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開封前注意保密5.亞歷山大在征服埃及后,拜謁了阿蒙神廟,被埃及祭司宣布為法老合法繼承人。他在占領巴比倫之后,又特令重建主神馬爾杜克神廟。這些做法A.擴大了帝國統治基礎B.沖擊了基督教的地位肇慶市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末統一考試C.保障了國家長治久安D.踐行了民族平等原則歷史6.中世紀歐洲很多城市明確宣布,城市居民成為自由市民,享有“市民權”,一個農奴跑到城市居住101天就自動成為城市的自由人。后來,有的城市干脆宣布,農奴只要跑進城市本試題共5頁,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就立即成為自由之人。這反映了A.封建農奴制度全面瓦解B.城市自治斗爭策略多樣注意事項:C.封建等級秩序面臨挑戰D.農奴自由得到國王支持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信息填寫清楚、準確,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粘貼處7.阿拉伯的文學代表作《天方夜譚》是以波斯故事為藍本,同時吸收印度、希臘、希伯來、2.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埃及等地的童話和寓言故事逐漸形成的。據此可知,《天方夜譚》3.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得使用涂改A.見證了多元文明的交流B.體現了開放的外交政策液、修正帶、刮紙刀。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及答題卡交回。C.引領了世界文學的發展D.促進了阿拉伯帝國擴張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8.唐代以來,遠銷東非的中國瓷器大多用作餐具、飲具,精美的瓷器則成為王公貴族、富商巨賈搶購收藏的珍品,甚至有的地方用瓷器碎片裝飾墳墓和清真寺。這表明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A.中國與東非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鑒1.從1950年起,黨和政府每年獎勵一批戰斗英雄和勞動模范。許多普通工人、農民,由于勞動成果顯著而受到贊揚,這改變了舊社會鄙視體力勞動的觀念。勞動光榮、艱苦創業、B.瓷器文化融入了東非人民的生活努力建設國家成為人們崇尚的道德規范。這反映了C.東非地區瓷器裝飾藝術成為主流A.政權鞏固成效顯著B.時代新風得到弘揚D.中國瓷器改革以適應本土化需求C.經濟建設成就巨大D.三大改造取得成效9.15世紀末,意大利探險家約翰·卡伯特在尋找西北航線時意外地發現了紐芬蘭漁場。從2.1984年起,深圳先后取消了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日用商品票證,實行市場敞開供此以后,英、法等國的漁民紛紛前往該地開發漁業,他們將紐芬蘭漁場豐富的鱈魚資源出應,價格隨行就市。對此理解最為合理的是口至歐洲,獲取了巨額財富。這一做法A.經濟改革探索前行B.計劃經濟全面退出A.揭開殖民擴張序幕B.開創洲際遠洋貿易C.市場調節已成共識D.生活水平迅速提高C.導致價格革命爆發D.助推資本原始積累3.右圖是2023年12月中國日報網刊載的一幅漫畫。該漫10.啟蒙思想家大衛·休謨提出所謂的“人的科學”,主張在自然和宇宙的研究中使用科學畫彰顯了中國方法。啟蒙思想的先驅約翰·洛克主張哲學也是受制于科學方法和批判性探究的嚴謹性A.堅定地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學科,應該使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這表明B.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A.人文學科成為科學的附庸B.自然科學助推思想解放C.打破歐美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C.科學理性成為社會的共識D.啟蒙運動推動科學革命D.重視發展大國合作戰略伙伴關系11.1785年,在一場知識產權糾紛案中,英國人阿克萊特的律師是這樣辯護的:“工藝各部4.在古埃及語言中,埃及被稱為“Kemet”,意為“黑色的土地”,從而區別于周圍的沙漠門中最有用的發明并不是關在書房里的專務理論的哲學家們的創作,而是通曉使用技術“紅土地”,埃及人在稱呼努比亞人和利比亞人時,通常會加上“懦弱的”或“可憐的”方法的、從實踐中得知什么構成其探討課題的靈巧的工匠的創作,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修飾語。這反映了這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工業革命A.古代文明發展的差異性B.古埃及人的文化優越感A.科學與社會生產緊密結合B.理論科學的貢獻更大C.古代東西方文化的隔閡D.古埃及語言文字的發達C.成果主要源于工匠的實踐D.工匠比哲學家更重要高一·歷史第1頁(共5頁)高一·歷史第2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