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主干知識——在微點判斷中澄清1.判斷下列有關弱電解質電離敘述的正誤(1)NH3溶于水能導電,所以NH3是電解質 ( )(2)BaSO4難溶于水,其水溶液導電性很差,所以BaSO4是弱電解質 ( )(3)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 ( )(4)電離平衡右移,電解質分子的濃度一定減小,離子濃度一定增大 ( )(5)鹽酸的導電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的強 ( )(6)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濃度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不變 ( )(7)改變條件,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一定增大 ( )(8)同一弱電解質,濃度大的電離平衡常數大 ( )2.判斷下列有關水電離敘述的正誤(1)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減小 ( )(2)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 )(3)溶液中c(H+)、c(OH-)可能不同,但水電離出的H+與OH-的總量一定相等 ( )(4)任何溫度下,如果c(H+)不等于c(OH-),則溶液一定呈現酸堿性 ( )(5)用蒸餾水潤濕的pH試紙測溶液的pH,一定會使結果偏低 ( )(6)用pH計測得某溶液的pH為7.45 ( )3.判斷下列有關酸堿中和滴定敘述的正誤(1)一支標有“20 ℃、25 mL”字樣的滴定管內裝液體到刻度1.00 mL時,管內液體的體積大于24.00 mL ( )(2)“中和滴定”實驗中,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必須潤洗后方可使用 ( )(3)用50 mL酸式滴定管可準確量取25.00 mL KMnO4溶液 ( )(4)當觀察到錐形瓶中顏色發生變化,立即停止滴定并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 ( )(5)量取20.00 mL待測液時可用量筒量取 ( )(6)若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則測定值偏大 ( )(7)滴定管盛標準溶液時,調液面一定要調到“0”刻度 ( )4.判斷下列有關鹽類水解敘述的正誤(1)純堿是鹽,不是堿,之所以被稱為純堿,是因為它的水溶液顯堿性 ( )(2)加熱促進了CH3COO-的水解,抑制了CH3COOH的電離 ( )(3)常溫下,pH=10的CH3COONa溶液與pH=4的NH4Cl溶液,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 )(4)CH3COONH4水溶液呈中性,溶液中的c(H+)=c(OH-) ( )(5)將碳酸鈉溶液加水稀釋,水解程度會增大,所以其c(OH-)增大 ( )(6)對于Na2CO3溶液,加水稀釋或加入少量Na2CO3固體,均使Na2CO3的水解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 )(7)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體,C水解平衡左移,pH減小 ( )(8)加熱CH3COONa溶液,溶液中將減小 ( )5.判斷下列有關沉淀溶解平衡敘述的正誤(1)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為0 ( )(2)等物質的量的AgNO3和NaCl混合后,溶液中不存在Ag+和Cl- ( )(3)對于“AgCl(s) Ag+(aq)+Cl-(aq)”,說明溶解的AgCl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 ( )(4)當改變外界條件時,沉淀溶解平衡會發生移動,直至達到新的平衡 ( )(5)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質的離子濃度相等,且保持不變 ( )(6)洗滌沉淀時,洗滌次數越多越好 ( )(7)在一定條件下,溶解度較小的沉淀也可以轉化成溶解度較大的沉淀 ( )二、綜合思維——在知識融會中貫通(一)電離平衡電解質 弱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強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全部電離電離平衡 逆、等、動、定、變影響因素 溫度、濃度、同離子效應、化學反應等電離常數 AB A++B-,K=K只受溫度的影響 [綜合訓練]1.(2025·保定高二期中)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傳統調味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食醋屬于弱電解質B.適當加熱,食醋的導電能力會增強C.食醋中含有CH3COOH分子D.醋酸電離方程式為CH3COOH CH3COO-+H+2.硼酸,化學式H3BO3,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大量用于玻璃工業,也可用作防腐、消毒劑。硼酸在水中存在H3BO3+H2O [B(OH)4]-+H+的平衡。下列關于硼酸說法正確的是 ( )A.H3BO3是一元弱酸B.升高溫度,該平衡逆向移動C.滴加少量濃鹽酸,該平衡正向移動D.H3BO3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H3BO3+3NaOHNa3BO3+3H2O3.(2025·合肥高二期中)次氯酸(HClO)和亞氯酸(HClO2)是兩種常見的弱酸,常溫時HClO的Ka=4.7×10-8 ,HClO2的Ka=1.1×10-2 。現將pH和體積都相同的次氯酸溶液和亞氯酸溶液分別加蒸餾水稀釋,pH隨溶液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曲線Ⅰ為次氯酸稀釋時pH變化曲線B.取a點的兩種酸溶液,中和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消耗亞氯酸的體積較小C.b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比c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小D.從b點到d點,溶液中保持不變(HR代表HClO或HClO2)(二)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水的電離 水是極弱的電解質水的離子積 Kw=c(H+)·c(OH-)溶液的酸堿性 酸性溶液:c(H+)>c(OH-)中性溶液:c(H+)=c(OH-)堿性溶液:c(H+)pH pH的計算:pH=-lg c(H+)酸堿 中和 滴定 主要儀器 酸式滴定管和堿式滴定管操作步驟 儀器的檢漏、潤洗、裝液、調節液面、中和滴定、終點判斷、計算誤差分析 溶液配制引起的誤差;滴定操作引起的誤差 [綜合訓練]4.我國在國際上首次拍攝到水分子內部結構照片(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的電離是放熱過程B.純水的Kw改變時,水仍然呈中性C.相同條件下海水的Kw大于純水的KwD.降低溫度,Kw減小,pH不變5.下列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 )A.c(OH-)=1×10-6 mol·L-1的溶液B.能夠和鹽酸反應的溶液C.c(OH-)>c(H+)的溶液D.滴加酚酞顯無色的溶液6.(2025·長沙高二期末)電位滴定法是根據滴定過程中指示電極電位的變化來確定滴定終點的一種滴定分析方法。在化學計量點附近,被測離子濃度發生突躍,指示電極電位也產生了突躍,進而確定滴定終點的位置。常溫下,利用0.180 mol·L-1的鹽酸標準液滴定5.6 mL某溶液中Na2A的含量,其電位滴定曲線與pH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注:—表示電極電位曲線;┄┄表示pH曲線)A.該滴定過程一定要選擇指示劑B.a點存在c(Na+)=c(H2A)+2c(A2-)+c(HA-)+c(Cl-)C.由圖中信息可知HA-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D.若a、b兩點的橫坐標分別為2.9 mL、5.8 mL,則Na2A的濃度約為0.093 mol·L-1(三)鹽類的水解實質 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促進了水的電離影響因素 濃度、溫度、酸堿性等規律 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應用 如泡沫滅火器,化肥合理施用等 [綜合訓練]7.已知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相比,NaCN溶液的pH較大,則關于同溫度同體積同濃度的HCN和HClO溶液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電離程度:HClO>HCNB.pH:HCN溶液>HClO溶液C.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HClO>HCND.兩種溶液中離子濃度:c(H+)+c(CN-)8.(2025·西安高二檢測)如圖為某實驗測得0.1 mol·L-1 NaHCO3溶液在升溫過程中(不考慮水揮發)的pH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時,Kw>Ka1(H2CO3)·Ka2(H2CO3)B.a點、c點溶液的c(OH-)相等C.b點溶液中,c(Na+)=c(HC)+2c(C)D.ab段,pH減小說明升溫抑制了HC的水解(四)沉淀溶解平衡物質的溶解性 易溶、可溶、微溶、難溶沉淀溶解平衡 如AgCl(s)Cl-(aq)+Ag+(aq)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 沉淀的生成、溶解、轉化溶度積 表達式:MmAn(s) mMn+(aq)+nAm-(aq),Ksp=cm(Mn+)·cn(Am-)應用:判斷溶液中是否出現沉淀,計算溶液中部分離子的濃度 [綜合訓練]9.已知25 ℃時,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在c(Mg2+)=c(Cu2+)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稀溶液使pH慢慢增大,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Mg2+先沉淀B.Cu2+先沉淀C.同時沉淀D.Mg2+和Cu2+均不可能沉淀10.化工生產中常用MnS作沉淀劑除去工業廢水中的Cu2+:Cu2+(aq)+MnS(s) CuS(s)+Mn2+(aq),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MnS的Ksp大于CuS的Ksp②達到平衡時c(Mn2+)=c(Cu2+)③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體后,溶液中c(Cu2+)、c(Mn2+)保持不變④該反應平衡常數K=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11.(2025·南昌高二檢測)25 ℃下,在含一定質量Mg(OH)2的懸濁液中,分6次快速注入等量鹽酸,體系pH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由圖可知,酸堿中和反應速率大于Mg(OH)2沉淀溶解速率B.第6次加入鹽酸時,Mg(OH)2沉淀消耗完全C.由圖可知Ksp[Mg(OH)2]=5×10-32.8D.上述過程中Mg(OH)2沉淀溶解平衡常數保持不變三、遷移應用——在課題活動中踐行課題活動 水泥中鈣元素的提取與測定 水泥是一種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后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國防等工程。探究目標(一) 水泥中鈣元素的定性提取 硅酸鹽水泥的主要成分為硅酸三鈣(3CaO·SiO2)、硅酸二鈣(2CaO·SiO2)、鋁酸三鈣(3CaO·Al2O3)、鐵鋁酸四鈣(4CaO·Al2O3·Fe2O3)。除此之外,還有很少量的MgO、CaSO4等雜質。水泥熟料中堿性氧化物含量占60%以上,因此易為酸所溶解。1.為了提高水泥樣品的酸浸率,可采取哪些措施 2.在水泥樣品酸浸時,以鹽酸為溶劑,氯化銨為助溶劑,還需加入幾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什么 還可使用什么試劑代替硝酸 3.已知:室溫下,Ksp[Al(OH)3]=10-32.9,Ksp[Fe(OH)3]=10-37.4,Ksp[Mg(OH)2]=10-10.8,Ksp[Ca(OH)2]=10-5.3。結合數據,要加堿除去雜質離子Al3+、Fe3+、Mg2+,需調節pH為多少 (寫出分析過程)探究目標(二) 水泥中鈣元素的定量測定[方法1 質量法]1.如何判斷C沉淀完全 2.若稱取水泥的質量為a g,實驗完成后稱量CaO的質量為b g,則水泥中鈣元素的含量為多少 [方法2 氣體法]3.若在標準狀況下,測得CO2的體積為V L,則水泥中含鈣元素的質量為多少 [方法3 氧化還原反應滴定法]4.寫出上述步驟(1)轉化的離子方程式。5.滴定實驗的終點現象是什么 6.草酸鈣沉淀經稀硫酸處理后,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通過測定草酸的量可間接獲知鈣的含量,滴定反應為Mn+H++H2C2O4Mn2++CO2↑+H2O。若實驗中稱取0.40 g水泥樣品,滴定時消耗了0.050 0 mol·L-1 KMnO4溶液36.00 mL,試計算該水泥樣品中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素養訓練]工業上利用電鍍污泥(主要含有Fe2O3、CuO、Cr2O3及部分難溶雜質)回收銅和鉻等金屬,回收流程如下:已知部分物質沉淀的pH及CaSO4的溶解度曲線:F C C開始沉淀pH 2.1 4.7 4.3完全沉淀pH 3.2 6.7 a(1)在浸出過程中除了生成Fe2(SO4)3、Cr2(SO4)3外,主要還有 (填化學式)。 (2)在除鐵操作中,需要除去Fe3+和CaSO4,請完成相關操作:①加入石灰乳調節pH范圍為 ,檢驗Fe3+已經除盡的操作是 。 ②將濁液加熱到80 ℃, 。(3)寫出還原步驟中加入NaHSO3生成Cu2O固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此步驟中加入NaHSO3得到Cu2O的產率為95%,若NaHSO3過量,除了浪費試劑外,還會出現的問題是 。(4)當離子濃度小于或等于1×10-5 mol·L-1時可認為沉淀完全,若要使Cr3+完全沉淀則要保持c(OH-)≥ 。(已知:Ksp[Cr(OH)3]=6.3×10-31, ≈4.0)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階段驗收評價一、主干知識——在微點判斷中澄清1.(1)× (2)× (3)× (4)× (5)× (6)× (7)× (8)×2.(1)× (2)× (3)√ (4)√ (5)× (6)√3.(1)√ (2)√ (3)√ (4)× (5)× (6)× (7)×4.(1)√ (2)× (3)√ (4)√ (5)× (6)√ (7)× (8)√5.(1)× (2)× (3)× (4)√ (5)× (6)× (7)√二、綜合思維——在知識融會中貫通1.選A 食醋屬于混合物,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A錯誤;醋酸的電離為吸熱過程,適當升高溫度,電離平衡右移,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增大,導電能力會增強,B正確;醋酸為弱電解質,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則食醋中含有CH3COOH分子,C正確;醋酸為弱電解質,在溶液中部分電離,醋酸電離方程式為CH3COOH CH3COO-+H+ ,D正確。2.選A 硼酸中B原子屬于缺電子原子,在水溶液中可以結合水電離出的氫氧根,由H3BO3+H2O [B(OH)4]-+H+可知硼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所以為一元弱酸,A正確;電離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B錯誤;滴加少量濃鹽酸,氫離子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C錯誤;H3BO3為一元酸,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3BO3+NaOHNa[B(OH)4],D錯誤。3.選D 酸性越強,加水稀釋時溶液的pH變化越大,HClO2酸性強于HClO,加水稀釋時pH變化大,所以曲線Ⅰ代表HClO2稀釋時pH變化曲線,A錯誤;pH相同的兩種酸,越弱的酸其濃度越大,消耗的NaOH溶液體積越多,HClO酸性弱于HClO2,所以中和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消耗HClO的體積較小,B錯誤;酸的pH越大,對水的電離的抑制程度越小,所以b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比c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C錯誤;溶液中==,平衡常數只隨溫度而改變,所以從b點到d點,溶液中保持不變,D正確。4.選B 弱電解質電離吸熱,水是弱電解質,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A錯誤;純水的Kw改變時,c(H+)和c(OH-)仍然相同,則水仍然呈中性,B正確;同溫度下,電解質的稀溶液和純水的離子積常數相同,海水是電解質的稀溶液,則相同條件下海水的Kw和純水的Kw相同,C錯誤;降低溫度,水的電離程度減小,Kw減小,c(H+)減小,pH增大,D錯誤。5.選C 常溫下,溶液中c(OH-)=1×10-6 mol·L-1的溶液一定顯堿性,但是非常溫下不一定是堿性溶液,A不符合題意;能夠和鹽酸反應的溶液可以是堿溶液也可能是鹽溶液,B不符合題意;根據c(H+)、c(OH-)的相對大小判斷酸堿性,c(H+)6.選D 由題干信息可知,在化學計量點附近,被測離子濃度發生突躍,指示電極電位也產生了突躍,故不需要指示劑,根據電極電位突變即可判斷滴定終點,故A錯誤;點a為第一步滴定終點,點a溶液中溶質組成為等物質的量的NaHA和NaCl,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為c(Na+)=c(H2A)+c(A2-)+c(HA-)+c(Cl-),故B錯誤;a點溶液的pH=8.4,結合B項,NaHA溶液呈堿性,說明HA-的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故C錯誤;利用a點,Na2A與HCl以1∶1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則c(Na2A)×5.6 mL=0.18 mol·L-1×2.9 mL,解得c(Na2A)≈0.093 mol·L-1,故D正確。7.選C 強堿弱酸鹽的水溶液呈堿性,相應酸的酸性越弱,其強堿弱酸鹽溶液的堿性越強。NaCN溶液的pH比NaClO大,說明HCN比HClO酸性弱,所以電離程度HCNHCN,則等濃度時,HClO溶液的pH較小,B正確;等物質的量時,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相等,C錯誤;酸性HClO>HCN,則等濃度時,c(CN-)8.選A 碳酸氫鈉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根據圖示可知,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水解過程大于電離過程,Kh=>Ka2,所以Kw>Ka1(H2CO3)·Ka2(H2CO3),故A正確;溫度升高,Kw增大,a點、c點的pH相同,即氫離子濃度相同,但c點的Kw大,所以a點溶液的c(OH-)比c點溶液的c(OH-)小,故B錯誤;b點溶液顯堿性,c(H+)c(HC)+2c(C),故C錯誤;碳酸氫鈉溶液中存在電離和水解兩個過程,而電離和水解均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促進電離和水解兩個過程,故D錯誤。9.選B Mg(OH)2和Cu(OH)2為同種類型的沉淀,Ksp[Mg(OH)2]>Ksp[Cu(OH)2],所以當c(Mg2+)=c(Cu2+)時,Cu2+沉淀時所需c(OH-)更小,所以逐滴加入NaOH稀溶液使pH慢慢增大,Cu2+先沉淀。10.選A 化學式相似的物質,溶度積大的物質容易轉化為溶度積小的物質,所以MnS的Ksp比CuS的Ksp大,①正確;該反應達到平衡時各離子的濃度保持不變,但不相等,②錯誤;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體后,溶液中c(S2-)增大,由于溫度不變,溶度積不變,故c(Cu2+)、c(Mn2+)均減小,③錯誤;反應的平衡常數K===,④正確。11.選C 中和反應是一個進行極快的反應,瞬間就可完成,酸堿中和反應速率大于Mg(OH)2沉淀溶解速率,故A正確;由圖可知第6次加入鹽酸時,溶液的pH不變,Mg(OH)2沉淀消耗完全,故B正確;由圖可知未加入稀鹽酸時溶液的pH=10.6,c(H+)=1×10-10.6,則c(OH-)=1×10-3.4,c(Mg2+)=×10-3.4,Ksp[Mg(OH)2]=c(Mg2+)·c2(OH-)=×10-3.4×(1×10-3.4)2=5×10-11.2,故C錯誤;沉淀溶解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沉淀溶解平衡常數保持不變,故D正確。三、遷移應用——在課題活動中踐行探究目標(一)1.提示:加熱、增大酸液濃度、攪拌、振蕩、水泥粉碎等。2.提示:加入幾滴硝酸的作用是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Fe2+氧化為Fe3+。也可用過氧化氫(H2O2)替代硝酸,而且用H2O2符合綠色化學思想,不產生污染性氣體。3.提示:一般情況下,離子濃度為10-5 mol·L-1時可視為該離子已被除盡。Al3+、Fe3+、Mg2+三種雜質離子中,Mg2+完全轉化為沉淀除去所需的OH-濃度最大,有c2(OH-)== mol2·L-2=10-5.8 mol2·L-2,則c(OH-)=10-2.9 mol·L-1,pOH=2.9,pH=14-2.9=11.1。探究目標(二)1.提示:加入Na2CO3溶液靜置,向上層清液中再加Na2CO3溶液,若無沉淀,則證明Ca2+沉淀完全。2.提示:×100%。3.提示: ×40 g。4.提示:Ca2++C2CaC2O4↓5.提示:當滴加最后半滴KMnO4溶液時,溶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不褪色。6.提示:通過關系式5Ca2+~5C2~2Mn可知,n(Ca2+)=0.004 5 mol,故m(Ca2+)=0.18 g,則水泥樣品中鈣的質量分數為×100%=45.0%。[素養訓練]解析:(1)Fe2O3、CuO、Cr2O3均能溶于硫酸,分別生成鹽[Fe2(SO4)3、CuSO4、Cr2(SO4)3]和水。(2)由部分物質沉淀的pH及除鐵操作的目的可知,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的pH為3.2≤pH<4.3,不會沉淀C、C,但能除去F;F遇KSCN變紅,如果溶液中F已經除盡,則濾液遇KSCN溶液不變紅;再由CaSO4的溶解度曲線可知,Ca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逐漸減小,如果將濁液加熱到80 ℃,趁熱過濾,可以除去CaSO4。(3)由銅元素降低化合價可知硫元素必須升高化合價,還原步驟的原理為2Cu2++HS+2H2OCu2O↓+S+5H+;亞硫酸屬于中強酸,而還原步驟生成的硫酸是強酸,若NaHSO3過量,過量的NaHSO3可以與強酸反應生成有毒的SO2氣體,造成環境污染。(4)由沉淀溶解平衡可知,Cr(OH)3(s) Cr3+(aq)+3OH-(aq),Ksp[Cr(OH)3]=c(Cr3+)×c3(OH-)=6.3×10-31,則c3(OH-)==6.3×10-26=63×1,c(OH-)= mol·L-1≈4.0×10-9 mol·L-1,即要使Cr3+完全沉淀則要保持c(OH-)≥4.0×10-9 mol·L-1。答案:(1)CuSO4 (2)①3.2≤pH<4.3 取適量濾液,加KSCN溶液,若不變紅,則說明Fe3+已除盡 ②趁熱過濾 (3)2H2O+HS+2Cu2+Cu2O↓+S+5H+ 產生SO2,污染環境(4)4.0×10-9 mol·L-19 / 10(共42張PPT)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階段驗收評價一、主干知識——在微點判斷中澄清二、綜合思維——在知識融會中貫通三、遷移應用——在課題活動中踐行目錄一、主干知識——在微點判斷中澄清1.判斷下列有關弱電解質電離敘述的正誤(1)NH3溶于水能導電,所以NH3是電解質( )(2)BaSO4難溶于水,其水溶液導電性很差,所以BaSO4是弱電解質( )(3)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 )(4)電離平衡右移,電解質分子的濃度一定減小,離子濃度一定增大( )(5)鹽酸的導電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的強( )(6)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濃度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不變( )(7)改變條件,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一定增大( )(8)同一弱電解質,濃度大的電離平衡常數大( )××××××××2.判斷下列有關水電離敘述的正誤(1)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減小( )(2)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c(OH-)降低( )(3)溶液中c(H+)、c(OH-)可能不同,但水電離出的H+與OH-的總量一定相等( )(4)任何溫度下,如果c(H+)不等于c(OH-),則溶液一定呈現酸堿性( )(5)用蒸餾水潤濕的pH試紙測溶液的pH,一定會使結果偏低( )(6)用pH計測得某溶液的pH為7.45 ( )××√√×√3.判斷下列有關酸堿中和滴定敘述的正誤(1)一支標有“20 ℃、25 mL”字樣的滴定管內裝液體到刻度1.00 mL時,管內液體的體積大于24.00 mL( )(2)“中和滴定”實驗中,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即可使用,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必須潤洗后方可使用( )(3)用50 mL酸式滴定管可準確量取25.00 mL KMnO4溶液( )(4)當觀察到錐形瓶中顏色發生變化,立即停止滴定并記下滴定管液面讀數( )(5)量取20.00 mL待測液時可用量筒量取( )(6)若用標準鹽酸滴定待測NaOH溶液,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則測定值偏大( )(7)滴定管盛標準溶液時,調液面一定要調到“0”刻度( )√√√××××4.判斷下列有關鹽類水解敘述的正誤(1)純堿是鹽,不是堿,之所以被稱為純堿,是因為它的水溶液顯堿性( )(2)加熱促進了CH3COO-的水解,抑制了CH3COOH的電離( )(3)常溫下,pH=10的CH3COONa溶液與pH=4的NH4Cl溶液,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4)CH3COONH4水溶液呈中性,溶液中的c(H+)=c(OH-) ( )(5)將碳酸鈉溶液加水稀釋,水解程度會增大,所以其c(OH-)增大( )(6)對于Na2CO3溶液,加水稀釋或加入少量Na2CO3固體,均使Na2CO3的水解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7)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體,C水解平衡左移,pH減小( )(8)加熱CH3COONa溶液,溶液中將減小( )√×√√×√×√5.判斷下列有關沉淀溶解平衡敘述的正誤(1)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為0( )(2)等物質的量的AgNO3和NaCl混合后,溶液中不存在Ag+和Cl- ( )(3)對于“AgCl(s) Ag+(aq)+Cl-(aq)”,說明溶解的AgCl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 )(4)當改變外界條件時,沉淀溶解平衡會發生移動,直至達到新的平衡( )(5)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質的離子濃度相等,且保持不變( )(6)洗滌沉淀時,洗滌次數越多越好( )(7)在一定條件下,溶解度較小的沉淀也可以轉化成溶解度較大的沉淀 ( )×××√××√二、綜合思維——在知識融會中貫通(一)電離平衡電解質 弱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強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全部電離電離平衡 逆、等、動、定、變影響因素 溫度、濃度、同離子效應、化學反應等電離常數 AB A++B-,K=K只受溫度的影響[綜合訓練]√1.(2025·保定高二期中)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傳統調味品。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食醋屬于弱電解質 B.適當加熱,食醋的導電能力會增強C.食醋中含有CH3COOH分子D.醋酸電離方程式為CH3COOH CH3COO-+H+解析:食醋屬于混合物,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A錯誤;醋酸的電離為吸熱過程,適當升高溫度,電離平衡右移,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增大,導電能力會增強,B正確;醋酸為弱電解質,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則食醋中含有CH3COOH分子,C正確;醋酸為弱電解質,在溶液中部分電離,醋酸電離方程式為CH3COOH CH3COO-+H+ ,D正確。√2.硼酸,化學式H3BO3,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大量用于玻璃工業,也可用作防腐、消毒劑。硼酸在水中存在H3BO3+H2O [B(OH)4]-+H+的平衡。下列關于硼酸說法正確的是 ( )A.H3BO3是一元弱酸B.升高溫度,該平衡逆向移動C.滴加少量濃鹽酸,該平衡正向移動D.H3BO3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H3BO3+3NaOH==Na3BO3+3H2O解析:硼酸中B原子屬于缺電子原子,在水溶液中可以結合水電離出的氫氧根,由H3BO3+H2O [B(OH)4]-+H+可知硼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所以為一元弱酸,A正確;電離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B錯誤;滴加少量濃鹽酸,氫離子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C錯誤;H3BO3為一元酸,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3BO3+NaOH==Na[B(OH)4],D錯誤。√3.(2025·合肥高二期中)次氯酸(HClO)和亞氯酸(HClO2)是兩種常見的弱酸,常溫時HClO的Ka=4.7×10-8 ,HClO2的Ka=1.1×10-2 。現將pH和體積都相同的次氯酸溶液和亞氯酸溶液分別加蒸餾水稀釋,pH隨溶液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曲線Ⅰ為次氯酸稀釋時pH變化曲線B.取a點的兩種酸溶液,中和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消耗亞氯酸的體積較小C.b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比c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小D.從b點到d點,溶液中保持不變(HR代表HClO或HClO2)解析:酸性越強,加水稀釋時溶液的pH變化越大,HClO2酸性強于HClO,加水稀釋時pH變化大,所以曲線Ⅰ代表HClO2稀釋時pH變化曲線,A錯誤;pH相同的兩種酸,越弱的酸其濃度越大,消耗的NaOH溶液體積越多,HClO酸性弱于HClO2,所以中和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NaOH溶液,消耗HClO的體積較小,B錯誤;酸的pH越大,對水的電離的抑制程度越小,所以b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比c點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C錯誤;溶液中==,平衡常數只隨溫度而改變,所以從b點到d點,溶液中保持不變,D正確。(二)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水的電離 水是極弱的電解質水的離子積 Kw=c(H+)·c(OH-)溶液的酸堿性 酸性溶液:c(H+)>c(OH-)中性溶液:c(H+)=c(OH-)堿性溶液:c(H+)pH pH的計算:pH=-lg c(H+)酸堿 中和 滴定 主要儀器 酸式滴定管和堿式滴定管操作步驟 儀器的檢漏、潤洗、裝液、調節液面、中和滴定、終點判斷、計算誤差分析 溶液配制引起的誤差;滴定操作引起的誤差[綜合訓練]√4.我國在國際上首次拍攝到水分子內部結構照片(如圖所示),下列關于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的電離是放熱過程B.純水的Kw改變時,水仍然呈中性C.相同條件下海水的Kw大于純水的KwD.降低溫度,Kw減小,pH不變解析:弱電解質電離吸熱,水是弱電解質,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A錯誤;純水的Kw改變時,c(H+)和c(OH-)仍然相同,則水仍然呈中性,B正確;同溫度下,電解質的稀溶液和純水的離子積常數相同,海水是電解質的稀溶液,則相同條件下海水的Kw和純水的Kw相同,C錯誤;降低溫度,水的電離程度減小,Kw減小,c(H+)減小,pH增大,D錯誤。5.下列溶液一定呈堿性的是 ( )A.c(OH-)=1×10-6 mol·L-1的溶液B.能夠和鹽酸反應的溶液C.c(OH-)>c(H+)的溶液D.滴加酚酞顯無色的溶液解析:常溫下,溶液中c(OH-)=1×10-6 mol·L-1的溶液一定顯堿性,但是非常溫下不一定是堿性溶液,A不符合題意;能夠和鹽酸反應的溶液可以是堿溶液也可能是鹽溶液,B不符合題意;根據c(H+)、c(OH-)的相對大小判斷酸堿性,c(H+)√√6.(2025·長沙高二期末)電位滴定法是根據滴定過程中指示電極電位的變化來確定滴定終點的一種滴定分析方法。在化學計量點附近,被測離子濃度發生突躍,指示電極電位也產生了突躍,進而確定滴定終點的位置。常溫下,利用0.180 mol·L-1的鹽酸標準液滴定5.6 mL某溶液中Na2A的含量,其電位滴定曲線與pH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注:—表示電極電位曲線;┄┄表示pH曲線)A.該滴定過程一定要選擇指示劑B.a點存在c(Na+)=c(H2A)+2c(A2-)+c(HA-)+c(Cl-)C.由圖中信息可知HA-的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D.若a、b兩點的橫坐標分別為2.9 mL、5.8 mL,則Na2A的濃度約為0.093 mol·L-1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在化學計量點附近,被測離子濃度發生突躍,指示電極電位也產生了突躍,故不需要指示劑,根據電極電位突變即可判斷滴定終點,故A錯誤;點a為第一步滴定終點,點a溶液中溶質組成為等物質的量的NaHA和NaCl,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為c(Na+)=c(H2A)+c(A2-)+c(HA-)+c(Cl-),故B錯誤;a點溶液的pH=8.4,結合B項,NaHA溶液呈堿性,說明HA-的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故C錯誤;利用a點,Na2A與HCl以1∶1物質的量之比反應,則c(Na2A)×5.6 mL=0.18 mol·L-1×2.9 mL,解得c(Na2A)≈0.093 mol·L-1,故D正確。(三)鹽類的水解實質 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促進了水的電離影響因素 濃度、溫度、酸堿性等規律 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應用 如泡沫滅火器,化肥合理施用等[綜合訓練]√7.已知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相比,NaCN溶液的pH較大,則關于同溫度同體積同濃度的HCN和HClO溶液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電離程度:HClO>HCNB.pH:HCN溶液>HClO溶液C.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HClO>HCND.兩種溶液中離子濃度:c(H+)+c(CN-)解析:強堿弱酸鹽的水溶液呈堿性,相應酸的酸性越弱,其強堿弱酸鹽溶液的堿性越強。NaCN溶液的pH比NaClO大,說明HCN比HClO酸性弱,所以電離程度HCNHCN,則等濃度時,HClO溶液的pH較小,B正確;等物質的量時,與NaOH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相等,C錯誤;酸性HClO>HCN,則等濃度時,c(CN-)√8.(2025·西安高二檢測)如圖為某實驗測得0.1 mol·L-1 NaHCO3溶液在升溫過程中(不考慮水揮發)的pH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時,Kw>Ka1(H2CO3)·Ka2(H2CO3)B.a點、c點溶液的c(OH-)相等C.b點溶液中,c(Na+)=c(HC)+2c(C)D.ab段,pH減小說明升溫抑制了HC的水解解析:碳酸氫鈉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和水解平衡,根據圖示可知,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水解過程大于電離過程,Kh=>Ka2,所以Kw>Ka1(H2CO3)·Ka2(H2CO3),故A正確;溫度升高,Kw增大,a點、c點的pH相同,即氫離子濃度相同,但c點的Kw大,所以a點溶液的c(OH-)比c點溶液的c(OH-)小,故B錯誤;b點溶液顯堿性,c(H+)c(Na+)+c(H+)=c(HC)+2c(C)+c(OH-),則c(Na+)>c(HC)+2c(C),故C錯誤;碳酸氫鈉溶液中存在電離和水解兩個過程,而電離和水解均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促進電離和水解兩個過程,故D錯誤。(四)沉淀溶解平衡物質的溶解性 易溶、可溶、微溶、難溶沉淀溶解平衡 如AgCl(s) Cl-(aq)+Ag+(aq)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 沉淀的生成、溶解、轉化溶度積 表達式:MmAn(s) mMn+(aq)+nAm-(aq),Ksp=cm(Mn+)·cn(Am-)應用:判斷溶液中是否出現沉淀,計算溶液中部分離子的濃度[綜合訓練]√9.已知25 ℃時,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在c(Mg2+)=c(Cu2+)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稀溶液使pH慢慢增大,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Mg2+先沉淀 B.Cu2+先沉淀C.同時沉淀 D.Mg2+和Cu2+均不可能沉淀解析:Mg(OH)2和Cu(OH)2為同種類型的沉淀,Ksp[Mg(OH)2]>Ksp[Cu(OH)2],所以當c(Mg2+)=c(Cu2+)時,Cu2+沉淀時所需c(OH-)更小,所以逐滴加入NaOH稀溶液使pH慢慢增大,Cu2+先沉淀。√10.化工生產中常用MnS作沉淀劑除去工業廢水中的Cu2+:Cu2+(aq)+MnS(s) CuS(s)+Mn2+(aq),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MnS的Ksp大于CuS的Ksp ②達到平衡時c(Mn2+)=c(Cu2+) ③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體后,溶液中c(Cu2+)、c(Mn2+)保持不變 ④該反應平衡常數K=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化學式相似的物質,溶度積大的物質容易轉化為溶度積小的物質,所以MnS的Ksp比CuS的Ksp大,①正確;該反應達到平衡時各離子的濃度保持不變,但不相等,②錯誤;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體后,溶液中c(S2-)增大,由于溫度不變,溶度積不變,故c(Cu2+)、c(Mn2+)均減小,③錯誤;反應的平衡常數K===,④正確。11.(2025·南昌高二檢測)25 ℃下,在含一定質量Mg(OH)2的懸濁液中,分6次快速注入等量鹽酸,體系pH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由圖可知,酸堿中和反應速率大于Mg(OH)2沉淀溶解速率B.第6次加入鹽酸時,Mg(OH)2沉淀消耗完全C.由圖可知Ksp[Mg(OH)2]=5×10-32.8D.上述過程中Mg(OH)2沉淀溶解平衡常數保持不變√解析:中和反應是一個進行極快的反應,瞬間就可完成,酸堿中和反應速率大于Mg(OH)2沉淀溶解速率,故A正確;由圖可知第6次加入鹽酸時,溶液的pH不變,Mg(OH)2沉淀消耗完全,故B正確;由圖可知未加入稀鹽酸時溶液的pH=10.6,c(H+)=1×10-10.6,則c(OH-)=1×10-3.4,c(Mg2+)=×10-3.4,Ksp[Mg(OH)2]=c(Mg2+)·c2(OH-)=×10-3.4×(1×10-3.4)2=5×10-11.2,故C錯誤;沉淀溶解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沉淀溶解平衡常數保持不變,故D正確。三、遷移應用——在課題活動中踐行課題活動 水泥中鈣元素的提取與測定水泥是一種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后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長期以來,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國防等工程。探究目標(一) 水泥中鈣元素的定性提取硅酸鹽水泥的主要成分為硅酸三鈣(3CaO·SiO2)、硅酸二鈣(2CaO·SiO2)、鋁酸三鈣(3CaO·Al2O3)、鐵鋁酸四鈣(4CaO·Al2O3·Fe2O3)。除此之外,還有很少量的MgO、CaSO4等雜質。水泥熟料中堿性氧化物含量占60%以上,因此易為酸所溶解。1.為了提高水泥樣品的酸浸率,可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加熱、增大酸液濃度、攪拌、振蕩、水泥粉碎等。2.在水泥樣品酸浸時,以鹽酸為溶劑,氯化銨為助溶劑,還需加入幾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什么 還可使用什么試劑代替硝酸 提示:加入幾滴硝酸的作用是將樣品中可能存在的Fe2+氧化為Fe3+。也可用過氧化氫(H2O2)替代硝酸,而且用H2O2符合綠色化學思想,不產生污染性氣體。3.已知:室溫下,Ksp[Al(OH)3]=10-32.9,Ksp[Fe(OH)3]=10-37.4,Ksp[Mg(OH)2]=10-10.8,Ksp[Ca(OH)2]=10-5.3。結合數據,要加堿除去雜質離子Al3+、Fe3+、Mg2+,需調節pH為多少 (寫出分析過程)提示:一般情況下,離子濃度為10-5 mol·L-1時可視為該離子已被除盡。Al3+、Fe3+、Mg2+三種雜質離子中,Mg2+完全轉化為沉淀除去所需的OH-濃度最大,有c2(OH-)== mol2·L-2=10-5.8 mol2·L-2,則c(OH-)=10-2.9 mol·L-1,pOH=2.9,pH=14-2.9=11.1。探究目標(二) 水泥中鈣元素的定量測定[方法1 質量法]1.如何判斷C沉淀完全 提示:加入Na2CO3溶液靜置,向上層清液中再加Na2CO3溶液,若無沉淀,則證明Ca2+沉淀完全。2.若稱取水泥的質量為a g,實驗完成后稱量CaO的質量為b g,則水泥中鈣元素的含量為多少 提示:×100%。[方法2 氣體法]3.若在標準狀況下,測得CO2的體積為V L,則水泥中含鈣元素的質量為多少 提示: ×40 g。[方法3 氧化還原反應滴定法]4.寫出上述步驟(1)轉化的離子方程式。提示:Ca2++C2==CaC2O4↓5.滴定實驗的終點現象是什么 提示:當滴加最后半滴KMnO4溶液時,溶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不褪色。6.草酸鈣沉淀經稀硫酸處理后,用KMnO4標準溶液滴定,通過測定草酸的量可間接獲知鈣的含量,滴定反應為Mn+H++H2C2O4→Mn2++CO2↑+H2O。若實驗中稱取0.40 g水泥樣品,滴定時消耗了0.050 0 mol·L-1 KMnO4溶液36.00 mL,試計算該水泥樣品中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提示:通過關系式5Ca2+~5C2~2Mn可知,n(Ca2+)=0.004 5 mol,故m(Ca2+)=0.18 g,則水泥樣品中鈣的質量分數為×100%=45.0%。[素養訓練]工業上利用電鍍污泥(主要含有Fe2O3、CuO、Cr2O3及部分難溶雜質)回收銅和鉻等金屬,回收流程如下:已知部分物質沉淀的pH及CaSO4的溶解度曲線: F C C開始沉淀pH 2.1 4.7 4.3完全沉淀pH 3.2 6.7 a(1)在浸出過程中除了生成Fe2(SO4)3、Cr2(SO4)3外,主要還有 (填化學式)。 解析:Fe2O3、CuO、Cr2O3均能溶于硫酸,分別生成鹽[Fe2(SO4)3、CuSO4、Cr2(SO4)3]和水。(2)在除鐵操作中,需要除去Fe3+和CaSO4,請完成相關操作:①加入石灰乳調節pH范圍為 ,檢驗Fe3+已經除盡的操作是 。 ②將濁液加熱到80 ℃, 。解析:由部分物質沉淀的pH及除鐵操作的目的可知,加入石灰乳調節溶液的pH為3.2≤pH<4.3,不會沉淀C、C,但能除去F;F遇KSCN變紅,如果溶液中F已經除盡,則濾液遇KSCN溶液不變紅;再由CaSO4的溶解度曲線可知,CaSO4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逐漸減小,如果將濁液加熱到80 ℃,趁熱過濾,可以除去CaSO4。CuSO43.2≤pH<4.3取適量濾液,加KSCN溶液,若不變紅,則說明Fe3+已除盡趁熱過濾(3)寫出還原步驟中加入NaHSO3生成Cu2O固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此步驟中加入NaHSO3得到Cu2O的產率為95%,若NaHSO3過量,除了浪費試劑外,還會出現的問題是 。解析:由銅元素降低化合價可知硫元素必須升高化合價,還原步驟的原理為2Cu2++HS+2H2O==Cu2O↓+S+5H+;亞硫酸屬于中強酸,而還原步驟生成的硫酸是強酸,若NaHSO3過量,過量的NaHSO3可以與強酸反應生成有毒的SO2氣體,造成環境污染。2H2O+HS+2Cu2+==Cu2O↓+S+5H+ 產生SO2,污染環境(4)當離子濃度小于或等于1×10-5 mol·L-1時可認為沉淀完全,若要使Cr3+完全沉淀則要保持c(OH-)≥ 。 (已知:Ksp[Cr(OH)3]=6.3×10-31, ≈4.0)解析:由沉淀溶解平衡可知,Cr(OH)3(s) Cr3+(aq)+3OH-(aq),Ksp[Cr(OH)3]=c(Cr3+)×c3(OH-)=6.3×10-31,則c3(OH-)==6.3×10-26=63×1,c(OH-)= mol·L-1≈4.0×10-9 mol·L-1,即要使Cr3+完全沉淀則要保持c(OH-)≥4.0×10-9 mol·L-1。4.0×10-9 mol·L-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階段驗收評價.docx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階段驗收評價.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