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英語學科2025年內蒙古中考化學真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2025年4月,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托舉下順利升空,并與中國空間站精準對接。下列相關過程以化學變化為主的是A. 火箭與飛船合體完成組裝 B. 引燃推進劑實現火箭發射C. 飛船入軌后展開太陽能帆板 D. 導航系統引導飛船精準對接2. 興趣小組開展了“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跨學科實踐活動。下列有關實驗操作規范的是A. 稱量土樣 B. 量取蒸餾水C. 溶解土樣 D. 測酸堿度3. 鏑是一種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硬盤驅動器和電動汽車引擎。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鏑屬于金屬元素 B. 鏑的元素符號為DyC. 鏑原子的核電荷數是66 D. 一個鏑原子的質量為162.5g4. 超臨界水是將水加熱到超過并加壓到超過219個大氣壓,使水處于氣、液相互交融的狀態。超臨界水減壓轉化為水蒸氣的過程中,從微觀角度分析發生改變的是A. 分子的間隔 B. 分子的大小 C. 分子的質量 D. 分子的種類5. 碳是給人類社會提供能源和材料的主要元素。下列含碳元素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選項 性質 用途A 活性炭具有很強的吸附性 可作凈水材料B 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 可制鉛筆芯C 干冰容易升華 可作制冷劑D 甲烷具有可燃性且熱值高 可作氣體燃料A. A B. B C. C D. D6. 乙醇是重要的有機溶劑,工業上用乙烯與水在一定條件下制取,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B. 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改變C. 該反應中共涉及2種氧化物 D. 甲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27. 小羽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可燃物燃燒條件”驗證實驗。將等質量的白磷置于①②③處,觀察到①處白磷燃燒,②③處白磷不燃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對比①③處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B. 對比①②處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空氣(氧氣)C. ②③處白磷均不燃燒的原因相同D. 裝置中氣球可以起到防止污染空氣的作用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26分)8. 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內蒙古的特色飲品奶茶是先用磚茶制成茶湯,后加牛奶再撒少許食鹽熬制而成。磚茶中含有30多種酚類物質,總稱為茶多酚。茶多酚是決定茶葉色、香、味的重要成分,有降血壓、抗衰老等保健功能,易溶于溫水,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被氧化。為適應快節奏生活,將制作奶茶的原料加工成奶茶粉,深受現代人們的喜愛。某種奶茶粉沖調時,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隨水溫的變化如圖1所示。沖調后,恒溫下測得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隨擱置時間的變化如圖2所示。奶茶有補充營養、改善情緒等功效,但是過度飲用會導致糖分、脂肪等攝入過多,引起肥胖,不利于人體健康。(1)熬制奶茶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質的物質是______。(2)茶多酚所屬的物質類別為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3)結合短文,據圖1分析,奶茶粉的最佳沖調溫度為______℃;據圖2分析,茶多酚含量隨著擱置時間延長逐漸減少,原因可能是______。9. 宋代《開寶本草》中記載了的制取過程,“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地上有霜”,在“冬月”因溫度降低,溶解度______(域“增大”“減小”或“不變”)而結晶析出。(2)“掃取”時常會混入泥沙,“以水淋汁”是進行溶解,再用______的方法除去難溶性雜質。(3)“煎煉”至有晶體析出時,溶液是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4)你認為通過以上制取過程能否得到純凈的,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10. 實驗小組對Al和溶液的反應進行探究。(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Al______Cu,小組同學一致認為Al和溶液能夠發生反應。(2)小林將鋁絲浸入溶液一段時間,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結合鋁的化學性質分析,原因是______。(3)小藝對小林的實驗操作進行了改進,觀察到明顯現象。小藝的實驗操作是______,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11. 氧氣在生產、生活和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興趣小組以“氧氣的制備”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式學習活動。I、實驗室制氧氣(1)用A裝置制取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2)若要收集一瓶較為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_(填序號)。Ⅱ、工業制氧氣(3)利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在低溫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當液態空氣升溫時,由于液氮沸點比液氧沸點______,液氮先汽化,剩下的主要是液氧。(4)利用膜分離法制氧氣。如下圖所示,利用氧分子的體積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氮分子的體積實現分離,從而獲得高濃度的氧氣。Ⅲ、空間站內的氧氣再生空間站內電解產生的供航天員呼吸,產生的與航天員呼出的通過“薩巴蒂爾反應”系統轉化為和,生成的再進行電解,實現的再生。示意圖如下。(5)“薩巴蒂爾反應”系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6)電解水的質量為,“薩巴蒂爾反應”系統中生成水的質量為的原因是______。(忽略非反應損耗)12. 實驗小組取一定量稀鹽酸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和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1)分析圖1的曲線,當反應進行至點時,溶液呈______性;若用酚酞溶液作該反應的指示劑,溶液在點時呈______色。(2)分析圖1和圖2曲線,可知該反應屬于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點對應的時間:第______s。(3)若燒杯中盛放10g溶質質量分數為的稀鹽酸,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氫氧化鈉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英語學科2025年內蒙古中考化學真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選擇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 2025年4月,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托舉下順利升空,并與中國空間站精準對接。下列相關過程以化學變化為主的是A. 火箭與飛船合體完成組裝 B. 引燃推進劑實現火箭發射C. 飛船入軌后展開太陽能帆板 D. 導航系統引導飛船精準對接【1題答案】B【詳解】A.火箭與飛船合體組裝,此過程通過機械操作連接部件,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引燃推進劑發射火箭,推進劑燃燒時生成新物質并釋放出大量能量,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C.飛船展開太陽能帆板,展開帆板是機械動作,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D.導航系統引導對接,依賴電子信號和計算機控制,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B。2. 興趣小組開展了“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跨學科實踐活動。下列有關實驗操作規范的是A. 稱量土樣 B. 量取蒸餾水C. 溶解土樣 D. 測酸堿度【2題答案】D【詳解】A、圖中操作有兩個錯誤:一、用手抓取土樣,應該用藥匙取用;二、土樣和砝碼放錯位置,應該“左物右碼”。不符合題意;B、量取液體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仰視讀數,會導致讀數偏小,不符合題意;C、圖中在量筒中溶解土樣,操作不規范,應該在燒杯中溶解土樣,不符合題意;D、測量溶液的酸堿度,在玻璃片上放一張干燥的pH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操作規范,符合題意。故選D。3. 鏑是一種稀土元素,可用于制造硬盤驅動器和電動汽車引擎。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鏑屬于金屬元素 B. 鏑的元素符號為DyC. 鏑原子的核電荷數是66 D. 一個鏑原子的質量為162.5g【3題答案】D【詳解】A、“鏑”是“钅”旁,屬于金屬元素,選項A正確;B、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圖中,元素名稱右上角表示的是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由圖可知,鏑的元素符號為Dy,選項B正確;C、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圖中,元素名稱左上角表示的是該元素的原子序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因此鏑原子的核電荷數是66,選項C正確;D、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圖中,元素名稱正下方表示的是相對原子質量,由圖可知鏑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2.5,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以及一個碳原子(碳12)質量的為1.66□0"kg,一個鏑原子的質量為:162.5□一個碳原子(碳12)質量/12=162.5×1.6×10 ”kg≈2.7×10 kg一個鍋原子的質量不是162.5g,選項D不正確。故選D。4. 超臨界水是將水加熱到超過并加壓到超過219個大氣壓,使水處于氣、液相互交融的狀態。超臨界水減壓轉化為水蒸氣的過程中,從微觀角度分析發生改變的是A. 分子的間隔 B. 分子的大小 C. 分子的質量 D. 分子的種類【4題答案】A【詳解】超臨界水減壓轉化為水蒸氣,這是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中,分子的種類、質量和大小都不會改變。而物質狀態發生改變時,分子間的間隔會發生變化,從超臨界水變為水蒸氣,分子間間隔增大。故選A。5. 碳是給人類社會提供能源和材料的主要元素。下列含碳元素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選項 性質 用途A 活性炭具有很強的吸附性 可作凈水材料B 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 可制鉛筆芯C 干冰容易升華 可作制冷劑D 甲烷具有可燃性且熱值高 可作氣體燃料A. A B. B C. C D. D【5題答案】B【詳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異味和色素等可溶性雜質,可用作凈水材料,選項A正確;B、石墨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可用作電極。石墨因其質地軟,易留下痕跡,可用作鉛筆芯,選項B不正確;C、干冰升華吸熱,可降低環境溫度,可用作制冷劑,選項C正確;D、甲烷可燃且熱值高,燃燒時釋放大量熱量,可用作氣體燃料,選項D正確。故選B。6. 乙醇是重要的有機溶劑,工業上用乙烯與水在一定條件下制取,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B. 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改變C. 該反應中共涉及2種氧化物 D. 甲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2【6題答案】A7. 小羽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可燃物燃燒條件”驗證實驗。將等質量的白磷置于①②③處,觀察到①處白磷燃燒,②③處白磷不燃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對比①③處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B. 對比①②處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空氣(氧氣)C. ②③處白磷均不燃燒的原因相同D. 裝置中氣球可以起到防止污染空氣的作用【7題答案】C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26分)8. 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內蒙古的特色飲品奶茶是先用磚茶制成茶湯,后加牛奶再撒少許食鹽熬制而成。磚茶中含有30多種酚類物質,總稱為茶多酚。茶多酚是決定茶葉色、香、味的重要成分,有降血壓、抗衰老等保健功能,易溶于溫水,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被氧化。為適應快節奏生活,將制作奶茶的原料加工成奶茶粉,深受現代人們的喜愛。某種奶茶粉沖調時,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隨水溫的變化如圖1所示。沖調后,恒溫下測得溶解的茶多酚含量隨擱置時間的變化如圖2所示。奶茶有補充營養、改善情緒等功效,但是過度飲用會導致糖分、脂肪等攝入過多,引起肥胖,不利于人體健康。(1)熬制奶茶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質的物質是______。(2)茶多酚所屬的物質類別為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3)結合短文,據圖1分析,奶茶粉的最佳沖調溫度為______℃;據圖2分析,茶多酚含量隨著擱置時間延長逐漸減少,原因可能是______。【8題答案】(1)牛奶 (2)混合物(3) ①. 70 ②. 茶多酚被氧化(或其他合理答案,如茶多酚發生分解等)9. 宋代《開寶本草》中記載了的制取過程,“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地上有霜”,在“冬月”因溫度降低,溶解度______(域“增大”“減小”或“不變”)而結晶析出。(2)“掃取”時常會混入泥沙,“以水淋汁”是進行溶解,再用______的方法除去難溶性雜質。(3)“煎煉”至有晶體析出時,溶液是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4)你認為通過以上制取過程能否得到純凈的,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9題答案】(1)減小 (2)過濾(3)飽和 (4)不能,未除去可溶性雜質10. 實驗小組對Al和溶液的反應進行探究。(1)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Al______Cu,小組同學一致認為Al和溶液能夠發生反應。(2)小林將鋁絲浸入溶液一段時間,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結合鋁的化學性質分析,原因是______。(3)小藝對小林的實驗操作進行了改進,觀察到明顯現象。小藝的實驗操作是______,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10題答案】(1)> (2)鋁絲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與硫酸銅溶液不反應,阻礙了鋁與硫酸銅溶液的接觸(3) ①. 用砂紙打磨鋁絲后,再將其浸入CuSO4溶液中 ②. 鋁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無色11. 氧氣在生產、生活和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興趣小組以“氧氣的制備”為主題開展了項目式學習活動。I、實驗室制氧氣(1)用A裝置制取氧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2)若要收集一瓶較為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_(填序號)。Ⅱ、工業制氧氣(3)利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在低溫下加壓,使空氣轉變為液態,當液態空氣升溫時,由于液氮沸點比液氧沸點______,液氮先汽化,剩下的主要是液氧。(4)利用膜分離法制氧氣。如下圖所示,利用氧分子的體積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氮分子的體積實現分離,從而獲得高濃度的氧氣。Ⅲ、空間站內的氧氣再生空間站內電解產生的供航天員呼吸,產生的與航天員呼出的通過“薩巴蒂爾反應”系統轉化為和,生成的再進行電解,實現的再生。示意圖如下。(5)“薩巴蒂爾反應”系統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6)電解水的質量為,“薩巴蒂爾反應”系統中生成水的質量為的原因是______。(忽略非反應損耗)【11題答案】(1) ①. ②. 分解反應(2)B (3)低(4)小于 (5)(6)電解水產生的氫氣用于 “薩巴蒂爾反應”,參與反應的氫元素質量一部分轉化到甲烷中,另一部分轉化到生成的水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水的質量m2 小于電解水的質量m112. 實驗小組取一定量稀鹽酸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和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1)分析圖1的曲線,當反應進行至點時,溶液呈______性;若用酚酞溶液作該反應的指示劑,溶液在點時呈______色。(2)分析圖1和圖2曲線,可知該反應屬于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點對應的時間:第______s。(3)若燒杯中盛放10g溶質質量分數為的稀鹽酸,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氫氧化鈉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12題答案】(1) ①. 中 ②. 紅(2) ①. 放熱 ②. 30(3)解:設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x=0.4g答: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氫氧化鈉的質量為0.4g。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內蒙古中考化學真題(原卷版).docx 2025年內蒙古中考化學真題(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