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收回.2.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答在本試卷上不得分.第I卷(共50分)第1卷為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美國作家邁克爾·哈特撰寫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一書中,隋文帝楊堅名列其中。楊堅能夠入選最重要的理由是()A.完成國家統一B.開通大運河C.實現經濟飛躍D.開創科舉制2.貞觀時期,群臣敢于發表并堅持自己的見解,甚至敢于批評皇帝,形成了清新健康的安政治風氣,對整個唐代的社會氣氛產生了良好影響。材料反映出“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A.朝中人才濟濟B.統治者患心納諫癡C.完善三省六部制D。鼓勵發展生產3.680年,唐高宗頒布詔令,將詩歌創作引入科舉考試。從此,詩歌成為衡量才華的重要標準,更多的流行體裁,尤其是七言律詩,開始受人騙目。由此可見()A.制度創新推動文化紫榮B.經濟繁榮促進風氣開放C。文教發展促成崇文抑武D.戲曲創作豐富民眾生活茶4.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搜集到一組唐朝的文物圖片進行展示交流。據此推斷,他們交流的主題應該是()知越密袖晚帶托茶撒邢名白釉瓷“三彩袖腳戲樂將陀A,繪畫水平高超B.醫學領先世界C.手工技藝精湛D,都市生活繁榮5.據統計,唐代的少數民族宰相有二十四人,分別來自十五個民族。少數民族出身的將軍、節度使多不勝數,甚至《新唐書》還專辟《諸奧蕃將傳》·集中介紹少數民族出身的著名將領。由此可見,唐朝()A,開明的民族政策B,開放的對外政策C.文學藝術多彩D,中外交流頻繁七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6.如果把唐朝的興衰過程看做一個拋物線形狀(如下圖所示),那么①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818年755年907年A.唐蕃會盟B.藩鎮割據C.黃巢起義D,安史之亂7.唐代某著名的無神論和樸素唯物主義者認為希望得到上天的愿賜,或者希冀依賴上天進行賞罰都是極其荒謬的想法:只要人們掌握了客觀規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這位思想家是()A.韓愈B.柳宗元C.僧一行D,白居易8.北宋的《西臺集》記載:王安石變法中推行“散青苗、置易市、斂役錢、變鹽法,凡政之可以得民財者無不用”。可見,這些變法措施,主要是針對北宋時期()A.財政開支不斷膨脹B.藩鎮將領軍權難控C.相權分割阻力重重D.地方豪強魚肉鄉里9。“大宋皇命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送至雄州交割。”北宋每年送給遼錢物稱為“歲幣”。這段材料記載的是()A.宋夏和約B.澶淵之盟C.邸城大戰D。宋金和議10.某校歷史社團編排了一部舞臺劇,根據刷本篇目推斷該劇刷名為(第一揚備戰第二場獻糧第三場郎城大捷第四場陰謀第五場班師第六場刑訊第七場莫須有第八場風波亭第九場刺素檜第十場祭廟A。《剛正不阿一一寇準》B.《金戈鐵馬一一辛棄疾》C。《精忠報國一一岳飛》D.《碧血丹心一文天祥》11.某班準備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圖說歷史活動,他們分組搜集素材制作板報,王麗同學負貴元朝部分,下面可作為她的板報素材的是()A。黃帝陵B,宜政院印C.文成公主塑像D、伊型將軍府12.某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收集了如下圖片資料。由此推斷該同學的學習主題是(街什功,宋代針鋪商標及鋼版北宋"交子《測明上河圖》局部南宋海船A,政權并立B.藝術精湛C.民族融合D,商業葉榮七年級歷史試顯算2頁共6頁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則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125678910111213答案ABA·ADBABBDC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DACDB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6分,第27題16分,第28題18分,共50分)26.(16分)(1)特點:唐朝對外交流是多方位,具有“大出大進”的特點。(或是雙向交流、兼容并蓄;既學習其他文化,也傳播自己文化;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得2分)史實:遣隋使和遺唐使;唐朝與新羅的交往;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佛法等(任兩點即可得2分)。(2)原因:宋元海上交通發達,海外貿易繁榮;政府鼓勵海外貿易設立市舶司;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進步:指南針運用于航海,安全性強。(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4分)(3)目的:提高明朝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宜揚國威,示中國富強: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2分)(4)問題:東南沿海道過嚴重的倭患。(1分).人物:威繼光(1分)啟示:開放則國興,閉關則國衰。堅持對外開放政策(言之有理,答出一點即可得2分)27.(16分)(1)唐王朝明確提出“華夷無別”“華夷同重”原則。(2分)方式:冊封、和親、以夷治夷、設置機構、戰爭。(答出住意兩點即可得2分)(2)東南地區,在澎湖設置巡檢司加強對臺灣的管理:西北地區,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管理西域軍政事務;西藏地區,設立宜慰使司都元帥府,屯駐軍隊。(答出任意一項機構及管轄地區得2分)意義:結束了我國歷史上長時期多個政權并立的局面:促進了民族融合: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答出任意一點即可,其他表述意思相近也可得2分)認識: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離不開歷代王朝治理智激的提升:新疆、西嫩和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維護祖國統一與民族團結是每一個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等。(言之有理,任意一點即可得2分)(3)評分標準:(滿分6分)水平等級擬定的觀點材科運用與論述(5-6)分明確,有斯意或有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以上史思想深度實,能妙做到史論站合,泛樣清晰。(3一4)分明確能夠國統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但不夠充分戲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1一2)分不夠明確有論迷或說明,但材補或史論站合不充分。(0)分沒有凝妹出觀,點觀,點、論述與材補無關,或僅僅重復樹樸中的史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 歷史期末試卷.pdf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 歷史期末試卷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