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臨渭區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高一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題共6頁,滿分100分,時間75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3.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答題卡按順序收回,裝袋整理;試題不回收。癡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空格處應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美索不達米亞(蘇美爾)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米諾斯)文明赫梯文明迦南文明伊斯蘭文明東正教(俄羅斯)文明西方文明A.古埃及文明B.阿茲特克文明C.地中海文明D.古巴比倫文明2.在阿拉伯語中,商人有“聰明人”之意;《古蘭經》認為經商是受真主喜愛的職業;《一千零一夜》中記載了大量經商和航海冒險的故事;不少哈里發對商人們委以重任,給予高官厚祿。這些現象說明古代阿拉伯A.具有重商的文化傾向B.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C.形成自由貿易的風尚D.商業經營環境得天獨厚臨渭區高一歷史期末試題-1-(共6頁)0掃描全能王創建3.1201年,英國約翰王征收盾牌錢,諸郡中不肯交款者比比皆是。1215年,約翰王征收3馬克盾牌錢時,因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教會和男爵群起反對,并在1215年《大憲章》中對盾牌錢征收加以限制和否定。材料表明英國A.封君封臣間關系緊張B.議會君主制已確立C.新貴族與教會相勾結D.王權面臨多方挑戰4.根據以下資料信息的內容可判斷,其描述的是,(1).8物產:培植了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音行政:將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入4遺跡:馬丘比丘城遺址式A.瑪雅文明B.印加文明C.阿茲特克文明D.非洲文明的5.16世紀以前,西歐的物價一直比較穩定。相比16世紀初,16世紀末時西班牙的物價平均上漲了~4.2倍,法國上漲了2.2倍,英國上漲了2.6倍。該現象A.有利于商業規模的擴大B.有利于推動封建制度解體C.緣于工業化水平的提高D.引發了貿易中心轉移6.14至17世紀的歐洲思想解放運動中,人文主義的傳播深刻沖擊了中世紀的神權觀念。下列對這一時期思想發展的描述,正確的是A.但丁的《神曲》以拉丁文寫作,強調教會權威,鞏固了經院哲學的地位B.彼特拉克的《歌集》抨擊天主教會是“黑暗的監獄”歌頌愛情,描寫人的喜怒哀樂,C.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主張“因行稱義”,否定羅馬教廷的贖罪券制度:興黑D.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建立民主共和制7:18世紀中葉,一位英國內閣成員在議會發言中說:“諸位都知道,媾和與開戰的權力是由國王掌握的…我們的憲法始終表明,國王在決定和平與戰爭時有權利讓議會參與,也有權利不讓議會參與。沒有哪位明智的國王真的會冒險不讓議會參與。”這表明在當時的英國A.光榮革命成果受到侵蝕B.立憲政體未能阻止國王專權C.內閣依舊為國王所控制D.國王仍舊保留某些名義權力對(8.18世紀中后期到19世紀初,蒸汽動力的使用使英國原棉消耗量急速增長。1760年僅消耗一百七十多萬磅,1780年擴大近4倍(655萬磅),1810年消耗1.24億磅。這表明當時A.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緊密結合B.壟斷組織促進生產集中多C.機器生產全面取代手工勞動D,技術革新提高生產能力9.恩格斯在《法蘭西階級斗爭》(1895)導言中說,1848年《共產黨宣言》強調的無產階級“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奪取政權”的觀點已經“陳舊”,并肯定了19世紀末歐美無產階級的議會斗爭。這一變化A.表明恩格斯主張放棄暴力斗爭的形式B.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C.基于歐美無產階級普遍獲得民主權利D.表明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臨渭區高-歷史期末試題-2-(共6頁) 掃描全能王創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