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氵氵氵(學校)氵(2025︵三十︶ 密 封 線 內 不 要 答 題、密 封 線 外 不 寫 考 號、姓 名)氵氵氵氵(姓名)氵氵氵氵氵氵(班級)氵氵氵氵氵(考號)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七年下 · 歷史(省命題) (三十)名校調研系列卷·七年下期末測試 歷史(人教版)題 號 一 二 總 分得 分(得分評卷人)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1 分,共 15 分)1 .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發掘出一處距今約 7000 年的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稻谷 、谷殼 、稻 稈和稻葉堆積 。 同時,出土了骨耜等工具 。這表明,當時該地區 ( ) A. 知道使用火 B. 會簡單制衣 C. 已有了原始農業 D. 建立了早期國家2 . 西漢建立之初,到處是殘破荒涼景象 。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大片田地荒蕪 。為此, 漢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 ) A. 獎勵耕織 B. 重農抑商 C. 休養生息 D. 自 由買賣3 . “六月己亥,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要 求南遷的鮮卑人 ( ) A. 改穿漢服 B. 采用漢姓 C. 使用漢語 D. 與漢人通婚4 . 589 年隋文帝滅掉哪個政權統一全國 ( ) A. 陳朝 B. 前蜀 C. 后蜀 D. 南唐5 .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國的人們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唐朝時先后派十幾批 遣唐使到中國的國家是 ( ) A. 朝鮮 B. 大食 C. 日本 D. 波斯6 . 清朝學者趙翼寫詩:“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 。”該詩講的是 ( ) A. 秦始皇 B. 漢高祖 C. 宋太祖 D. 元世祖7 . 下列對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杰出首領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 阿骨打建立金 B. 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C. 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 D. 成吉思汗建立明朝8 . 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是 (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9 . 北宋前期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 ( ) A. 會子 B. 圓形方孔半兩錢 C. 交子 D. 五銖錢10 . 有一部縱貫 16 個朝代的歷史,目的是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的史書是 ( ) A.《資治通鑒》 B.《史記》 C.《春秋》 D.《尚書》11 . 率船隊七次下西洋的是 ( ) A. 文天祥 B. 鄭和 C. 鑒真 D. 忽必烈12 . 1771 年領導土爾扈特部返回新疆的杰出首領是 ( ) A. 渥巴錫 B. 戚繼光 C. 鄭成功 D. 岳飛歷史試卷 第 1 頁 ( 共 4 頁 )13 . 清朝 1757 年下令關閉了其他港 口,只開放哪一處作為通商口岸 ( ) A. 寧波 B. 廈門 C. 廣州 D. 上海14 . 下列作物中屬于我國明代引進的是 ( ) A. 水稻 、向 日葵 B. 玉米 、甘薯 C. 馬鈴薯 、粟 D. 花生 、水稻(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45分))15 . 京劇形成于 ( )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得分 評卷人16 .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公元前 209 年,有 900 多貧苦農民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 。他們走到大澤鄉 遇上大雨,道路被沖毀,不能按期到達 。按照秦法,誤期者都要處死 。他們中的兩個小 隊長,殺死了押送的軍官,號召大家舉行起義 。材料二: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敗,奢侈之風日盛,連年的戰爭使民眾不堪重負,社會 矛盾日趨尖銳 。各地軍鎮長官節度使逐漸集軍權 、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中央與地方 的力量對比失衡……755 年,節度使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發動叛亂 。材料三:明朝末年,政治腐敗越發嚴重,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 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廣大農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紛紛起義 。他帶 領的隊伍在各支農民起義軍中脫穎而出,發展迅速,并于 1644年在西安建立政權 。(1)材料一涉及的起義名稱是什么? 此次起義有何地位? (2 分)(2)材料二中的 “叛亂 ”指的是什么?對唐朝國勢有何影響? 唐朝滅亡的標志是什么? (3 分)(3)材料三中的 “他 ”指的是誰?他建立 “政權 ”的國號是什么? 他提出的哪一口號得到 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3 分)(4)通過以上材料,你有何啟示?(1 分)考 生 座位序號七年下 · 歷史(省命題) (三十)歷史試卷 第 2 頁 ( 共 4 頁 )17 .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看重門第,不太注重才識 。 隋朝的開國皇帝即位 后,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依才能取士,到隋煬帝時,正式創立了科舉制 。材料二:明朝時,嚴格規定科舉考試的題 目;對考試答卷的文體格式 、段落劃分及文意, 都有嚴格規定,要求答卷由八 個部分組成 。材料三:清朝統治者非常注重從思想文化領域嚴密控制士人,經常從士人的文章 、詩詞 中摘取只言片語,加以歪曲解釋,再借題發揮,羅織罪狀,制造大批冤獄 。(1)材料一中 “隋朝的開國皇帝 ”指的是誰? 科舉制正式創立的標志是什么? (2 分)(2)材料二中明朝規定科舉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哪里? 明朝考試答卷的文體被稱為什 么? (3 分)(3)材料三涉及的內容被稱為什么?這種做法的推行有什么消極影響?(寫出兩點)(3 分)(4)談談今天應如何實現人才對社會的推動作用?(1 分)18 .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元末明初,一些日本武士和不法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 國 東南沿海地 區進行走私貿易和武裝搶劫,時人稱之為 “倭寇 ”。明朝中期以后,我國海防松弛,東南 沿海一帶的倭患愈 演 愈 烈,他 被 調 往 浙 東 抗 倭 。 1561 年,他 率 領 軍 隊 在 臺 州 九 戰 九 捷,取得了抗倭斗爭的重大勝利 。材料二:他收復和經營臺灣,一直受到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崇敬,臺灣同胞尊稱他為 “開 臺圣王 ”……1684 年,清朝設置的機構,隸屬福建省,加強了 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 。 材料三:17 世紀中期,俄國的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筑城堡, 作為擴大侵略的據點,對清政府要求其撤兵置若罔聞 。他曾命令清軍兩次進攻俄軍, 最后簽訂條約解決問題 。(1)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誰?他率領的軍隊被稱為什么?(2 分)(2)材料二中的 “他 ”指的是誰?材料中的 “機構 ”指的是什么?(2 分)(3)材料三中的 “他 ”指的是哪位皇帝? 材料中的 “條約 ”指的是什么? (2 分)(4)從以上材料中我們可以學習哪些精神?(1 分)七年下 · 歷史(省命題) (三十)歷史試卷 第 3 頁 ( 共 4 頁 )七年下 · 歷史(省命題) (三十)19 .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個民族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請結合 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秦始皇派哪位大將北擊匈奴? 他為抵御少數民族的侵擾修建的舉世聞名的偉大工 程是什么? (2 分)(2)秦末漢初,統一漠北地區的匈奴首領是誰? 公元前 119 年,漢軍發起哪一戰役,使 匈奴再無力與中央對抗? (2 分)(3)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權開始于哪一朝代? 寫出該朝代為加強對西域 的管轄,設置的管理西域的軍政事務的機構一例 。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 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什么? (3 分)(4)清朝順治皇帝于 1653 年冊封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首領的封號是什么?1727 年設置 的監督西藏地方政務的官職是什么?(2 分)(5)通過以上學習,談談你對古代民族關系的認識?(1 分)20 . 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承載著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問題 。【建筑之美】(1)唐朝時既是政治 、經濟 、文化交流中心,也是聞名中外的國際大都市的是什么? 萬 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請寫出明長城的東西起止點 。(3 分)【科技之光】(2)唐高宗時編修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藥典是什么? 畢昇的發明是什 么?誰主持創制的水運儀象臺,比歐洲同類天文儀器早了數百年? 被稱為 “中國 17 世 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的科技巨著是什么? (4 分)【文學之韻】(3)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 時 期 是 哪 個 朝 代?清 朝 中 期 曹 雪 芹 撰 寫 的 小 說 是 什 么?(2 分)(4)作為青年學生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1 分)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密 封線內不要答題)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氵歷史試卷 第 4 頁 ( 共 4 頁 )名校調研系列卷 ● 七年下期末測試 歷史(人教版)參考答案一 、1 . C 2 . C 3 . C 4 . A 5 . C 6 . C 7 . D 8 . B 9 . C 10 . A 11 . B 12 . A 13 . C14 . B 15 . D二 、16 . (1)陳勝 、吳廣起義(大澤鄉起義) 。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 (2)安史之亂 。 唐朝國勢由盛轉衰 。 朱溫建立后梁政權 。 (3)李 自成 。 大順 。 均田免糧 。 (4)統治 者應該愛惜民力 、施行仁政 、愛護百姓;得民 心 者得天下,失民 心 者失天下等 。 (符 合題意即可)17 . (1)隋文帝 。設置進士科 。 (2)“ 四 書”“ 五經”。八股文 。 (3)文字獄 。 造成了社會 恐怖,摧殘了許多人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言論,嚴重阻礙了思想 、學術的發展和進 步 。 (兩點即可)(4)大力發展科教文化事業,培養各種創新型人才;任人唯賢,唯才 是用等 。 (符合題意即可)18 . (1)戚繼光 。戚家軍 。 (2)鄭成功 。 臺灣府 。 (3)康熙帝 。《尼布楚條約》。 (4)反抗 精神 、斗爭精神等 。 (符合題意即可)19 . (1)蒙恬 。秦長城(長城) 。 (2) 冒頓單于 。 漠北戰役 。 (3)元朝 。 北 庭 都 元 帥 府 。 澎湖巡檢司 。 (4)達賴喇嘛 。駐藏辦事大臣 。 (5)民族間的交融與交往是歷史發展 的主流 ; 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維護民族團結 、促進民族交融是 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等 。 (符合題意即可)20 . (1)長安 。 東起鴨綠江邊, 西至嘉峪關 。 (2)《唐本草》。 活字印刷術 。 蘇頌 。《天工 開物》。 (3)唐朝 。《紅樓夢》。 (4)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 , 去其糟粕等 。 (符合題意即可)— (三十) —七年下·歷史(省命題)(三十)學校名校調研系列卷·七年下期末測試歷史(人教版)0題號總分5得分姓名得分評卷人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密1.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發掘出一處距今約7000年的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稻谷、谷殼、稻班級稈和稻葉堆積。同時,出土了骨耜等工具。這表明,當時該地區A.知道使用火B.會簡單制衣C.已有了原始農業D.建立了早期國家線2.西漢建立之初,到處是殘破荒涼景象。人民流離失所,人口銳減,大片田地荒蕪。為此,考號內漢高祖采取的政策是A.獎勵耕織B.重農抑商C.休養生息D.自由買賣不3.“六月己亥,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要要求南遷的鮮卑人(答A.改穿漢服B.采用漢姓C.使用漢語D.與漢人通婚4.589年隋文帝滅掉哪個政權統一全國題A.陳朝B.前蜀C.后蜀D.南唐5.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國的人們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唐朝時先后派十幾批密遣唐使到中國的國家是A.朝鮮B.大食C.日本D.波斯封6.清朝學者趙翼寫詩:“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該詩講的是線A.秦始皇B.漢高祖C.宋太祖D.元世祖外7.下列對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杰出首領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阿骨打建立金B.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不C.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D.成吉思汗建立明朝寫8.我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朝代是考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9.北宋前期出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號A.會子B.圓形方孔半兩錢C.交子D.五銖錢10.有一部縱貫16個朝代的歷史,目的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的史書是姓A.《資治通鑒》B.《史記》C.《春秋》D.《尚書》11.率船隊七次下西洋的是名A.文天祥B.鄭和C.鑒真D.忽必烈12.1771年領導土爾扈特部返回新疆的杰出首領是A.渥巴錫B.戚繼光C.鄭成功D.岳飛歷史試卷第1頁(共4頁)七年下·歷史(省命題)(三十)13.清朝1757年下令關閉了其他港口,只開放哪一處作為通商口岸A.寧波B.度門C.廣州D.上海14.下列作物中屬于我國明代引進的是A.水稻、向日葵B.玉米、甘薯C.馬鈴薯、粟D.花生、水稻15.京劇形成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得分評卷人二、非選擇題(5小題,共45分)】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貪苦農民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他們走到大澤鄉遇上大雨,道路被沖毀,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誤期者都要處死。他們中的兩個小隊長,殺死了押送的軍官,號召大家舉行起義。材料二:唐玄宗在位末年,朝政腐敗,奢侈之風日盛,連年的戰爭使民眾不堪重負,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各地軍鎮長官節度使逐漸集軍權、行政權和財權于一身,中央與地方的力量對比失衡…755年,節度使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發動叛亂。材料三:明朝末年,政治腐敗越發嚴重,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怨聲載道,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廣大農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紛紛起義。他帶領的隊伍在各支農民起義軍中脫穎而出,發展迅速,并于1644年在西安建立政權。(1)材料一涉及的起義名稱是什么?此次起義有何地位?(2分)(2)材料二中的“叛亂”指的是什么?對唐朝國勢有何影響?唐朝滅亡的標志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誰?他建立“政權”的國號是什么?他提出的哪一口號得到了廣大農民的熱烈擁護?(3分)(4)通過以上材料,你有何啟示?(1分)考生座位序號歷史試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吉林省四平市統考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七年下期末測試 歷史(含答題卡、答案).docx 吉林省四平市統考2024~2025學年度下學期七年下期末測試 歷史(含答題卡、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