】在相互制約的海﹣氣系統中,海洋主要通過向大氣輸送熱量來影響大氣運動;大氣主要向海洋提供能量,改變洋流及重新分配海洋的熱含量。海洋通過蒸發作用向大氣提供水汽,大氣中的水汽在適當條件下凝結,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從而實現了與海洋的水熱交換。
【解答】解:海冰減少,會降低海域的反照率,海水吸收太陽輻射增多,海面長波輻射增強,海水升溫,A正確,C錯誤。
海水升溫,蒸發增加,使水汽(云量)增加,B錯誤。
海冰減少,風對海水的作用增強,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影響,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如圖為大西洋不同緯度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造成大西洋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水深度 B.洋流性質 C.太陽輻射 D.海水蒸發
【分析】海水的溫度反映海水的冷熱狀況,它主要取決于海洋熱量的收支情況。太陽輻射是海洋的主要熱量來源。海水蒸發消耗熱量,是海洋熱量支出的主要渠道。從垂直分布看,海水的溫度隨深度增加而變化。通常情況下,表層水溫最高。1000米以上的海水溫度隨深度變化幅度較大,而1000米以下的深層海水溫度變化幅度較小。從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層的水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相同緯度海洋表層的水溫大致相同。
【解答】解:根據圖示信息以及所學知識可知,大西洋表層水溫大致由赤道向南北兩側(由低緯向高緯)遞減,說明影響大西洋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因素是緯度差異導致的太陽輻射差異,C正確。
海水深度、洋流性質、海水蒸發都不是影響大西洋表層水溫緯度差異的主要因素,AB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海水溫度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2023年11月1日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本次考察最突出亮點是建設羅斯海新站。如圖1為上海至羅斯海新站模擬路線圖,圖2為大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4.上海至羅斯海新站沿線海域表層密度變化(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分析】由所學知識可知,海水密度主要受海水溫度影響,由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升高。
【解答】解: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科學考察隊路徑為從上海至羅斯海新站,是由亞熱帶地區到赤道地區到極地地區,途經海域表層密度變化大致是先降后升,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海水密度的分布規律,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如圖為大西洋沿30°W鹽度垂直分布圖。讀圖,回答第15﹣16題。
15.圖中海水鹽度(  )
A.隨深度增大而逐漸減小
B.40°海區附近垂直變率最大
C.甲海域多徑流匯入,鹽度較低
D.乙海域蒸發旺盛,鹽度較高
【分析】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特征自副熱帶海區向低緯和高緯度海區兩側逐漸降低;垂直上在中低緯度海區,表層鹽度較高,隨深度的增加,鹽度降低;在高緯度海區,表層鹽度較低,隨深度的增加,鹽度升高。表層海水的鹽度主要與降水量、蒸發量、陸地徑流、結冰和融冰、洋流等有關。
【解答】解:由圖可知,乙海域位于副熱帶海區,氣溫較高,蒸發旺盛,降水少,鹽度較高,D正確。
大西洋沿30°W海水鹽度隨深度增大呈現先減小后增大趨勢,深度1000m左右鹽度最低,而后鹽度增大,A錯誤。
南緯20°附近海區等鹽度線較密集,海區垂直變率最大,B錯誤。
甲海域位于(30°W,60°S)附近,附近主要是海域,陸地少,匯入徑流少,C錯誤。
故選:D。
【點評】解題關鍵是對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的了解,熟記海水鹽度分布的規律以及影響因素,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利用圖中信息分析解決問題。
16.與海水鹽度密切相關產業有(  )
①海洋化工
②海濱旅游
③水產養殖
④海洋運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海水中鹽分的作用:制鹽滿足生活與生產;生產高級化工產品;為海洋生物提供生活所需等。
【解答】解:由已學可知,海鹽可以作用為化工原料發展海洋化工,鹽度變化會影響海洋水產養殖,①③正確。
海濱旅游及海洋運輸與海水鹽度關系不大,②④錯誤。
故選:C。
【點評】解題關鍵是對海水鹽度的用途的了解,熟記海水鹽度分布的規律以及產生的影響,提高學生讀圖、析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并能利用圖中信息分析解決問題。
二.解答題(共4小題)
17.(2024 湖北開學)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海水平均鹽度約為35‰,表層海水受蒸發、降水、結冰、融冰和陸地徑流等影響,鹽度分布不均。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間分布與海水性質、營養鹽等環境因子密切相關。低鹽度海水更適合浮游植物生長,遠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陸地影響較小。如圖示意孟加拉灣及其周邊海區表層海水年平均鹽度分布。
(1)比較阿拉伯海與孟加拉灣表層海水鹽度的空間分布特征。
(2)說明甲海區夏季鹽度達一年中最低的原因。
(3)分析乙海區浮游植物冬季密度最高的原因。
【分析】(1)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特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空間分布是否均勻;二是如果不均勻,哪里多,哪里少;三是分布多的有無規律可循,比如是否與地形,河流等其他因素具備相關性。
(2)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是海水有降水量、蒸發量、徑流量、溶解度等因素。降水量越大,鹽度越低;蒸發量越大,鹽度越高;河口地區陸地徑流注入越多,鹽度越低;暖流流經海區蒸發量偏大,鹽的溶解度也偏大,則鹽度偏高。
(3)乙海區浮游植物冬季密度最高的原因從入海徑流、海水鹽度、大氣環流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讀圖可知,阿拉伯海海水鹽度較高,越往北鹽度越高,等鹽度線分布較稀疏,鹽度變化較小;孟加拉灣海水鹽度較低,孟加拉灣海水鹽度越往北鹽度越低;等鹽度線分布較密集,鹽度變化較大。
(2)讀圖可知,甲附近地區為恒河入海口處,有恒河匯入,鹽度較低;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量豐富,為雨季,補給河流較多,恒河水量大,淡水匯入多,對海水的稀釋作用強,導致海水鹽度降低;該處位于孟加拉灣北部,海區相對較封閉,與其他海區水交換少。
(3)讀圖可知,孟加拉灣附近陸地河流眾多,入海徑流較多,海水鹽度較低;帶來的營養鹽類較多;該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東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將來自孟加拉灣的低鹽度海水自東北吹向西南,降低了乙海區的鹽度,同時給乙海區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物質,利于浮游生物生長,因此浮游植物密度最高。
故答案為:
(1)阿拉伯海海水鹽度較高,孟加拉灣海水鹽度較低;孟加拉灣海水鹽度越往北鹽度越低;阿拉伯海鹽度越往北越高。
(2)甲附近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為雨季(降水量大);附近有恒河入海,雨季淡水匯入量大對海水的稀釋作用強,導致海水鹽度降低;位于孟加拉灣北部,海區相對較封閉。
(3)孟加拉灣入海徑流較多,海水鹽度較低;冬季該區域盛行東北風,將來自孟加拉灣的低鹽度海水自東北吹向西南;受此影響,冬季乙海區海水鹽度最低,因此浮游植物密度最高。
【點評】本題以北印度洋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海水鹽度、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
18.(2024 天河區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遼東灣位于渤海北部,海底地形自灣頂及東西兩側向中央傾斜,灣頂水深在10米左右,最深處位于灣口的中央部分,水深約32米。遼河口南臨遼東灣,河口岸線平面形態呈喇叭狀,屬于強潮河口,大潮潮差可達4m以上。遼河口內河道迂回曲折;并伴有沙灘和島嶼,分布著我國最大的蘆葦濕地;口外海水鹽度分布表現出較為復雜的、明顯不同于外部海洋的特征。近年來遼河下游工、農業用水量不斷增多。圖1示意遼東灣位置,圖2示意三道溝站海水鹽度隨水位變化。
(1)分析遼河口海水鹽度的季節變化規律。
(2)說明潮汐對三道溝鹽度的影響。
【分析】(1)海水鹽度的季節主要受蒸發、降水、結冰、融冰和陸地徑流的影響。
(2)潮汐對三道溝鹽度的影響需要結合海水運動方向和溫度進行分析。
【解答】解:(1)降水量越大,鹽度越低;蒸發量越大,鹽度越高;河口地區陸地徑流注入越多,鹽度越低;結冰會使海水中水減少,鹽度升高,反之,融冰會使海水鹽度降低。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季氣溫回升,地表徑流補給量增多,同時海冰消融鹽度降低;夏季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較多,入海徑流量增大,同時也是一年中海洋受到的補給量最大的時候,海水鹽度最低;秋季,季風結束,降水量減少,入海徑流減少,鹽度升高;冬季氣溫最低,海水結冰且地面徑流暫時性停止,補給量達到了最低值,海水鹽度達到了最高。
(2)根據三道溝站海水鹽度隨水位變化可知,海水位在一日中有兩次高值和兩次低值,分別為漲潮和落潮,海水鹽度與潮水位呈正相關;漲潮期間,高鹽海水入侵河口,鹽度升高;退潮期間,河水下泄,高鹽海水向口外退出,鹽度降低;一天中海水鹽度有兩次高值和兩次低值。
故答案為:
(1)春季,氣溫升高,海冰消融鹽度降低;夏季,入海徑流量大,鹽度最低;秋季,入海徑流減少,鹽度升高;冬季海水結冰,鹽度最高。
(2)漲潮期間,高鹽海水入侵河口,鹽度升高;退潮期間,河水下泄,高鹽海水向口外退出,鹽度降低;一天中海水鹽度有兩次高值和兩次低值(海水鹽度與潮水位呈正相關)。
【點評】本題以遼東灣自然地理環境及三道溝站海水鹽度隨水位變化圖為背景材料,涉及知識點為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及潮汐對入海口處海水鹽度的影響等知識,重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及描述與闡釋地理基本規律、原理的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及地理實踐力的學科核心素養。
19.(2024春 十堰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系重組將會改變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地質歷史時期,黃陵背斜曾是古川江和古長江的分水嶺。在漫長的歲月中,該區域水系發生重組,古川江與古長江最終相連,形成現代長江干流,并逐漸形成洞庭湖、鄱陽湖兩大通江湖泊。如圖為該區域水系圖。
(1)指出水系重組對長江下游地區水循環環節的影響。
(2)簡述水系重組后長江入海口附近海水鹽度和密度的變化。
(3)簡析鄱陽湖、洞庭湖的形成對下游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積極影響。
【分析】(1)水循環包括蒸發(蒸騰)、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及地下徑流等環節。
(2)海水密度的影響因素:水溫、鹽度、壓力。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降水量和蒸發量、陸地河川徑流注入、洋流、海域的封閉程度。
(3)鄱陽湖、洞庭湖的形成對下游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積極影響可以從氣候、水文、災害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據材料可知,區域水系發生重組后,古川江與古長江最終相連,形成現代長江干流,可知水系重組后,長江干流流量變大,長江下游地區地表徑流增多;長江下游地區地表水增多,下滲增多,地下徑流增多;可供蒸發的水增多,蒸發增強;區域水汽來源增多,降水增多。
(2)水系發生重組后,古川江與古長江最終相連,形成現代長江干流,長江徑流量增大,長江入海口水量增多,對海水的稀釋作用增強,海水鹽度降低;一般,在近岸河口地區,海水的密度主要取決于鹽度,且與鹽度具有正相關關系,所以海水密度減小。
(3)由于水的比熱容大,增溫和降溫幅度慢,所以鄱陽湖、洞庭湖能夠調節和改善局部地區氣候,縮小晝夜溫差,使得湖區附近氣候舒適;鄱陽湖、洞庭湖位于長江干流上,可調節徑流,對長江下游地區起削峰補枯作用,減少干旱和洪澇災害;湖泊對泥沙具有沉降作用,會使泥沙在湖區沉積,減少下游地區河流含沙量,減小泥沙淤積。
故答案為:
(1)蒸發增強;地表徑流增多;地下徑流增多;降水增多。
(2)鹽度降低;密度減小。
(3)改善小氣候,縮小晝夜溫差,湖區附近氣候舒適;削峰補枯,減少干旱和洪澇;泥沙在湖區沉積,減少下游泥沙淤積。
【點評】本題以長江流域水系為圖文材料,考查水循環環節、濕地的功能等內容,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等地理核心素養。
20.(2024春 咸寧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盛冰期是距今最近的干、冷的冰期氣候時期,當時我國東部海面下降了大約130米,渤海陸架出露,出現沙丘景觀。研究表明,我國渤海陸架細顆粒沉積物主要來自于黃河的物質輸入。如圖示意渤海地理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說出末次盛冰期渤海海岸線的移動方向,并解釋原因。
(2)推測末次盛冰期渤海海水鹽度升高的原因。
(3)分析渤海陸架沙丘的形成過程。
【分析】(1)末次盛冰期渤海海岸線的移動方向及原因可以從氣溫、降水、冰川、海平面等角度分析。
(2)末次盛冰期渤海海水鹽度升高的原因可以從氣候、地表徑流、結冰和融冰等角度分析。
(3)渤海陸架沙丘的形成過程可以從流水侵蝕、流水搬運、流水堆積、海平面變化、氣候變化、風力侵蝕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據材料可知,末次盛冰期,我國東部海面下降了大約130米,渤海陸架出露,表明此時渤海海岸線向海洋延伸;“末次盛冰期是距今最近的干、冷的冰期氣候時期”可知,末次盛冰期全球氣候特征為干冷,表明氣溫降低,降水量減少,降水以降雪形式存在,冰川發育;冰川融化少,入海徑流減少,海平面降低。
(2)據材料和上題可知,末次盛冰期全球氣候特征為干冷,所以渤海區域降水減少,加上氣溫低,冰川融化量小,所以河流流量小,注入渤海徑流量減少,稀釋作用小,海水鹽度高;氣溫降低,海水更易結冰,其中的淡水轉化為冰,而鹽仍然在海水中,所以海水鹽度會升高。
(3)根據材料“我國渤海陸架細顆粒沉積物主要來自于黃河的物質輸入”可知,沙丘物質來源于黃河,推測渤海陸架沙丘的形成過程:黃河含沙量大,攜帶泥沙進入渤海,由于水下坡度變緩,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在大陸架;冰盛期,由于氣溫降低,渤海海平面下降,部分大陸架露出水面;加上降水減少,氣候變干,風力作用增強,大陸架上的沙質沉積物被風力搬運堆積,形成沙丘。
故答案為:
(1)海岸線向海洋延伸;全球氣溫降低,降水量減少(固態降水比例增加);冰川發育,入海徑流減少,海平面降低。
(2)末次盛冰期,氣候變干,降水減少,注入渤海徑流量減少;海水結冰,其中的淡水轉化為冰,使海水鹽度升高。
(3)(黃河)河流攜帶泥沙進入渤海,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在大陸架;冰盛期海平面下降,部分大陸架露出水面;冰盛期氣候變干,受風力作用影響,陸架上的沙質沉積物被風力搬運堆積,形成沙丘。
【點評】本題以渤海為區域背景,涉及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沙丘的形成過程等內容,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等地理核心素養。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榆林市| 平邑县| 罗源县| 阿鲁科尔沁旗| 义马市| 邢台市| 南江县| 布尔津县| 永宁县| 白玉县| 明光市| 库尔勒市| 玛曲县| 滨州市| 高阳县| 吴川市| 沙雅县| 德惠市| 海南省| 渝中区| 昔阳县| 东明县| 泸州市| 大厂| 手游| 察哈| 岫岩| 格尔木市| 旺苍县| 恩平市| 苏州市| 榆树市| 定结县| 厦门市| 南江县| 连南| 崇文区| 鞍山市| 永顺县|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